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普洱市小粒咖啡病虫害种类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省普洱市小粒咖啡主要栽种区病虫害及荫蔽树种类、杂草和荫蔽树与咖啡病虫害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普洱市小粒咖啡害虫有13种,病害有7种,常用荫蔽树有17种。文中还分析杂草和荫蔽树与咖啡病虫害关系,就普洱市咖农的管理技术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白痣姹刺蛾是小粒咖啡上重要的食叶害虫。该虫在云南省普洱、临沧和保山地区小粒咖啡种植区普遍发生,以幼虫在小粒咖啡叶片取食造成为害。本文介绍了白痣姹刺蛾的分布、发生、为害及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3.
正云南省宁洱县普义乡是种植小粒咖啡面积较大的乡镇之一,咖啡种植已成为普义乡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一大支柱产业。近年来,由于咖啡天牛的发生较为严重,对普义乡咖啡的产量提高和品质提升有很大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咖啡产业在普义乡的发展。一、为害规律咖啡旋皮天牛幼虫主要为害咖啡树韧皮部,轻则造成枝叶枯黄,易被风吹断,重则全株死亡。灭字虎天牛幼虫主要为害咖啡树干木质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云南省3个咖啡产区小粒咖啡病虫害的种类及危害。对保山市、大理州及临沧市3个咖啡产区13个不同种植模式、海拔高度、区域位置及栽培品种的咖啡生产基地小粒咖啡病虫害的种类及危害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3个咖啡产区有小粒咖啡病害5种,虫害26种。其中,保山市小粒咖啡病害3种,虫害19种;大理州小粒咖啡病害3种,虫害10种;临沧市小粒咖啡病害4种,虫害16种。首次发现日本龟蜡蚧(Ceroplastes japonicas)和红蜘蛛(Tetranychidae sp)在云南咖啡产区发生和危害。危害严重和普遍的病虫害有叶锈病、炭疽病、烟煤病、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茶蓑蛾(Clania minuscula)、咖啡绿蚧(Coccus viridis)等12种。种植模式、海拔高度、区域位置及栽培品种对小粒咖啡的病虫害危害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云南省有种植小粒种咖啡的优越自然条件和悠久种植历史。经过近70年的发展,云南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咖啡种植地、贸易集散地和出口地,"云咖"已成为独具特色的"云系"农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市场潜力来看,云南咖啡对国际上很多知名咖啡存在较大的替代可能性。为充分利用云南省咖啡种植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瞄准国内外咖啡消费群体快速增长的广阔市场空间,改变以低附加值原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云南省普洱市主要栽种咖啡区域的蚧壳虫种类、为害及荫蔽树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得出普洱市小粒种咖啡寄生蚧壳虫有4种,常用的荫蔽树有14种,并根据蚧壳虫的特点提出了合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云南普洱具有独特的气候、高山分布,适宜小粒咖啡的种植。研究云南小粒咖啡的种植技术,对提升咖啡单产,促进咖啡产业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云南小粒咖啡病虫害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2012年,根据云南咖啡种植分布及病虫害发生特点,采取定点调查与全面普查相结合、走访种植户与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云南小粒咖啡主产区保山、普洱、临沧、德宏地区的咖啡种植园进行普查,开展云南小粒咖啡的主要病虫害种类调查,并采集标本。共鉴定出害虫39种,分属8目27科;病害9种,其中真菌病害7种,新病害2种:小叶病和病毒病。  相似文献   

9.
灭字脊虎天牛(Xylotrechus quadripes)是一种为害亚洲咖啡产区小粒咖啡的重大害虫,对咖啡产业造成了重大的危害。本文对灭字脊虎天牛的寄主植物、形态学特征、生物学特性以及防控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灭字脊虎天牛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探究蛀干天牛对小粒种咖啡(Coffea arabica)的危害机制,为云南小粒种咖啡主产地普洱市的小粒种咖啡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蛀干害虫灭字脊虎天牛(Xylotrechus quadripes Chevrolat)为对象,研究了其蛀干后对小粒种咖啡树体的生理生化改变。结果表明,灭字脊虎天牛蛀干后显著提高了小粒种咖啡的树体内部的含水量(41. 5±0. 84,43. 4±0. 6),pH值差异不显著(5. 6±0. 00,5. 7±0. 01)。以上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灭字脊虎天牛蛀干为害对咖啡树的致死机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咖啡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在全球流行已上百年。云南省以其得天独厚的气候、以大量的高山分布成为了中国最理想的咖啡种植地。云南主要种植小粒咖啡,但因得不到很好的指导,咖啡单产很低。为促进该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介绍了云南小粒咖啡的相关情况及其种植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小粒咖啡作为一种独特的经济作物,在我国种植地区主要集中在云南地区,每年小粒咖啡的生产和销售给当地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小粒咖啡在种植和生产技术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此产业,当前小粒咖啡的发展中还是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从而限制其更快发展。因此,本文将从国内外小粒咖啡的发展现状以及我国小粒咖啡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再深入探讨小粒咖啡发展未来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中国小粒种咖啡高海拔种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小粒种咖啡高海拔种植适应性进行分析和评价,进一步明确在适宜的范围内,海拔越高,杯品质量越好。高海拔是生产精品咖啡的重要条件,卡蒂姆咖啡在高海拔种植杯品质量显著提高。发展高海拔咖啡生产,可提高咖啡生产经营效益,对促进国内小粒种咖啡生产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灭字脊虎天牛(Xylotrechus quadripes)是一种为害亚洲咖啡产区小粒咖啡的重大害虫,对咖啡产业造成了重大的危害。本文对灭字脊虎天牛的寄主植物、形态学特征、生物学特性以及防控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灭字脊虎天牛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于2017—2018年对云南小粒咖啡的主要生产基地普洱、保山等地区进行咖啡病虫害调查研究。研究影响小粒咖啡生产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分布以及为害程度,采用阅读文献以及实地走访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为科学治理病虫害提供一定的方法,同时为云南咖啡种植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旱地小粒咖啡栽培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德宏州小粒咖啡主要在旱地种植,受干旱缺水、光照强烈、冬季低温、土壤肥力较低等因素影响,咖啡幼苗成活率低,虫害发生为害重,整体树势弱小,生产效益不理想,严重制约了咖啡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通过合理间套种和深翻改土,增施有机肥及科学施肥,提高荫蔽度和土壤肥力,增加咖啡树抗逆能力,能提高幼苗成活率,减少病虫危害,创建高产树势,实现长短期效益兼顾,促进咖啡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7.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的南部,居于普洱市东郊,东部紧邻红河州绿春县。气候属于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每年的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冬季不寒冷,夏季不炎热,干雨季节十分明显。常年平均气温维持在18.7度作用。该地区的气象环境和土壤十分适合小粒咖啡种植。随着最近几年农业结构的调整,江城县的小粒咖啡的种植面积不断的扩大,供不应求,在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增加了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达到了增产增收的目的。随着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现有的种植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需要我们及时的转变种植理念,改变传统的咖啡种植模式,切实提高咖啡的产量和品质,因此在江城县积极的推广生态小粒咖啡园建设对于促进咖啡种植产业转变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主要就生态小粒咖啡园建设进行了相应的探讨,希望本次探讨对更好提高小粒咖啡的产量和质量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曼等乡是景东县种植咖啡最早的地区,20世纪80年代,政府号召在澜沧江边一代,海拔1300m以下地区种植云南小粒咖啡。截止2018年底,曼等乡共种植咖啡627. 53hm~2,但由于管理粗放,产量和品质不高。咖啡质量控制技术决定了小粒种咖啡的品质,而咖啡的品质又决定了咖啡的销量,进而影响咖啡种植者的成本利润,所以,完善的咖啡质量控制技术对咖啡的生产种植起着决定性的因素,同时也是咖啡品质评价的客观性条件,咖啡的购买者注重咖啡的口感,所以咖啡种植者更应该综合多方面因素提高小粒种咖啡的品质。本文将从小粒种咖啡品质的评价指标分析影响咖啡生长的因素,最终提出完善的咖啡质量控制技术,来提高小粒种咖啡的品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上海市郊防护林主要树种上的害虫种类进行了初步调查。其中白榆树在市郊防护林中所占比重较大,经调查,为害白榆的害虫种类计4目19科46种。为害杨柳和竹子的害虫亦有许多种类。  相似文献   

20.
云南具有适宜小粒种咖啡生长的独特自然环境,出产的小粒种咖啡品质优异,曾获世博会"尤利卡"金奖和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被国际咖啡组织(ICO)评为一类产品。就提高小粒种咖啡生豆品质,增强产品竞争力的问题,提出生咖啡豆加工与贮存基本方法,以供云南省广大咖啡产区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