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研究表明大岗山林区水体的微量元素环境背景值均不超过世界天然水的环境背景值,水理化性质及微量元素含量均达国内外规定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SO2、NOx,总悬浮颗粒物含量均达到《中国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一级标准;噪声也不超过国际国内标准,整个林区环境质量优良,生物与环境的生物关系协调并相互适应。  相似文献   

2.
对北京西山森林公园土壤元素环境背景值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7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均与土壤深度、坡位、坡向及植物类型关系密切,本研究结果,可作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制定土壤环境保护对策和合理利用及管理土壤资源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贵阳花溪石灰岩、石灰土与定居植物化学元素含量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贵州化溪区石灰岩、石灰土及定居植物中化学元素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石灰岩的pH值为9.38,全P和全K含量低,全Ca和全Mg含量较高,微量元素含量表现为Fe>Pb>Ni>Mn>Co>Cu>Zn>Cd;石灰土的pH值为7.53~7.98,有林地的有机质、全N及全P含量高于无林地,N素和P素有效率很低,速效N仅占全N含量的0.47%~1.18%,速效P仅占全P的0.8%~1.5%,全K含量亦不高,但有林地速效K含量(251.81 mg·kg-1)超过土壤速效K含量对应的富K(>155 mg·ks-1)水平等级,属富K型土壤,无林地全Ca及全Mg含量高于有林地,微量元素含量表现为Fe>Mn>Pb>Zn>Ni>Cu>Co>Cd,全Pb,全Zn及全Cu含量均未超过国家规定的3级标准;定居植物体内不同元素含量的差异很大,同一元素在不同植物体内含量的变化范围亦很大.  相似文献   

4.
以紫丁香、皂角为材料研究亚硫酸对叶片膜质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5mmol/L)的NaHSO3,使叶片的SOD活性上升,MDA含量下降。高于5mmol/L的NaHSO3使SOD活性下降,MDA含量升高;且NaHSO3浓度越大,SOD、MDA变化幅度越大,NaHSO3处理也使得叶绿素———蛋白质结合度下降。植物材料经磷酸缓冲液喷洒后,膜质过氧化程度降低,表现为在各种浓度NaHSO3处理中,叶片的SOD活性、叶绿素———蛋白质结合度均高于未喷磷液者;而MDA含量均低于未喷者。表明磷液对亚硫酸伤害具有防护作用,防护效果与植物材料、亚硫酸浓度和生理指标有关。  相似文献   

5.
对凉水自然保护区土壤微量元素的环境背景值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土壤微量元素背景值的变化范围以暗棕色森林土最大,棕色针叶林土最小,山地生草森林土介于其间;凉水自然保护区土壤中各元素的背景值范围大都在现有的世界土壤背景值范围之内,只有钼、钴、铅、锌稍高一些.  相似文献   

6.
对洞庭湖西岸区4种防护林地土壤与植物中微量元素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环湖低丘平原封山育林和补植封山育林的水土保持林、平原湖区防护林土壤pH值为4.54~5.27,呈酸性反应;防浪护堤林土壤pH值为8.18,呈碱性反应。(2)全Cu、全Fe、全Zn以环湖低丘平原补植封山育林水土保持林土壤含量最高;全Mn、全Cd、全Ni、全Pb却以防浪护堤林土壤含量最高;全Co则以环湖低丘平原封山育林水土保持林土壤含量最高。(3)4种防护林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均表现为FeMnZnNiCuPbCoCd,Pb、Zn、Cu和Cd含量均未超过国家规定的三级标准;各防护林群落中植物体内不同微量元素含量差异很大,同一元素在不同植物体内含量的变化范围亦很大。(4)植物对土壤中Cd的吸收能力最强,对Mn、Zn、Cu、Ni、Pb其次,对Fe最弱;木本植物青冈、冬青和山矾具有较强的Cd积累能力。研究结果可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及防护林体系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千层金实生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模拟试验,研究不同浓度酸、碱、盐胁迫连续15天和30天对千层金幼苗的形态、叶片含水量、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以及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植株与对照( CK)相比,除了pH值为4和11条件下植株出现叶片枯萎脱落现象,叶片含水量呈下降趋势以外,其余的在形态上没有太大的变化,表明千层金幼苗对酸、碱胁迫有一定的抗性,在pH值为5~10浓度处理下的植株均能正常生长;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绿素含量以pH值为8的居高,随着pH值的降低和升高,均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而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以及SOD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 CK);用不同浓度混合盐碱对千层金幼苗进行胁迫处理,随着浓度的增大,脯氨酸含量和SOD活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丙二醛含量不断增加,当pH值大于9, NaCl浓度在0.3%以上的盐碱混合胁迫处理15天以后,千层金幼苗植株受伤害程度不断加大。  相似文献   

8.
采用化学定量分析方法,对龙牙Song木(俗名刺嫩芽)叶绿素的性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刺嫩芽叶绿素总含量为0.3691mg/g。叶绿素对光、热、酸性介质均不稳定,易产生降解现象;在散射光环境中,降解速度随时间延长和温度升高而加快;在pH值6-7时的中性条件下最稳定,在pH值3-4的酸性条件下,叶绿素易降解。  相似文献   

9.
对1996~2002年广西区各地送检的八角(Illicium verum)林地土壤样品的养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广西八角林地土壤普遍呈酸性,pH值4.5~5.5。土壤氮素含量中等,速效氮100~200mg/kg;土壤严重缺磷,速效磷0.8~1.5mg/kg;钾素含量中上水平,速效钾30~70mg/kg;有机质含量25~55g/kg,中等水平;有效微量元素硼、铜、锌、锰较为缺乏。  相似文献   

10.
在大气CO2体积分数为700×10-6条件下,对油桐和烟草的光合CO2同化速率、光呼吸18O2吸收速率、光合色素、叶的脂类和脂肪酸组成等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大气CO2体积分数为700×10-6时油桐和烟草的光合速率有所增加,并抑制光呼吸18O2的吸收,但是,油桐对CO2浓度升高比烟草敏感,它的光合速率在700×10-6CO2时增加了2倍,而光呼吸18O2吸收则完全消失;油桐在700×10-6CO2下生长,光合色素合成量增加较多,其中叶绿素b及类胡罗卜素等属于捕光色素系统的色素增加尤其明显,叶绿素a/b值显著下降,在同样条件下,烟草的叶绿素含量还略有减少,类胡罗卜素含量则明显减少;高浓度CO2影响这两种植物叶的脂类和脂肪酸的组成,700×10-6CO2下生长的这两种植物叶的饱和脂肪酸和磷脂含量有所增加,但油桐叶的糖脂含量有所下降,烟草的糖脂含量则不受CO2浓度升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大岭山森林公园建设和旅游开发利用对森林公园环境质量的影响,使森林公园的生态建设处于良性循环状态,选取大气、水、土壤、噪声为质量指标,对大岭山森林公园的环境因子进行监测并评价.结果表明,森林公园大气质量良好,地面水质良好,有轻度富营养情况,土壤肥力不足,噪声环境良好,公园环境总体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2.
森林植被变化的水文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93,自引:3,他引:90  
从森林植被变化对水量、径流泥沙和水质的影响等方面介绍了国内外森林植被变化水文生态效应研究进展。从世界各国的研究来看,普遍的研究结论认为森林减少可以增加流域年产水量;森林植被可以较大幅度地减少径流泥沙含量;森林植被参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可以有效地改善溪流水质状况。由于影响森林水文生态效益的环境异质性的普遍存在,森林植被变化水文生态效应影响程度在不同水文生态区差别很大,因此,要想将一个地区森林植被水文生态效应研究结果可靠地外推到其他地区其他流域,必须重视森林水文生态过程动力学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选择云南农业大学校园教学科研区和生活休憩区景观绿地中具有代表性的植物群落,以二氧化碳浓度、噪音及温度为环境舒适度评价指标,采用天然群落样方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分析了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舒适度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构建合理舒适的人工植物群落提供量化研究参考。结果显示:以单层植物群落结构作为对照组,教学科研区多层植物群落对环境舒适度的改善效果最好:其多样性指数H为1.471、二氧化碳浓度下降5%、噪音下降10%、温度下降15%、环境满意度62%;生活休憩区中双层植物群落对环境舒适度的改善效果最好:其多样性指数H为0.864、二氧化碳浓度下降2%、噪音下降3%、温度下降10%、环境满意度为76%。其中,教学科研区与生活休憩区植物群落结构由单层向双层递进和由双层向多层递进时,表现出环境舒适度与之呈正相关;而生活休憩区植物群落结构在由双层向多层递进时,则没有表现出与环境舒适度之间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广州市公益林生态效益价值分析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在对广州市公益林分布和现状特点分析的基础上 ,从林种的生态功能角度对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广州市水源涵养林生态效益比较高 ,生态效益从大到小排序为 :水源涵养林 >水土保持林 >风景林、自然保护区和小片林 >护岸林 ,从单个效益分析 ,维持大气平衡效益最大。最后提出了公益林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5.
人工林和天然林的比较评价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对人工林和天然林的生态学和林学特性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指出天然林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强,能持久地生产木材和发挥多重效益,并与很多物种的生存有密切关系。因人工林多样性低,稳定性差,轮伐期短,集约栽培的工业人工林尽管速生,但对地力消耗大,若没有优越的土地条件和额外的施肥,生产力将不能持久。提出我国应实行人工林和天然林并重的方针,要对大量发展工业人工林可能产生的隐患给予重视,要对已保存不多的原始林实行不改变林相的经营方式,避免将它们大面积地改变为人工林的作法。  相似文献   

16.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丹江水库,因大坝加高,库容加大,增加淹没区322.75km^2,新增大量移民,从而为水污染防治、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和国土整治诸方面增加了巨大的压力。为此提出了进行生态公益林建设、生态公益林管护、天然林保护、低效林改造等10项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Forests are among the most important ecosystems that provide various hydrological services including water production and protection because the vast majority of the water available on the earth comes from forested catchments. The forests provide quality and continuous water yield as well as protective services such as flood control, soil protection, landslide protection, avalanche protection, and prevention against rock falls, which are related to water. However,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all the forest functions are influenced by forest ecosystem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such as forest type, tree species, age class distribution, biomass, leaf area, basal area, crown closure, and stand development stages. This study provides an assessment of hydrological services of forest ecosystems through the systematic review of relevant literature till 2018. It mainly focuses on water-forest relations and explains how forest ecosystem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affect water production, quality, and sustainability. Then, a general framework relating to the integration of hydrological services into forest management is concluded in the context of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natural resources.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边疆地区森林康养典型模式,以滇东南森林康养公园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该地开展森林康养活动的可行性,建立滇东南森林康养发展模式。结果表明,试验区的森林覆盖率、大气质量、水质、土壤质量、声音、人体舒适度指数等指标均达到森林康养指标;试验区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社区发展模式等均适合森林康养业的发展;试验区设计的森林康养模式内容包括森林步道区、森林沐浴区、自然教育区、生态保育区、观景平台区、管理服务区及其它辅助设施等功能区。在滇东南发展森林康养业将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苏仙岭是郴州建城区中的城市森林,面积269h㎡,主要植被有马尾松林、人工杉木林、常绿阔叶林、常绿针阔混交林和竹林,森林覆盖率85.09%。苏仙岭空气清洁,空气负离子浓度高,地表水质好,声环境优越,是湖南的风景名山、文化名山和郴州市民强身健体、休闲娱乐的宝地。  相似文献   

20.
TheAblesholOPhyllsplantationswerefosterednotonlyforhigheconomicprofit,butalsoforthegoodofasoundecologicalenvironment.So,theenvironmentassessmentwasstressedduringafforestationandmanagementtobuilttheorybaseforecologicalengineering.SoilerosionrateThreetypesofstands,Japanesexylosmaforest,standsofselectivecut-ting,andstandsofclearCutting,wereinvestigated.Gradient,soilthickness,vegetationandsoilerosionweresurveyed(T8ble1).OnestandOftypeillwithgradientof45"andvegetationcoverageof10%hasthehighes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