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欣 《南方园艺》2013,24(3):39-41
在纵览古代私家园林特征和文化内涵基础上,分析现代乡村庭院园林现状、类型和问题,并提出了乡村私家园林所应具有的功能及其发展与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2.
江南私家园林空间构成较为独特,是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遗产。介绍了江南私家园林的空间建筑营造技术,并将其用于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从江南传统私家园林中总结与归纳出某些类型的空间形态特征,进一步研究江南私园林的类型,阐述了江南私家园林空间形态对当代景观设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王玉鹏 《现代园艺》2023,(4):132-134
“君子比德”思想是儒家思想中极为重要的自然审美思想,其本质是将自然万物赋予人的高尚品质,用欣赏君子的眼光去欣赏自然。我国传统私家园林作为文人士子近距离接触自然的主要场所,深受“君子比德”审美观念的影响。通过分析我国传统私家园林发展历程中“君子比德”思想所发生的变化,重点阐述了“君子比德”思想在我国传统私家园林中山水情节与植物情节的具体表现,以此说明“君子比德”思想对我国传统私家园林的营建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王宝军 《现代园艺》2013,(22):174-174
江南私家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中一朵奇葩,它创造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统一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为大家创造出一个极佳的人居环境。江南私家园林通过对艺术方面、空间组织、意境表现手法的景观特色整合,以自然为中心的设计思想,结合江南私家园林的造园技巧,采取多种艺术手法,将历史文化融于城市园林设计当中,不断增加城市园林的文化内涵,并深刻挖掘园林的意境,让我们把江南私家园林造园思想在现代发扬光大,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塑造出符合我们当代审美需求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5.
王垒 《现代园艺》2023,(8):136-139
目前,城市向“存量更新”发展,生活性街道不仅具备日常通行功能,而且是兼顾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社交活动的重要载体,是一类重要的开放空间。梳理近年来街道空间环境特征与步行活动类型及密度的相关研究成果,从中观、微观角度,梳理可能影响步行行为类型及密度的空间环境因子。以福州市鼓楼街道为例,选取7条典型生活性街道进行实地调研并获取数据,运用SPSS相关与回归分析,得出街道空间环境中的公共交通因子、功能业态因子、空间尺度因子、界面形态因子、设施环境因子,对通行、商业性与休闲性停留、长时间驻留密度具有显著影响,并针对性提出街道空间布局、空间尺度、空间界面、设施环境要素优化策略,以期为相关规划人员从事街道空间环境的更新改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叶子润 《现代园艺》2023,(2):143-144+148
南宋时期,随着封建政权逐渐倾向于南方,带有江南环境特色及个人特色的私家园林开始出现建设高峰,并在江浙一带盛行。郭庄、刘庄、蒋庄、汪庄“四大名庄”便是其中典型代表。分析了南宋园林的产生背景和兴盛的条件,并从总体概括、具体建设、植物搭配3个方面,对郭庄、刘庄、蒋庄、汪庄的具体建设和植物搭配进行分析,以期助力“四大名庄”的保护及传承。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典园林是源于老庄哲学,在崇尚自然思想的支撑与影响下产生的,中国古典园林尤其是私家园林,植物都是构成园林意境空间必不可少的要素。本文立足于对江南私家园林植物配置进行分析和总结,归纳其配置特点和文化意境,挖掘江南私家园林植物配置的艺术和文化内涵,希望结合时代特征发挥其积极的借鉴作用,运用到现代设计中,进一步丰富和提升现代园林绿化空间营造方式。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空间造型艺术,特别是私家园林,其精湛的空间营造手法对于现代园林设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在分析园林空间的基础上,从空间渗透、空间对比及意境营造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空间的营造手法,旨在反映造园手法的规律特征,增加对中国古典园林的理解,探讨其在现代园林中的局限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设计的提出,人们对庭院景观的文化内涵要求越来越高,对居住环境质量也日益重视,然而在现代城市中一些设计师在庭院景观设计中只注重追求景观外在的表现形式,却忽视了庭院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展现,导致许多庭院景观大同小异,缺少个性和生命力。通过对江南私家园林造园思想和表现手法的介绍,指出中国现代庭院景观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如何吸收江南私家园林的精髓,运用到现代庭院景观中,使之能够对现代庭院景观的思想和实践起到借鉴和指导作用,从而为中国现代庭院景观设计寻找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0.
侯凤武  权林玉  杨垚  丁翔 《花卉》2019,(12):79-80
清末私家园林继承唐宋园林发展特点,又融入了自己独特的建造方法,其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所以分析清末的私家园林特点,继承和发展清末私家园林中的优势,使其可以为现代城市公园的建设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传统康养思想对现代健康人居环境的意义,通过对文献、图像的研究和实地调研分析,以典型传统私家园林沧浪亭、网师园为例,深入挖掘与分析中国传统园林康养思想与造园手法,反思我国健康人居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以中国传统园林康养思想为指导的诗意栖居的现代人居环境设计。研究与创新设计成果可为现代健康人居环境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吴琳琳 《现代园艺》2023,(18):72-74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改善人居环境和提升城市品质的发展需求不断增加,而城市公共空间日趋饱和,“城市微更新”成为城市发展的新方式。口袋公园以其面积小、选址灵活、分布离散性、功能不受约束等特点,成为“微更新”中改善城市环境,提升生活品质的必然选择之一。以厦门市湖里区部分口袋公园为例,分析了“城市微更新”背景下口袋公园建设的意义及实施要点。  相似文献   

13.
章倩茹 《现代园艺》2023,(18):136-138
崇州罨画池作为国内仅存的衙署园林之一,集游憩、观赏、纪念功能于一体。以罨画池背景为切入点,从空间布局与节奏控制两方面探讨了罨画池、陆游祠和崇州文庙的空间表达特征,并结合空间特征,从空间气韵上分析空间、气韵与情绪之间的关系,说明了现代景观在空间与气韵处理时如何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14.
邓波  张智 《现代园艺》2014,(5):65-66
城市的发展使人们的活动空间越来越狭小,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在城市的居民在感受日新月异变化的同时,也进入工作压力大、神经紧张、身心疲惫的状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提倡“慢生活”的生活态度,城市景观与城市慢生活紧密结合,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空间环境、基础设施、文化景观、休闲绿地的填充,为居民生活提供一个绿色、健康、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慢环境。  相似文献   

15.
应晨舟 《现代园艺》2012,(16):46+48
清代为岭南私家园林的兴盛期,本文主要论述清代岭南私家园林的背景、建筑风貌及其借鉴西洋元素的造园手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典私家园林极富人栖居的诗意,其精神文化生态和自然生态互补共生、相与融合在一起。本文以江南私家园林为例,分析江南私家园林的造园思想以及其在未来仿古私家园林中的具体应用手法,最后提出江南私家园林造园思想在现代城市园林中应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7.
张培 《花卉》2021,(2):33-34
随着北京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城市居民年龄结构组成及居住环境使用需求发生转变,老旧居住小区的人居空间环境逐渐无法符合城市发展进程需求。小区内各种功能空间呈现出“无界化”“模糊化”等问题,其中,老旧小区附属绿地空间的超负荷状态是最为典型的问题之一。应对当今社会高强度的工作生活节奏,居住环境就成为最为有效、直接的疏解释放压力的空间途径。如何营造自然、美好的小区附属绿地系统、创造温馨和谐的社区氛围,使人们能够在现代城市中更加美好地生活,成为规划设计、城市建设和社区治理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以东高地社区为例,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如何在最大限度梳理老旧居住小区附属绿地的空间功能,丰富空间层次,使其整体具备“高颜值”的同时,形成稳定、自持的绿地空间改造策略进行阐述,希望为类似项目的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私家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为出发点,以郭庄立地条件下的植物配置为研究重点,从造园四要素分析了郭庄植物景观与建筑、水系、山石三者的关系,最后总结出在现代园林建设过程中我们可从江南私家园林中汲取的精华之处,为今后园林建设尤其是私家庭院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关山盆景园     
《花木盆景》2007,(3):22-22
湖北“关山盆景园”是一家集盆景制作、古盆雅石收藏、交易为一体的私家园林,园主关山先生,1973年出生,祖籍湖北荆州,自幼喜爱花草树木,十六岁开始学习盆景制作,十九岁开办“关山盆景园”。  相似文献   

20.
公共生活小区其实就是生活在公寓楼内的居民的公共庭院,在无法实现户均一片小庭院的情况下,公共生活小区就成了人们重要的户外活动、休闲场所。生态、休闲、怡情是现代居民对居住环境的基本需求,本案即是遵循“以绿为主、以人为本、以意为魂”的理念,为小区居民营建了一个“生态健全、身心健康、景观优美、文化优秀”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