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给重庆秀山县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的综合防治及异地预测预报提供理论依据,利用1990年以来该地区水稻预测圃两种飞虱发生的历史资料,较系统地研究了两种飞虱在该地区的发生及迁出规律.结果表明,该地田间稻飞虱为害呈明显双峰型,前期以白背飞虱为主,后期以褐飞虱为主,前后发生均重.在20世纪90年代,褐飞虱田间发生高峰期主要在8月上、中旬,近10年高峰期集中在8月下旬,白背飞虱在20世纪90年代田间发生高峰日主要集中在7月中旬,近10年高峰日集中在7月上旬;1990年-1999年,褐飞虱长翅型田间发生高峰期主要在8月中旬,近10年高峰期在8月下旬;1990年-1999年,白背飞虱长翅型田间发生高峰期主要在7月中旬和8月上旬,近10年高峰期在7月中、下旬.表明近20年,褐飞虱田间发生高峰期延迟,白背飞虱高峰期提前;褐飞虱迁出峰期延迟,白背飞虱迁出峰期提前.  相似文献   

2.
枸杞负泥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田间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研究表明,近年来枸杞负泥虫在呼和浩特地区是为害枸杞的主要害虫之一。该虫1年发生4~5代。有世代重叠现象。以成虫在土内越冬。翌年4月下旬出蛰取食。幼虫、成虫为害枸杞叶片、嫩芽及嫩梢。6月下旬至9月上旬为该虫的盛发期。可采用清洁田园等农业措施、保护利用天敌、坚持在害虫始发期和进入越冬期前关键期用化学农药等方法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3.
土大蚊(Nephrotoma sp.)是鲁西北地区1981年发现的一种地下害虫,以后在聊城地区高唐县、冠县城关和聊城市周围田间相继发现,现其危害日趋严重,我所于1985—1992年对其发生规律与防治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分布与危害 此虫主要分布在鲁西北地区;幼虫杂食性,危害期为3月下旬至9月中、下旬;主要危害棉花、谷子、绿豆、麦子等刚萌发的种子,  相似文献   

4.
薛文鹏  金道超  杨洪 《植物保护》2014,40(4):122-129
采用灯光诱集和田间系统调查的方法,对贵州南部三都县2008-2012年的白背飞虱灯下和田间种群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白背飞虱在4月中下旬开始迁入贵州南部,在5月中下旬到达迁入高峰; 灯下主峰日与灯下始见日(r=0.996**)和始盛日(r=0.997**)均呈显著相关; 灯下种群中雌虫数量略高于雄虫,年度间雌、雄性比差异不显著。若虫是田间种群的主要构成部分,在6月上旬达到发生高峰,其发生为害期较成虫短,一般到7月中下旬结束; 成虫发生期贯穿水稻的整个生育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出现高峰。田间主要为害世代的发生量与6月中下旬的灯下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豆荚螟对丘陵地区大豆和绿肥柽麻为害极重,能使柽麻种子产量,由刚引进种植时每亩300—400斤降为几十斤,严重的威胁柽麻绿肥的发展。为探索豆荚螟的发生规律,通过1979年的连代饲养和几年来的田间调查,明确了豆荚螟在南阳地区年发生5代,世代重迭,以老熟幼虫于10月下旬入土越冬,翌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化蛹、羽化。主要寄主有豌豆、蚕豆、刺槐、春柽麻、夏柽麻、大豆、黑豆等。  相似文献   

6.
灰斑古毒蛾(Orgyia ericac Germar)是宁夏及西北地区主要旱生植物害虫之一。此虫在宁夏地区一年发生2代,以卵在茧里越冬。次年6月中、下旬,越冬代卵孵化。7月下旬至8月中旬,第2代卵孵化。以幼虫为害沙枣、榆、柠条、花棒、沙拐枣等旱生植物的叶、果及嫩枝皮层,为害严重,影响沙荒地区造林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苹果斑点落叶病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70年代以来,苹果斑点落叶病在全国苹果产区普遍发生。1985年以来,作者等在烟台地区进行系统调查和防治研究。该地区自5月下旬至6月初开始发病,7月中、下旬至8月上、中旬达发病高峰。流行时期与发病程度取决于田间菌原量、6—9月份降水。发病高峰期同园调查,红星与青香蕉病叶率分别为91.88%和92.42%,小国光则为35.41%。防治试验表明,10%多氧霉素1000—2000倍液效果均优于波尔多液,但因残效期短,不能控制危害,而与波尔多液交替使用效果明显,增产23.1%。  相似文献   

8.
兰州市旱作玉米瘤黑粉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兰州地区旱作玉米瘤黑粉病为研究调查对象,通过定点、定时调查,对其发生规律进行调查,提出防治方法。调查结果显示,玉米抽穗时田间开始出现瘤黑粉病株,灌浆期至成熟期病株有所增加;不同品种发病程度有差异。龙源3号发病较重,酒单3号、酒单4号发病轻。根据玉米瘤黑粉病在当地田间发生时期和为害特点,提出了种植沈单16、酒单3号、酒单4号等抗性品种,适期播种,抽雄前后经常去田间检查,及早发现病株、在病瘤尚未变色时及早割除并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掉,拔节期至喇叭口期(6月中旬至6月下旬)用化学药剂预防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芋疫病是芋生产上的一种常见的真菌病害,其分布范围较广,特别是在我国南方发生普遍,该病主要侵害芋的叶片、叶柄以及球茎,一般田间发病率在20%~30%,严重时发病率达100%,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本研究采集了湖南省涟源市和益阳市赫山区芋疫病致病病原菌,并对其进行显微观察和描述.同时,本研究还调查和记录了田间芋疫病不同部位发病症状,初步明确了该地区芋疫病田间发生流行规律:3月上中旬至4月中下旬始发,6-9月进入发病高峰期,10月气温下降发病渐趋缓和.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田间芋疫病的防治方法,旨在为今后该地区芋疫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一,菜蚜茧蜂发生情况 1981~1986年普查天敌时,发现菜蚜茧蜂(Diaeretiella rapae Mintosh)在通化地区主要寄生菜蚜和菜缢管蚜,10月下旬以老熟幼虫和前蛹期在僵蚜体内越冬,翌年4月下旬羽化出蜂。一般年份本地区菜蚜茧蜂可出现两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在6月上旬到7月上旬,这期间气候适宜蚜虫生存,也是菜蚜茧蜂控制菜蚜最强阶段,田间寄生率高达50%以上。7月  相似文献   

11.
多年系统观察结果表明,如东县十字花科蔬菜发生的主要害虫有菜粉蝶、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烟粉虱等。春季以菜粉蝶为主,发生高峰出现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秋季以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烟粉虱为主,发生高峰出现在8月下旬至9月下旬。不同年份各种害虫发生期早迟和为害高峰略有变化。在田间实际用药时,应根据发生高峰出现的时间、发生的数量,确定防治适期和次数,多种害虫并发时,可结合起来进行总体防治。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两年不同的栽培模式、不同品种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流行动态监测表明,病害的发生流行与田间温、湿度有关。春后随着气温的逐步回升和雨季的到来,晚疫病在3月下旬开始发病,4月下旬至5月上旬进入病害流行盛期。  相似文献   

13.
韭菜蛾(Acrolepid alliella Semenov et. Kuznetsov)以幼虫蛀食为害韭菜、大蒜、葱、洋葱等百合科葱属植物。在陕西关中年发生约7代。以成虫、蛹在寄主过冬田间或田边杂草中越冬。翌年3月下旬越冬成虫开始活动,第一代成虫发生在5月中旬,以后世代重叠。  相似文献   

14.
针对2017年棉铃虫在内蒙古巴彦淖尔首次发生,并在玉米、向日葵等作物上暴发为害的情况,对当地主要作物上棉铃虫发生动态及为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田间幼虫为害盛期在7月下旬,灯诱棉铃虫成虫发生盛期在5月中旬和8月中、下旬。玉米果穗产量平均损失率为1.0%;向日葵盘平均产量损失率2.4%。越冬调查表明,该害虫可在巴彦淖尔市越冬。据此,提出农业防治、理化诱控等防控措施,以加强对当地及周边地区棉铃虫的监测及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5.
笔者在黄冈市浠水县开展稻纵卷叶螟成虫种群动态的食诱监测试验,结合性诱、田间赶虫等监测技术的田间对比,结果表明食诱监测可以准确反映田间稻纵卷叶螟种群数量动态,并且其峰次、峰期比性诱所得数据完整清晰,和田间赶蛾所得数据基本一致。黄冈市浠水县共检测到3个峰期,依次为6月下旬、7月上旬和8月下旬。从日均诱蛾量和峰日蛾量看,食诱监测总体优于性诱,但差于田间赶蛾;从雌、雄蛾的总量对比看,食诱监测性比大于1。综合分析表明,食诱监测具有使用方便、反应灵敏、雌雄同诱等优点,可用于精准监测稻纵卷叶螟成虫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掌握桃园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2014—2016年,采用性诱监测方法对浦东桃园梨小食心虫田间成虫种群动态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该虫在上海地区每年发生4—5代,4月上、中旬始见越冬代成虫,越冬代和第1~4代发生高峰期分别为4月下旬、5月中、下旬、6月下旬、7月下旬、8月下旬和9月中旬。7月中旬是该虫全年为害高峰期,蛀梢率达18.50%~36.40%,蛀果率达9%~23%。  相似文献   

17.
武汉江夏区出口藠头种植基地刺足根螨的发生与危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武汉江夏区出口藠头种植基地的藠头"发瘟"是由重要的地下害螨-刺足根螨的严重危害引起,经一年多研究表明该螨以成螨、若螨及少数休眠体在田间地下鳞茎上越冬;以成螨、若螨与幼螨危害地下部分的鳞茎、须根,致使变褐腐败发臭,分蘖减少,导致地上部分叶片瘦弱矮小枯黄,严重时凋萎死亡.全年发生10~12代,世代重叠严重.9月上旬藠头栽种后,刺足根螨于9月下旬~10月下旬及翌年3月下旬~5月中旬为发生危害盛期;田间开始为零星发生,后逐渐扩散蔓延为成片、成块发生;田间初次危害螨源主要来自栽种带螨的种用鳞茎.异地远距离传播主要也是通过调运带螨的种用鳞茎.田间扩散主要依赖根螨自身从被害鳞茎转移至地面后爬迁,在软松土中可以从地下向邻近的藠头鳞茎上转移,风雨及人工操作也起到一定的助迁作用;刺足根螨在采收后的鳞茎上可继续繁殖危害.  相似文献   

18.
双斑长跗萤叶甲发生规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斑长跗萤叶甲[Monolepta hieroglyphica(Motschulsky)]俗称双斑萤叶甲。原来寄主为豆类、苜蓿、玉米等作物,2002年在玉米制种地附近的棉田里小面积为害棉花,2004年以后成为博乐地区棉田的主要害虫。为了更好地控制其为害,2004 ̄2005年对该虫的为害特点和发生规律在田间进行了饲养及田间观察。1为害特点双斑长跗萤叶甲以成虫在白天为害棉花叶片,花蕾苞叶、花柱,夜间躲在棉叶下休息。一般在5月中旬棉花苗期出现,开始出现成虫取食棉花叶片表层叶肉组织,5月下旬棉花蕾期是双斑长跗萤叶甲为害最严重时期,7月中旬花期为害减轻,因气温高、棉株叶…  相似文献   

19.
金银花六星黑点豹蠹蛾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调查与人工饲养的方法,探明了金银花六星黑点豹蠹蛾在临沂市每年发生1代。以高龄幼虫越冬。发生程度与6、7月份温度、降雨、天敌、种植方式等因子密切相关。确定了7月中、下旬卵孵化盛期是药剂防治的最佳时期,筛选出有效的防治药剂,明确药剂防治、生物防治结合,强化农田管理,防效良好。  相似文献   

20.
苹果主要病虫害的预测预报、防治适期及药剂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虫害的预测可分为长期、中期和短期预测。在果树病虫害防治中,最常用的主要是中、短期预测。根据预测,在病虫害达到防治指标时及时进行药剂防治,可以减少喷药次数,提高防治效果。选择农药品种的原则是对目标病虫高效,而对人、畜安全,尽量不伤害天敌,不污染环境。根据我们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和多年承担全国农药登记田间药效试验过程中积累的数据和经验,以辽宁省西部地区为例,就苹果主要的病虫害在预测预报、防治适期、药剂选择等3个方面做一介绍。1桃小食心虫1.1预测预报1)性诱剂诱捕法。从5月中、下旬开始在果园内设置桃小食心虫性外激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