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养猪生产中.不论是哪个阶段的猪,每批猪中总有几头个体明显小于其伙伴。,在猪群中显得格格不入。这些猪生长速度慢、料肉比高、体质差、易生病、出栏时间延长,不但降低整个猪群的生产效益.由于其体质弱、易发病还可能会成为传染源而危害整个猪群。因此,饲养好弱小猪只、提高猪群的整齐度在养猪生产中很重要。  相似文献   

2.
1猪高致病性“蓝耳病”发病症状 1.1流行特征 (1)流行范围广,波及地区多,传播速度快,有明显的流行性与传播性,一般在一个猪场出现疫情后.3~5d波及整个猪群,1~2周扩散到整个猪场,并向周边地区传播。发病猪群以体温升高到41-42℃为共同特点,病程1~3周,猪群发病后,一般5-7d开始出现死亡,3周后死亡逐渐平息。  相似文献   

3.
猪泌乳衰竭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对某规模化养场的猪泌乳衰竭综合征进行调查,A猪群发病率为5.96%,B猪群发病病率为44.29%,由泌乳衰竭引起仔猪死亡率分别为17.15%和43.48%,同时发现猪泌乳衰竭综合征的发病率与季节,品种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病是在人、畜及野生动物中广泛传播的疾病.猪暴发本病时,通常是整个猪群发病,死亡率高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发病猪群的生理指标,为临床诊断和防控提供参考,将采样猪群分为3组,未免疫发病猪群、免疫后发病猪群和免疫后健康猪群,采用前腔静脉采血,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血液生理指标分析。结果:发病猪群的白细胞数和淋巴细胞数显著低于免疫后健康猪群,未免疫发病猪群的中间细胞数高于免疫后健康和发病猪群;发病猪群的红细胞数及其相关指标低于免疫后健康猪群;免疫后发病猪群的血小板数显著高于未免疫发病和免疫后健康猪群。猪群感染PRRSV发病后,表现出贫血现象,而且机体免疫力下降,致使猪群更易继发感染其他疾病。  相似文献   

6.
1流行特点1.1流行季节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寒冷季节多发。1.2易感猪群大小猪均有易感性,其中以哺乳仔猪及幼猪最易发病,其次是妊娠后备母猪和哺乳母猪,成年猪多呈隐性感染。1.3爆发特点常呈地方性流行。新疫区猪的发病症状比较明显,大多为急性,发病率高,传播快。老疫区或纯种猪群,主要表现为慢性过程,患病母猪常将病原体传给仔猪,从而造成肺炎支原体在猪群中长期存在。1.4传播途径肺炎支原体是经呼吸道直接传播的。2临床症状主要症状为咳嗽和气喘。病初为短声轻咳,鼻镜潮湿,流少量清涕,体温基本正常或…  相似文献   

7.
目前.由于猪呼吸道疾病存在症状相似、确诊困难的问题,猪群发病后,多数养殖户感到无从下手。下面简要介绍8种猪呼吸道疾病的临床诊断要点与治疗方案,希望对养猪户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1发病症状 发病猪群出现食欲不振,起初个别猪只发烧,而后迅速传播至大部分猪群,体温升高(40℃~42℃)。部分猪有便秘或腹泻现象.迅速消瘦。呼吸困难,腹部和四肢末稍等身体多处皮肤有红色斑块,耳缘发紫等。使用退烧药物症状缓解,停药后复发,发病猪群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1 发病情况和流行病学调查 防疫员在对该村组猪只实行猪瘟免疫后的第2天,即有1头猪开始发病,后周围临近的20头免疫过的猪均相继发病。用抗生素、病毒灵、退热药和磺胺药治疗无效。20天后,发病猪全部陆续死亡。发病率74.0%,病死率100%。本次发病猪体重均为20~50kg免疫过的后备猪,同群未免疫的母猪和育肥猪未见发病。该村饲养环境差,饲养密度大,人员活动频繁,加之气温偏高,圈舍周围蚊蝇孳生。  相似文献   

10.
2001年6月5日,江苏某镇一农户从市场购买13头小猪,6月23日又购买13头小猪。7月13日猪群开始发病,死亡2头。以后的16、18、19日又相继发病.共计11头。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宁晋县四芝兰镇田某饲养104头猪,其中,母猪20头、种公猪3头、育肥猪62头,其余的为幼猪。2006年2月2日猪群突然发病,幼猪发病率高,并有个别猪死亡,症状也比较严重,其次是怀孕后期的母猪和产后哺乳母猪,全场共发病78头,发病率为65.4%,死亡8头,死亡率为7.7%。当地兽医认为是猪患感冒、附红体病,用治疗猪感冒与附红体病的药物进行治疗,肌肉注射安痛定、青霉素、  相似文献   

12.
猪瘟与猪链球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3月福州郊县某猪场育肥猪群出现高热稽留、咳喘等呼吸道症状,随后母猪群产出死胎、弱仔增加。经临床症状、剖检观察和实验室检查.初步诊断为猪瘟与猪链球菌病混合感染。现将该猪群的发病和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1996年8月15日,我县某单位食堂猪场闯割后的猪群暴发一种急性疾病。4天内发病25头,死亡11头,经诊断确认为猪链球菌病。1.发病情况该食堂猪场共饲养菜猪32头,8月14日下午,阁制员对该场7头母猪进行闭割。第2天中午被闭割的7头母猪均出现发热、体温升高达41.5一42’C,拒食,随后同群其它猪只也相继发病。15-18日期间,整个猪群发现病猪25头,发病率78.l%;死亡11头,死亡率44%。2.临床症状该病多呈急性经过。最急性的病猪突然发病立即死亡。急性病例精神高度沉郁,昏睡,卧地不起,体温升高到41.5-42”C,呈稽留热。食欲废绝。…  相似文献   

14.
猪群无名高热病的应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猪群不断发生新的疫病,如:猪增生性肠炎、猪圆环病毒病、猪副黏病毒感染等。现结合猪群发病特点谈谈猪群高热病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传染性群发病由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所致;非传染性群发病包括营养代谢性疾病、毒性反应性疾病和应激性疾病。实践表明,无论何种群发病都会严重危害猪场的安全生产,尤其是集约化条件下大批量、高密度的生产,一旦发生群发病,不仅严重影响群猪的正常生长繁育.恶性的会导致猪的大批死亡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切实搞好群发病的防制是集约化猪场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猪场群发病的防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应树立全场参与意识、综合防制意识和群体防制意识,实施全方位地防制。笔者根据多年实践观就猪场群发病防制的若干常规措施谈点肤浅认识…  相似文献   

16.
猪球虫病的发生与防治李勤建(湖北省总口农场多种经营公司,433104)猪球虫病的发病情况较少见诸报道。1989年我场两个大型猪场同时暴发猪球虫病。现将发病情况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1989年2月,一个年出栏7000头肥猪规模猪场的1.5~4月龄猪群中突...  相似文献   

17.
一、发病情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某养猪场,养生猪450头。2004年11月初,有5头育肥猪和小仔猪发病.用青霉素、链霉素治疗有所减轻,但效果不太明显。第7天.发病猪波及成年猪及妊娠母猪,部分妊娠母猪发生早产、后期流产、死产、胎儿木乃伊化、产弱仔猪等现象。至11月中旬.共有发病猪253头.其中77头死亡,发病率30.4%。经询问场主.该场已按规定的免役程序对猪群进行了猪瘟、猪肺疫、仔猪副伤寒的疫苗注射。后经临床诊断及实验室检测.确诊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与猪链球菌病混合感染.现将该病例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1发病情况 我省石阡县本庄镇河坝村养猪户张某,饲有育肥猪78头,在其饲养条件、管理方式未发生任何改变的情况下,猪群突然发生无名高热,体温达40.8~42.0℃,稽留不退。几天后,猪的耳、鼻、腹下、臀部及四肢末端皮肤均出现紫褐色,指压不褪色;病猪呼吸困难,咳嗽,喘粗气,精神沉郁,食欲降低,死前喜欢饮用脏水,鼻腔内流出浓稠的白色液体;发病初期有便秘现象,后期出现腹泻;75kg左右的病猪,少数有呕吐现象;临死前个别猪有神经症状,且抽搐而死。先以50kg左右的猪发病为主,后以20~40kg左右的猪发病为主。发病6天以来,死亡12头,死亡率为15.4%。  相似文献   

19.
兰考县城关乡一农户饲养18头育肥猪.2009年8月该农户反映其猪群发病,根据反映情况及发病症状、病理剖检变化,诊断为一起猪酒糟中毒病例,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冬、春季节,昼夜温差大、通风不良,猪群应激反应大。疫病流行,疫情复杂,发病猪群多、死亡率高,多发于保育猪和生长育肥猪饲料、人工、水电、取暖等费用增加。在冬、春季节养好猪,必须采取综合保健防控措施,尽量克服诸多不利因素,确保猪群的健康和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