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葡萄病害直接影响葡萄产量、品质和市场供求,防治不当,不但会造成葡萄品质下降,而且使产量锐减,甚至绝收。近年来,141团大力发展酿酒葡萄产业,目前种植面积已达2 000余公顷,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大,葡萄病害也越发凸显,病害种类也随之增多。为了降低病害发生程度,同时减轻酿酒葡萄种植户在管理中投入的劳动力防治成本,2013年,141团农业技术推广部门针对葡萄霜霉病进行了架型改造试验,以探索不同架型对葡萄病害发生率的影响,并有针对性地防治葡萄霜霉病的危害。一、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建瓯市自1986年引进种植巨峰葡萄已经20多年,目前全市葡萄种植面积已达2万多亩,成为建瓯农民主要经济收入之一。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管理不菩等原因,致使葡萄霜霉病大面积暴发流行,给葡萄种植户造成很大损失,其中2010年建瓯市葡萄霜霉病发生面积达1.5万亩,造成损失三成,最高损失达五成。有效防治葡萄霜霉病,是葡萄种植户增产增收的关键。现将巨峰葡萄霜霉病暴发原因和综防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葡萄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台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因葡萄生长期阴雨天气多,湿度大,病虫害发生较重,一般年份可减产20~30%,严重年份可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我市葡萄以“巨峰”等欧美杂交种为主,病虫害发生种类主要有黑痘病、白腐病、灰霉病、霜霉病、透翅蛾等。其中葡萄透翅蛾是常发性害虫,但一年仅发生一代,一般用药两次即可控制危害,防治效果较好;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对产量无直接影响,一般在防治其他病害时兼治即可;而黑痘病、白腐病、灰霉病等往往由于阴雨连绵、用药不及时、防治效果差等原因导致多种病害先后混合发生,直接危害果穗而造成较大损失。  相似文献   

4.
玛纳斯县葡萄霜霉病发生的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玛纳斯县气象资料对2007年酿酒葡萄生长发育期霜霉病发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葡萄霜霉病发生的气象条件因子是春季气温回升快,5-6月份频繁的低温阴雨天气。  相似文献   

5.
《农家致富》2011,(12):35
夏季降雨较多,葡萄易大面积发生病害。因此,对于葡萄种植户而言,夏季要特别注意病害防治,尤其是注意黑痘病、白腐病、炭疽病、霜霉病的防治。一、以防为主,及时喷药对残效期为17~21天的药物,一般每15天  相似文献   

6.
葡萄霜霉病是中国葡萄产区的重要病害之一,为了有效控制该病害的发生,2014年笔者调查了六枝地区葡萄霜霉病的田间发生情况.结果发现:六枝地区葡萄霜霉病的发生严重,发病率高达82%,平均病情指数为26.5.另外,还在田间进行了葡萄霜霉病防治效果的比较试验,结果发现苯醚菌酯、银法利和苯醚菌酯+6%抗坏血酸处理对葡萄霜霉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以苯醚菌酯+6%抗坏血酸复配效果最好,达94.2%,可作为田间防治葡萄霜霉病的推广药剂.  相似文献   

7.
70团是新疆著名的酿酒葡萄种植基地之一,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大面积栽培,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种植历史。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葡萄病害的发生从无到有,从点片到大面积,目前主要有葡萄霜霉病和葡萄白粉病两大病害。  相似文献   

8.
曹秀君  周颖 《新农业》2004,(2):31-31
霜霉病是葡萄的主要病害之一,一旦严重发生,影响产量和质量,从而降低农户的收入,葡萄霜霉病一般在多雨年份的7、8月份发生较重。为了摸清50%福思特可湿性粉剂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我们进行了药效示范.以筛选出最佳药剂和适用剂量。  相似文献   

9.
吐鲁番地区及北疆部分地区葡萄常见病害种类及发生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葡萄病害在现有防治水平下的发生情况,分析病害发生原因,为进一步强化病害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定点调查、田间普查及病原形态鉴定的方法,对吐鲁番及北疆部分地区葡萄在现有防治水平下的病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当前吐鲁番及北疆部分地区葡萄上发生的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白粉病、毛毡病、葡萄酸腐病、根癌病、房枯病、黑痘病、褐纹病等传染性病害,及冻害、药害和缺素症等非传染性病害;其中,葡萄毛毡病,房枯病、白粉病为常发性,普发性病害,在各地多个主栽品种上都有发生;霜霉病在北疆调查各地是主要病害而在吐鲁番地区很少发生;葡萄酸腐病和葡萄褐纹病现已成为吐鲁番的葡萄上发生的主要病害.[结论]葡萄多种主要病害在上述地区仍有发生,多数病害通过规范化种植和积极的防控管理得到有效控制,但仍有少数病害如霜霉病、毛毡病、酸腐病在一些地区发生较重.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松原地区目前山葡萄栽培面积已达166.7 hm^2,但近年来病害逐渐成为该区域山葡萄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限制因素。据1997-2010年栽培观察,松原地区山葡萄病害主要为炭疽病、白腐病和霜霉病,而霜霉病在个别年份发生较重,探清其发生规律,建立无公害防治技术体系是当前促进松原地区山葡萄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病害是武汉地区葡萄产业发展的瓶颈。笔者于2012年对武汉葡萄病害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地区葡萄主要病害种类有5种,分别为黑痘病、霜霉病、灰霉病、白腐病、炭疽病,并摸清了病害的危害程度及发病规律。  相似文献   

12.
田间常发生的葡萄病害主要有葡萄霜霉病、黑痘病、灰霉病、白粉病及白腐病等,发病率一般在5%~30%。葡萄病毒病中,葡萄卷叶病发生较普遍,但品种间发病率有差别,低者仅有零星显症株,重者发病率高达60%。葡萄扇叶病、葡萄皱木复合病也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参试的15种农药对葡萄霜霉病、黑痘病、灰霉病防效均在70%以上。  相似文献   

13.
葡萄霜霉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葡萄霜霉病是芜湖地区葡萄生长的主要病害,通过对葡萄霜霉病的症状和发生规律分析,提出综合防治的方法,以提高葡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4.
葡萄霜霉病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安市自1985年引进试种巨峰葡萄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全市葡萄种植面积达到4万多亩,被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誉为“南方葡萄之乡”,成为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近年来,由于葡萄霜霉病发生早、危害重,给葡萄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其中2005年福安市葡萄霜霉病大面积发生流行,发生面积达到3.5万亩,造成产量损失达三成以上,一般年份葡萄霜霉病造成减产也达10%。如何有效防治葡萄霜霉病,是抓好葡萄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据了解河北省张家口地区怀来、宣化的54.5%的葡萄种植面积及秦皇岛市昌黎葡萄大规模种植基地乃至全国范围内葡萄种植地均有大面积霜霉病发生,而且发生时期大大提前,在开花期间上穗的,发生后很难控制。本文总结了霜霉病从可防可控变成大规模的病害,造成严重损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将酒葡萄和鲜食葡萄(红提葡萄)作为农业主导产业,在全县范围内大面积发展。由于葡萄病害的发生,使喀左县的葡萄园受到了一定的损失,特别是葡萄霜霉病已成为当前葡萄生产的大敌,严重影响了农民栽植葡萄积极性。因此,通过调查掌握了本地区葡萄霜霉病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和条件,提出了葡萄霜霉病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葡萄病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02—2005年我们对包头郊区、乌海市及呼和浩特市托县等葡萄主产区进行病害调查.发现霜霉病、白粉病、根癌病等均有较大面积的发生.对葡萄生产造成重大危害.为提高葡萄的产量与质量,现将其病害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由于鲜食葡萄的大面积种植,过去多在蔬菜、瓜类作物上小面积危害的病害,转为在鲜食葡萄生产区大面积危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现将霜霉病在鲜食葡萄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一、发生特征葡萄霜霉病属真菌性病害,从发病程度看,北疆重于南疆,伊犁地区最重,多雨年份常造成毁灭性的损失。此病的大流行与栽培的葡萄品种有直接关系,美洲葡萄品种较抗病,欧  相似文献   

19.
银法利 687.5SC防治葡萄霜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永康  王兰芳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1):110-110,188
霜霉病是葡萄的主要病害之一,银法利687.5SC防治葡萄霜霉病效果试验表明,银法利687.5 SC 500倍、600倍、750倍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效均达93%以上,对葡萄霜霉病有很强的控制能力,且具有环保、安全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萄葡霜霉病在我国各葡萄产区均有发生,也是红提(红地球)发病较重的病害之一。生长早期发病可使新梢、花穗枯死,中后期发病可引起早期落叶或大面积枯斑而严重削弱树势,影响下一年产量。病害引起新梢生长低劣,不充实,易受冻害,导致越冬芽枯死。1.症状葡萄霜霉病主要为害叶片,新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