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省漯河市北徐庄村盛产烟草。为提高烟草的经济效益,该村1988年申请到7万元喷灌贴息贷款,当年建成600亩半固定式烟草喷灌工程,对当地喷灌事业的发展起了典型引路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宁波市是浙江省发展喷灌最早的地区之一,自1975年起便开始了喷灌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喷灌的主要对象是经济作物,如柑桔、茶叶、花卉、蔬菜等。截止1990年底,我市共建固定式喷灌工程57处,半固定式喷灌4处,小型花卉雾喷6处,合计受益面积7246亩。这些喷灌工程的建成,曾为作物的稳产高产、提高品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宝山区大场乡,1982~1988年已建成喷灌站43座,灌溉5109亩,占菜地面积41.5%。其中固定式14座,2057亩,半固定式29座,3052亩。大场乡仅1983年一年就建成了27座半固定式喷灌。但由于管理不善等,使用效率不  相似文献   

4.
通过十多年的不断探索和总结,喷灌在湖北省得到了健康、稳定的发展。全省建设了一大批喷灌工程,在振兴湖北农村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省喷灌建设自1972年咸宁浮山茶场建成第一个移动式喷灌工程起,从此经历了试点、推广、稳步发展三个阶段。据统计,1985年以前,全省共投资2700万元,发展喷灌面积74.16万亩,其中固定式3.87万亩,半固定式5.88万亩,移动式64.41万亩;1985年  相似文献   

5.
武汉市黄陂县蔡榨镇红岗山茶果场于1987年利用喷灌贴息贷款和自筹资金19万元建成了270亩半固定式茶叶喷灌系统,并购置了5台小型喷灌机组。 1990年间出现了70多天的夏秋连旱,该场充分利用了已有的喷灌设施进行抗旱.其中半固定式喷灌系统运行了587小时,使270亩常规茶园喷灌了4  相似文献   

6.
从1985年以来的5年中,中国灌排技术开发公司发放给广东省的喷灌贴息贷款总额454.4万元,加上用户自筹,合计投入资金1011.6万元。建成喷滴灌面积25021亩,其中固定式喷灌6434亩,移动式喷灌7542亩,半固定式喷灌9045亩,滴灌2000亩。  相似文献   

7.
大寨从一九七四年九月建成全国第一批果园滴灌系统,次年建成该村第一处固定喷灌系统,已经十二年了。至八六年初,全村790亩耕地中,共发展果园滴灌58亩,大田喷灌720亩,其中固定喷灌470亩,半固定式喷灌120亩,移动式喷灌130亩,喷滴灌总面积  相似文献   

8.
两年来,我社在集中产棉区建成了万亩喷灌区,其中固定式一百二十亩,半固定式二千零八十亩,移动式七千一百亩。由于坚持边建边管,较好地发挥了喷灌设施的效力,一九七九年,喷灌区皮棉总产一百三十一万多斤,比产量最高的一九七六年增加了九万二千六百斤。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发展喷灌事业,必须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9.
一、概述我所1978年底在福州市东门大队建成了255亩蔬菜地固定式喷灌试验点,对固定式喷灌自动控制系统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研究的重点是电磁水压阀,即由电磁控制,利用喷灌管道的自身压力水为动力的自动阀门。于79年9月投入大田运动至今整个自动控制系的工作情况良好。喷灌时,只要在  相似文献   

10.
四山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处四川盆地的西南边沿大、小凉山地区。从1976年开始发展喷灌,到1980年底统计,全州建成固定式、半固定式喷灌面积5026亩;拥有19万亩临时移动式喷灌的设备能力。通过几年的喷灌建设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发展喷灌也同发展其它生产一样,一要靠政策,二要靠科学。单凭政治热情,单纯  相似文献   

11.
武昌县位于湖北省东南部,耕地面积86.6万亩,其中旱地32.1万亩,农业人平耕地1.97亩。从1978年开始兴建喷灌工程,现已发展喷灌面积9953亩。其中移动式4235亩,半固定式5253亩,固定式465亩。自1987年以来共用喷灌贴息贷款56万元,加自筹经费共建半固定喷灌泵站5座,装机123kw,增购小洲移动机3台套,受益面积共2060亩.八尸半固定式1 740亩,移动式320亩。该县的主要经验: 一、讲求实效,稳步发展武昌县园艺场1982年建成118亩柑桔半固定式喷灌系统,6年来,喷灌较不灌平均每亩增产850kg以上,每亩净收人9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2.
韶山公社茶场二工区喷灌试点工程,面积共330亩,1975年建成120亩固定式喷灌系统(其余为半固定式和移动式的)用的是武喷40-2型叶轮式双喷嘴喷头。1976年选了三块互相隔开的试验地,共4.8亩,进行了茶叶喷灌制度的小区试验,作了一天喷一次、五天喷一次和不喷(该茶场原来茶叶一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喷灌事业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不断发展。喷灌设备从无到有,并在逐步改进和完善,受益面积逐年扩大,至1977年7月,喷灌面积达10万亩。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以移功式机组为主,在经济条件较好的社队,也逐步发展了一些固定和半固定式喷灌,有些喷灌点已正常使用2—3年,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如复县松树大队创业队共有耕地500亩,1975年建成300亩固定式喷灌以后,粮食产量逐年增长,1975年总产10万斤,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图们市石砚水管站1986年申请喷灌贴息贷款5万元,自筹资金2.2万元,在47亩黑木耳生产基地上建成固定式喷灌系统。该基地建成后,由于管理制度不健全,经济效益并没有明显提高。随着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该站从实际出发,于1987年开始  相似文献   

15.
内江县朝阳山乡喷灌综合工程系黄河镇水库提水机压半固定式喷灌工程。1985年6月动工,同年12月建成投入试运行。1986年1月正式投产。装机三台52kW(其中一台为串联式加压机泵),提水流量110m~3/h,另配7台套移动式喷灌机组,计20.83kW。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建瓯县芝山镇南门村柑桔园喷灌工程是1981年兴建的。柑桔园面积为100亩。柑桔树是1969年种植的,均是大投产的树龄。喷灌系统为机压固定式,整个工程投资为53600元,其中国家补助25600元。从柑桔园喷灌工程建成前后几年观察,喷灌后的效益是显著的。1980年以来柑桔园每年的总产量如下表:  相似文献   

17.
国家对喷灌建设资金投入方式的改革,使我省喷灌建设进入一个稳步发展,效益显著的良性循环阶段。据1985~1991年统计,全省建成300亩以上的大型经济作物基地固定喷灌工程136处,受益柑桔、茶叶8.3万亩,工程总投资4220万元,其中国家贴息贷款2438万元,占总投资的57.7%,自筹配套资金1782万元,占总投资的42.3%,亩平均投资508.4元。近七年来,我省建成的固定式喷灌工程,  相似文献   

18.
固定式喷灌优化设计降低投资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投资是影响固定式喷灌发展的重要因素喷灌是大田灌溉最先进的形式。喷灌有移动式、半固定式、固定式 3种类型。从节水、省工等方面来讲 ,无疑固定式喷灌比较好。固定式喷灌的缺点主要有 2条 ,一是影响机耕 ,二是投资较大。当前一些地方建设的固定式喷灌工程 ,每公顷投资约 1.5万元 ,投资较大是许多缺水地区不能发展固定式喷灌的重要因素。2 降低投资的关键在于降低支管投资固定式喷灌与半固定式喷灌相比 ,支管固定是它最大的特点 ,由此带来了灌水的方便省工 ,同时也造成大幅度增加投资。一般的固定式喷灌工程 ,支管投资占工程总投资的 1…  相似文献   

19.
加强项目管理开展一条龙服务稳步发展节水灌溉事业湖北省水利厅湖北省的节水灌溉事业自70年代初起步,截止1993年底,共建成节水灌溉工程面积80.66万亩,其中按灌溉形式分:固定式喷灌10.37万亩,半固定式喷灌5.88万亩,移动式喷灌61.41万亩;按...  相似文献   

20.
河南孟县化工乡东光村位于黄河北岸,多为沙壤土,非常适宜葡萄生长,3500亩土地就有1500亩葡萄,是豫北最大的葡萄村。一、喷灌效益 1986年申请喷灌贴息贷款20万元,并于次年5月动工,7月建成1400亩半固定式喷灌工程(亩投资180元),两年来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