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极极端生境中蕴含着发掘特殊生物活性天然产物的巨大潜力。对采自南极海域水深6 000 m海区钩虾(Gammarus sp.)的肠道共附生微生物进行分离,并对一株有价值菌株的代谢产物进行研究。采用稀释涂布法进行菌株分离,利用形态学观察及16S rRNA测序进行菌株种属鉴定;综合运用薄层色谱、正相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反相ODS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HPLC)等色谱手段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采用波谱学和质谱技术鉴定其化学结构。从钩虾中分离得到17株菌,并将其从分类学角度归属于9个属,其中细菌11株,放线菌6株。从放线菌Streptomyces xiamenensis YF008的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8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10)E,5E-germacradiene-2,11-diol (1),N-[2-(4-hydroxyphenyl)] ethylacetamide (2),环(L-苯丙氨酸-甘氨酸)(3),环(L-苯丙氨酸-L-丙氨酸)(4),环(D-苯丙氨酸-L-异亮氨酸)(5),环(L-羟脯氨酸-L-苯丙氨酸)(6),环(D-亮氨酸-L-脯氨酸)(7),环(L-苯丙氨酸...  相似文献   

2.
从南极获得的260株低温细菌中筛选到107株具有蛋白酶活性菌株,其中5株菌所产蛋白酶的活性高于45U/mL。对其进行16S rRN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菌株NJ276、NJ5—9、NJ16—70、NJ345属于假交替单胞菌属(Pseudoalteromonas),NJ341属于科尔韦尔氏属(Colwellia)。对其中NJ276、NJ341、NJ16—70、NJ345这4株产蛋白酶南极嗜冷菌的生长及分泌蛋白酶的部分酶活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4株菌最适生长、产酶温度均为10℃左右;培养2~5d,嗜冷菌生长、产酶量一直处于较高的状态。(2)4株南极嗜冷菌分泌的蛋白酶的酶活反应最适pH值为9。(3)菌株NJ276、NJ5—9分泌的蛋白酶最适酶活温度为50℃;菌株NJ341、NJ345分泌的蛋白酶最适酶活温度为40℃;在0℃时蛋白酶活性是最高活性的30%左右,蛋白酶热稳定性较差,因此菌株NJ341、NJ345分泌的蛋白酶属于低温蛋白酶。  相似文献   

3.
太湖蓝藻以微囊藻(Microcystis spp.)为优势种,对环境产生严重危害。对太湖微囊藻提取物的氯仿部位进行了南极大磷虾(Euphausia superba)蛋白水解活性测试和主要化学成分研究。结果表明,太湖微囊藻提取物的氯仿部位具有明显的促进南极大磷虾蛋白自溶的作用,且作用呈剂量相关性。对这一活性部位开展进一步化学成分研究,从中分离鉴定了4个主要的氨基酸衍生化合物,分别为(1)3-(1-甲基丙基)-6-(苯甲基)-2,5-哌嗪二酮、(2)3-(1-甲基乙基)-6-(苯甲基)-2,5-哌嗪二酮、(3)3-甲基-6-(苯甲基)-2,5-哌嗪二酮和(4)N-(2-苯基乙基)丙氨酸,均为首次从微囊藻属中分离鉴定。  相似文献   

4.
王成 《海洋渔业》2014,36(4):350
本研究进行了一株南极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NJ-013代谢产物多样性分析、化学成分的分离和结构鉴定,以探讨其产物结构类型。菌株NJ-013甲醇提取物经LC-TOF MS测试分析其代谢产物多样性;还经柱层析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制备得到4个化学成分;化合物结构经TOF MS、1H-和13C-NMR等波谱学方法和文献数据对照鉴定。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NJ-013的代谢产物主要类型为含氮的生物碱或寡肽类,分离得到的化合物1-4分别鉴定为环(4'-羟基苯丙氨酸-脯氨酸)(1)、环(4-羟基脯氨酸-亮氨酸)(2)、环(4-羟基脯氨酸-苯丙氨酸)(3)、环(异亮氨酸-脯氨酸)(4)。结构较为复杂的微量成分尚待进一步富集、研究。  相似文献   

5.
南极鱼类DNA条形码及分子系统进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COI基因兼并引物对15种36个南极鱼类DNA进行扩增测序,并结合Gen Bank已有序列进行联配分析,对南极鱼2科22属43种共97条COI基因片段(539 bp)进行序列比较和系统发生关系研究,探索了DNA条形码技术在辅助鱼类物种鉴定和分类中的适应性与可行性。结果分析表明,43种南极鱼科和鳄冰鱼科的鱼类COI基因的平均碱基组成为T:31.9%、G:18.3%、A:22.2%和C:27.6%,具有明显的碱基偏倚性。南极鱼类的种间平均距离为0.157,种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002,种间平均遗传距离是种内平均距离的79倍;系统分析结果显示,除南极小带腭鱼(Cryodraco antarcticus)和罗斯海小带腭鱼(Cryodraco atkinsoni)外,其余的鱼类皆能够形成独立的分支,且与形态学分支一致。由此可见,DNA条形码对南极鱼亚目鳄冰鱼科和南极鱼科鱼类能够进行有效的物种鉴定,基于COI基因所建的NJ(neighbor-joining)树对物种分类具有较为准确的辨识力。系统发生关系表明,DNA条形码可以对除南极小带腭鱼(Cryodraco antarcticus)和罗斯海小带腭鱼(Cryodraco atkinsoni)外的南极鱼物种进行鉴定,不仅可以作为形态学的辅助手段为南极鱼分类系统的必要补充和佐证,并且可以用于探讨南极鱼类近缘种的系统发育关系。  相似文献   

6.
<正>1黄曲霉毒素的理化性质黄曲霉毒素(AFT)是由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寄生曲霉(A.parasiticus)、集蜂曲霉(A.nomias)和黑曲霉(A.niger)等产生的一类结构相似的次级代谢产物,其中由前两种霉菌产生较为多见。黄曲霉毒素是一类化学结构类似的二呋喃香豆素衍生物,见图1。因在紫外线下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南极磷虾致敏问题,从南极磷虾中筛选、鉴定、分离纯化其主要过敏原,并对过敏原的性质进行研究,实验通过缓冲盐溶液提取南极磷虾蛋白;采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WB)筛选南极磷虾过敏原;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鉴定过敏蛋白;通过等电点沉淀、硫酸铵盐析、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纯化过敏原;采用SDS-...  相似文献   

8.
正三代虫科属扁形动物门、单殖吸虫纲、多钩亚纲、三代虫目[1],是一类常见的鱼类体外寄生虫,主要寄生在200种硬骨鱼[2]及少数软体类和两栖类的体表[3-4]。全世界记录的三代虫已超过450种,潜在总物种数可能超过20 000种[5-8]。三代虫科国内记录了3属60种[9-12],其中三代虫属(Gyrodactylus)共58种、薄片吸虫属(Laminiscus)和拟三代虫属(Paragyrodactylus)各1种。三代虫的繁殖方式  相似文献   

9.
南美白对虾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凯 《水产学报》2003,27(5):456-461
采用高生物价的酪蛋白、明胶为蛋白源的蛋白饲料(PD)和无蛋白饲料(FPD)饲养南美白对虾幼虾(0.2627~0.2715g),根据虾体必需氨基酸(EAA)生长及维持量代谢,研究南美白对虾必需氨基酸的需求量。结果表明,要满足幼虾正常生长,各种EAA需求量[g·(100g虾体重)-1·d-1]为苏氨酸(Thr)0.046,缬氨酸(Val)0.054,蛋氨酸(Met)0.029,异亮氨酸(Ile)0.069,亮氨酸(Leu)0.087,苯丙氨酸(Phe)0.051,赖氨酸(Lys)0.086,组氨酸(His)0.025,精氨酸(Arg)0.097。如饲料蛋白质水平为40%,蛋白质利用率50%,虾摄食率为20%,推算得出饲料中EAA需求量(g·kg-1):苏氨酸(Thr)11.5,缬氨酸(Val)13.5,蛋氨酸(Met)7.3,异亮氨酸(Ile)17.3,亮氨酸(Leu)21.8,苯丙氨酸(Phe)12.8,赖氨酸(Lys)21.5,组氨酸(His)6.3,精氨酸(Arg)24.3。  相似文献   

10.
大量结构新颖的活性代谢产物来源于物种多样性丰富的海绵类海洋生物资源。本文首次对柑桔荔枝海绵(Tethya aurantium)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利用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HPLC)、正相硅胶柱、反相硅胶柱及凝胶LH-20柱等多种色谱手段从柑桔荔枝海绵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经波谱数据分析鉴定为环(脯氨酸-亮氨酸)(1)、环(苯丙氨酸-脯氨酸)(2)、环(脯氨酸-酪氨酸)(3)、3-吲哚乙醛酸(4)、胸苷(5)、钓樟薁(6)、反式-4-甲基肉桂酸(7)、对羟基苯甲酸(8)。所得化合物均测试对革兰氏阳性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ATCC 25923)、革兰氏阴性菌株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ATCC 25922)以及真菌菌株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 ATCC 60193)的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无明显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