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为微生物菌剂的产品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产酸克雷伯氏菌Rs-5与枯草芽孢杆菌组合BCL-8按不同比例复配,研究不同复配组合对棉花的解盐促生作用及其对立枯丝核菌的抑菌效果。[结果]产酸克雷伯氏菌Rs-5与枯草芽孢杆菌组合BCL-8按1∶(1~2)复配时,对立枯丝核菌具有很好的抑菌效应;两者按1∶(1~2)复配浸种的棉花种子的发芽率为86.67%(是对照组的1.49倍),盆栽试验中棉花种子的发芽率和成苗率分别达到60.00%和50.00%,分别是对照组的1.50和1.67倍。[结论]产酸克雷伯氏菌Rs-5与枯草芽孢杆菌组合BCL-8按适当比例复配对盐胁迫条件下的棉花具有显著的促生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解盐促生细菌Rs-5和Rs-198的生理特性及其在盐胁迫下对棉花发芽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两株菌的促生性能。【方法】利用钼锑抗比色法和Salkowski法分别测定细菌培养液中可溶性磷和IAA(吲哚-3-乙酸)的含量,并通过盆栽试验检测两株菌对棉花发芽的影响。【结果】经菌株的生理生化初步鉴定,菌株Rs-5和Rs-198分别归属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 sp.)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两株菌处理棉花种子后,种子在含盐土壤中的发芽率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6.3%和34.4%。在无机磷培养基中菌株Rs-5和Rs-198都具有溶解磷酸三钙的性能,可溶解磷的最大含量分别达到了73.38和82.41 mg•L-1,培养基的pH分别由7.48降到5.22和4.54。在测定IAA的分泌试验中,菌株Rs-5和Rs-198培养液中的IAA含量在96 h分别达到了7.09和10.77 mg•L-1,并一直保持较高水平。【结论】两株菌的产酸溶磷与分泌生长素的性能是在盐胁迫下提高棉花发芽和出苗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棉花立枯病是影响新疆棉花产量和质量的重要病害,筛选高效防病药剂,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为害。【方法】采用分属不同融合群的立枯丝核菌菌株作为供试菌,通过抑菌圈实验、毒力测定和田间防效验证,对多种立枯病防病用药进行比较和筛选。【结果】12种药剂对棉花立枯丝核菌主要融合群(AG4)的抑制作用有明显差异,12种药剂中,甲基立枯磷、GJJ、BL、卫福、代森锰锌、百菌清等8种药剂抑菌作用较好;9种农药对立枯丝核菌的毒力大小差异显著,同一种农药对不同融合群的毒力亦有一定差异,4种农药中对立枯丝核菌总的毒力及对棉花立枯病菌主要融合群的毒力较大,EC50<3 mg/L的药剂有GJJ、甲基立枯磷、BL、卫福;4种药剂的田间防病效果在大田最高防效达65%以上。【结论】12种药剂中4种药剂(GJJ、甲基立枯磷、卫福、BL)对棉花立枯病有较好的防效;GJJ、甲基立枯磷对棉花立枯病表现出高效防病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秋海棠中筛选植物促生菌,并探究其对植物促生防病作用机制。【方法】将健康的秋海棠植株整株挖出,采集健康部位的根部和茎部,清洗后进行表面消毒,并切割为6~8段(每段长度约0.5cm),将切段的材料分别置于3种筛选培养基(PDA培养基、YMA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进行培养,以筛选出目标促生菌,并分析促生菌的促生能力以及抑菌活性;最后采用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均以无菌水处理为对照,分析了促生菌对大豆和番茄生长的影响。【结果】从秋海棠根部和茎部分离获得22株菌株,其中11株菌具有多种促生和防病作用。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单一促生菌处理大豆的株高、根长、茎长、茎直径和果实鲜质量分别平均增加27.33%,15.84%,23.46%,13.20%,22.39%;Y-01与Y-02混合菌液处理的促生效应明显优于单一促生菌,大豆株高、根长、茎长、茎直径和果实鲜质量较对照分别增加了37.42%,25.65%,38.53%,16.42%和34.84%。大田试验结果表明,灌根处理15和60d后,11株单一促生菌和Y-01与Y-02混合菌液处理能明显促进番茄的生长。【结论】从秋海棠中筛选到了多株促生菌菌株,其对植物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研究产几丁质酶枯草芽孢杆菌对立枯丝核菌的拮抗作用,采用对峙培养法、显微观察法和盆栽试验法考察产几丁质酶枯草芽孢杆菌对立枯丝核菌的拮抗作用,利用液体深层发酵法发酵枯草芽孢杆菌,用发酵液对立枯丝核菌进行拮抗试验,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深层发酵产物可抑制立枯丝核菌菌丝的生长及菌核萌发,其中发酵液对菌丝生长抑制率高达88.1%,菌核萌发抑制率为77%,盆栽试验用发酵液原液施用防病效果可达70.0%。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杀菌剂和化肥对生防菌防病、促生作用的影响,为综合利用生防菌防治植物病害、促进植物生长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平板对峙法,测定生防菌Sc11、153和Fo47对尖镰孢萎蔫专化型的皿内拮抗作用及其发酵液的抑菌作用,通过盆栽试验测定生防菌与杀菌剂、化肥结合对棉花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及对棉株的促生作用。【结果】放线菌Sc11和153的发酵液对尖镰孢萎蔫专化型皿内抑制作用显著,抑制率分别为67.5%和55.0%;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生防菌与杀菌剂、化肥结合对棉花枯萎病的防效高于单因素处理,菌株Sc11和菌株Fo47分别与多菌灵溶液结合对棉花枯萎病的防治效果最佳,抑制率为64.99%和57.10%。【结论】杀菌剂、化肥与生防菌结合提高了生防菌的防病促生效果,体现了生防菌与杀菌剂、化肥结合应用防治植物病害的优越性,为植物病害有效防治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芽孢杆菌SL-23和SL-44对加工番茄防病促生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加工番茄根际土壤中分离到两株具有促生拮抗作用的芽孢杆菌SL-23和SL-44.分别用两株芽孢杆菌的发酵液处理番茄的立枯丝核菌菌片,其电导率与呼吸强度均出现先升后降的变化.在防治加工番茄苗期立枯病的盆栽实验中,芽孢杆菌SL-23和SL-44的防治效果分别可达49.96;和20.65;.而化学试剂五氯硝基苯的防治效果仅为0.81;.种子发芽试验和幼苗促生试验表明,芽孢杆菌SL-23和SL-44可促进加工番茄幼芽和苗期的生长,分别提高发芽率12.5;和18.75;,苗期SL-44的促生效果尤为显著,植株鲜重和干重的增加量分别可达70.9;和53.14;.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薰衣草精油在抑菌方面的功能,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作用,为天然抗菌剂的开发提供依据。【方法】以薰衣草精油作为天然抑菌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其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作用。【结果】在体积分数5.0μL/mL下薰衣草精油处理5 d,对棉花立枯丝核菌、小麦黑胚病菌、番茄早疫病菌具有100%的抑制作用。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显示,薰衣草精油对6种供试菌抑制作用从强到弱分别是棉花立枯丝核菌、小麦黑胚病菌、番茄早疫病菌、水稻稻瘟病菌、棉花黄萎病菌、棉花枯萎病菌。【结论】薰衣草精油对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在农药应用中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引起花椰菜苗期枯萎病的病原菌,并筛选出有效低毒的生物农药.【方法】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生物学特性测定及室内药剂筛选.【结果】表明该病害为丝核菌属的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引起的苗期立枯病;立枯丝核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光照条件为L/D=16h/8h;室内药剂筛选发现50%乙蒜素水剂、63%恶霉蛋白水剂和特效灭萎灵粉剂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效果较好,抑菌率分别达到了100%、88.44%和75.98%;其EC_(50)值分别为233.87,0.965 9,1 348.96μg/mL.【结论】63%恶霉蛋白水剂是防治花椰菜苗期立枯病的有效低毒的生物农药.  相似文献   

10.
草莓根腐病拮抗真菌筛选鉴定及其防病促生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索利用植物病、健株根域土壤微生物区系比较法快速筛选高效、广谱且有实际防病促生作用生防真菌的可行性。【方法】根据菌落培养与扫描电镜形态特征及rDNA-ITS序列对拮抗真菌进行鉴定;生长速率法测定菌株无菌发酵滤液的拮抗活性,盖玻片对峙培养法观察拮抗真菌对草莓根腐病原菌菌丝形态的影响;室内发芽试验法测定真菌无菌发酵滤液促种子萌发活性;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拮抗真菌对草莓根腐病的防病促生作用;土壤稀释平皿分离法测定拮抗真菌的定殖能力及对草莓根域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结果】经鉴定,2株拮抗真菌HF3和HF7分别为灰黄青霉(Penicillium griseofulvum)和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其无菌发酵滤液对7种供试病原真菌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培养96 h时,HF3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和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菌丝生长抑菌率均为100.0%。HF3菌丝对大双孢柱孢(Cylindrocarpon macrodidyma CF9)菌丝具有溶解作用,使病菌菌丝出现扭曲、变细、断裂及原生质浓缩等畸变现象;HF3和HF7 103和104倍稀释无菌发酵滤液可促进甜瓜种子萌发及胚根、胚芽生长。HF7 104倍稀释液对西瓜种子萌发及胚芽、胚根生长具有促进作用;HF3和HF7对盆栽草莓根腐病的防效分别达53.0%和46.9%,同时可促进盆栽草莓植株生长,提高果实产量;菌株HF3和HF7在草莓根表定殖数量分别为2.23×105、1.02×105 CFU•g-1干土,同时减少了大双孢柱孢数量;接种HF3和HF7可有效调整草莓根域微生物区系,促进土壤微生态恢复平衡。【结论】通过植物病、健株根区土壤微生物区系比较可以快速筛选到高效广谱且有实际防病促生作用的生防真菌;HF3和HF7对草莓根腐病防治具有较高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EM菌(Effective Microorganisms)对盐胁迫下核桃幼苗生长、光合特性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方法】 采用盆栽试验,分析不同 NaCl浓度(0、0.4%、0.8%和1.2%)持续胁迫下,接种EM真菌对和田厚皮实生核桃幼苗耐盐性的影响。【结果】 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升高,各处理幼苗生物量、光合能力及抗氧化能力均显著降低。在不同 NaCl浓度胁迫条件下,接种EM菌的幼苗生物量、光合能力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显著高于非菌根植株,而叶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AD)含量显著低于非菌根植株。盐胁迫后,非菌根植株的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MAD含量、SOD和POD酶活性变化幅度明显大于接种EM菌的幼苗。【结论】 核桃幼苗对盐胁迫比较敏感,EM菌可提高幼苗生物量、光合能力及抗氧化能力,从而提高核桃幼苗耐盐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外源硅提高棉花幼苗抗盐性的效应。【方法】以棉花品种新陆早45号为试验材料,采用营养液培养法,研究外源硅对不同程度盐胁迫下棉花幼苗光合色素含量、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盐胁迫下棉花幼苗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叶绿素总量(Chl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随着盐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而施用外源硅后均呈上升趋势。棉花幼苗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均随盐浓度升高而逐渐下降,施用外源硅后可缓解光合参数下降趋势。盐胁迫下棉花幼苗光化学猝灭系数(qP)、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PSⅡ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额[Y(NPQ)]和PSⅡ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额[Y(NO)]逐渐减小,施用外源硅后可使qP等荧光参数值上升,但各处理间差异并不显著。外源硅改善了盐胁迫对棉花幼苗光合色素生物合成和光合气体交换能力的抑制效应,提高了抗盐性。盐分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三种抗氧化酶的活性均随盐浓度升高降低,而施硅则提高了SOD、POD和CAT抗氧化酶的活性。【结论】外源硅能提高盐胁迫下棉花幼苗光合、叶绿素荧光及抗氧化酶活性,阻止盐胁迫下有害物质的积累,提高了棉花幼苗的抗盐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作物在盐分逆境条件下的抗性是减轻盐害与促进盐渍化农田作物生长的有效方法.通过比较硒、硅、黄腐酸、氯甲基吡啶4种抗逆胁迫因子及其组合在盐胁迫下提高棉花抗盐性效果,筛选出能提高棉花抗盐的最优组合.[方法]在网室条件下,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各因子及其组合对盐分胁迫下棉花生物量、SOD、CAT、APX、MDA、脯氨酸等形态学、生理学指标的影响;同时应用灰色系统原理,通过等权、加权2种方法研究棉花的16个生物学指标对不同抗盐因子及其组合的响应.[结果]硒、黄腐酸、硅和氯甲基吡啶4个单项因子对缓解棉花抗盐胁迫作用的排序为硅>黄腐酸>氯甲基吡啶>硒,且它们之间有一定的正交互作用.16个不同抗盐因子组合中se-Fa- Ni的加权关联度最大,是最优组合.[结论]硒、黄腐酸和氯甲基吡啶组合(Se-Fa-Ni)是盐胁迫下提高棉花抗盐性的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土壤盐渍化严重制约棉花幼苗生长,褪黑素(Melatonin,MT)能有效调控植物在盐胁迫下的生长机制。研究外源褪黑素对盐胁迫下棉花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对棉花幼苗叶面喷施外源褪黑素的方法,分析外源褪黑素在NaCl胁迫下棉花幼苗生长及光合系统的响应,筛选出最适喷施褪黑素浓度。以新陆中70号为材料,设置不同褪黑素浓度(25、50、100、200 μmol/L)处理,测定NaCl胁迫下不同时间段(1、3、6和9 d)棉花幼苗生长指标及叶片荧光、光合作用参数等指标。【结果】NaCl胁迫显著降低棉花幼苗株高、叶片光合、荧光指标,喷施外源褪黑素后,促进株高生长及干物质质量的增加,并有效缓解了NaCl胁迫对棉花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最大光化学效率、PSⅡ有效光量子产量、光化学猝灭等指标的影响,减少NaCl胁迫对棉花幼苗的损伤。【结论】NaCl胁迫条件下,外源褪黑素能有效促进棉花幼苗生长,喷施100 μmol/L褪黑素浓度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生防细菌B579与多菌灵协同防治立枯病的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菌灵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该药剂在10μg/ml浓度下对生防细菌B579生长无影响。通过多菌灵与生防细菌B579协同作用的室内生测及室外盆栽试验,表明该混剂能够有效地防治蔬菜苗期立枯病,且在2 000倍浓度下防效达87.3%。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S-亚硝基谷胱甘肽(GSNO)对盐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筛选出提高番茄耐盐性的适宜施用浓度。【方法】 选用番茄品种中蔬4号。采用营养液栽培法。NaCl(100 mmol/L)胁迫下,番茄幼苗叶面分别喷施不同浓度的GSNO(0、0.1、0.2、0.3、0.4、0.5、0.6 mmol/L)。测定分析不同浓度外源GSNO对盐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及根系活力、叶绿素及丙二醛(MDA)含量、电解质渗透率和脯氨酸(Pro)含量的影响。【结果】 (1)NaCl胁迫显著降低了番茄幼苗的株高、茎粗、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重、鲜重、根系活力、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显著提高了番茄幼苗的丙二醛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对电解质渗透率无显著影响;(2)外源施用0.1~0.3 mmol/L GSNO可通过不同程度地提高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和脯氨酸含量,降低膜脂过氧化和膜完整性的破坏程度而有效缓解盐胁迫对番茄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和提高盐适应性,而实验施用的高浓度(0.5~0.6 mmol/L)GSNO的施用虽对盐胁迫下番茄幼苗的已造成伤害,但尚未达到抑制盐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的作用。【结论】 NaCl胁迫显著影响了番茄幼苗的正常生长,外源施加适宜浓度的GSNO能有效缓解盐胁迫对番茄幼苗的影响。以0.1 mmol/L GSNO施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在17种载体中玉米粉玉米芯粉载体最适宜于 GVP 的生长和产孢。在灭菌土盆栽试验和田间小区试验中,用这种载体制成的菌粉单独或与低量 PCNB(每千克±10mg)联合防治出苗前和出苗后的杉苗立枯病(Rhizoctonia solani)都是有效的,但后者优于前者。GVP 菌粉加到灭菌土壤中2周,它的群体数量增到10~8数量级,以后逐渐下降在10~5~10~6数量级之间波动;而 R.solani 的群体数量却急剧下降并保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棉苗经低温胁迫后喷施调节剂,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幼苗低温冷害的修复作用,为棉花幼苗抵御低温冷害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棉花品种新陆早57号为材料,采用人工模拟低温方法,在子叶期4℃ 24 h处理后,叶面喷施清水为对照,分别喷施7种不同植物调节剂溶液后,置于25℃ 14 h/10 h(昼/夜)的人工气候箱内恢复,分析不同生长调节剂对棉花幼苗冷害的生长情况和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结果】与清水处理比较,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后棉花幼苗的株高增加了5.10%~9.87%,茎粗增加了5.28%~8.71%,主根长增加了5.24%~9.33%,鲜重增加了2.26%~5.98%,干重增加了2.38%~8.61%,冷害指数下降了1.79~5.29个百分点,脯氨酸增加了5.04%~5.58%,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了5.07%~5.67%,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了5.05%~5.87%;CAT酶活性增加了2.21%~7.95%。SOD酶活性增加了3.79%~5.56%,POD酶活性增加了2.18%~5.56%。【结论】在低温胁迫后,在常温恢复过程中叶面喷施生长调节剂可有效的提高棉花幼苗叶片的渗透调节能力和抗氧化能力,促进植株生长,修复低温胁迫对植株的伤害,以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提高棉花幼苗抗寒性。其中,调节剂对低温胁迫后棉花幼苗恢复效果的综合作用排序为“阿泰灵”>α-萘乙酸钠>胺鲜脂>“碧护”>复硝酚钠>腐殖酸>黄腐酸钾Ⅱ型>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