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水貂每年繁殖一次,一胎多仔,当年取皮,一年一个生产周期。在一年的时期里,根据其生理特点可分为准备配种期、配种期、妊娠期、产仔哺乳期、育成期、取皮期等几个生物学时期。为了方便社队养貂场和家庭养貂户掌握水貂饲养管理的规律和基本技术,特编制本月历,供初学养貂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在每年水貂产仔期,都有少数养貂户的仔貂群出现平均1~2只,甚至整窝死亡的现象。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有些养殖户未能真正掌握水貂在妊娠期的繁殖规律,饲养管理不当造成的。下面笔者把仔貂死亡  相似文献   

3.
水貂的哺乳期是从母貂产仔开始,到仔貂离乳结束的这一段时间。搞好水貂产仔哺乳期的饲养管理至关重要,它关系到母仔健康,仔貂成活率及饲养水貂的经济效益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正> 水貂产仔泌乳期饲养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保证仔貂(特别是7日龄以内)的成活。这是一项认真细致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当年生产的成败。现将我县各貂场的基本做法,介绍给各地养貂户参考。  相似文献   

5.
《北方牧业》2013,(7):13
<正>近日,由河北石家庄市质监局提出的河北省地方标准《仔水貂饲养管理技术规程》通过专家审定。该标准将进一步规范水貂的饲养管理技术,科学指导仔水貂饲养管理及保活护理,提高产仔成活率和群平均成活数,从而整体提高水貂养殖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仔水貂饲养管理技术规程》中规定了产仔母貂的产前准备、产仔管理及仔水貂的早期护理、饲养管理、断奶分窝等内容。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仔水貂在饲  相似文献   

6.
<正>从母貂产仔开始到仔貂断乳结束为产仔哺乳期。这个时期做好水貂的饲养管理至关重要,关系到母仔健康、仔貂成活率及饲养水貂的经济效益等。1产前准备在母貂产前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一是小室的消毒和保温,先将小室清理干净,用喷灯火焰消毒,然后铺上干燥柔软的垫草,做好产窝。小室内四角用草铺满,不留空隙,在产仔期始终保持垫草充足。二是准备好产期所用的各种工具,如剪刀、药物、保温袋等。三是准备好产仔期使用的各种记录表格,  相似文献   

7.
<正>近10年来,我国貂皮市场波动较小,价格相对稳定,群众养貂积极性很高,新生养殖户不断出现。但是在生产中普遍存在着仔貂死亡率高的现象,影响了经济效益。笔者就此问题,在2008年1月对2007年水貂产仔季节,仔貂成活情况进行了调查。在本市拉木沟等几个养貂较多的村,调查31个养貂户,对1045只母貂所产仔貂损失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从母貂产仔开始到仔貂离乳结束为产仔哺乳期。搞好水貂产仔哺乳期的饲养管理至关重要,它关系到母仔健康、仔貂成活率及饲养水貂的经济效益等多方面。为此,饲养户千万不可掉以轻心。1 产仔前的准备母貂产仔日期早的在4月17日,晚的在5月25日。在母貂产前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一是小室的消毒和保温。先将小室内的陈积垫草全部清除,打扫干净,用喷灯火焰消毒,然后铺入新垫草,做好产窝。小室四角用草铺满,不留空隙,在产仔期始终保持垫草丰满。二是准备齐全供产仔期所用的各种工具。如剪刀、药物、保温袋等。三是备好产仔期的各种…  相似文献   

9.
近日,由河北石家庄市质监局提出的河北省地方标准《仔水貂饲养管理技术规程》通过专家审定。该技术规程中规定了产仔母貂的产前准备、产仔管理及仔水貂的早期护理、饲养管理、断奶分窝等内容。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仔水貂在饲养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标准的技术指标合理、先进,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标准的执行可进一步提高仔水貂的饲  相似文献   

10.
《畜牧与兽医》2015,(2):143-144
<正>水貂每年仅繁殖一胎,提高繁殖力对养貂生产至关重要。水貂的繁殖力是一个综合指标,包括与繁殖有关的若干个性状,其中最重要的是母貂的胎产活仔数。调查发现,大多数养貂户种貂的繁殖力较低,标准色种貂的平均胎产活仔数不足5只,导致种貂繁殖力低的主要原因是繁育技术、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笔者针对这些因素指导养貂户采取了相应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1做好选种选配工作1.1建立种貂档案  相似文献   

11.
<正>近几年来,部分貂场和养貂户经常反映水貂产仔量降低,出现死胎和流产情况。病理剖检可见肾小球肾炎、动脉血管炎和肝炎,成年水貂常伴发免疫机能异常,仔貂出现严重肺炎,根据以上描述初步诊断为貂阿留申病。本病是养貂生产中的常见病,其影响貂群的繁殖力,给养貂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1流行病学貂阿留申病是由水貂阿留申病毒引起的自身免疫性、传染性疾病,表现为浆细胞弥漫性增生和持续性病毒血症。病原为阿留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山东潍坊地区发生一种以仔貂肚子肿胀、表观如球、手感似水囊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当地养貂户形象地称此病为"大肚子"病。1流行病学调查水貂及黑貂的仔兽在哺乳期对该病有抵抗力但仍可感染,在断乳期易感性增高。  相似文献   

13.
<正> 能否获得优质水貂皮提高皮张售价,增加养貂者的收益,冬毛生长期的饲养管理是十分重要的。目前,有的养貂户忽视水貂冬毛生长期的饲养管理,饲料搭配不合理,日粮标  相似文献   

14.
两户园地     
<正> 山东省掖县苗家镇子家村是个100多户的小村,而养貂户就有四十三家。为了养好水貂,他们从1985年开始,每户都为水貂建立了系谱,详细记载了血缘关系和繁殖情况。到了水貂的交配季节,就根据系谱记载及其他条件进行选配。自己饲养的公貂可利用的就在自家配种,由于近亲不能交配的,就将种公貂进行互换交配,有效地防止了近亲交配出现的产仔率低、仔貂体弱多病、成活率不高和皮毛质量低劣等缺陷。这一措施已收到明显效果,去年,全村平均每只母貂产仔8只,成活  相似文献   

15.
<正> 养貂场或养貂户制定有效的防病措施,减少或杜绝水貂发病,对于提高水貂毛皮质量和经济效益意义重大,不可忽视。因此,在日常的饲养管理中,要把好以下几关: (一)检疫隔离关。在引进水貂时要请兽医部门检  相似文献   

16.
<正>自2003年春天以来,某地的水貂发生了这样一种病:母貂产仔正常,但在产后5-7天部分仔貂出现"大肚子"症状,几天以后死亡。此病以前没有相关的报道,一时间养貂户的损失很大。近几年该病的发病比例逐年升高,一旦发生较难治疗,且死亡率很高,给养貂、养狐和养貉业造成很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7.
选留毛色纯正、个头大、毛皮质量好的水貂留种是来年生产优质水貂皮的基础。但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有些养貂户为了眼前的利益,将患“食毛症”的貂也留作种用。他们认为,患有“食毛症”的水貂打皮不值钱,调种没人要,不如留种来年一样产仔,而且还可以增加种貂数量,替换那些皮毛质量好的打皮或调种还可以增加收入。这些养貂户的这种错误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其原因是:患有“食毛症”的水貂不但有营养代谢障碍病,而且还有“食毛”遗传性。如1995年笔者饲养的1只种母貂患有“食毛症”(尾巴从尾尖食到尾根),1996年产3仔全部成活。至当年换毛期,3只幼…  相似文献   

18.
每年的4月25日至5月10日是水貂的产仔高峰期,产仔后到7月初一般为水貂的哺乳期。该阶段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仔貂的成活率和种貂自身体况的恢复,也就直接关系到养殖效益。此期管理的重点是加强对产仔母兽的护理,因为仔兽的健康是通过母兽来护理的,所以提高母兽的泌乳能力和为母兽创造适宜的哺乳环境条件是此期的重点工作在加强日常管理的基  相似文献   

19.
<正>仔貂即从初生到断乳分窝的小貂,此期的小貂不具备独立生活能力,因此要特别注意此期的饲养管理工作.一、做好产仔检查母貂产后3~6小时进行产仔检查,一看有无产在窝外,因仔貂体温调节性能力差易冻死;二看产仔多少,有无未吃上初乳的仔貂,因超过12小时以上吃不上初乳的仔貂不易成活;三看有无难产母貂,对难产母貂要及时采取抢救措施. 检查时要静、快、稳、准.尽量不惊扰母貂.二、创造适宜的环境无论妊娠期或产仔哺乳期部要有安静良好的周边环境.妊娠期的安静环境利于母貂保胎,否则易造成胚胎发育受阻造成死胎;产仔哺乳期对母貂有本能的护仔性,一切异常响动和异味刺激,都能造成吃好、弃仔和拒哺现象.因此貂场饲养人员要固定,行动要谨慎小心,一切车辆要远离场区,谢绝外来参观.  相似文献   

20.
夏季是高温潮湿季节,此时狐正处于妊娠期或产仔哺乳期,公狐也处在休情恢复。因母狐经过妊娠和产仔哺乳,体内营养消耗大,体况普遍下降,体形消瘦,食欲减退,易造成营养不良。因此在夏季对狐的饲养管理上,应采取高水平饲养,以提高母狐产乳量,来保证仔狐成活率和正常发育。要切实加强狐狸的夏季管理。1妊娠期的饲养管理母狐在妊娠期对营养的需求特别旺盛,要注意供给营养全面、品质优良的饲料,切忌饲喂霉烂变质和冰冻饲料,以防造成流产。同时还要搞好狐舍的卫生和消毒,保持狐舍的安静,尽量减少惊吓等强应激因素的发生。2母狐哺乳期的饲养管理母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