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引起的一种传播迅速和高度致死的传染病,雏鸭一旦感染,养殖户将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病主要侵害6周龄以内的雏鸭,尤以2日~3周龄的雏鸭最为易感,成年鸭有抵抗力。不同日龄的雏鸭发病后,死亡率有所不同,有的高达95%,有的低于15%。耐过的鸭成为僵鸭,生长和发育受到障碍。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给养鸭业造成重大  相似文献   

2.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所致的雏鸭的一种传播迅速和高度致死的传染病.1周龄以内的雏鸭发病死亡率可高达95%,2-3周龄鸭死亡率为50%或更低.……  相似文献   

3.
鸭病毒性肝炎的中西医综合防制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所致的雏鸭的一种传播迅速和高度致死的传染病.1周龄以内的雏鸭发病死亡率可高达95%,2-3周龄鸭死亡率为50%或更低.  相似文献   

4.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al Hepatitis,DVH)是雏鸭一种高度致死性、高度传播性的以肝炎为主要病变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3周龄以内雏鸭,也可引起4~6周龄雏鸭发病.不同日龄雏鸭发病后,其死亡率有所不同,有的高达95%,有的低于15%,耐过鸭生长发育严重受阻.  相似文献   

5.
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传播迅速和高度致死性传染病。本病主要感染3周龄以内的雏鸭,3~10日龄雏为高感群体,潜伏期为1~4d。雏鸭突然发病,神经症状明显,运动失调,身体倾向一侧,双腿做痉挛性运动,呈角弓反张姿势,俗称"背脖病"。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一旦鸭群发病后,能迅速传播,引起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6.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us hepatitis简称DVH)是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的病毒性传染病,对各品种的雏鸭均有易感性,主要感染5周龄以内的雏鸭,尤以2周龄以内的雏鸭最易感,表现为发病急、传播快、病程短、死亡率高,常在出现角弓反张症状后死亡,主要病变特征为肝脏肿大和出血。该病常给养鸭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999年11月长沙市某鸭场饲养的1服500只雏番鸭突然发病,根据流行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验结果,确诊为番鸭病毒性肝炎。现就该病的情况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1999年11月长沙市某鸭场饲养的1 500只雏番…  相似文献   

7.
<正>鸭病毒性肝炎(DVH)简称鸭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DHV)引起的一种高度致死性、传播迅速的急性、烈性传染病,通过消化道传播,主要侵害3周龄以内的雏鸭,尤以1~2周龄的雏鸭较为易感,特征是发病急、传播快、病程短、死亡率高,可达到90%以上,是目前影响养  相似文献   

8.
雏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3周龄以内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有3种血清型,即Ⅰ、Ⅱ、Ⅲ型,我国主要流行的是Ⅰ型.该病的特征是发病急.传播迅速,死亡率高.在自然条件下,鸭病毒性肝炎只发生于雏鸭,3~25日龄的鸭最易感,发病率达100%.  相似文献   

9.
<正>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高度致死性的传染病。本病传播迅速,病程短,死亡率可达90%以上。1病原该病的病原为鸭肝炎病毒。在污染的雏鸭舍内可存活10周以上,2%漂白粉、1%甲醛、2%苛性钠需要2~3小时才能杀灭该病毒。2特征本病是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的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病鸭死前发生痉挛,头向后背,呈"角弓反张"特征姿势,病变特点是肝肿大和出血。3流行特点主要危害3周龄以内的雏鸭,尤其是  相似文献   

10.
<正>发病情况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主要发生于3周龄以下的雏鸭,一般多在冬春季因饲养管理不善、缺乏矿物质和维生素,鸭舍潮湿、拥挤等不良应激  相似文献   

11.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具有明显的神经症状和肝脏肿大、表面呈斑点状出血为特征。主要侵害6周龄以内雏鸭,尤以2日龄至3周龄的雏鸭最为易感,成年鸭有抵抗力,不同日龄的雏鸭发病后,死亡率有所不同,耐过的鸭成为僵鸭,生长和发育受到阻碍。  相似文献   

12.
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该病的主要特征是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该病主要发生于雏鸭,临床上以10日龄左右为高发期,病死率为20%~30%,6~14日龄雏鸭病死率高达50%,3周龄以内雏鸭易感,成年鸭也能感染,但不发病,成为带毒者。  相似文献   

13.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临床上以肝脏肿大、表面呈斑点状出血为特征,并具有明显的神经症状。主要侵害6周龄以内雏鸭,尤以2~3周龄的雏鸭最为易感,成年鸭有抵抗力,不同日龄的雏鸭发病后,死亡率有所不同,有的高达95%,有的低于15%。  相似文献   

14.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DHV)引起的一种雏鸭高度致死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4周龄以内的雏鸭,特别是不足一周龄的无母源抗体的雏鸭最易感,病鸭突然发病,病程短促,数小时即死亡,死亡率高达90%。DHV有三种血清型,无交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和高度致死性传染病~[1]。2016年以来,在我县鸭群里流行了一种以发病急、传播快、致死率高及肝有血斑为特征的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该病主要感染1周龄以内的雏鸭,4~5周龄鸭发病率和死亡率低。本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一旦发生该病,如果治疗不及时,继发其他疾病合并感染,增加治疗难度,可给  相似文献   

16.
1研究背景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DHV)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致死性疾病。该病发生率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危害3周龄以内雏鸭,死亡率高达90%~95%。该病广泛发生于世界上养鸭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17.
正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al hepatitis,DVH)是由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DHV)引起雏鸭的一种高度致死性传染病~[1]。临床上具有明显神经症状和肝脏肿大、表面呈斑点样出血为特征。其主要侵害6周龄以内雏鸭,尤以2日至3周的雏鸭最为易感,成年鸭有抵抗力。感染不同类型病毒性肝炎和不同日龄的雏鸭发病后死亡率有所不  相似文献   

18.
鸭病毒性肝炎病是一种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的3周龄以内雏鸭的急性、烈性和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不分季节与品种均可感染,但多发于冬、春季节。该病以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为特征,临床表现为角弓反张,病理变化为肝炎和出血。现将一例小型鸭场暴发鸭病毒性肝炎病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雏鸭病毒性肝炎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主要危害10日龄的雏鸭,以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剖检以肝脏肿大、出血为特征。  相似文献   

20.
正鸭病毒性肝炎(DVH)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DHV)引起的一种高度致死性、传播迅速的传染病,发病急,病程短,侵害对象主要是1月龄以内的雏鸭,尤其以2周龄以内的雏鸭最为易感。临床表现主要是病鸭运动失调,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并以肝脏肿大和出血为主要病变特征。该病病程短,死亡快,死亡率高达100%,给养鸭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