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利用引进的隐性白羽肉鸡和黑羽乌骨鸡的资源家系及由该亲本建立的资源家系群体,对MCIR基因的进行PCR-SSCP分析,分析其性状与基因型的相关性,并对检测到的基因型与肤色和胫色性状进行卡方独立性检验,结果表明:AA、BB和AB各基因型分布在不同肤色性是中差异显著P〈0.05);CC和CE基因型分布在不同活体胫色性状中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运用比色仪测定了125只成年健康沐川乌骨黑鸡不同部位的肤色性状,并分析了不同部位肤色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鸡冠亮度系数L值最小(42.99),相对其他身体部位鸡冠颜色最黑;背部肤色亮度系数L值与翅下肤色L值、鸡冠色L值、胫色L值呈极显著相关(P0.01),背部肤色a值与翅下肤色L值、鸡冠色L值均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鸡冠色a值与胫色L值显著相关(P0.05);背部肤色b值、翅下肤色b值与鸡冠色L值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以上结果表明在沐川乌骨黑鸡选种过程中,鸡冠色和胫色同样是肤色性状选育的重要指标,其中背部肤色b值和翅下肤色b值越小越好。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对大白猪、长白猪和梅山猪CDIPT基因5'端G/A突变进行了多态性研究.采用PCR-Taq I-RFLP方法在3个不同猪种和"大白×梅山"F2代资源家系中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等位基因A和B在4个群体中表现平衡.对228头"大白×梅山"F2代资源家系进行了CDIPT基因多态性与肉质和胴体性状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该位点AA基因型个体在股二头肌色值、股二头肌大理石纹评分和肌内水分含量性状上表现为显著差异(P<0.05);BB基因型在肩部背膘厚、眼肌厚度和内脂比率性状上表现为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旨在分析黑羽和白羽沐川乌骨黑鸡肤色性状及屠宰性能差异。选用100只黑羽和30只白羽沐川乌骨黑鸡成年母鸡,运用比色仪对比分析了不同羽色对沐川乌骨黑鸡背部肤色、翅下肤色、鸡冠色、胫色的影响,选取白羽和黑羽各10只鸡测定并分析屠宰性能和黑色素(皮肤和胸肌)沉积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黑羽鸡背部肤色和翅下肤色的L值均极显著低于白羽鸡(P0.01);黑羽鸡胫色的L值、a值和b值与白羽鸡无显著差异(P0.05);黑羽和白羽乌骨鸡的活体重和屠宰性能(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无显著差异(P0.05);黑羽鸡皮肤和胸肌中黑色素沉积量显著高于白羽鸡(P0.05)。以上结果表明,黑羽沐川乌骨鸡肤色显著较白羽鸡"乌",黑羽乌骨鸡机体黑色素沉积能力较白羽鸡强。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沐川乌骨黑鸡体重与肤色性状的相关性,试验选用125只成年沐川乌骨黑鸡母鸡,运用比色仪测定了背部肤色、翅下肤色、鸡冠色、胫色,并测定个体体重。结果表明:乌骨鸡背部肤色b*值与体重相关性显著(P0.05),相关系数0.198;背部肤色、翅下肤色、鸡冠色、胫色的亮度系数L*值与体重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鸡冠色的L*值与a*、b*值相关性极显著(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619,0.468;鸡胫色L*值与b*值相关性显著(P0.05),相关系数为0.281。可见在沐川乌骨黑鸡选育过程中可以将背部肤色b*值作为一项选育指标,增加选育效果。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解决优质鸡育种中肤色的选育问题。通过分析不同肤色群体(白色肤色固始鸡、黄色肤色固始鸡和霸王山鸡)BCDO2基因的多态性分布情况,确定BCDO2基因的342位点(chr24:6264296,C/T)和肤色性状完全连锁,该位点可以用在肤色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并且屠宰前后肤色性状的观察结果表明肤色和胫色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7.
以松辽黑猪为研究对象,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了肝脏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基因外显子2的多态性,并将不同基因型与肉质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外显子2发现多态性位点,有AA、AT和TT三种基因型;测序发现在1760 bp处存在T→A的碱基突变.并导致了苯丙氨酸变为亮氨酸;该位点的多态性对松辽黑猪的大理石纹和IMF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大理石纹为AA型显著高于TT型(P<0.05),AT型与AA型,AT型与TT型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IMF含量为AA型和AT型显著高于TT型(P<0.05),AA型和AT型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内质性状的不同基因型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推断L-FABP基因可能是影响猪肉质性状的主效基因或是与影响肉质性状的QTL连锁的基因.  相似文献   

8.
为加快贵州长顺绿壳蛋鸡选育与开发利用,采用PCR-SSCP和DNA测序技术对124只长顺绿壳蛋鸡的雌激素受体1(estrogen receptor,ESR1)基因进行多态性分析,并与其蛋品质性状进行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长顺绿壳蛋鸡ESR1基因中出现AA、AC和CC 3种基因型,其由于A(-999)C 1个SNPs所导致,经χ2适合性检验,基因型分布偏离了Hardy-Weinberg平衡(P<0.05)。基因型与蛋品质性状关联性分析结果显示,3种基因型个体间的蛋重、蛋形指数、蛋黄比率、蛋白比率、蛋壳重差异不显著(P>0.05),而AA与AC基因型个体的蛋壳厚度差异显著(P<0.05),在不影响其它性状的情况下,选择AA基因型个体可得到良好的蛋壳厚度,从而增强蛋品质。  相似文献   

9.
以草原红牛为研究对象,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IGFBP3基因的多态性,并将不同基因型与部分屠宰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第2内含子发现多态性位点,有AA、AB和BB 3种基因型;测序结果显示在8 069 bp处存在C→T的碱基突变;该位点的多态性对草原红牛的眼肌面积有显著影响(P<0.05),AA型显著高于BB型(P<0.05),但与AB型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屠宰性状在不同基因型间差异不显著.由此可以初步推断IGFBP3基因可能是影响草原红牛肉质性状的一个主效基因或是一个与影响肉质性状的QTL连锁的基因.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对10周龄兴义鸭进行体尺性状和屠宰性能测定,并对所测指标进行显著性检验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公、母鸭各体尺指标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屠宰指标除瘦肉率显著低于母鸭(P<0.05),腿骨重和肌胃重显著高于母鸭(P<0.05)外,其他指标未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P>0.05);相关分析显示,兴义鸭各体尺指标间的相关性均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多数屠宰指标间呈现显著相关(P<0.05),其中肺脏与其他指标间的相关性最小;多数体尺性状和屠宰性状间都达到了显著相关水平(P<0.05);胸肌重与胫长、胫围呈显著偏负相关(P<0.05),肌胃重与半潜水长、龙骨长、胫围呈显著偏正相关(P<0.05).以上结果将为兴义鸭今后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为兴义鸭的进一步选育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中国荷斯坦牛OPN基因对产奶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试验以北京地区7个公牛家系共计1196头中国荷斯坦母牛为研究对象,利用荧光标记引物和AB13730测序仪对OPN基因启动子上游1240bp处的T碱基插入,缺失突变(OPN3907)进行了基因型检测,共发现T9T9、T9T10和T10T10三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0535、0.1957和0.7508:通过SAS软件(8.02)对3个产奶性状与OPN基因的关联程度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OPN基因不同基因型间的305d产奶量和乳蛋白量差异显著(P<0.05),乳脂量差异不显著(P>0.05);多重比较结果显示:T9T9和T9T10基因型的305d产奶量和乳蛋白量显著高于T10T10(P<0.05).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阐明猪磷酸酯转移蛋白(phospholipid transfer protein,PLTP)基因第4内含子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位点具有2种等位基因A/a,F4、F5、F6各群体中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4172/0.5828、0.4155/0.5845、0.4309/0.5691。取不同基因型纯合子样品进行测序,共发现4个单核苷酸多态位点(SNPs),其有3个突变为转换,1个为颠换,多态位点分别为1085、1192、1286和1305 bp。应用最小二乘模型分析不同基因型对生长性状(初生重、45日龄体重、4月龄体重及6月龄体重、体高、体长、管围、背膘厚)的影响。结果显示,F4代各性状基因型间差异不显著(P>0.05);F5代Aa基因型个体初生重及背膘厚显著高于AA基因型(P<0.05),与aa基因型个体间差异不显著(P>0.05);F6代aa基因型个体4月龄体重及Aa基因型个体6月龄管围都极显著高于AA基因型(P<0.01),aa基因型个体6月龄体高显著高于AA基因型(P<0.05),Aa基因型个体初生重显著高于AA基因型(P<0.05)。另外,Aa基因型的雌性个体对初生重及膘厚性状的影响较AA基因型高(P<0.05);Aa基因型雄性个体对管围性状的影响较AA基因型高(P<0.01)。研究结果提示猪PLTP基因Aa基因型对生长性状有着重要的影响,该SNP可能是改良猪经济性状的重要分子标记位点。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鸽精子相关抗原6蛋白(SPAG6)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及其与鸽精子活力和体尺性状之间的关系,选择98只12月龄银王鸽,采用DNA直接测序法对SPAG6基因部分片段进行SNPs筛选。结果表明:在SPAG6基因编码区和非编码区分别发现2个和7个突变位点,其中G26789T位点BB基因型个体精子活力显著高于AB基因型(P0.05),AA基因型个体胫长均值显著高于BB基因型(P0.05);C16181G和C16336T位点与胫围显著相关(P0.05),BB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T27507C位点AA基因型个体胫围均值显著高于AB基因型(P0.05);T30364C位点3种基因型个体胸宽差异显著,其中BB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P0.05)。由此可见,SPAG6基因与精子活力和体尺性状密切相关,可以作为银王鸽精子活力与体尺性状分子标记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4.
AQP7基因第4内含子多态性与猪脂肪沉积性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通道蛋白7(Aquaporin 7,AQP7)是新发现的甘油水孔蛋白,其主要功能是运转甘油.本研究首次获得了大白、长白和梅山猪 AQP7 基因第4内含子序列,序列比对发现该序列存在 G/A 突变.采用 PCR-PstI-RFLP 方法在3个不同猪种之间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大白和长白猪种以 G 等位基因为主,而梅山猪群以A等位基因为主,对234头大白×梅山F2代资源家系进行性状关联分析,结果表明该位点与猪板油重、内脂率、背膘厚、肥肉率和瘦肥比率等脂肪沉积性状显著相关(P<0.05),且 GG 基因型个体脂肪沉积性状值显著低于 AA 基因型个体,提高 G 等位基因频率可显著减少脂肪沉积.  相似文献   

15.
选取105头延边黄牛为研究对象,利用克隆测序的方法寻找延边黄牛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基因多态性,采用PCR-RLFP方法进行多态性检测,并与胴体和肉质性状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TG基因第48外显子上发现C218T和A430G2个突变位点,其中C218T位点的不同基因型与大理石花纹存在显著相关,CC基因型个体大理石花纹等级显著高于CT型个体(P<0.05)。A430G位点的不同基因型与宰前活重和眼肌面积存在显著相关,GG基因型个体的宰前活重和眼肌面积显著高于AA型和AG型个体(P<0.05)。其他性状在2个位点的不同基因型间差异不显著。因此,C218T和A430G位点可能是影响延边黄牛胴体和肉质性状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6.
屠云洁  耿照玉 《中国家禽》2003,7(Z1):112-114
优质鸡就是仿土鸡或土鸡,也包括过去在散养条件下生产土鸡的含义。包装性状(羽色、胫色、肤色等)在优质鸡育种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就羽色、胫色、肤色在优质鸡选育中的遗传机制及其选育特性进行逐一阐述。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12个全同胞家系共224只G2代北京鸭资源群体为试验材料,分别利用DNA序列测定和PCR-RFLP方法检测G1和G2代个体基因型。结果在北京鸭小肠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2)基因中共发现4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外显子3中1处SNP(92bp)可导致氨基酸的改变(Gly→Ser),G2代中该SNP产生3种基因型:AA、AB和BB,其频率分别为0.103、0.629和0.268,群体中A基因频率为0.417,B基因频率为0.583。最小二乘分析表明,BB基因型个体的体斜长、胫围和颈长显著高于AB基因型;BB基因型个体胫蹼重、肌胃重和翅重显著高于AA基因型和AB基因型;BB基因型个体头重显著高于AA基因型(P<0.05)。综上所述,FABP2基因外显子3中(92bp)的SNP与北京鸭的部分体尺和屠体性状显著相关,可作为北京鸭体尺和屠体性状标记辅助选择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8.
根据山羊遗传连锁图谱和相关资料,选用7个微卫星座位,对40只辽宁绒山羊基因组DNA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检测;通过标记多态性与生产性状的最小二乘线性模型,进行分子标记与经济性状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7个微卫星座位中只有4个表现出了多态性.微卫星OarJMP8座位上AA、AD基因型个体羊绒纤维长度显著高于其它基因型个体(P<0.05),AD基因型个体产绒量显著高于其它基因型个体(P<0.05);微卫星BM143座位上AC基因型个体羊绒纤维细度显著低于其它基因型个体(P<0.05);微卫星OarAE101座位上AB基因型个体羊绒纤维长度和产绒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它基因型个体(P<0.05,P<0.01);微卫星BM6506座位上从基因型个体产绒量极显著高于其它基因型个体(P<0.01).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兽医学报》2014,(12):2022-2026
本试验采用DNA测序和PCR-SSCP技术,对176只新吉细毛羊KAP13.1基因编码区序列进行多态性分析,并利用最小二乘模型对其多态性与其产毛量、细度、拉伸长度、体质量的关联性进行系统分析。测序表明KAP13.1基因在291bp处发生T→C的突变,在469、528bp处发生C→T的突变,均属同义突变,在T291C位点,CC基因型拉伸长度显著高于TT基因型(P<0.05),而与CT型无显著差异。在C469、528T位点NN基因型的产毛量和拉伸长度显著高于MM型(P<0.05),而与MN基因型无显著差异,其他性状在2个位点的不同基因型间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KAP13.1基因可作为影响新吉细毛羊产毛量和拉伸长度性状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20.
科技动态     
《中国家禽》2006,28(20)
Apo-AI基因多态性与鸡生长和体组成性状的相关研究以明星肉鸡和丝毛乌骨鸡杂交产生的F2资源群体为试验材料,根据鸡载脂蛋白AI(Apo-AI)基因的5′端序列设计引物,采用测序和PCR-SSCP方法进行SNP检测和基因型分析,探讨Apo-AI基因多态性与鸡生长和体组成性状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Apo-AI基因序列起始密码子ATG上游163bp处存在一个A/T突变。该突变产生的不同基因型与鸡生长和体组成性状进行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BB基因型个体的1、2周龄体质量显著高于AA和AB基因型个体的相应体质量(P<0.05);BB基因型个体腹脂质量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的腹脂质量(P<0.05);BB和AB基因型个体的腹脂率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的腹脂率(P<0.05)。可以尝试将Apo-AI基因应用于鸡生长和腹脂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方案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