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茶叶色泽研究概况及其前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茶叶色泽是指茶叶在自然状态下所表现出来的颜色状况。对茶叶色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茶叶色泽与品质的关系、茶叶色泽的形成与改善、茶叶色泽的鉴别与利用等方面。1茶叶色泽与品质的关系茶叶色泽与茶叶品质关系密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茶叶的品质状况。1.1茶叶色泽是茶叶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茶叶色泽是茶叶“色、香、味、形”诸要素的综合反映⑴。这里的“色”就是指茶叶色泽,既反映茶叶的颜色又反映其光泽性。在茶叶感官品质评定中,干茶色泽、汤色、叶底在茶叶感官品质八项因子中占了三项,并依据成品茶色泽将茶叶分为绿茶、红茶、青茶(乌龙…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茶叶》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办的茶叶技术刊物,其宗旨是宣传、推广、普及茶叶科学技术,弘扬茶文化,传播茶叶信息,是广大茶叶干部、技术推广人员、茶叶经营者、茶厂(场)工人、茶农和茶艺工作者、茶叶爱好者的良好读物,也是茶叶科研人员、茶叶院校师生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
许咏梅 《茶叶》2010,36(4):216-218
本文以浙江省茶叶市场为案例,对浙江省村乡级茶叶集市、县市茶叶市场即初级茶叶市场与较成熟的县级茶叶市场之间纵向关联的表现形式、载体运行、价格传递、主体利益的转载、运行机理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茶叶市场间纵向关联实质是茶叶市场由最初的村级集市,逐渐发展到乡镇级的初级茶市,再发展到高级形式即县级茶叶交易市场,比较成规模也相对比较成熟的交易市场。(2)茶叶市场间纵向关联主要是通过茶叶在茶农户、茶叶商贩和茶叶商之间的流通而成。(3)以茶叶为载体,茶农户、茶叶商贩和茶叶商之间进行茶叶流通交换的动力是茶叶流通过程中茶叶价值利益的重新分配,茶叶市场间纵向关联的运行流程作了佐证。  相似文献   

4.
尽管我国具有悠久的茶叶种植、生产和贸易历史,但是在国际茶叶市场竞争及国内茶叶生产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茶叶出口贸易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出口量和出口价格处于劣势地位。我国茶叶企业必须正视技术性贸易壁垒、茶叶质量等对我国茶叶出口的负面影响,对茶叶种植、茶叶生产等方面进行系统改革,实现茶叶企业产业化、国际化发展,提高我国茶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2005年6月28日至30日,由中国茶叶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和福建农林大学共同主办的2005年中国(福建)茶叶品质与茶叶经济学术研讨会,在福建省武夷山隆重举行。本次研讨会有50多位专家、学者报名参会,组委会收到了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浙江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以及福建省茶叶学会、福建茶叶管理机构的专家学者撰写的有关茶叶品质与茶叶经济学术论文44篇。专家学者们报道了茶叶品质形成机理,茶的药理功能,加工工艺、环境、栽培技术与茶叶品质的关系,茶的综合利用,茶叶经济以…  相似文献   

6.
明代末年,茶叶商帮崛起。至清代,茶叶商帮得到很大发展。茶叶商帮的崛起过程大体与中国茶叶经济发展过程合拍,对茶叶经济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主要表现为3个方面:推动茶叶生产发展、促进茶叶出口增长、助推茶叶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7.
《茶叶科学技术》2008,(4):59-59
《茶叶科学技术》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办的茶叶科技综合性期刊,季刊,1960年创刊。主要报道茶树栽培、茶树育种、茶园土壤肥料、茶叶机械、茶叶加工、茶树生理生化、茶树植保与茶叶  相似文献   

8.
《茶叶通讯》是由湖南省茶叶学会主办的茶叶科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43—1106/S,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9-525X。主要刊登茶树栽培、品种、植保、生理生化、茶叶加工、经营管理和茶文化等内容,介绍科研新动态、新成果,推广茶叶各项新技术、新方法,提供各种茶叶信息,适合广大茶叶科技工作者、茶叶经营管理者、生产者、大中专院校茶叶专业师生和饮茶爱好者阅读。  相似文献   

9.
《茶叶》1984,(4)
1984年11月9—10日,浙农大茶叶系与商业部杭州茶叶加工研究所、浙江省茶叶公司在农大联合举行茶话会,热烈庆贺我国著名茶叶专家庄晚芳教授从事茶叶教育科研五十周年。庄老现任浙农大茶叶系教授、浙江省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商业部杭州茶叶加工研究所名誉所长。他从1934年开始,就从事茶叶教育科研工作,为培养专门人才,发展茶叶事业和  相似文献   

10.
茶叶生物化学主要涵盖鲜叶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及茶叶加工过程中化学成分在酶、微生物、温度等条件下的结构转化两方面的内容。茶叶生物化学的研究与茶叶的品质密切相关,例如茶叶汤色、滋味、香气等关键品质因素都取决于茶叶的内在化学成分。茶叶生物化学的研究是茶叶学科的基础,主要内容包括咖啡碱、茶氨酸和儿茶素的生物合成及其调控,以及茶叶加工过程中品质成分变化规律的机理。茶叶生物化学的研究可以为茶叶基础研究、种植生产、产品开发等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综述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茶叶生物化学的研究进展,供茶叶教育、研究、加工等相关行业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茶叶市场的繁荣,一种叫做"茶叶银行"的行业逐渐兴起。这个茶叶银行具有保管茶叶、作为中介、储存和销售等职能,除此之外,还提供银行的业务,比如说提供贷款、作为第三方进行担保,为茶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促进了茶叶行业的发展。本文就从茶叶银行的概念、茶叶银行的优势、茶叶银行的风险及其发展路径展开分析,来论述茶叶银行对茶叶行业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茶叶产业包含茶叶鲜叶生产、茶叶初制加工业、精茶加工业和茶叶营销业以及茶文化产业,是农村实现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和商品流通紧密结合的大产业。茶叶产品的营销环节是茶叶产品进入市场的纽带,亦是茶叶产品由使用价值转化为商品价值的主要渠道。所以茶叶企业重视茶叶产品营销策略是提升茶叶商品价值,提高经营效益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一、国际茶叶贸易的新格局当前国际茶叶贸易出现了新格局,这对我国茶叶生产与出口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国际茶叶贸易新格局,主要表现在印度、斯里兰卡茶叶一统天下的局面和英国茶叶进口大国的地位均已发生动摇,随之而起的是中国、肯尼亚、印度尼西亚茶叶的掘起和苏联茶叶进口大国地位的急剧上升以及巴基斯坦茶叶进口的  相似文献   

14.
《茶叶科学技术》2008,(1):37-37
《茶叶科学技术》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办的茶叶科技综合性期刊,季刊,1960年创刊。主要报道茶树栽培、茶树育种、茶园土壤肥料、茶叶机械、茶叶加工、茶树生理生化、茶树植保与茶叶经  相似文献   

15.
《茶叶科学技术》2006,(4):19-19
《茶叶科学技术》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办的茶叶科技综合性期刊,季刊,1960年创刊。主要报道茶树栽培、茶树育种、茶园土壤肥料、茶叶机械、茶叶加工、茶树生理生化、茶树植保与茶叶经  相似文献   

16.
李林燕 《福建茶叶》2016,(6):262-263
茶叶名称翻译广泛应用于茶叶经济贸易、茶叶对外宣传、茶叶文化讲授等多方面,对我国茶叶贸易的发展和茶文化传播做出巨大贡献。本文任务为论茶文化景区中英文茶叶名称标识对照翻译,茶文化景区也是茶文化宣传的渠道之一,茶文化景区的茶叶名称的由来具有悠久历史。通过分析茶文化翻译语境、茶叶名称翻译方式和茶文化传播范围,指出茶叶名称翻译对茶叶相关行业宣传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今年来,《茶叶通讯》在内容上,紧密结合茶叶生产的实际,宣传党对茶叶生产的方针、政策,介绍茶叶先进经验和国内外新的科技成果,把重点放到了茶叶科学技术的普及上,因而更加适合广大从事茶叶生产、收购技术人员和茶区人民群众学、用茶叶科学的需要。涟源地区茶叶学会为了更好地利用《茶叶通讯》促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综述了近20年气象因子对茶叶生长、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茶叶冻害防御、茶叶气候区划、气候与早茶品种的引进、茶叶开采期与产量预报、茶叶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9.
刘振  赵洋  梁国强  杨阳 《茶叶通讯》2010,37(3):21-23,27
茶叶标准对于促进茶叶生产、规范茶叶市场、保护消费者权益、扩大茶叶出口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国内茶叶标准现状的研究,探讨了我国茶叶标准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中国茶叶》是由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办的茶叶技术刊物,其宗旨是宣传、推广、普及茶叶科学技术,弘扬茶文化,传播茶叶信息。主要报道茶叶生产、科研、流通、经贸、教育等领域的实用技术、先进经验、最新研究成果和新方法,以及茶文化、茶与健康、茶叶基础理论、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