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若干花卉转基因研究的现状和前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花卉转基因研究已经获得菊花、康乃馨、玫瑰、唐菖蒲、郁金香、非洲菊、兰花等转基因植株。对主要花卉植物的转基因研究进展、转基因花卉改变的主要园艺性状以及发展的前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商业化的抗番木瓜环斑病毒(papayaringspotvirus,PRSV)的转基因番木瓜品种‘华农1号’的应用成功控制了华南地区该毁灭性病毒。然而近年来在广东和海南的一些转基因或非转基因植株上发现了另一种具有严重危害的病毒——番木瓜畸形花叶病毒(papayaleafdistortionmosaicvirus,PLDMV)。为了明确这两种病毒在番木瓜上的相互关系,通过人工接种分析二者在转基因和非转基因番木瓜上的侵染率、症状、细胞病理变化以及病毒积累量等特征。结果表明,‘华农1号’对PRSV有很强的抗性,但对PLDMV却高度感病,且PLDMV并不能协助PRSV克服转基因番木瓜对其的抗性;两种病毒单独侵染和复合侵染非转基因番木瓜均能引致严重的症状,二者症状无明显差异。细胞病理学分析表明,病毒侵染后叶片叶绿体萎缩且排列不紧凑,复合侵染并未对叶肉细胞造成更为严重的损害。接种PRSV的转基因番木瓜15d后PRSV积累量逐渐减少,直至检测不到;而接种PLDMV后其积累量逐渐升高并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在转基因和非转基因番木瓜上,PRSV的积累量始终低于PLDMV,在非转基因番木瓜上,两种病毒长期共...  相似文献   

3.
《长江蔬菜》2003,(2):58-58
自1983年世界上首例转基因作物问世以来,转基因食品已成了公众身边既熟悉又陌生的一种产品。究竟什么是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它是否存在长期的隐患?请听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王台博士的阐述。记者:“转基因”究竟是怎么回事?什么样的食品才算转基因食品?王台:基因是控制生物遗传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在基因克隆技术建立之前,育种学家通过常规育种杂交等方法把某一植物中的优良性状的基因导入到所选用的作物品种中去,培养出许多优质高产的作物品种。现在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科学家能…  相似文献   

4.
2008年12月29日,美国康涅狄格大学(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转基因植物中心主任、华裔生物学家李义教授和国际柑橘学会执委、湖南农业大学邓子牛教授应邀到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讲学和学术交流。李义教授作了题为“果树生物技术和遗传改良”的学术报告,重点讲述了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清除技术,即将外源基因从转基因植物中清除,该技术为解决转基因作物安全性这一世界性难题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将来自甘蓝的BoFLC3 基因和拟南芥的AtFT 基因在芥菜中单独或共同表达发现,BoFLC3超量表达后,无论是长日照还是短日照条件下,转基因芥菜植株开花时间均明显延后;BoFLC3 超量表达植株低温春化处理后,相对于未春化处理的转基因植株出现花期提前现象,但仍晚于非转基因对照植株;AtFT 基因超量表达植株开花时间比非转基因对照植株大幅度提前。BoFLC3 植株与AtFT 植株杂交获得的BoFLC3 和AtFT 共表达植株开花时间与非转基因对照基本接近,显示BoFLC3 和AtFT 基因超表达对植物开花时间的影响效应可以相互抵消。同时,超量表达BoFLC3 基因的芥菜植株抗寒性大幅度提高,而AtFT基因的超量表达不影响植株抗寒性,表明BoFLC3 基因可能参与了植物的抗寒反应。  相似文献   

6.
用小叶嫁接法对农杆菌转化RIP和TCS双价抗病毒基因所获得的草莓品种森嘎拉和戈雷拉转基因植株接种草莓镶脉病毒,采用PCR方法检测嫁接成活后的转基因草莓苗草莓镶脉病毒。结果表明:这2个品种的转基因植株均有部分植株未扩增出草莓镶脉病毒特异条带,说明转入的外源基因具有一定的抗草莓镶脉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7.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GhMADS3基因转入矮牵牛。对14株转基因植株进行分析鉴定, GUS染 色表明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表达, PCR检测显示GhMADS3整合到矮牵牛的基因组中, RT-PCR分析表 明GhMADS3在转基因植株中表达。转基因植株花器官普遍较野生型小, 花萼膨大、顶尖向内弯翘, 花冠深 裂且边缘伴有不规则褶皱, 柱头裸露在外, 花器官颜色较野生型变淡甚至完全白化。测定花瓣、花萼中花 色素苷和花萼中叶绿素含量, 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均较对照偏低。说明GhMADS3的导入使得矮牵牛花形、 花色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广义转基因和狭义转基因的概念,阐述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利弊,表明辩证对待转基因技术的态度,分析了国内外转基因农产品的现状,提出加强我国转基因农产品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抗晚疫病基因R3a、R1和RB在番茄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晚疫病由疫霉菌( Phytophthora infestans) 引起, 主要侵染番茄和马铃薯等茄科作物, 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马铃薯已有5个抗晚疫病基因被克隆。为了研究已克隆的马铃薯抗晚疫病基因是否在番茄中起作用, 将马铃薯的抗晚疫病基因R3a、R1和RB 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分别导入番茄品种Moneymaker中。筛选得到的再生植株经PCR检测结果表明, 目的基因已整合入番茄基因组; 转基因番茄离体叶片接种验证结果表明, 接种马铃薯晚疫病菌株8914829 (即小种0) , 转基因番茄产生了抗病的过敏反应(HR反应) 。为了验证转基因番茄是否对番茄晚疫病菌株产生抗性, 用番茄晚疫病的主流小种和强致病力菌株共5个菌株接种转基因番茄植株, 结果表明转R3a和R1 基因的番茄对部分番茄晚疫病菌株能够产生抗性, RB转基因植株叶片对5个番茄晚疫病菌株均产生抗性。该研究为番茄抗晚疫病的基因工程育种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以CRISPR/Cas为代表的许多新植物基因工程改良技术的应用,种类繁多的转基因植物不断涌现,但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仍受到关注。该研究简要综述了转基因植物研究现状、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及其评价的研究进展。此外,对转基因植物的发展前景做了简要展望,以期为我国的转基因植物及其安全性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随着转基因产品商品化,转基因植物、动物、微生物加工而成的转基因食品在传统食品市场中的份额在不断加大。然而,转基因食品中含有新的遗传物质,即外源DNA以及由外源基因鳊码的新蛋白,而传统食品是不存在这些情况的,并且传统食品经过人类几千年的食用证明是安全的。因此,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是摆在人类面前的重大难题。由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在较短的时间内无法确定,因此,目前各国对转基因食品都采用标签制度进行管理,所以急需建立一套能够对转基因食品进行准确、快速检测的方法。文章的研究表明,五重PCR是一种可行有效的转基因大豆检测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大蒜种质创新和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综述了国内外大蒜系统选育、诱变育种、有性杂交、体细胞杂交和转基因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我国大蒜育种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对1991年至2012年6月欧盟转基因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田间试验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揭示了欧盟转基因马铃薯田间试验的特点和变化趋势。22 a间,欧盟先后有17个成员国进行了307次转基因马铃薯的田间试验,占欧盟转基因作物田间试验总次数的11.8%。还分析了欧盟转基因马铃薯田间试验趋势变化的影响因素,探讨转基因马铃薯育种趋势分析,从而为我国马铃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维生素C(vitamin 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又称L-抗坏血酸(Lascorbic acid)。维生素C缺乏的典型症状是坏血病。补充的方法一般是购买药店里的维生素C。但由于市场上所卖的维生素C一般都是通过化学合成而来,有些还是利用转基因玉米制造的。因担心化学合成及转基因玉米的安全性问题,有人不愿吃市场上销售的维生素C。  相似文献   

15.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被称为是生命科学的世纪,转基因食品作为生物技术的产品之一,已悄然进入人们的生活。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性状的可遗传的修饰,这一技术称之为转基因技术。经转基因技术修饰过的生物体被称为是遗传修饰过的生物体(Geneticallymodifiedorganism,简称GMO)。以转基因生物体直接作为食品或以其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针对我省大多数公众对转基因食品还知之甚少,本文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及相关知识作了阐述,目的是使公众对转基因食品有一个较为科学的认识。1转基…  相似文献   

16.
对耐低温基因BnCS转化黄瓜植株T0种子及T1植株进行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经低温胁迫,黄瓜品系yd-36的转基因植株T0种子13℃的发芽势、发芽率及胚根长均显著高于非转基因种子;T1植株的电解质渗漏率和丙二醛含量也显著低于非转基因植株,株高、茎粗和叶面积的生长量均高于非转基因植株。证明转基因植株耐低温能力明显强于非转基因植株。  相似文献   

17.
《蔬菜》2008,(2):5
转基因西红柿是全球第一种允许上市的转基因蔬菜。早在1994年,美国就批准一种转基因西红柿上市,这种西红柿的皮比较厚,便于人们运输和储藏。后来又有人培育出具有一定抗癌功能的转基因西红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华东葡萄抗白粉病株系‘白河-35-1’的Ring型泛素连接酶基因VpUIRP2和VpUIRP3的转基因植株对葡萄白粉病的抗性,研究这2个基因的抗白粉病特性,为改良欧洲葡萄抗病性提供可用基因。【方法】利用同源克隆的方法获得中国野生华东葡萄‘白河-35-1’泛素连接酶基因VpUIRP2和VpUIRP3的编码区序列(CDS);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其在白粉菌诱导和水杨酸处理后的葡萄叶片中的表达;使用聚乙二醇(PEG)介导法转化拟南芥原生质体进行亚细胞定位;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获得转基因‘无核白’和‘红地球’植株;经过苯胺蓝染色,利用血球计数板计数分析白粉菌在转基因植株叶片上的生长情况,鉴定转基因株系的抗病性。【结果】中国野生华东葡萄‘白河-35-1’泛素连接酶基因VpUIRP2和VpUIRP3响应白粉菌和水杨酸处理,表达模式明显区别于感病对照‘赤霞珠’。中国野生华东葡萄‘白河-35-1’VpUIRP2蛋白定位在细胞质,VpUIRP3蛋白定位无特异性。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获得4个VpUIRP2的转基因‘红地球’株系和1个‘无核白’株系,转基因株系对白粉病表现出抗性。【结论】中国野生华东葡萄‘白河-35-1’泛素连接酶基因VpUIRP2能增强葡萄对白粉病的抗性,可以作为抗病基因用于改良欧洲葡萄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19.
转基因技术在果树研究的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一定成绩。现从果树转基因技术的应用现状,影响果树基因转化效率的因素,转化植株的筛选及转基因安全问题等方面对果树转基因应用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转基因食品的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彤彤 《中国果菜》2004,(1):J002-J002
所谓转基因食品,就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它物种中去,改造它们的遗传物质,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这种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简称基因食品。 1、转基因食品的构成。 商业化的转基因食品按照它的来源,可分植物的、动物的和微生物的转基因食品。植物的转基因食品从来源上看,涉及的食品或食品原料主要包括大豆、玉米、番茄、甜椒、西葫芦等。动物的转基因食品,主要是利用胚胎移植技术培养生长速率快、抗病能力强、肉质好的动物或动物制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