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夏黑’葡萄为试验材料,开花前一周分别留花穗穗尖的3 cm、4 cm、5 cm、7 cm,疏除花穗其余部分,并以不整穗作为对照。盛花期时统一采用50 mg/L GA3处理花穗,盛花期后15天再分3组用50 mg/L GA3、50 mg/L GA3 + 2.5 mg/L CPPU、50 mg/L GA3 + 5 mg/L CPPU处理花穗,研究‘夏黑’葡萄花穗的不同整穗长度对果实生长及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生产实践提供依据。结果表明,3 cm、4 cm、5 cm这3种整穗长度均能显著增大果实纵径、横径,提高果实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并能显著降低果实可滴定酸的含量。在‘夏黑’葡萄生产上配合花穗整穗技术使用生长调节剂进行果实膨大处理时,宜采用3 cm的整穗长度,盛花期施用50 mg/L GA3,盛花期后15天施用50 mg/L GA3 + 2.5 mg/L CPPU进行生产。  相似文献   

2.
‘夏黑’葡萄果实膨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黑’是南方无核葡萄避雨栽培的主栽品种,由于其三倍体核不育性,生产上常需膨大处理。为探寻一种省力又有效的膨大处理方案,研究比较了1次膨大与2次膨大处理的方案,探讨不同处理时期、试剂配比和浓度对葡萄果实膨大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夏黑’2次膨大处理在盛花期用浓度为30 mg/L的GA3溶液浸果,15天后使用GA320 mg/L+CPPU 3.5 mg/L进行第2次膨大处理,果实穗重达400 g,粒重6.33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4%。1次处理在盛花后3天左右,使用GA350 mg/L+CPPU2.5 mg/L对果实进行1次浸果处理,穗重400 g,粒重5.56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0%。  相似文献   

3.
研究不同复合保鲜处理对‘夏黑’葡萄贮藏效果的影响,探索适合‘夏黑’葡萄的保鲜技术。以‘夏黑’葡萄为试材,用不同的保鲜剂[焦亚硫酸钠(Na2S2O5)、1-甲基环丙烯(1-MCP)]和PP透气保鲜袋对材料进行8个组合处理,每个处理重复24穗,将处理后的‘夏黑’葡萄每3穗为一箱置于低温(0±1)℃、相对湿度90%~95%的环境中贮藏。以失重率、落果率、腐烂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MDA含量、花色苷含量和果梗中叶绿素含量等作为测定指标,分析‘夏黑’葡萄在贮藏过程中果实品质的变化。结果显示,在整个贮藏期间,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果穗的失重率、落果率、腐烂率、可溶性糖和花色苷的含量不断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持续下降,可滴定酸和MDA的含量先增加再降低。不同复合保鲜处理中果实内在品质的变化趋势总体一致,但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PP透气保鲜袋+1-MCP+Na2S2O5的复合处理与空白对照处理之间的差异最为明显。在贮藏112天后,PP透气保鲜袋+1-MCP+Na2S2O5的复合处理的‘夏黑’葡萄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为15.18°Brix左右,较对照处理显著提高。同时其MDA、可溶性糖及花色苷的含量优于对照,说明这种复合处理的方式既可以保持果实色泽,又可以减缓葡萄果实的受自由基伤害的程度。因此PP透气保鲜袋+1-MCP+Na2S2O5的复合配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保持‘夏黑’葡萄果实品质,使其在贮藏112天后仍具有商品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阿克苏“糖心”苹果“糖心”出现晚、上市迟、不耐贮藏问题,本研究以“糖心”苹果为试材,研究田间不同临采时间(10 d和20 d)喷施100 mg/L赤霉素(GA3)处理,对(0±0.1)℃贮藏的“糖心”苹果“糖心”调控能力及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糖心”苹果在贮藏100 d内,L*值(亮度)、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与对照(喷施等量蒸馏水)相比,采前喷施100 mg/L GA3处理的果实能显著延缓这些指标值的下降速率,利于果实的整体视觉质量维持,保持果实“糖心”完整。同时,与采前10 d喷施GA3处理相比较,采前20 d喷施GA3的“糖心”苹果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变化较小,尤其在100 d贮藏结束时,其MDA含量仅增至2.813 mmol/g,相对电导率为49.1%,有效地维持了果实细胞膜结构的完整性。综上所述,采前喷施100 mg/L GA3可调控“糖心”提前出现,促进“糖心”积累,而采前20 d喷施GA3能显著延缓采后水心扩散,并能更好地保持果实采后生理及品质,提高“糖心”苹果耐贮性。  相似文献   

5.
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烟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茂林  杜康兮  李立芹 《种子》2012,31(7):110-112,116
采用GA3(赤霉素)、6-BA(6-苄基腺嘌呤)、NAA(萘乙酸)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烟草种子,研究各生长调节剂对烟草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后的种子发芽动态有所差异,GA3、6-BA、NAA的一些浓度可以打破种子休眠,加快种子发芽速度,而某些浓度阻碍了种子打破休眠的速度。从种子发芽实验结果来看,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浓度对烟草种子的发芽率有不同的影响,200 mg/L NAA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最高,500 mg/L GA3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最低;5 mg/L NAA和100 mg/L GA3处理后的种子发芽势最高。从种子发芽指数看,200 mg/L NAA效果最好,500 mg/L GA3效果最差;从活力指数看,5 mg/L 6-BA效果最佳,50、100 mg/L NAA处理下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6.
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研究打顶后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和6-苄氨基嘌呤(6-BA)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烤烟生长和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打顶当天喷施GA3和6-BA可以增加烤烟叶面积,GA3浓度为100mg/L、6-BA浓度为40mg/L时,烤烟叶面积增加最多;喷施GA3和6-BA可以提高烟叶叶绿素含量,且随着二者浓度提高烟叶叶绿素含量呈增加趋势;外源GA3和6-BA主要对碳氮化合物起调节作用,GA3和6-BA联用可以提高烟叶中总糖、还原糖和钾含量,而单施6-BA则会引起烟碱含量升高,当GA3浓度为50mg/L、6-BA浓度为40mg/L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最高;不同浓度的GA3和6-BA主要影响烟叶香味物质中的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和新植二烯,当GA3浓度为50mg/L、6-BA浓度为40mg/L时,烟叶中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和新植二烯等香味物质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7.
探讨叶面喷施硒肥对‘阳光玫瑰’葡萄叶片、枝条、果实中的硒含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生产富硒‘阳光玫瑰’葡萄提供理论依据。以‘阳光玫瑰’葡萄为试材,选用氨基酸富硒肥为硒源,设置0、10、20、30、40、50 mg/L等6个硒质量浓度水平,于果实膨大期即落花后15 d喷施叶片,15 d后再喷施1次。结果表明,‘阳光玫瑰’葡萄叶片、枝条、果实中的硒含量随施硒浓度的提高而递增。叶面施硒可显著提高‘阳光玫瑰’葡萄果实中的可溶性固形物、蛋白质、维生素C、可溶性总糖含量,降低果实中可滴定酸含量。根据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得分由高到低为50 mg/L>40 mg/L>30 mg/L>20 mg/L>10 mg/L>0 mg/L。综合分析认为,避雨栽培富硒‘阳光玫瑰’葡萄时,于果实膨大期,在叶面喷施2次50 mg/L的氨基酸富硒肥‘,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含硒量及果实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8.
研究旨在通过赤霉酸和杀菌剂处理,在降低蒜薹病害发生的同时较好地保持其品质。以金乡蒜薹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赤霉酸GA3 50 mg/L(S2)、赤霉酸GA4+7 50 mg/L(S3)、赤霉酸GA4+7 25 mg/L(S4)、咪鲜胺800倍液(S5)、吡唑醚菌酯1500倍液(S6)、GA4+7 25 mg/L+GA3 25 mg/L(S7)、GA4+7 50 mg/L+咪鲜胺800倍液(S8)、GA4+7 25 mg/L+咪鲜胺800倍液(S9)、GA4+7 50 mg/L+吡唑醚菌酯1500倍液(S10)、GA4+7 25 mg/L+吡唑醚菌酯1500倍液(S11)10个处理,以浸泡清水作为空白对照(S1),采收后将薹苞部分放入药液中浸泡5 min,放入恒温冷库(0℃)中贮存,6个月后调查病害发生率,测定蒜薹的含水量,叶绿素、Vc、可溶性糖含量。与对照的结果比较,赤霉酸与杀菌剂能够抑制蒜薹贮存期病害的发生,发病率均抑制在20%以内;蒜薹含水量总体提高1.5%左右,Vc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分别提高3.5、4.9 mg/100 g以上,可溶性糖含量提高2.0 mg/g左右,能够减缓蒜薹中水分、Vc、叶绿素和可溶性糖的损失。其中GA4+7 50 mg/L+咪鲜胺800倍液混剂效果最佳,各指标值均远高于对照,两者之间差异显著。研究表明,赤霉酸与杀菌剂处理能够有效降低贮存期蒜薹的发病率,减缓营养物质的流失,提高贮存后产品的质量和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橡胶树不定芽诱导的影响,本研究以橡胶树优良无性系‘云研73-477’花药体胚植株为外植体,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6-BA、NAA、KT、GA3对橡胶树不定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激素对茎尖不定芽诱导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对繁殖系数的影响差异达显著水平,其主次顺序为:NAA>6-BA>KT>GA3,优组合为1.0mg/L6-BA+0.2mg/LNAA+0.2mg/LKT+0.4mg/LGA3;6-BA、NAA、GA3对茎段芽繁殖系数的影响差异达显著水平,KT则不显著,NAA、GA3对死亡率的影响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其他2种激素则不显著。茎段不定芽诱导的优组合为1.5mg/L6-BA+0.1mg/LNAA+0.2mg/LKT+0.2mg/LGA3。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平铺白珠的繁殖效率,以采集的平铺白珠‘极速贵族’种子为供试材料,测量种子形态、千粒重、吸水特性;并通过培养皿滤纸萌发法统计不同GA3处理和温度处理下种子的发芽率;将无菌萌发所获幼苗与常规播种苗长势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平铺白珠‘极速贵族’种子属小粒种子(千粒重(0.2995±0.0111) g),种子种皮薄且透水性良好。GA3浸种时间、GA3浸种浓度和温度三者间存在交互作用,其中GA3浓度和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关键因子,浓度为1000 mg/L的GA3溶液浸泡种子12~24 h,环境温度为白天25℃、夜晚15℃的条件有利于促进种子萌发,种子发芽率可达90%以上,显著高于对照(64.67%)。无菌苗长势要优于常规播种苗,无菌萌发1500 mg/L GA3预处理种苗的平均株高(12.17 mm)和平均根长(18.15 mm)均高于常规播种苗的株高(9.65 mm)和根长(13.31 mm),培养基配方为WPM+2.0 mg/L 6-BA+0.1 mg/L ...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析采前CPPU处理的猕猴桃果实贮藏性与未处理果实的差异及相关的分子调控机制,以清水为对照,评价了盛花后用20 mg/L CPPU处理果实在常温贮藏下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并用转录组分析鉴定出与可溶性糖变化相关的候选基因。结果表明,无论处理还是对照,可溶性糖含量在贮藏过程中呈逐渐上升趋势,但CPPU处理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始终低于对照果实。转录组分析表明,CPPU处理抑制了淀粉和蔗糖代谢中的基因Achn087691(编码磷酸己糖异构酶)以及果糖和甘露糖代谢中基因Achn203191(编码磷酸丙糖异构酶)的表达,并促进淀粉和蔗糖代谢中基因Achn069851(编码己糖激酶)前期表达,但对基因Achn161931(编码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基因Achn206141(编码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酯-4-表异构酶)和基因Achn295291(编码果胶甲酯酶)表现为前期抑制、中期促进、后期抑制。由此推测,20 mg/L CPPU处理明显影响了徐香猕猴桃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及糖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致使果实常温贮藏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且提前软化。  相似文献   

12.
研究不同转色期摘叶对‘贵人香’和‘蛇龙珠’酿酒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筛选出提高2个品种果实品质的适宜摘叶时期。通过对不同时期‘贵人香’(I)和‘蛇龙珠’(C)酿酒葡萄进行摘叶处理,以未摘叶为对照,测定2种葡萄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可滴定酸、单宁和总酚含量等品质指标,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在葡萄转色中期(8月17日)和完全转色后期(9月7日)2个时期进行摘叶处理,均提高了‘贵人香’和‘蛇龙珠’的可溶性总糖、可溶性固形物、总酚和糖/酸,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在2个时期,‘贵人香’和‘蛇龙珠’处理组的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其对照组,分别高13.07%、22.03%、6.40%、43.38%。在完全转色后期,‘蛇龙珠’处理组的可滴定酸含量下降最显著,比对照低48.94%。‘蛇龙珠’处理组的总酚含量在2个时期均为最高(3.05、3.02 mg/g)。根据综合评价可知,在葡萄不同转色时期,摘叶对于酿酒葡萄果实品质提高由快到慢为C-9.7>I-9.7>I-8.17>C-8.17>I-CK>C-CK。在葡萄完全转色后期,摘叶处理对于‘蛇龙珠’和‘贵人香’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研究不同转色期摘叶对‘贵人香’和‘蛇龙珠’酿酒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筛选出提高2个品种果实品质的适宜摘叶时期。通过对不同时期‘贵人香’(I)和‘蛇龙珠’(C)酿酒葡萄进行摘叶处理,以未摘叶为对照,测定2种葡萄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可滴定酸、单宁和总酚含量等品质指标,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在葡萄转色中期(8月17日)和完全转色后期(9月7日)2个时期进行摘叶处理,均提高了‘贵人香’和‘蛇龙珠’的可溶性总糖、可溶性固形物、总酚和糖/酸,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在2个时期,‘贵人香’和‘蛇龙珠’处理组的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其对照组,分别高13.07%、22.03%、6.40%、43.38%。在完全转色后期,‘蛇龙珠’处理组的可滴定酸含量下降最显著,比对照低48.94%‘。蛇龙珠’处理组的总酚含量在2个时期均为最高(3.05、3.02 mg/g)。根据综合评价可知,在葡萄不同转色时期,摘叶对于酿酒葡萄果实品质提高由快到慢为C-9.7I-9.7I-8.17C-8.17I-CKC-CK。在葡萄完全转色后期,摘叶处理对于‘蛇龙珠’和‘贵人香’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6-酮螺甾烷类化合物(LA和3,6-TCS)对猕猴桃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徐香’猕猴桃为材料,清水处理作为对照,设置0.001%CPPU(氯吡脲)、0.500 mg/L LA、0.500 mg/L 3,6-TCS浸果结合喷施处理。结果表明,3种生长调节剂均可显著增加猕猴桃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蒸腾速率,降低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提高果实产量;CPPU处理增产效果最为显著,增产率为11.45%;其次为LA处理,增产率为9.61%,且畸果率较CPPU处理降低了46.57%。3种生长调节剂均能不同程度地增加果实糖度,降低酸类物质的含量,提高糖酸比,改善猕猴桃口感。3,6-TCS处理果实糖度最大,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也最高,分别为9.83%和0.22 mg/g,较对照增加了50.77%和37.50%;糖酸比为8.42,较CUUP处理差异不显著。主成分分析显示,CPPU处理为最优处理,但是要考虑猕猴桃果形的美观;在保证猕猴桃产量的前提下LA处理增产效果最佳;3,6-TCS处理在确保猕猴桃硬度的前提下,同样能达到改善猕猴桃品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莲雾产期调节的内在生理生化机理,以‘粉红种’莲雾为材料,研究莲雾反季节遮阳催花过程中叶片内源激素IAA、GA3、ABA、ZT含量的动态变化和激素平衡(比值)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遮阳处理后,叶片的IAA、ZT、GA3、ABA含量均降低;喷施催花药剂后,IAA、ZT、ABA含量上升,GA3含量下降。遮阳抑制了莲雾的营养生长。在花芽分化期,高水平的ABA、ZT,低水平的GA3,IAA/ABA、GA3/ABA、(IAA GA3)/ABA低,ZT/GA3高有利于莲雾成花。其中,高水平的ABA、GA3/ABA低、ZT/GA3高可能在莲雾的花芽分化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采前处理对蟠枣果实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以新疆主栽鲜食品种蟠枣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果实花期、幼果期、膨大期、着色期采用清水(CK)、10 g/L氯化钙(CaCl2)、100 mmol/L水杨酸(SA)和10 g/L CaCl2+100 mmol/L SA进行采前喷施处理,采收后置于常温货架贮藏,每天统计果实的转红率、转红指数、腐烂率和失重率,测定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和色泽等指标。结果表明:采前喷施CaCl2、SA和CaCl2+SA均可一定程度上抑制蟠枣的转红和腐烂,使其保持较低的失重率,使果实维持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硬度,保持较好的色泽,其中,10 g/L CaCl2+100 mmol/L SA采前处理效果最佳,常温货架8 d时,果实的转红率和腐烂率分别较对照低23.34个百分点和36.66个百分点,失重率仅为1.68%,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持在21.47%,硬度为9.45 kg/cm2,保持较好的商品性。综上,采前喷施10 g/L CaC...  相似文献   

17.
在陕南烟区采用田间试验,以云烟99为材料,通过两因素交互试验,研究了外源喷施不同浓度的GA3(Gibberellin)和IAA(Indole-3-acetic acid)对烤烟上部叶全碳、可溶性总糖、还原糖、淀粉、全氮、烟碱、全钾含量、经济性状以及烤后化学成分的影响,目的在于寻求改善陕南烟区上部烟叶品质,提高其可用性的有效途径。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喷施外源GA3 50mg/L+IAA 30mg/L能够显著增加打顶后30d烤烟上部叶的全碳、全钾、可溶性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其增幅分别为23.80%、46.58%、38.10%和48.55%;同时,提高了烤后烟叶的糖碱比、氮碱比,降低了烟碱和淀粉含量,且二者协同效果好于单施,尤其对产量、上等烟比例、烤后可溶性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综合分析,GA3 50mg/L+IAA 30mg/L二元协同施用可作为提升上部烟叶品质的技术措施,对改善上部烟叶品质具有较好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升葡萄产量和品质,研究葡萄高效绿色生产技术,实现张家口地区葡萄产业稳步发展。以5年生‘峰光’葡萄苗为供试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微量元素水溶肥植千金对葡萄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叶片透光率、果实单粒重和果实性状的影响,筛选最佳处理方法。结果表明,采用植千金800倍液喷施2次效果最好,与对照(清水喷施3次)相比,显著增加‘峰光’葡萄叶片净光合速率0.113μmol/(m2·s)、气孔导度0.030 mmol/(m2·s)、胞间CO2浓度1.282μmol/mol、蒸腾速率0.143 mmol/(m2·s)、葡萄单粒重0.72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0个百分点,加深了‘峰光’葡萄果皮颜色,增加了香味浓郁感,专家评分提高了8分。试验结果可为葡萄生产提质增效和绿色高效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有机肥施肥量对‘夏黑’葡萄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高效合理地施用有机肥来进行葡萄生产,以5 年生避雨栽培‘夏黑’葡萄为试验材料,研究基肥增施有机肥(22.5、45、90 t/hm2)对‘夏黑’葡萄的营养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有机肥可有效促进‘夏黑’葡萄植株的生长,提高光合速率,改善果实品质;但施肥量为90 t/hm2时,枝条过长,粗度偏细,对植株的成熟度有影响,过多增加有机肥施肥量在一定程度上对‘夏黑’葡萄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同时还浪费生产成本投入。综合来看,建议有机肥施用量45 t/hm2。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究植物激素变化与百合休眠和花芽分化之间的关系,以‘木门’百合为试材,通过糖类物质变化和显微观测确定了休眠解除和花芽分化时期,并通过HPLC-MS技术进行了激素含量变化分析。结果表明‘木门’百合种球在3℃冷藏条件下56天左右休眠解除,70天左右开始花芽分化,其进程分为花芽分化初期、小花原基分化期和花器官分化期3个时期;休眠解除前GA3/ABA上升,IAA/ABA、ZR/ABA比值保持低水平,休眠解除后GA3/ABA保持升高,IAA/ABA、ZR/ABA比值升高;花芽分化初期ZR上升、GA3下降、ZR/GA3急剧上升,小花原基分化期ZR下降、GA3上升、ZR/GA3急剧下降,花器官分化期ZR和GA3均上升,ZR/GA3稳定不变。由此可见,低水平IAA/ABA、ZR/ABA促进休眠维持,持续上升的GA3/ABA促进休眠解除,ZR/GA3上升促进花芽分化起始,下降则促进小花原基形成。本研究结果将为‘木门’百合的采后储藏和开花调节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