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湖南省棉花生产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依靠机制创新和科技进步来推动棉花生产机械化的发展思路。根据棉花机械化生产的特点,剖析了实现棉花生产机械化的几个关键技术:油后直播、集中施肥、病虫草害统防统治、提高种植密度、化学调控、化学脱叶、集中吐絮。  相似文献   

2.
邵玲 《现代农业科技》2007,(12):120-120,122
在棉花的生育期全程化学调控,可以达到籽棉高产优质的目的。详细介绍了棉花化学调控的作用、体会、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为棉花化学调控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棉花栽培技术应用及发展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美珍 《农业展望》2010,6(2):50-55
文章简要概述了中国棉花生产上的主要栽培技术,即育苗移栽培、地膜覆盖和化学调控技术的应用与发展.阐述了中国棉花生产栽培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当前棉花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湖南棉区通过选用适当的品种,并配套以整地改垄开始,包括备种、播种、定苗、施肥、病、虫、草害防治、化学调控、化学打顶、化学催熟与脱叶等一系列田间培管技术,实现棉花集中开花、成铃吐絮,进而实现棉花机械采收的高密度直播棉花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5.
棉花化学打顶整枝技术是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与缩节胺喷雾代替人工打顶、整枝、抑制棉花顶端生长,塑造理想株型,改善棉田通风透光,对实现真正意义的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与人工打顶对比,探究化学打顶技术在棉花生产中对棉花生长发育、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及节本增效方面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棉花油后直播集中吐絮栽培技术,通过适当增加种植密度,控制氮肥用量,改变打顶方式和化学催熟,长江流域油后直播棉花生产可实现集中吐絮,在10月上中旬吐絮结束,有利于后茬作物的生产和减少棉花生产用工,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棉花油后直播集中吐絮栽培技术,通过适当增加种植密度,控制氮肥用量,改变打顶方式和化学催熟,长江流域油后直播棉花生产可实现集中吐絮,在10月上中旬吐絮结束,有利于后茬作物的生产和减少棉花生产用工,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半干旱盐碱地棉花生产的试验、探索,形成了包括备种、施肥、化学控制以及整枝等环节比较完整的半干旱盐碱地棉花节水栽培技术,对半干旱盐碱地区的棉花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前花生生产上多采用人工整枝的方法,工作量大、效率低,且易操作不慎而影响棉花的正常生长。济宁农校棉花栽培组对棉花进行了化学整枝的多年试验,结果证明,化学整枝既达到整枝的理想效果,增加了产量,又用工少,操作简便效率高。一、化学整枝的机理所谓化学整枝就是...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第7师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棉花生产已实现100%机采,但棉花打顶技术环节仍需人工作业。2013年以来,125团已连续3年进行了机采棉使用化学打顶技术试验示范。为进一步探索化学打顶整枝剂的实施效果,进行了不同化学打顶剂使用效果对比试验。一、试验目的开展3种不同化学打顶整枝剂对比试验,验证其对棉花化学打顶整枝的实施效果,为化学打顶整  相似文献   

11.
打顶是棉花栽培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直接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人工打顶需要时间较长,而且增加了生产成本。本试验比较3种不同化学打顶剂的打顶效果,以期为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化学打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为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节省生产成本,实现棉花规模化机械化生产,根据江苏沿海沿江地区气候和土壤等特点,规定了利用农业机械整地、除草施肥、育苗移栽、化学调控、防治病虫害以及采收等丰产优质高效棉花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化控是种植棉花生产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科学措施.棉花具有无限生长习性,而且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重叠,如果生产上肥水管理不当或气候条件发生变化时,棉株极易发生徒长或贪青晚熟,对实现棉花高产稳产十分不利,这一问题一般要通过化学调控来解决.化学调控是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控棉花的生长发育,防止旺长,并配合一系列农业措施,以促使棉花稳长稳发,进而达到早熟、优质、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喷施化学打顶剂对棉花冠层结构及群体光合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目的】选用氟节胺复配型、缩节胺复配型2种化学打顶剂,研究田间喷施化学打顶剂对棉花株型特征、冠层结构、群体光合生产及产量的影响,分析冠层结构变化对群体光合生产和产量的影响,为棉花化学打顶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北疆棉区主栽品种(新陆早45号)和主推品种(系)(中棉所50、45-21)为试验材料,在田间自然条件下,以常规人工打顶的棉花为对照,分别测定不同棉花品种(系)株高、株宽、叶面积指数、叶片叶绿素含量、冠层不同部位透光率、群体光合速率及产量构成等指标。研究化学打顶技术对棉花叶面积指数、冠层透光率、群体光合速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与人工打顶的棉花相比,化学打顶的棉花株高显著高于人工打顶处理,且喷药后生长量较大;株宽显著小于人工打顶处理,喷药后横向生长被明显抑制。化学打顶的棉花叶面积指数和叶片叶绿素含量较高,且高值持续期长,至初絮期(出苗后115 d)仍维持较高的值,与人工打顶的棉花相比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冠层上、中部透光率较高,生育后期冠层下部漏光损失较小。化学打顶的棉花群体光合速率显著高于人工打顶,且高值持续期长,至初絮期仍维持在16.04 μmol·m-2·s-1以上,较人工打顶的棉花高出14.35%-36.35%,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群体呼吸速率在达到峰值前显著高于人工打顶的棉花,峰值后与人工打顶的棉花无显著差异;群体呼吸速率占群体总光合速率的比率高于人工打顶的棉花。化学打顶的棉花单株结铃多,其中氟节胺处理棉花产量高于人工打顶。【结论】棉花化学打顶技术具有塑造株型、调节棉花冠层结构形成的重要作用;同时棉花冠层上、中部透光率大,改善了冠层中下部光环境,保证了冠层各部位均匀的光分布。化学打顶的棉花叶面积指数高且高值持续期长,增加了光合面积。叶片叶绿素含量高且高值持续时间长,延长了光合时间,保证了较高的群体光合能力及长的光合功能持续期。  相似文献   

15.
<正>化学整枝是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强制延缓或抑制棉花顶尖的生长,从而达到调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目的。目前新疆兵团用于棉花化学打顶整枝的药剂品种主要是氟节胺。加快制定出一套棉花化学打顶整枝药剂综合配套技术规程,对于显著提高兵团棉花全程机械化水平,扩大规模化种植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新疆兵团棉区机械化管理已达到较高水平,但打顶作为棉花栽培管理的一个关键环节,仍无法摆脱手工操作,成为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和规模化的限制因素.化学整枝是利用植物  相似文献   

16.
<正> 棉花地膜覆盖栽培是一项有效的增产技术措施。但由于地膜覆盖人工除草困难,致使杂草丛生,草荒严重,有些杂草能戳穿地膜生长,地膜被破坏后,透风、漏气不能保温,严重地影响棉花的生长和发育,是覆膜棉花生产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在1985—1986年进行了地膜覆盖棉田化学除草试验,找出了防除杂草效果好,对棉花安全的化学除草剂:杀草净、拉索、稳杀得和盖  相似文献   

17.
化学打顶整枝剂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打顶整枝是棉花生产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长期以来,新疆棉区一直采用传统的人工打顶方法,近几年由于劳动力资源紧缺、用工成本过快上涨,造成打顶工作不能如期完成、打顶质量不能得到有效保证,严重制约了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实现。为了解决这一难题,2008~2012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引进棉花化学打顶剂进行试验研究,取得了可喜成果。试验结果表明:新疆金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提供的棉花化学整枝剂应用效果良好,喷药后7~10天株高停止增长,10~15天后棉株生长点  相似文献   

18.
棉花化控技术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立畴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3):221-221
化学调控技术是棉花生产中的主要栽培措施之一,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正确认识化学调控技术的作用,把握在棉花上使用的关键技术环节,是当前夺取棉花高产稳产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棉花苗期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棉花苗期管理技术,包括适时打孔放苗、查苗补苗、适时间苗定苗、中耕松土、追肥灌水、化学调控、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为棉花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棉花化控就是运用化学调控手段,把棉花塑造成理想株型,塑造出高光效群体,为棉花的高产优质打下基础。本文重点阐述了棉花化控技术在生产应用中常见的几个误区,并提出了怎么减少误区、避免误区以及正确的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