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输气管道几何凹坑缺陷的分类方法,比较分析了国外有关几何凹坑缺陷的评价方法,指出以几何凹坑最大深度和以几何凹坑在管道内外表面产生的最大应变为评价指标存在的不足,深入研究了Lukasiewicz-Czyz及Gao Ming等给出的等效应变表达式,将其计算结果分别与采用ASME B31.8标准推荐公式的计算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相对Lukasiewicz-Czyz公式所得值,利用ASME B31.8公式所得内表面等效应变低估了1倍,外表面等效应变低估了0.5倍;相对Gao Ming公式所得值,利用ASME B31.8公式计算所得内表面等效应变低估了2倍,外表面等效应变低估了0.2倍.给出了基于风险的几何凹坑缺陷处理程序及检测建议,对于保障我国天然气管道的安全运营,促进管道完整性管理的进步和完善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针对在自然光照复杂背景下,葡萄果穗区域分割准确度差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局部异常因子(LOF)算法和K均值聚类算法的图像分割算法。本算法首先对由像素点组成的数据集合进行局部偏离因子(LOF)值计算,然后通过LOF值将数据集合重新排序,剔除LOF值最大的前n个对象,最后对局部异常因子算法输出的数据集合进行K均值聚类。在聚类过程中,通过局部偏离因子的值优化了初始聚类中心的选择,并降低了离群点和孤立点对最终聚类结果的影响。选取50幅不同光照、不同背景下的成熟巨峰葡萄果穗图片进行分割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的图像分割算法能更准确地将葡萄果穗从复杂背景中分割出来。  相似文献   

3.
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 LS-DYNA对SRHD55B型潜孔冲击器活塞进行动态仿真模拟,分析活塞冲击末速度和圆角半径对活塞应力应变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活塞最大应力应变节点位于活塞外表面的小径圆角过渡部位,沿着活塞中心孔半径方向,越靠近内表面,应力值越小,且在外表面应力应变下降的速度最快;由于活塞外表面应力、应变的快速变化,使其结构较为脆弱,导致活塞容易发生断裂;活塞小径圆角过渡部位的圆角半径对应力集中产生较大影响,即活塞小径圆角过渡部位最大应力、应变值随着圆角半径的增大而减小,尤其是圆角半径由16mm增加到17mm时,应力、应变减小趋势最大.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在说话人改变检测常用算法中寻找说话人改变点(Speaker change point,SCP)过程中存在的盲目性和遍历性问题,使用均值漂移的核密度估计寻找SCP:首先使用均值漂移寻找峰值点,然后计算峰值点的最大似然值,最后通过寻找最大值的方法寻找SCP.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的F1值与贝叶斯信息准则(Bayesian information criterion,BIC)和DISTBIC接近.  相似文献   

5.
玉米籽粒的压缩力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玉米籽粒的压缩力学特性,对绥玉8号、冀单20号和陕单9号3个玉米籽粒进行了几何形状测量和压缩力学特性试验.试验测定了3个品种玉米籽粒的三维尺寸特性(长径、宽径、高径);通过万能试验机压缩试验,测得不同含水率下3个品种玉米籽粒的最大破碎力和对应应变值.结果表明,随着含水率的增加,最大破碎力和应变值呈线性关系上升,应变值上升趋势大于最大破碎力;根据试验数据,建立了3个品种玉米籽粒的最大破碎力和应变、刚度和应变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6.
针对工程实际中具有双调节元件的水轮机装置缺少全特性曲线时无法进行过渡过程计算的问题,采用基于内特性解析理论的数值计算方法对灯泡贯流式水轮机装置甩负荷过渡过程进行研究和计算;采用自行开发的计算软件对广东省封开县白垢水电站灯泡贯流式水轮机装置进行甩负荷过渡过程理论计算.结果表明计算得到的最大转速相对额定转速上升了71.6%,实测最大转速上升率为67.4%,计算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为6.2%;计算得到的最大压力相对初始压力上升了27.5%,实测最大压力上升率为28.75%,计算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为4.3%.转速和压力上升率的相对误差均小于10%,满足工程需要.基于内特性解析理论的数值计算方法可供工程实际中计算过渡过程.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2008-2015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土壤养分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伊犁河谷土壤有机质含量最大值为42.95g/kg,最小值为3.98g/kg,均值为19.26g/kg;土壤碱解氮含量最大值为199.50mg/kg,最小值为21.21mg/kg,均值为92.30mg/kg;土壤速效磷含量最大值为84.94mg/kg,最小值为0.10mg/kg,均值为13.22mg/kg;土壤速效钾含量最大值为609.04mg/kg,最小值为215.03mg/kg,均值为191.58mg/kg。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各年间表现出减少—增加—减少的波浪式循环,且总体呈下降的趋势,速效磷呈先缓慢增加后降低,达到最低值后又快速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针对工程实际中具有双调节元件的水轮机装置缺少全特性曲线时无法进行过渡过程计算的问题,采用基于内特性解析理论的数值计算方法对灯泡贯流式水轮机装置甩负荷过渡过程进行研究和计算;采用自行开发的计算软件对广东省封开县白垢水电站灯泡贯流式水轮机装置进行甩负荷过渡过程理论计算。结果表明:计算得到的最大转速相对额定转速上升了71.6%,实测最大转速上升率为67.4%,计算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为6.2%;计算得到的最大压力相对初始压力上升了27.5%,实测最大压力上升率为28.75%,计算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为4.3%。转速和压力上升率的相对误差均小于10%,满足工程需要。基于内特性解析理论的数值计算方法可供工程实际中计算过渡过程。  相似文献   

9.
由于焊接部位的不均匀加热及冷却产生不同程度的应力和变形影响着马铃薯收获机的制造质量和使用性能。本文运用Simufact-Welding软件对马铃薯收获机的悬挂架进行焊接仿真,分析了悬挂架在焊接过程中的温度、变形、应力变化和分布情况,为探索焊条电弧焊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仿真结果表明:焊缝采样点在X方向上的最大拉应力113 MPa,最大压应力89 MPa;在Y方向上的最大拉应力184 MPa,最大压应力429 MPa;Z方向上的最大拉应力64 MPa,最大压应力323 MPa。焊缝处的应力集中于引弧和收弧处。焊接初始阶段焊缝各采样点处的t8/5时间在12.2s到12.8 s之间,仿真结果和计算值基本吻合,但焊缝后部分各采样点处的t8/5时间大于计算值。  相似文献   

10.
石油套管在矿化度严重的地层中容易腐蚀.腐蚀基本特征为点蚀,腐蚀形状大多呈类椭球体形.套管腐蚀以后壁厚减薄,点蚀会产生应力集中,降低了套管的强度,对油田生产造成严重影响.以P110套管为研究对象,应用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对套管腐蚀后模型进行静力学分析.研究表明,套管腐蚀后在分别受均匀内压和外压作用时,最大Von-Mises应力与应变值均发生在套管腐蚀坑内壁处,且2种压力作用时的最大Von-Mises应力与应变值相差不大;随着套管腐蚀程度的变化,在分别受均匀内压和外压作用时,套管最大Von-Mises应力值和应变值的变化规律相似;影响套管强度的主要因素为腐蚀坑深度,即随着腐蚀深度的增加,套管的抗压能力明显降低,套管的开裂压力越来越小,且内压和外压作用时的开裂压力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坡位黄柳光合与蒸腾的日变化规律,明确不同坡位黄柳光合生产与蒸腾耗水的关系。[方法]以冀北沙荒坡地黄柳沙障为研究对象,采用LI-6400光合测定仪,测定不同坡位黄柳光合、蒸腾及其光合有效辐射、气温、叶面温度的日变化,并以光合、蒸腾速率计算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数据。[结果]不同坡位黄柳光合速率(Pn)日变化有差异。下坡黄柳光合日变化为双峰曲线。中坡光合为下降曲线。上坡黄柳光合日变化呈现曲折下降趋势。下坡黄柳光合速率日最大值、日均值分别为0.340和0.220μmol/(m2·s);中坡黄柳光合速率日最大值、日均值分别为0.290和0.210μmol/(m2·s);上坡黄柳光合速率日最大值、日均值分别为0.350和0.220μmol/(m2·s)。[结论]研究结果为提高冀北沙漠化土地黄柳防风固沙功能及其黄柳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初始干密度、干湿循环作用及膨胀土体应变对黑龙江引嫩工程渠基膨胀土土水特征的影响,为松嫩平原地区膨胀土土体的渗流研究及其非饱和本构模型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以黑龙江膨胀土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速恒温冷冻离心机,对4种不同初始干密度(1.45,1.53,1.58和1.63 g/cm3)重塑试样及同一初始干密度下1,3,5次干湿循环试样进行恒温冷冻离心试验,同时平行进行4种不同初始干密度下的收缩试验,并对膨胀土进行体应变修正;基于Gardner模型,建立可以考虑体应变及干湿循环影响的土水特征拟合公式。【结果】体应变修正后的土样体积含水率较修正前提高1.4%~2.8%,且基质吸力越高提高的幅度越大;初始干密度为1.45,1.53,1.58和1.63 g/cm3的4种试样的进气值分别为12.42,38.46,52.21和87.19 kPa,说明初始干密度越大进气值越大,且初始干密度越大试样的土水特征曲线越平缓,持水性越好;随循环次数增加,试样的持水性变差,但会在循环3次后趋于稳定;所建立的土水特征拟合公式能够同时描述基质吸力随初始孔隙比(或干湿循环次数)、体积含水率2个因素的变化规律。【结论】初始干密度及干湿循环作用对黑龙江膨胀土的土水特征曲线有显著影响,同时膨胀土自身性质引起的体应变对土水特征曲线影响较大,在分析膨胀土土水特征时要充分考虑以上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采用野外试验,研究了灌溉量对不同林龄胡杨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11年、15年和20年林龄胡杨全天净光合速率的均值在50 kg/(株·次)灌溉处理下最大.11年林龄胡杨的全天蒸腾速率值、气孔导度值和胞间CO2浓度的均值均在45 kg/(株·次)灌溉处理下最大.15年和20年胡杨全天蒸腾速率值、气孔导度值和胞间CO2浓度的均值在50 kg/(株·次)灌溉处理下最大.(2)随着灌溉量的增加,4种水分处理下的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均值有一定的波动.(3)11年林龄胡杨全天光响应参数和CO2响应参数的均值在45 kg/(株·次)灌溉量下达到最大,15年和20年林龄胡杨全天光响应参数和CO2响应参数的均值在50 kg/(株·次)灌溉量下达到最大.综上所述,11年林龄胡杨生长适宜灌溉量为45 kg/(株·次),15年和20年林龄胡杨生长适宜灌溉量为50 kg/(株·次).  相似文献   

14.
采用有限体积流固耦合计算方法、非线性有限元热结构耦合分析方法和局部应变法研究大面积比铣槽喷管三维再生冷却槽道在循环工作条件下的热结构变形与低周疲劳寿命,并对比分析了冷却剂质量流量与入口温度对铣槽喷管疲劳使用寿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铣槽喷管热结构响应呈现复杂的三维效应,应变较大位置主要分布在与肋连接的内衬区域,喷管中部的残余应变量最大;冷却槽道低周疲劳寿命分布和热结构响应基本一致,最小寿命位于喷管中部与肋相连的内衬区域燃气侧;随冷却剂质量流量增加,铣槽喷管低周疲劳寿命不断提高;随冷却剂入口温度增加喷管尾部低周疲劳寿命值不断降低,而喷管中前部的低周疲劳寿命值却不断提高,当冷却剂入口温度为280K左右时,本文的铣槽喷管总体使用寿命达到最大。   相似文献   

15.
连续管的损伤是连续管疲劳失效的重要原因。在连续管作业时,注入头链条传动的夹持块在切出过程中将与连续管发生干涉现象,在连续管中产生较大的应变。应用有限元计算分析了最大应变与各个几何参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连续管最大应变受切出角和夹持块端部距转动中心的轴线方向距离h的影响较大,切出角越大,应力越大;h越大,应力越大。因此尽量采用单节距夹持块,若采用双节距夹持块时,切入切出角应不大于1°。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K-均值算法,因对初始聚类中心的选择敏感,存在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缺点;差分演化算法是一类基于种群的启发式全局搜索技术,对于实值参数的优化具有很强的鲁棒性。为了克服K-均值聚类算法的上述缺点,提出基于差分演化的K-均值聚类算法,该方法结合K-均值算法的高效性和差分演化算法的全局优化能力,较好地解决了聚类中心优化问题。通过实验结果表明,此算法能够有效改善聚类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为了适应麻风果深加工产业化,实现机械化脱壳工艺,作者自行研制了一种高效、可靠的麻风果脱壳机.并通过以脱壳率和破损率为试验测量指标,进行了麻风果初始含水率、挤压滚轮转速、挤压间隙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采用综合评价法对所选的参数进行优化和试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含水率和挤压间隙在显著性水平α=0.01的水平下对综合评价值影响极显著;辊轮转速在显著性水平α=0.05的水平下对综合评价值影响显著.其影响主次因素依次为:挤压间隙→麻风果含水率→辊筒转速.最佳组合为:麻风果初始含水率20%、辊筒转速300 r/min、挤压间隙5 mm.经过参数优化后,可得到脱壳率大于85%,而破碎率可控制在10%以内的脱壳效果.  相似文献   

18.
左雷彬  李国辉  王学军  刘其民 《油气储运》2012,31(7):514-517,95
大跨度管道桁架跨越多采用牵引(顶推)方法施工,但施工荷载和外界因素导致桁架杆件产生复杂的应力状态,因而过程控制对整个施工成败具有关键作用。以境外某管道桁架跨越工程为例,从桥路选择、数据采集系统、施工过程数值模拟计算、传感器选择与安装等方面详细论述了应力应变监控技术在该工程中的应用。监控结果显示桁架最大应力为121 MPa,经现场及时调整牵引速度后,桁架应力稳定在90 MPa以内,与计算值基本吻合。应力应变监控技术能够及时、准确地提供关键结构部位的受力情况,具有较强的可实施性,可以有效保障工程施工的安全。  相似文献   

19.
根据4U-1400型薯类收获机机架的结构特征和受力情况,运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并以Solidworks simulation为平台分析其受力、应力分布、最大应力及其产生部位.结果表明:机架设计合理,最大应力值为223 Mpa,小于材料的屈服极限235 Mpa,应变、位移变化均符合要求,强度、刚度足够.  相似文献   

20.
同步式双螺杆泵转子的温度场及热变形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同步式双螺杆泵密封间隙设计值偏小或偏大而导致其在热变形中会产生相互接触甚至抱死或流体的泄漏量增加等问题,借助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了同步式双螺杆泵螺杆的温度场及热变形分析的模型和边界条件,对螺杆在运转过程中的温度场和热变形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三维几何体的计算对象,采用有限元法求解温度分布、热变形等问题比较精确,更接近实际工况,为螺杆间隙的合理设计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