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利用新疆喀什地区喀什市、叶城县、莎车县、巴楚县、麦盖提县1984—2019年杏树物候期观测资料,与同期逐日平均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以及日照时数资料,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对杏树开花始期与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分析,拟为开花期预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各气象因子中,最低气温对开花影响最大,其次为平均气温和日照,降水及其他气象因子影响较小。研究区气温与杏树开花期正相关,1984—2019年间,喀什地区2月下旬至3月下旬最低气温、平均气温增加幅度为0.2~1.7℃/10 a,杏花芽膨大期、花芽开放期、开花始期分别提前5.3~8.7、3.1~5.6、2.2~3.6 d/10 a。杏树开花期预报服务中,喀什地区偏北、偏南、偏东区域逐日平均气温分别稳定通过≥0℃的初日~第34天、第39~41天、第37~39天,或开花始期前稳定通过≥0℃的积温分别达到250、270~280、250~270℃,或杏树开花始期前5日滑动平均气温均稳定通过≥12℃拟作为杏树进入开花始期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1几种自然干燥方法与脱水效果 根据多年实践,我们把玉米果穗干燥期划定为9月20日-10月20日。在9月下旬气温较高,一般在10℃上下,空气湿度中等,空气流速较大,果穗脱水速度快;10月上旬气温稍有降低,但日平均气温仍在5—7℃,相对湿度变小,风力增大,有利果穗脱水;10月中旬气温继续下降,但相对湿度较小,风速增大,仍有利于果穗干燥;10月下旬后,气温下降较快,开始进入稳定冷冻期,果穗脱水极为缓慢且易遭冻害。见表1  相似文献   

3.
娄仲山 《中国农学通报》2022,38(29):129-134
利用三江源区兴海县气象局观测的1999—2021年高寒草原西北针茅牧草开花期物候资料及同期气象资料,对牧草开花期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寻找出影响花期的主要气象因子,并构建花期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1999—2021年三江源区兴海县高寒草原西北针茅牧草开花期的平均气温较平稳,而降水量呈显著增多趋势。(2)1999—2021年三江源区兴海县高寒草原西北针茅开花期呈不显著推迟趋势。牧草开花期年际变化较大,最早与最晚相差26天。(3)相关分析表明,4月上旬和下旬的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与牧草开花期呈显著负相关;5月上旬平均最高气温、日照时数与牧草开花期呈显著正相关;4月下旬的平均最低气温与牧草开花期呈极显著负相关。(4)回归方程显示,4月下旬平均最低气温每升高(或降低)1.0℃,牧草开花期则相应提前(或推迟)2.1天。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野生芍药引种后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芍药的物候观察与生物量积累观测。观察结果发现:芍药在5月开始进行茎和叶的营养生长,6月初进入开花阶段,7月初进入结果期,8月初再次进行营养生长,至10月初枯萎;地上生物量从萌芽初期到结果期持续上升,从结果期到枯萎期下降;地下生物量从萌芽初期到开花期下降,开花期到结果期平缓上升,结果期到枯萎期上升明显。  相似文献   

5.
河套灌区玉米生长农业气候条件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河套灌区临河、乌拉特前旗、准格尔旗及土默特左旗4个站点1984—2011年生长发育期观测数据,1981—2010年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日照时数等气象资料和玉米产量资料,利用相关统计分析建立发育期时长、气象因子与玉米产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河套灌区玉米农业气候条件进行了分析与诊断,得出结论玉米高产与当地适宜的气候条件是分不开的。同时运用多元积分回归的方法,对河套灌区玉米生长农业气候条件适应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确定了河套灌区玉米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气温、日照对产量的影响效应,分析表明:4月下旬—5月上旬、7月中旬—9月上旬是玉米对热量需求的2个关键阶段,此时光照条件基本满足生长需求,而气温略高并占主导地位;5月中旬—6月下旬、9月上旬—9月下旬2个阶段日照时数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呈正效应,在历年均值的基础上,每增加一个气象单位,玉米分别增产2.6、4.1 kg/(hm2·h)。  相似文献   

6.
辛艳 《种子世界》2006,(10):31-32
天津市气候介于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之间,四季变化明显。年平均气温11.0~12.5℃,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为-4℃以下;7月份最热,气温在26℃左右。≥0℃积温4300~4700℃,≥0℃生长季始于3月上旬,终于11月下旬;≥10℃活动积温4000~4300℃,≥10℃初日在4月上旬,终日在10月下旬,多年平均降水量577.8mm,主要集中在7~8月份。年平均日照时数在2610~3090h之间,年太阳总辐射在125~135kw/cm^2之间,年无霜期约为180~190d。初霜冻在10月中旬,终霜冻在4月中旬。冬季负积温-270~-400℃。  相似文献   

7.
对多年观测的榨汁加工型非结球芽甘蓝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发现:不同品种非结球芽甘蓝株高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生长速度,但大致分为4个阶段,即株高缓慢生长期(9月17日—10月17日),株高生长高峰期(10月18日—30日),株高相对缓慢生长期(10月31日—11月16日),株高生长次高峰期(11月17日后);叶片日生长变化大致出现3个阶段,即缓慢增加期、高峰期、又进入缓慢增加期;叶展度生长呈现抛物线生长趋势,即高峰期比较明显,均在10月1日—17日之间;叶片长度大致出现3个阶段,即较快生长期(9月17日—10月17日),缓慢生长期(10月18日—11月16日),又进入较快生长期(11月17日以后),但波峰起伏不大;叶宽的生长变化比较复杂,叶宽增加期主要在前期(9月17日—10月17日),后期叶宽增加减慢,在11月上旬几乎停止生长,11月下旬起叶宽又有所增加;所有品种的茎粗生长,几乎都在9月中旬至10月底前完成,进入11月,茎粗似乎不再生长。最后对当前3个主要推广品种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描述,以填补国内空白。  相似文献   

8.
栗树为山毛榉科栗属植物,以实生繁殖为主,栽植后5~7年开始结实,20年后进入结果盛期,寿命长达200年。栗树每年于4月末至5月初萌芽,5月中旬展叶,6月中、下旬开花,7月上旬坐果,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果实成熟,10月下旬落叶,全年生育期160~170天。栗树虽然大多作为经济林栽培,但在有的地方也将其作为行道树应用。栗树是深根性树种,主根发达,不抗涝,不耐盐碱,喜微酸性土层深  相似文献   

9.
4月(清明、谷雨) 月平均温15.5℃,月平均降水量45.1毫米,地表深5厘米土壤温度16.8℃,10厘米土壤温度16.6℃。牡丹花蕾、枝、叶进入旺盛生长期,自然花期中特早品种4~6日开花。本月主要工作:①大田催花牡丹开花结束。②花后行中耕除草。③花蕾显色前盆栽牡丹入冷库做延迟栽培(5月下旬到8月上旬开花)。④花蕾显色期进行切花保鲜,陆续上市出售。⑤开花期进行人工有性杂交育种。 5月(立夏、小满) 月平均温度21.3℃,月平均降水量47毫米,地表深5厘米土壤温度23.5℃,10厘米土壤温度23℃。上旬牡丹特晚品种开花结束。植株进入旺盛生长期,花芽开始进入分化阶段。本月主要工作:①观赏区  相似文献   

10.
凤县花椒生产气候条件和灾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对花椒生产的气候生态适应性定量评估,从花椒生长气候影响条件和主要气象灾害2个方面构建花椒生产的气候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根据凤县1961—2018年长序列的逐日气温、降水和日照等气候资料,对凤县花椒生产的气候条件和主要气象灾害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961—2018年凤县所有年份的年平均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均处于花椒种植的适宜范围,其中年平均气温、日照时数和降水量分别有89.7%、87.9%和77.6%的年份处于最适范围。凤县花椒生长季≥0℃积温、开花至果实着色期≥0℃积温、果实膨大生长期平均气温和果实着色期气温日较差所有年份均处于适宜范围,其中开花至果实着色期≥0℃积温和果实着色期气温日较差所有年份均处于最适范围;果实着色期平均气温和开花至果实膨大生长期降水量也有75%以上的年份处于适宜范围,其中65%以上年份处于最适范围;果实膨大至着色期相对湿度条件相对较差,处于适宜和最适范围的年份分别为65.5%和24.1%。总体来说,凤县花椒生长季气候条件适宜,有利于花椒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凤县花椒生产过程中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干旱、低温冷冻害和连阴雨等,但是1961—2018年,这些灾害均有减轻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为开展成都市秋桂花期精细化气象服务,建立秋桂花期气象预测模式,本研究基于成都市2004—2016年桂花物候观测与气象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法开展成都市秋桂花前、花期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研究,结合桂树生育特性建立秋桂始花期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花前降雨充沛,5日滑动平均气温稳定通过23℃后,秋桂3~6天进入始花期;秋桂花期喜雨晴相间,花期日平均气温20~24℃,雨日、降水量、日照是影响花期长短的主要气象因子;秋桂始花早晚与2月下旬旬最高气温、旬日照时数和7月下旬雨日呈正相关;与10月下旬雨量、5月下旬雨日呈负相关。研究建立的成都市秋桂始花期预测模型经回代验证历史拟合率较高,具有较好的预报效果,能提前20天预测,可用于秋桂初花期中长期预报,为成都市桂花观赏提供精准化的气象服务。  相似文献   

12.
基于连云港灌南葡萄种植区年限2008—2017年17个观测站站点共20年逐旬、逐月、逐年温度、降水、日照资料;1:25万的连云港市基础地理背景数据,运用GIS将1:25万等高线数据转成高分辨率(100 m×100 m)的数字地形模型,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层次分析法,通过结合葡萄主要生育期的气候条件,生育期主要发生的气象灾害,采取的防御措施,得出葡萄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采用GIS技术对葡萄种植进行气候适宜性区划。结果表明:选取4月葡萄萌芽期气温、5月葡萄果树开花期降水量Rm、8月葡萄果实成熟期雨量值Rm作为灌南葡萄气候适宜性研究指标。经专家打分,权重系数分别为0.4、0.4、0.2。把这些指标分别分3个等级,分别是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确定葡萄商业性栽培的气候生态条件。区划结果表明,灌南县葡萄最适宜栽培气候区,包括中北部地区,主要有张店、北陈集、三口。次适宜区有孟兴庄、汤沟、李集。不适宜种植区新集部分、新安、花园、百禄等南部和东部地区。此研究方法可为连云港各类经济作物安全布局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依托贵州省六盘水市综合科研基地(六枝岩脚镇,海拔1100 m)建立的2015—2018年冬种马铃薯气候试验示范工程,结合2017—2018年在贵州纳雍县、织金县、凤冈县、玉屏县、铜仁市、雷山县、都匀市、普安县、清镇市和普定县马铃薯晚疫病监测实况,分析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的气象条件及其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冬种马铃薯晚疫病主要发生在4月份,即冬种马铃薯的现蕾开花期。在冬种马铃薯现蕾开花期,当连续3天及以上日平均温度≤18℃,且相对湿度>75%时,第4天及以后,若日平均温度>18℃、相对湿度>80%,马铃薯晚疫病始发。因此,建议以此作为冬种马铃薯晚疫病防治的气象预警指标,以便在预警指标出现后的3天之内积极组织防治,以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以早籼水稻嘉935和嘉353为材料,利用人工气候箱设高温(32℃)和适温(22℃)处理,探讨了高温对水稻籽粒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及其与籽粒粗蛋白含量和各种氨基酸组成间的关系,并结合荧光定量PCR对水稻籽粒谷氨酰胺合成酶(GS) 2个同工型基因的表达及其温度响应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花后高温处理对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的影响基本一致,均表现灌浆前期升高、后期下降的趋势,但花后高温处理下水稻籽粒中粗蛋白总量和各类氨基酸含量的增加,并不一定是其籽粒氮素物质的转运能力和蛋白质合成能力的增强所致;谷氨酰胺合成酶(GS)在高温处理下的生理活性普遍高于其相应时期的低温处理,其中,GS2是GS基因在水稻胚乳中高表达的一种同工型,在水稻灌浆后期的表达量甚至超过GS1,高温胁迫处理会通过改变GS1和GS2基因在籽粒中的转录水平,从而对水稻籽粒灌浆中后期的GS活性产生调控。  相似文献   

15.
利用奉贤1981—2019年逐旬气温、降水、湿度、日照等气象观测资料及1982—2019年黄桃产量数据,分析了黄桃产量的变化趋势及对气象因子的响应,并通过采用单要素指标及相关分析法着重分析2003—2019年黄桃全生育期各气象因子对产量的影响,构建了奉贤黄桃产量的气象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黄桃产量以2003年为界,由波动上升转为上下波动,2003—2019年产量变异系数为22.9%。黄桃果实膨大—成熟期气象因子与产量的相关性较大,其次为花芽分化期、萌动—开花坐果期,落叶—休眠期较小。膨大成熟期气温(日照)在4—6月与产量呈正相关,而在7—8月为负相关,降水(湿度)影响与气温基本相反,其中7月下旬的最低气温、降水量、降水日数、日照均与产量呈显著相关;花芽分化期气温除7月下旬—8月上旬、9月上旬外均与产量呈正相关,且上年10℃终日及10、20℃有效积温与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花芽分化期各旬降水量(降水日数)与产量的相关性波动大;落叶—休眠期的干旱及暖冬带来的蓄冷量不足可能对产量有一定影响。建立的基于气象因子的黄桃产量最小二乘偏回归方程拟合效果较好,可为黄桃生产及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16.
老河口市砂梨花期的物候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掌握湖北省老河口市砂梨花期的物候规律,利用老河口市20年的砂梨裂蕾期、现蕾期、初花期和盛花期4个物候期数据及温度、降水量、空气湿度、日照时数等气象数据,结合冬春农历节气,比较立春和雨水至各物候期≥0℃、≥5℃与≥6℃的有效积温及其标准差,分析各物候期日序、日数与冬春气象要素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雨水至裂蕾期、初花期与盛花期≥0℃的活动积温和标准差小于立春至各物候期的活动积温和标准差,由此确定老河口市砂梨花芽的萌动日期更接近雨水节气。(2)立春至各物候期、雨水至各物候期≥0℃、≥5℃与≥6℃有效积温的标准差呈依次减小的趋势,且在有些年份≥7℃的有效积温为0℃;确定了老河口市砂梨开花的生物学零度为6℃左右。(3)冬至至立春的气象因子对砂梨花期无显著影响,而立春以后的活动积温对各物候期影响显著,日照时数对砂梨现蕾期至初花期、降水量及平均空气相对湿度对砂梨裂蕾期至现蕾期有显著影响。(4)砂梨初花比当地榆树和加拿大杨初花期均晚5~16日。该研究结果为老河口市砂梨花期预报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Firmness is an essential quality parameter of table grapes (Vitis vinifera) for consumers, with grape bunches that contains soft berries less preferred, resulting in a reduction in the market price. The softening of grape berries has been commonly associated with cell walls, especially the disassembly of pectic polysaccharides. However, the process of berry softening is not completely understood. To investigate the softening process of grape berries, we compared the Thompson Seedless variety, which suffers significant economic losses due to fruit softening, and NN107, a new variety with a significantly higher level of berry firmness. The composition of the cell wall during the berry development of these two grape varieties was compared. NN107 berries had a greater amount of calcium and uronic acids in the cell wall material than Thompson Seedless grapes, suggesting a special role for calcium bridge formation in NN107. Additionally, polyacrylamide carbohydrate electrophoresis (PACE) analysis suggeste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varieties in pectin structure. Thompson Seedless grapes showed increased pectolyase hydrolysable site dynamics in the cell wall material and higher polygalacturonase activity than NN107. Immunohistochemistry focusing on the pectin structure confirmed the roles of both calcium bridge formation and cell wall integrity as they relate to a firmer grape berry phenotype.  相似文献   

18.
针对设施葡萄生产中光温逆境导致果实品质欠佳(着色差)的问题,对2个葡萄园转色期的‘巨峰’和‘巨玫瑰’葡萄进行每日补光试验处理(4:00—5:00和19:00—22:00),观察处理前后果实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每日补光4 h处理后‘巨峰’和‘巨玫瑰’着色更深、更均匀,且补光处理能显著提高葡萄果实的颜色指数,补光处理后葡萄果皮的花色苷含量提高了5.00~19.42 µg/g;葡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了0.5~1.7 °Brix,葡萄糖含量增加了0.42~3.43 mg/g,最终成熟期提早了5~7天。综合试验结果可知,在葡萄转色期进行补光处理,可以明显改善红色系葡萄的着色问题,提高葡萄品质,对优质葡萄生产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