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总结前人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提出了水资源支撑力概念,并结合浙江实际,构建了水资源支撑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对浙江省各地水资源支撑力进行了量化计算。计算结果显示了浙江省11个地市水资源支撑力情况,基本与各地水资源开发利用实际相符,为提高全省各地水资源工程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缓解水资源短缺矛盾等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构建了基于水资源短缺压力-发展压力-生态系统健康-水资源生产压力的水资源脆弱性指标框架体系,采用熵值法与模糊评价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对山西省2010-2016年的水资源脆弱性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太原市水资源脆弱性年际变化规律不明显,属于中等脆弱,其余各地市7 a间的水资源脆弱性基本呈递减趋势,且大同市、阳泉市、晋城市、晋中市、临汾市等由中等脆弱逐步好转为轻度脆弱。  相似文献   

3.
浅析中国水资源短缺与贫困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农村贫困人口多,减贫任务艰巨。多数贫困农村水资源相对短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供水安全难以保障,农业靠天吃饭现象严重。本文借鉴衡量水资源短缺的国际及国内判定标准,结合水资源短缺类型,分析我国区域水资源短缺状况。结合2009年国家贫困县的地理分布,通过相关分析计算和图谱说明,探讨水资源短缺和贫困间的关系。文章研究成果为进行缺水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针对雁北地区自然条件、水资源状况和供需之间的矛盾,分析了该地区河川径流量和地下水可开采量,客观地论证了该地区水资源的短缺程度。估算了全区目前总需求和2000年需求水量。根据区内现有水利设施的可供水量,提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的对策,以期能解决或缓解雁北地区水的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水资源危机日益显著,水资源情势不断变化,全国各地在水资源管理理念上发生了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的转变.本文在对贵阳市需水预测及水资源供需状况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贵阳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及发展状况,提出了水资源管理理念转变的必要性,并通过分析贵阳市节水潜力,提出相应节水措施.从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以及建立水资源需求侧管理制度等方面给出了相应建议与意见.  相似文献   

6.
水资源短缺风险的直观显示是水资源风险分析和管理的重要研究内容,在分析水资源短缺风险各性能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的综合指标模型,并结合京津地区的具体情况,采用权重组合法将水资源短缺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值、经济损失期望值、经济损失率进行叠加得出京津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风险综合评价分布图。  相似文献   

7.
水稻节水灌溉的研究,各地均在开展。本文针对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规划范围内1400万亩水稻灌溉用水量大,而水资源短缺,远途调来的水更为珍贵的状况,从水稻耗水量,灌溉方式等方面较系统地研究了水稻节水灌溉问题,提出了推广湿灌的科学依据,以及这一措施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房山区位于海河流域,是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的典型区域之一.区域水资源平衡分析是进行水资源科学评价与合理配置的基础,对实现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遥感ET技术,探讨了一种能够考虑耗补关系的水资源平衡分析方法,进而对房山区2002-2004年的水平衡状况进行分析计算,为制定相应的节水政策构建了科学基础平台,也为流域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新郑市水资源供需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口的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国民经济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等.水资源短缺将成为直接制约新郑市经济发展发展的瓶颈.针对新郑市地区特点,在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以2007年为基准年,预测了新郑市规划年水资源供需状况,分析了新郑市未来发展的供需趋势,结合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水资源供给保障措施,为新郑市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规划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江苏沿海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已经成为制约江苏沿海大开发的主要问题之一,如何解决沿海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是实现江苏沿海经济腾飞的重要课题。通过江苏省沿海三市水资源总量的规律入手,分析经济增长与水资源需求量之间的分布规律,并且建立了新一轮周期下江苏沿海水资源供给量的Logistic预测模型。探究江苏沿海大开发之后沿海地区水资源供需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全局和整体出发,强调江苏沿海三市需要解决水资源供给量和需求量的缺口,做好节水工作,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建立起全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管理体系,真正实现江苏经济的腾飞。  相似文献   

11.
2022年北京冬奥会雪上项目将在崇礼区举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使得当地面临一定的水资源压力和风险,这对崇礼区水资源及水环境的治理和改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冬奥会主要雪上项目举办地崇礼区为研究区,基于水足迹理论,核算了2006―2015年崇礼区水资源消耗情况,并结合水量、水质评价崇礼区水资源压力.结果表明,崇礼区2006―2015年平均水足迹为6232.2万m3;蓝水足迹为3389.7万m3,其中种植业消耗蓝水足迹最多;多年平均绿水足迹为2842.4万m3,全部来自种植业;平均灰水足迹为2686.3万m3,其中畜牧业灰水足迹为1524.9万m3,占比达到57%,为主要的污染来源.多年平均水量性缺水指标(Iblue)为2.19,属于重度缺水;水质性缺水指标(Igrey)均值小于1,不存在水质性缺水问题.月尺度的水短缺研究表明,崇礼区水量性水资源短缺集中在5―7月,其中5月份最大,Iblue达5.86.总体而言,崇礼区水环境状况较好,但仍存在水量性水资源短缺的情况,因此需要加强水资源管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2.
In much of the world, fresh water isscarce and getting scarcer. Growing populations, increasing industrialisation, and environmentalconcerns have all put pressure on the water consumedby agriculture.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economicconsequences of a permanent reduction in canal waterfor irrigation. Using detailed cost-of-cultivationdata from the Gediz Basin, Turkey, the key questionsare: How can farmers best respond to reduced surfacewater supplies? How can the canal managementauthorities best distribute this limited water? And,can the demand for water be reduced through input andoutput price policy? These questions are answered withscenario comparisons under several water availability,crop pattern, price and investment assumptions, forthe short and medium time horizons. Keeping productivity high and water use low requirescoordination between farmers and the water managementauthorities.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in this region,farmers should keep all their land irrigated at loweryield levels, rather than reduce their cropped areas.The canal managers should opt for a short irrigationseason, rather than an extended season with long dryintervals. Sensitivity analysis on a range of pricesindicates that crop, rather than water prices, affectthe efficiency of water use. The scenarios areevaluated using AGWAT, a spreadsheet-based farm-budgetprogram which is simple and widely applicable. Therange of policy choices considered establishes aframework of analysis for other, potentiallywater-short basins, beyond the Gediz or Turkey.  相似文献   

13.
不同于其他现有企业家问题的研究,文章通过追溯国外企业家理论发展的简要历程,特别是结合中国现代农业建设的特殊性,对农业产业化中的农业企业家缺位与培育问题作了探索性研究,认为农业企业家在中国农业产业化推进的不同阶段应有不同的培育重点,农业产业化能否向更高层次演进和发展的关键要素和重要力量本质上取决于农业企业家阶层的普遍生成。  相似文献   

14.
在论述当前水资源管理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引入了社会适应性能力概念(也称社会资源或第二类资源),并介绍了其内在构成及其度量指标。同时,构建了社会化水资源稀缺指数,并以河西内陆河-黑河流域中游的张掖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张掖市各县区如果考虑动用当地较丰富的社会资源,则水资源紧缺状况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社会化水资源稀缺指数更能如实反映水资源状况,社会资源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对缓解水资源紧缺程度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寻找一种工艺简单、设备耐用、操作管理方便的净水工艺,对多级粗滤料滤床-慢滤综合净水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根据所设计的试验流程,对两种水质的原水进行试验。苯酚采用4-氨基安替比林直接光度法测定,氨氮采用氨测定的蒸馏滴定法中的预处理方法,溶解氧采用碘量法测定,浊度用光电浊度仪测定。最终得出了多级患联粗滤成熟期有机物去除率与时间关系、氨氮的浓度变化曲线,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间歇供水微咸水不同入渗方式对土壤水盐分布的影响,开展了一维积水间歇入渗试验,研究了微咸水矿化度分别为1.75、3和5g/L,及不同周期数和循环率入渗条件下的入渗特性,并对比了不同矿化度、不同周期数与不同循环率对间歇入渗后土壤水盐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咸水间歇入渗与一般的间歇入渗规律相同,但在试验取用范围内高矿化度、小周期数和高循环率可以有效促进水分入渗,矿化度提高土壤中盐分含量也随之增加,盐分含量随着间歇入渗周期数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7.
多级粗滤料滤床─慢滤综合净水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寻找一种工艺简单、设备耐用、操作管理方便的净水工艺 ,对多级粗滤料滤床慢滤综合净水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根据所设计的试验流程 ,对两种水质的原水进行试验。苯酚采用 4-氨基安替比林直接光度法测定 ,氨氮采用氨测定的蒸馏滴定法中的预处理方法 ,溶解氧采用碘量法测定 ,浊度用光电浊度仪测定。最终得出了多级串联粗滤成熟期有机物去除率与时间关系、氨氮的浓度变化曲线 ,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8.
水资源合理利用与节水灌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提出水资源的概念,指出水资源量不仅取决于水量,还取决于水资源的可利用程度,水资源合理利用主要考虑水资源利用前后水的可利用程度是否充分发挥效用,而不是单纯考虑水资源利用前后水的总量的变化。节水灌溉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已经和将发挥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淡水与微咸水连续和间歇入渗特性的差异,采用矿化度1.33g/L的淡水与矿化度3g/L的微咸水,在黏质土壤条件下进行了一维积水连续入渗及间歇入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微咸水入渗可以改变土壤的结构特性,从而增大土壤的入渗能力;利用一维代数入渗模型对试验资料进行处理,结果表明模型可以比较精确地描述微咸水入渗过程;入渗水为淡水时,间歇入渗减渗,而入渗水为微咸水时,间歇入渗增渗;间歇入渗的循环率不同,其减渗效果及增渗效果都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20.
咸水灌溉对棉花耗水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田间对比试验,连续3 a研究了1、3、5、7 g/L 4个矿化度咸水(记作S1、S2、S3、S4)灌溉对棉田土壤水盐、土壤蒸发、棉花阶段耗水量、籽棉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生育期内根系层土壤含水率和电导率有随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加而增大的趋势,土壤电导率增加尤为明显;年际间,各处理土壤含水率和电导率差异非常大,经过连续3 a灌溉,根系层土壤电导率均未逐年增加。S3和S4处理的平均土壤蒸发强度大于S1处理,S2与S1处理间的差异很小;7 g/L以下咸水灌溉对棉花耗水过程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对总耗水量影响并不明显。3 a的平均籽棉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由大到小顺序均为:S2、S1、S3、S4,S2比S1处理增产2.43%,水分利用效率增加1.15%,S3和S4比S1处理减产1.67%和8.88%,水分利用效率降低0.25%和7.31%,其中,S2和S3与S1处理间差异不显著,S4处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降低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