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组织滴虫病又称盲肠肝炎、黑头病,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鸡的肝脏和盲肠引起的一种急性原虫病。主要侵害盲肠和肝脏。本病多发生于春、夏季节,多见于地面散养,饲养管理差的鸡群,以2周龄~4月龄的鸡易感,土鸡发生该病的报道比较少,下面就把我县某养殖户土鸡群发生该病的诊断与治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组织滴虫病又称盲肠肝炎、黑头病,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鸡的肝脏和盲肠引起的一种急性原虫病,主要侵害盲肠和肝脏。本病多发生于春、夏季节,多见于地面散养的鸡群,以2周龄~4月龄的鸡易感。土鸡发生该病的报道比较少,下面就把我县某养殖户土鸡群发生该病的诊断与治疗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兴隆县王某于2004年4月2日购进2500只土鸡,在地面平养育雏,到52日龄时开始放养。白天于山坡上放牧,晚上把鸡赶回舍内休息。当土鸡饲养到58日龄时部分鸡出现采食量减少、排黄白色稀粪现象。对全群鸡进行克拉西林饮水治疗。3天后病情未见好转,个别鸡排出带血…  相似文献   

3.
土鸡黑头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土鸡生产的原虫病,幼鸡易感性较高,成年鸡多为隐性感染,主要特征是盲肠发炎和肝脏表面出现扣状坏死溃疡病灶,致使土鸡养殖场(户)的养殖效益遭受很大损失.通过对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土鸡黑头病的疫情调查,对该病的发病原因、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诊断进行综述,并结合实际,提出了该病的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鸡盲肠肝炎又称鸡黑头病,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鸡的盲肠和肝脏引起肝肿大、硬化、"菊花"样坏死;盲肠溃疡、腊肠样硬化为特征的一种原虫病。该病后期因血液循环障碍而导致鸡冠、肉髯发黑故又称"黑头"病。1发病情况河南信阳平桥区柳林镇李某,于2017年6月中旬从固始某种鸡场购进固始土鸡苗2 600只饲养。该鸡场采用前期网上育雏,脱温后林下散养,定时补饲的饲养方式。饲料是预混料加玉  相似文献   

5.
鸡组织滴虫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鸡组织滴虫病是由鸡滴虫引起的鸡盲肠和肝脏机能紊乱的一种急性原虫病,该病原主要侵害肝和盲肠,又名盲肠肝炎。因发病后期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头部颜色发紫(火鸡),因而又称黑头病。近年来,本病在信丰县、南康市等地都有发生。  相似文献   

6.
<正>鸡盲肠肝炎病又称组织滴虫病,是一种常发的急性原虫病,该病常见于散养鸡,笼养鸡偶有零星发生。多见于120日龄以下的散养鸡,组织滴虫病常发生于春、夏季节,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蚯蚓使该病的主要宿主,当鸡采食蚯蚓后,便可感染该病发生。病鸡感染后潜伏期通常5 d以上,主要病变在肝脏和盲肠,肝脏坏死肿胀,表面呈现纽扣状坏死。当鸡患有盲肠肝炎的时候,就要做好隔离工作,因为这种病症具有很强的传染性,短时间内就可以大范围传播。引起这种病症的主要原因是鸡的体内组织滴虫,其属于变形鞭毛虫科,  相似文献   

7.
鸡盲肠肝炎是由变形鞭毛虫科的火鸡组织滴虫引起的传染病,主要感染鸡和火鸡,可使盲肠和肝脏发生不同程度的炎症,重者可引起死亡。因病鸡头面部皮肤变成紫蓝色或黑色,遂有“黑头病”之称。 1流行特点 鸡盲肠肝炎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引起的一种鸡和火鸡的急性原虫病。该病主要侵害盲肠和肝脏,严重感染时,由于血液循环障碍,病鸡头部呈黑紫色,所以又称“黑头病”。本病没有季节性,但在温暖、潮湿、多雨的夏秋季节发生较多,寒冷冬季少发;4周龄-4月龄的鸡易感。  相似文献   

8.
鸡黑头病又称组织滴虫病或盲肠肝炎,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鸡盲肠和肝脏引起的寄生原虫病。其主要特征是肓肠发炎和肝脏表面钮扣状溃疡灶。2011年6月北宿镇某养鸡户饲养的1600余只草鸡,发生了该病。现将诊治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鸡组织滴虫病是由鸡滴虫引起盲肠和肝脏机能紊乱的急性原虫病,该病原主要侵害肝和盲肠,又名盲肠肝炎。因发病后期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头部颜色发紫,因而又称黑头病。1病原介绍组织滴虫寄生于鸡的盲肠和肝脏,其形状有2种,1种寄生在盲肠与肝脏细胞内,呈圆形、卵圆形,大小为2~21微米,没有带鞭毛.  相似文献   

10.
鸡盲肠肝炎是由组织滴虫属的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禽类的盲肠和肝脏而引起的一种原虫病,其又称组织滴虫病或黑头病。本病主要特征是患鸡盲肠发炎和肝脏表面有纽扣状溃疡灶。该病常发于雏鸡,成鸡亦可感染。本病夏季多发,特别是林间养鸡的鸡场更易感染该病。如治疗不及时,本病死亡率将上升。病愈鸡生长缓慢,产蛋量下降。  相似文献   

11.
鸡组织滴虫病是火鸡和鸡的一种原虫病。由于病鸡死亡时鸡冠变成蓝黑色及病鸡出现盲肠和肝脏表面有溃疡灶等特征,故又称“黑头病”或“盲肠肝炎”。2004年夏季,辽阳地区发生一例鸡组织滴虫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鸡盲肠肝炎是由组织滴虫属的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禽类的盲肠和肝脏而引起的一种原虫病.又称组织滴虫病或黑头病。其主要特征是盲肠发炎和肝脏表面纽扣状溃疡灶。该病常发于雏鸡,成鸡亦可感染。夏季多发,特别是开展林间养鸡的养鸡场,更容易发生该病,如治疗不及时,发病率和死亡率将明显上升。病愈后的鸡生长缓慢,产蛋率下降。给养殖业造成巨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3.
鸡盲肠肝炎是由变形鞭毛虫科的火鸡组织滴虫引起的传染病,主要感染鸡和火鸡,可使盲肠和肝脏发生不同程度的炎症,重者可引起死亡。因病鸡头面部皮肤变成紫蓝色或黑色,遂有"黑头病"之称。1流行特点鸡盲肠肝炎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引起的一种鸡和火鸡的急性原虫病。该病主要侵害盲肠和肝脏,严重感染时,由于血液循环障碍,病鸡头部呈黑紫色,所以又称"黑头病"。本病没有季节性,但  相似文献   

14.
<正>鸡组织滴虫病又称鸡盲肠肝炎、鸡黑头病,是由组织滴虫属的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鸡的盲肠和肝脏引起的一种原虫病。本病以肝脏产生特征性坏死病灶和盲肠溃疡为特征。有的鸡因血液循环障碍,鸡冠发绀。目前,台安县不同程度的发生了鸡组织滴虫病,给养禽生产造成了一定损失。  相似文献   

15.
鸡盲肠肝炎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引起的一种鸡和火鸡的急性原虫病。该病主要侵害盲肠和肝脏,严重感染时,由于血液循环障碍,病鸡头部呈黑紫色,所以又称“黑头病”。本病没有季节性,但在温暖、潮湿、多雨的夏秋季节发生较多,寒冷冬季少发;8周龄至4月龄的鸡易感,成鸡感染后,临床症状不  相似文献   

16.
组织滴虫病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引起多种禽类盲肠和肝脏寄生虫性机能紊乱的疾病。该病以肝脏坏死和盲肠溃疡为特征,亦称为传染性盲肠肝炎或黑头病。雏火鸡和雏鸡易感,野鸡、孔雀、珍珠鸡及鹌鹑等有时也可感染。火鸡和鸡对该病的易感性随日龄而变化,3~12周龄火鸡和4~6周龄鸡最为易感,死亡率也最高,成年鸡多为带虫者。近年来深入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对肉种鸡和蛋鸡的危害大,除导致死亡和淘汰率高外,还长期影响鸡的产蛋性能。现将一起雏鸡暴发组织滴虫病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鸡盲肠肝炎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引起的一种鸡比较常见的急性寄生原虫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其中以3周龄至2月龄的雏鸡和青年鸡最为易感。该病主要侵害鸡的盲肠和肝脏,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死亡。近年来,我市一些养鸡场先后出现以盲肠和肝脏病变为主要特征的病鸡病例,经临床观察、病理  相似文献   

18.
鸡组织滴虫病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引起,以盲肠发炎和肝脏表面产生坏死溃疡灶为特征的一种原虫病,多发生于4~6周龄散养、有运动场的鸡群,发病末期,由于血液循环障碍,头部皮肤瘀血呈蓝紫色,故又称鸡盲肠肝炎或黑头病。其他禽类有时也可感染。据报道该病也可感染野雉、孔雀、鹌鹑、鹧鸪等禽类。  相似文献   

19.
组织滴虫病又名盲肠肝炎或黑头病,是鸡或火鸡的一种原虫病。由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盲肠和肝脏引起,以肝脏坏死和盲肠溃疡为特征,也发生于野雉,孔雀和鹌鹑等鸟类。该病多发生于15~60 d的小鸡,传播途径多数人认为是盲肠异刺线虫、蠕虫卵为媒。健康鸡采食异刺线虫虫卵,鸡食入病鸡排出的虫体可感染。  相似文献   

20.
蛋鸡组织滴虫病是由于病鸡的体内寄生火鸡组织滴虫而导致,该原虫有两种形式:分别是组织型原虫和肠腔型原虫,在病鸡体内寄生部位不同,但两种原虫在蛋鸡体内寄生均可发病,该原虫可以随着粪便排出体外,并能长期存活,健康的鸡一旦食入粪便中的原虫便会感染,但主要传播途径是由盲肠内寄生的异刺线虫的卵而传播。感染的蛋鸡初期没有明显症状,但由于病鸡体内的组织滴虫寄生于盲肠并在其体内繁殖,后经过血液进入到肝脏,导致肝脏发生坏死以及盲肠出现溃疡。因此,该病又称为盲肠性肝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病,2周龄至4月龄的幼鸡和青年鸡易发,火鸡最易感,病情严重,死亡率最高,该病的治疗主要是杀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