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8 毫秒
1.
近年来,农村生猪传染病流行的原因除病原体本身的致病作用及发生变异毒株,以及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存在,诱发多种病原体或多重感染等不可抗力原因之外,人为造成的原因也不容忽视。一、当前农村生猪疫病流行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农村生猪传染病流行的原因除病原体本身的致病作用及发生变异毒株,以及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存在,诱发多种病原体或多重感染等不可抗力原因之外,人为造成的原因也不容忽视。一、当前农村生猪疫病流行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为了摸清安徽省猪病流行情况,对2001年-2006年期间安徽省猪病的发生、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生猪疫病流行时间为每年5月~11月,流行高峰期集中在7月~9月,流行区域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北地区。发病原因不是由单一的病原体所致,而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协同造成。  相似文献   

4.
<正>在农村的生猪养殖过程中,对生猪的健康以及产量影响最大的就是疫病的流行。疫病流行一旦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就会造成生猪的大面积死亡,导致生猪的产量下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就会明显降低。因此,我们必须做好生猪疫病的防控工作。为了对生猪疫病的流行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我们必须了解并掌握生猪疫病流行的真正原因,针对这些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好预防和控制工作。1生猪疫病流行的主要原因1.1缺乏养猪防病意识  相似文献   

5.
为了摸清安徽省猪病流行情况,对2001年-2006年期间安徽省猪病的发生、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生猪疫病流行时间为每年5月~11月,流行高峰期集中在7月~9月,流行区域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北地区.发病原因不是由单一的病原体所致,而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协同造成.  相似文献   

6.
对农村生猪疫病流行规律的研究与掌握是实现生猪疫病防控的基础,本文将从农村生猪疫病流行的原因着手开始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农村生猪疫病流行的有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7.
种源疫病控制是生猪疫病防控工作的基础。本文以全国重点原种猪场监测数据、生猪屠宰场监测数据为基础,结合相关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系统分析了我国种猪主要垂直传播性疫病的流行态势、主要原因和控制策略,以期为我国进一步完善种猪疫病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消毒工作的目的就是灭杀病原体,也是净化饲养环境的主要方式之一,在疫病防控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猪疫病防治中做好消毒工作,可以有效切断疫病传播途径,并且减少生猪疫病的发生与流行,对提高猪肉质量与养猪生产经济效益有着重要意义.笔者主要对猪疫病防治消毒误区进行分析,阐述消毒在猪疫病防治中的重要性,进而提出常用的消毒方法.  相似文献   

9.
猪圆环病毒病(PCVD)主要是由猪圆环病毒2型(PCV2)引起的猪传染性疫病,是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之后新发现的又一重要疫病,严重影响着生猪产业的发展。我国自2000年报道和明确猪群中存在PCV2感染以来,随着引种、生猪调运等原因,流行范嗣迅速波及全国。  相似文献   

10.
探析在猪疫病防治中消毒的重要性,消毒主要是为了将病原体灭杀,将饲养环境进行净化,因此,做好消毒工作,将疫病传播途径有效切断,将生猪疫病流行率和发生率减轻,将猪肉质量提升,保证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其消毒方面却存在很对误区,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分析在猪疫病防治中消毒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进入冬季生猪养殖面临着多种疫病的困扰,很多疫病是冬季多发和易发病,严重影响着生猪发展。笔者和同行们着手调查并分析生猪疫病冬季发生和流行特点,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控制和预防疫病发生流行。1冬季疫病发生及流行特点1.1生猪口蹄疫冬季寒冷季节多发,特别是散养生猪较易发生,主要是有些生猪养殖场(户)缺乏科学的免疫程序,少许散养户对免疫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存在着侥幸心理,致使生猪体内疫苗抗体低下,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  相似文献   

12.
对当前农村生猪疫病流行渠道、流行原因及防控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在生猪的养殖中,消毒工作尤为重要,灭杀病原体是其主要的目的,同时也是净化饲养环境的重要途径,对疫情防控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猪疫病防治中,对消毒工作加大重视力度,能够阻断疫情传播途径,使生猪疫情的发生以及流行得到抑制,并使猪肉的质量以及养猪的生产效益得到有效的提高。本文针对猪疫病防治误区以及消毒的重要作用进行详细分析,希望为以后的生猪养殖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加强动物疫病防治工作,控制和扑灭重大疫病的发生和流行是保障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需要,是适应人世要求、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的需要。生猪生产是我国农区畜牧业的主导产业,千家万户的散养又是我国农村生猪生产的主要形式。当前全球动物疫情正处于活跃期,旧病继续发生,新病不断出现,如何做好我国农村生猪防疫工作,是当前人们关注和思考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从当前全球生猪疫病流行趋势,就加强我国农村生猪防疫工作的对策措施作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动物保健》2012,(12):83-84
一、当前生猪腹泻疫病主要病原及流行特点(一)主要病原引起生猪腹泻的疫病有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猪轮状病毒病和伪狂犬病等。根据全国猪病持续监测和调查结果,当前造成生猪腹泻流行的主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是畜牧业大国,动物疫病病种多、病原复杂、流行范围广、防控难度大,特别是非洲猪瘟传入我国后,传统的防控手段和措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旨在分析我国当前畜禽疫病的流行情况、流行趋势及主要风险因素,讨论可行的防控策略,以促进我国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1 我国畜禽疫病的流行现状动物疫病种类很多,目前人类已发现1000多种动物病原体,其中有600多种病原体存在于养殖畜禽之中[1]。  相似文献   

17.
猪圆环病毒病(PCVD)主要是由猪圆环病毒2型(PCV2)引起的猪传染性疫病,是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之后新发现的又一重要疫病,严重影响着生猪产业的发展。我国自2000年报道和明确猪群中存在PCV2感染以来,随着引种、生猪调运等原因,流行范围迅速波及全国。  相似文献   

18.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HP-PRRS)是由PRRSV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已成为危害养猪业生产安全的主要动物疫病之一。2006年-2007年长沙市首次发生较大规模HP-PRRS流行,给养猪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为了给有效防控HP-PRRS疫病提供科学依据,采用追溯性方式对该市HP-PRRS流行的特点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HP-PRRSV是造成2006年-2007年长沙市生猪疫病流行的主要病原,疫病的流行与生猪流动、异常气候、多种病原混合感染、饲养管理等多种因素有关,生猪市场交易流动是导入和迅速传播HP-PRRS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规模化生猪养殖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猪场疫病的防控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目前猪瘟、口蹄疫、猪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等疫病在生猪养殖过程中普遍存在,新疫病也不断涌现,给生猪产业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加强生猪疫病的防控工作,有效控制和扑灭新老疫病的发生和流行,是促进生猪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保障。该文结合近期生猪疫病的流行趋势,概括分析了规模猪场中疫病的综合防控技术,以期为生猪养殖中疫病的防控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我国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生猪养殖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规模养殖不可避免地会使动物疫病和外来疫病的流行感染机会增大,并且会增大动物疫病的防控难度。因此,本文重点讲述猪肺疫的临床鉴别诊断方法并探讨其科学的防控措施。1临床症状多杀性巴氏杆菌是猪肺疫的主要病原体。该病菌存在于猪的呼吸道与消化道内,在外部环境与自身内环境较差时导致发病。因此,有时没有传染源也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