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不同采收成熟度对景东烤烟(Nicotiana tabacum L.)烟叶质量的影响,为提高景东烟叶产量和工业可用性提供科学依据。供试烤烟品种为云烟87,每个部位烟叶分4种不同的成熟度,每个成熟度3次重复,烟叶采收后采用三段式烘烤工艺进行烘烤。结果表明:不同成熟度烟叶在外观质量方面表现为适熟叶过熟叶初熟叶未熟叶。橘黄烟率、上等烟比例及均价以处理下部适熟、中部适熟、上部适熟最高。下部叶烟叶落黄成熟度为60%~70%,主脉变白1/2以上,支脉变白1/2以上;中部叶烟叶落黄成熟度为70%~80%,主脉全白发亮,支脉2/3~3/4变白;上部叶烟叶落黄成熟度为80%~90%,主脉乳白发亮全白,支脉变白3/4以上为最适宜采收期。  相似文献   

2.
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烤烟香气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大田试验,分别对比了各部位不同成熟度鲜叶对初烤烟叶致香物质含量和评吸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烟叶大田成熟标准以上中部烟叶9~10成黄、主脉全白,下部烟叶4~5成黄、主脉开始变白为宜,可改善烟叶香气质量,提高其工业可用性.  相似文献   

3.
为确定云南省保山市腾冲烟区烤烟中上部烟叶的成熟采烤标准,对烤烟品种K326中上部烟叶不同采收时间的鲜烟叶从外观成熟特征、烤后烟叶的经济效益、化学成分、中性致香物质和感官评吸质量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时间的延迟,中上部烟叶品质基本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延迟5 d采收次过熟中上部烟叶品质最佳,工业可用性最好,但烤后经济效益有所下降。次过熟烟叶田间植物学特性为:中部叶色黄绿,叶面微皱,茎叶夹角70°,成熟斑45%,主脉变白50%,茸毛脱落50%;上部叶色黄绿,叶面皱缩,茎叶夹角70°,成熟斑80%,主脉变白60%,茸毛脱落60%。  相似文献   

4.
罗井清  邓小华  陈金  裴晓东  刘勇军  何命军  李帆 《土壤》2019,51(5):1013-1019
为防止烤烟大田后期早衰和提高上部烟叶质量,在湖南省浏阳市研究了单垄不覆膜、凹形双垄不覆膜、凹形双垄侧覆膜对烤烟大田后期根层水热环境、烤烟根系、上部烟叶生长发育、烟叶经济性状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烤烟大田后期,凹形双垄侧覆膜较单垄栽培的土壤水分高1.31%~6.38%,温度低3.30~4.94℃;根的总长度、平均直径、根总体积、根系活力分别提高37.62%、34.92%、69.18%、10.85%;上部烟叶面积、SPAD值、上等烟比例、产值、物理特性指数和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分别提高20.61%、10.04%、8.07%、7.20%、5.90%和25.39%。凹形双垄侧覆膜较不覆膜栽培的土壤水分高1.95%~2.65%,温度低1.41~3.25℃;根的总长度、平均直径、根总体积、根系活力分别提高23.24%、16.44%、28.62%、3.28%;上部烟叶的面积和SPAD值分别提高9.72%、3.21%。因此,凹形双垄侧覆膜栽培具有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减缓土温变化和高温危害、促进烤烟后期根系生长、提高烟叶光合能力、提高上部烟叶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上部叶不同成熟度一次性采收对烟叶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发展优质上部烟叶生产技术,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材料,选取上部叶倒数第3片叶为指示叶,研究指示叶处于烟叶综合变黄程度70%、80%、90%、100%时,对一次性采收烟叶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上部叶不同成熟度一次性采收4个处理在等级质量、化学成分、评吸质量方面均以BM2(指示叶综合变黄程度80%)最佳。  相似文献   

6.
稻茬烤烟根区施用生物有机肥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稻茬烤烟根区施用生物有机肥的效应,在湖南省桂阳县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生物有机肥根区施用对烤烟营养生长、光合特性、烟叶质量及经济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稻茬烤烟根区施用生物有机肥较条施处理,团棵期最大叶面积可提高24.58%,打顶期茎围、最大叶面积、SPAD值、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蒸腾速率可分别提高4.72%、19.29%、14.78%、7.30%、22.64%、5.63%、32.14%,第1次采烤期SPAD值、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蒸腾速率可分别提高15.64%、23.82%、30.00%、8.31%、15.26%,有利烤烟营养生长,提高烤烟叶绿素含量和光合能力。②稻茬烤烟根区施用生物有机肥较条施处理的上等烟比例、产量、产值、物理特性指数、化学成分指数、感官评吸总分、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偏生产效益可分别提高5.96%、12.39%、17.51%、5.76%、18.46%、5.43%、12.38%、17.51%,有利于提升烟叶品质,增加产量和产值。③生物有机肥替代部分烟草专用基肥,可提高烟叶评吸质量、上等烟比例和氮肥偏生产效率。④三饼合一生物有机肥代替部分烟草专用基肥根区施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水溶性追肥和促根剂配施对烤烟早生快发的作用,以云烟87为材料,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矿源腐殖质、恶霉·稻瘟灵乳油和壳聚糖3种促根剂,水溶性追肥、传统追肥2种追肥模式,对烤烟根系指标、农艺性状和烟叶叶绿素相对(SPAD)值进行测定,并采用pEta2值(Partial η2)大小对追肥模式、促根剂及其互作对烤烟生长的影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水溶性追肥模式较传统追肥模式有利于促进烤烟根系和地上部生长;施用促根剂可促进烤烟根系和地上部生长,有利于提高烟叶SPAD值,以施用矿源腐殖质和恶霉·稻瘟灵乳油的效果较好。其中,追肥模式、促根剂及其互作对烤烟根系生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7.64%、39.24%、33.12%,对烤烟地上部生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7.85%、56.79%、25.36%,对烟叶SPAD值的贡献率分别为14.49%、51.40%、34.11%,可见促根剂对烤烟生长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互作,再次为追肥模式。综上,采用水溶性追肥模式配施矿源腐殖质或恶霉·稻瘟灵乳油可促进烤烟生长。本研究结果为湖南稻茬烤烟的优质适产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旨在研究广西某地上部烟叶在田间适宜采收成熟度下的生理指标。方法:根据移栽后采收时间的不同分为M1、M2、M3、M4 4个处理组,采用一次性采收6片烟叶的方式,通过三段式烘烤工艺烘烤后选取样品进行生理指标的检测。结果:顶1-3、顶4-6部位的烟叶在M3处理组下总糖、还原糖、淀粉的含量均明显高于M1、M2、M4处理组,而总氮、烟碱的含量则处于低等水平。结论:M3处理组上部烟叶的化学成分协调性更好,此时采收有利于提高上部烟叶的质量和可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旨在研究广西某地上部烟叶在田间适宜采收成熟度下的生理指标。方法:根据移栽后采收时间的不同分为M1、M2、M3、M4 4个处理组,采用一次性采收6片烟叶的方式,通过三段式烘烤工艺烘烤后选取样品进行生理指标的检测。结果:顶1-3、顶4-6部位的烟叶在M3处理组下总糖、还原糖、淀粉的含量均明显高于M1、M2、M4处理组,而总氮、烟碱的含量则处于低等水平。结论:M3处理组上部烟叶的化学成分协调性更好,此时采收有利于提高上部烟叶的质量和可用性。  相似文献   

10.
探究在我国南方多雨气候条件下,施用同步营养肥在烟草栽培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烟草同步营养肥替代常规化肥提供理论依据。在湖南郴州2个自然村开展了2种主栽烤烟品种(云烟87和K326)的同步营养肥与常规肥大田肥效对比示范试验,共设2个处理,分别为同步营养肥减量25%(SNF25)和传统施肥(即常规肥不减量施用,CF)。通过观察烟草长势以及测定烟草农艺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和烟叶氮钾养分含量,以评估烟草同步营养肥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与CF比较,SNF25不影响烟草长势和中下部叶片叶色,但SPAD值明显增加,其中云烟87上部、中部和下部叶SPAD值分别增加了6.14%、10.14%和18.86%,而K326 3个部位的SPAD值则分别增加了6.88%、11.63%和15.93%。此外,SNF25不影响云烟87和K326的农艺性状,其中株高、叶片数、茎径和叶面积与CF均无显著差异。相对于CF,SNF25云烟87和K326单位面积烟叶鲜叶产量及干叶产量均无显著差异。SNF25和CF在单株叶鲜重和干重呈现相同的规律,其中中部叶鲜重和干重均为最大值,上部叶和下部叶次之,且2个处理上部、中部和下部叶鲜重和干重无统计学上的差异。SNF25云烟87和K326上部、中部和下部叶氮含量与钾含量均与CF无显著差异,即SNF25可维持上部、中部和下部烤烟氮和钾的含量水平。同步营养肥减量25%不影响烤烟生长及其农艺性状,且能维持产量和烤烟的营养水平,保证烤烟的品质。  相似文献   

11.
气象因子对高香气烤烟品种主要香味前体物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研究气象因子对高香气烤烟品种主要香味前体物质含量的影响,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对照,对高香气烤烟品种‘豫烟11号’在5个不同地点的主要香味前体物质含量进行了比较,并分别对2个品种的香味前体物质与气象因子进行了关联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豫烟11号’主要香味前体物质含量在每个地点均显著高于‘云烟87’。烟叶类胡萝卜素在低纬度地区的含量显著低于高纬度地区,多酚类物质的含量随着海拔降低、成熟期光照时数增加而逐渐增加,叶片腺毛分泌物整体上高纬度地区的含量显著高于低纬度地区,以河南卢氏的含量最高。2个品种的烟叶类胡萝卜素含量受成熟期日照时数、旺长期平均气温等光温因素影响较大,而烟叶大田生长期间日照时数的长短对多酚类物质含量影响较大。2个品种的烟叶石油醚提取物和腺毛分泌物含量与气候因素的灰色关联度趋势有较大差异,‘豫烟11号’烟叶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受烟叶生长期间的日照时数影响较大,‘云烟87’则受平均气温的影响较大。‘豫烟11号’烟叶腺毛分泌物含量受成熟期日照时数和旺长期平均气温等的影响较大,‘云烟87’则受伸根期平均气温、成熟期蒸发量和成熟期平均气温等的影响较大。高香气烤烟品种‘豫烟11号’在选择种植区域时,应充分考虑成熟期日照时数和旺长期平均气温对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烤烟中部叶矿质营养元素浓度状况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于20012~004年,从重点植烟县采集了410个烤烟中部叶样品,运用ICP测定方法和概率密度分布函数对其氮、钾、磷、钙、镁、硫、锰、铜、锌、硼、钠、铁、氯13个矿质元素的浓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大量元素的变异系数较小,中量元素其次,微量元素较大;2)除氮、镁、硫、铜、锌、钠、铁外,其他元素的浓度在品种之间的差异显著,但不同指标在品种之间的高低秩序不同,例如,云烟87的磷浓度显著地高于云烟85、K326的磷浓度,而钾浓度按K326、云烟87、云烟85依次降低;3)所有元素在省份之间的差异极显著,但不同元素在地区之间的高低秩序不同,例如,河南烟叶的钾浓度显著地低于其他省份,贵州烟叶的氯离子浓度显著地高于其他地方;4)钾、磷、钙、硫、硼、钠在烟叶中的浓度符合正态分布,氮、镁、氯、锰、铜、锌、铁在烟叶中的浓度符合对数正态分布;5)氮、磷、钾、钙、镁、硫、锰、铜、锌、硼、钠、铁、氯的正常浓度范围分别为1.18~2.34、0.11~0.30、0.87~2.83、0.99~3.64、0.1~0.8、0.25~0.9、25.18~601.65、2.1~37.271、3.11~105.421、2.6~55.62、163.02~503.11、97.6~384.2、0.07~0.53(氮、磷、钾、钙、镁、硫、氯的单位为%,其余为mg/kg);6)氮、钾、氯、钾/氯比四个因素符合国际型优质烟叶质量标准的概率只有0.726、0.379、0.193、0.829,目前我国烤烟营养不够协调的主要方面是养分浓度偏低。  相似文献   

13.
以烤烟云烟97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成熟期不同淹水时间处理对烤烟石油醚提取物、主要化学成分及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淹水处理后,烤烟中部叶石油醚提取物、总糖、还原糖、烟碱、钾、氯含量以及钾/氯低于对照,而总氮和氮/碱高于对照;其中总糖、烟碱含量降幅达到44.06%和48.52%,总氮含量升幅达到47.64%。大多数致香物质含量和致香物质总量及不同种类致香物质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致香物质中以新植二烯降幅最大达到52.15%,4种致香物质种类中以苯丙氨酸类和类西柏烷类致香物质下降最为明显,分别达到34.75%和31.90%。在各淹水处理中,以淹水5d对烤烟烟叶品质影响最大,说明成熟期淹水时间越长,对烟叶品质形成越不利。  相似文献   

14.
钾肥运筹对烤烟钾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烟叶含钾量低是我国生产优质烟叶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困扰着我国烟草生产。本文研究了钾肥运筹对四川省凉山州主栽烤烟品种云烟85钾吸收利用的影响,为当地合理施用钾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云烟85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研究钾肥用量对云烟85的产量和钾积累量的影响,确定相对较优的钾肥用量及烤烟的钾积累高峰期;在此基础上,研究钾肥施用方式对云烟85的产量、品质、钾积累量和钾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烤烟产量和钾积累量随钾肥用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钾肥用量为158 kg/hm2(约为当地常规用量的75%)时,云烟85的烟叶产量(2238.2 kg/hm2)与最高产量(2239.1 kg/hm2),钾积累量(52.16 kg/hm2)与最高钾积累量(53.47 kg/hm2)之间差异较小,在土壤速效钾含量处于丰富(≥200 mg/kg)水平时,降低25%左右的钾肥用量可提高种植云烟85的经济效益。烟草生育周期内,钾积累速率呈双峰曲线,钾积累高峰出现在旺长后期(移栽后50~65 d)和中部叶成熟期(移栽后85~95 d)。在钾肥施用总量158 kg/hm2条件下,在烤烟进入旺长后期(移栽后50~65 d)和中部叶成熟期(移栽后85~95 d)之前,分别追施钾肥总量的15%~20%,打顶后5 d和10 d内烟叶钾积累量的降低比例分别比常规施肥减少了37.2~42.0和15.4~60.3个百分点,且成熟期中、上部烟叶的含钾量显著增大,分别达3.21%和3.37%,钾肥利用率比当地常规施肥方式高出12~18个百分点。【结论】钾肥追施时期调整至钾积累高峰期之前,有望提高成熟期的烟叶含钾量。在本试验条件下,种植云烟85时应将钾肥用量控制在158 kg/hm2左右,并在旺长后期和中部叶成熟期分别追施钾肥总量的15%~20%,可有效提高钾肥利用率和成熟期的烟叶含钾量,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烤烟叶片上部叶烘烤特性,以K326、毕纳1号、遵烟6号、贵烟1号、贵烟4号、红花大金元(红大)不同成熟度上部叶为材料,研究比较了烘烤或暗箱试验中烟叶失水速率、变黄变褐特性、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颜色值、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以及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烘烤和暗箱试验中毕纳1号失水速率较小,红大和贵烟1号失水速率较大,毕纳1号和K326变黄时间最短,红大变黄时间最长;烘烤过程中毕纳1号PPO活性均值低于0.4 U,贵烟1号高于0.5 U;暗箱试验中红大SPAD值较大,其次是遵烟6号和贵烟1号,毕纳1号、贵烟4号、K326较小,红大和遵烟6号颜色值相对较差,毕纳1号变褐较轻,贵烟1号变褐最严重;烤后烟叶毕纳1号、贵烟4号和遵烟6号化学成分含量相对适宜。随着烤烟叶片成熟度的提高,烘烤试验中烟叶变黄时间缩短,PPO活性增加,烤后烟叶总植物碱、总氮含量降低,水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增加;暗箱试验中烟叶变黄、变褐时间缩短,SPAD值减小,颜色较好,但变褐后颜色较差。品种与成熟度不仅影响烟叶的外观表型,而且显著影响其内在生理。不同烤烟品种烘烤特性与化学成分和基因型均密切相关。对于暗箱试验,SPAD值可作为烟叶易烤性的表型判断指标,颜色参数可作为易烤性和耐烤性的表型判断指标。综合来看,K326、毕纳1号、贵烟1号、贵烟4号上部叶易烤性较好,遵烟6号较差,红大最差;毕纳1号上部叶耐烤性较好,其次是K326、贵烟4号、红大和遵烟6号,贵烟1号最差。根据不同烤烟品种烘烤特性差异,本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上部叶烘烤工艺措施,为烤烟品种烘烤和上部叶品质提升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烤烟新品系HKDN-2在湖南省烤烟主产区的生态环境适应性,以当家烤烟品种K326和云烟87作对照,开展多指标模糊评价研究。结果表明,HKDN-2的植物学性状、长势长相及主要农艺性状指标均优于对照,大田生育期与对照一致;其中,上部橘黄2级(B2F)和中部橘黄3级(C3F)烟叶的外观质量评价权重总分分别较对照高1.5~1.8分,烟叶主要经济效果指数(ECI)显著高于对照,各处理间存在显著性差异,B2F和C3F烟叶的主要化学成分指标可用性指数(CCUI)分别较对照高2.7~3.1和2.9~3.1,对田间主要病害表现出较好的抗性;烟叶ECI、外观质量评价指标及CCUI的综合评价多指标模糊评价排名第一。综上,烤烟新品系HKDN-2在湘南烟区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适应性以及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本研究结果为烤烟新品种(系) 的选育、示范及生产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烟叶成熟度判定方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快速定量检测烟叶成熟度可为烟叶成熟收割提供决策依据。通过对烟叶样品图像数据进行处理与变换,得到烟叶图像的HSV颜色值,使用线性回归分析法建立烟叶图像HSV颜色值与叶绿素含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以及烟叶叶绿素含量与SPAD值之间的函数关系;利用烟叶成熟度与SPAD值之间的函数关系,构建烟叶图像HSV颜色特征值与烟叶成熟度之间的关系模型TMDHSV,从而建立起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烟叶成熟度判定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可为快速定量检测烟叶成熟度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硒对烤烟生长、化学指标及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浓度的硒(Se)对植物生长、化学指标及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本研究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硒浓度对烤烟生长、化学指标及烤烟根、茎、叶中矿质元素N、P、K、Ca、Mg、Mn、Zn、Cu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施硒(亚硒酸钠)4.4 mg·kg-1时,烟叶中烟碱、蛋白和还原糖等含量处于最适范围,根、茎、叶中矿质元素N、P、K、Ca、Mg、Mn、Zn、Cu的含量达到最大值。低硒处理(Se≤4.4 mg·kg-1)显著提高了烤烟各部位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尤其对N、K、Ca、Mg、Mn的影响最为显著,从而促进了烤烟的生长,烟叶化学成分更加协调;而高硒处理(Se≥11.1 mg·kg-1)则降低了烤烟各部位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尤其对N、P、K的影响最显著,从而抑制了烤烟的生长。土壤中不同硒浓度通过调控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化学指标,该研究结果为指导富硒烟叶的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增强UV-B辐射对两个烤烟品种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云南两个烤烟主栽品种“云烟87”和“红花大金元”为试验材料,模拟昆明地区24.65%和39.53%的臭氧衰减时增强的UV-B辐射(分别为T1 5.30 kJ·m-2·d-1和T2 8.50 kJ·m-2·d-1),研究了大田条件下增强UV-B辐射对两个烤烟品种烟叶常规化学成分、质体色素和酚类含量的影响,为揭示UV-B辐射对烤烟化学质量特征的影响机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两种UV-B辐射明显降低了两个烤烟品种的水溶性糖和邻苯二酚含量,同时造成两个烤烟品种全氮、全钾、游离氨基酸、质体色素和类黄酮明显增加.增强UV-B辐射对两个烤烟品种烟碱含量的影响不同,增强UV-B辐射使“云烟87”的烟碱含量增加,使“红花大金元”烟碱含量降低.水溶性糖和总氮含量变化对UV-B辐射的响应说明“云烟87”品种对UV-B辐射更敏感.  相似文献   

20.
烤烟氮素营养诊断及精准施肥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为解决烤烟生产中存在过高施氮或不合理的施肥技术措施致使烟叶产质量下降和氮素利用效率低下等突出问题,该研究于2008-2010年在广东韶关烟草产区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研究不同施氮水平下不同叶位及叶片不同位置上的叶绿素仪测定值(SPAD值)、叶绿素含量、总氮含量的变化特征及其与产质量的相互关系,分析实时氮肥管理(RTNM)模式下不同SPAD施肥阈值对烟草产质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顶三叶的叶中位置SPAD值与叶片叶绿素含量、总氮含量的相关性最好,且变异系数小,是较为理想的指示叶或参照叶;获得较好产质量烤烟时的SPAD值在伸根期和旺长期的阈值范围为38.3~47.2。在设置不同SPAD阈值的RTNM模式下,SPAD阈值40.5~43范围内(氮肥用量为75~110kg/hm2)能获得较高的烟叶产量、产值,最高产量和产值分别为2844.09kg/hm2和26989.24元/hm2,烟叶化学成分较为协调。此外,通过与农民习惯施肥模式(167.8kg/hm2)相比较,在SPAD设定阈值为43的RTNM模式下,相应的氮肥用量为110kg/hm2,氮肥农学利用率和吸收利用率分别提高53.0%、46.5%,产值提高了7.4%,调制后烟叶的淀粉、总氮、烟碱含量显著下降,烟叶化学成分更为协调,内在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