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色季拉山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西藏东南部地区色季拉山样地的调查,从不同类型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与海拔、坡向的关系等方面对其植被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该特定的地带性地区,植物群落层次结构受海拔、坡向的影响,群落物种多样性程度为阴坡低于阳坡;森林群落内不同生长型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在阴坡大小顺序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在阳坡则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随海拔的升高,阴、阳坡的物种组成差异缩小,植被群落类型和植物组成也相似,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表现出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
物种丰富度是反映物种多样性的指标之一,研究物种丰富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对自然保护区的发展、规划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选取广东省已经进行过深入调查的19个自然保护区为样本,对物种丰富度(科数、属数和种数)及环境因子(经度、纬度、海拔、年均温度、无霜期、年均降雨量、相对湿度、面积)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物种丰富度与经度呈显著负相关,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通过样地调查,对云台山不同生境马尾松林下植被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境马尾松林下灌木层物种丰富度及优势种存在一定差异。阳坡平均物种数达14种,阴坡平均物种数达13种,阳坡马尾松林下灌木层植被丰富度略高于阴坡,这与植被所处的小区域环境不同有着密切关系。阴坡马尾松林下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比阳坡高得多,阴坡平均物种数为9种,阳坡平均物种数只有4种。阴坡灌木层Simpson多样性指数大于阳坡,阳坡草本层Simpson多样性指数大于阴坡。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阐明不同坡向植物群落的空间结构,探究环境因子对其的影响。【方法】在区内阳坡与阴坡的代表性地段的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利用角尺度、大小比数以及混交度等空间结构参数分析群落空间结构特征,然后将群落空间结构参数与样地环境因子进行冗余分析。【结果】阳坡与阴坡各层平均胸径、高度与冠幅之间灌木层差异最为显著(P<0.05);各层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阴坡>阳坡,且差异显著(P<0.05);林分聚集程度:阴坡>阳坡;阴坡径级结构呈倒J型,而阳坡径级结构呈偏正态分布;树种混交程度阴坡<阳坡。结合环境因子运用RDA对其结果进行分析,说明林木空间分布状态与太阳辐射呈负相关,大小比数与全氮呈负相关。【结论】阴坡光照受限导致种内聚集,种间竞争激烈,群落稳定性差,而阳坡土壤干燥致使氮元素循环受限,影响植物生长。因此,土壤含水率、氮元素含量和光照是石漠化封山育林区植被生长和发育的限制性因素。  相似文献   

5.
岷江干旱河谷植物群落分布特征及梯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典型地段植物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梯度变化效应,采用物种多样性研究中常用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等指标测定茂县飞虹桥两岸植物群落不同海拔梯度物种多样性,分析了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梯度变化效应及坡向差异性。结果表明,飞虹桥两岸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梯度变化规律明显,随着海拔的下降,不论是阴坡还是阳坡,受焚风效应的影响程度不断加大,群落微生境产生劣变,物种数目、多样性指数、群落盖度、物种高度等指标均呈减小的趋势;因阳光直射时间长短的差异,阳坡的干旱效应影响范围高于阴坡。  相似文献   

6.
《安徽农业科学》2020,(5):88-92
以雅安市为研究区,以2001、2009和2016年相同时像的Landsat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基于植被指数的像元二分法分别计算雅安市的植被覆盖度,并且结合DEM数据,分析不同海拔带、坡度带和坡向的植被覆盖分布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雅安市植被覆盖度2001—2016年不断递增;在海拔0~3 000 m区域植被覆盖度较高,在海拔>3 000 m地区,植被覆盖度依次降低。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具有明显的坡度分宜特征,总体上呈现出随坡度的增加植被覆盖度先增加后减少的特征。研究区域总体来看阴坡、半阴坡、阳坡、半阳坡4个坡相植被覆盖度差异不显著,阴坡植被覆盖度较高。  相似文献   

7.
西藏色季拉山林线植物群落多样性格局及林线的稳定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样地调查,采用α和β指数对西藏东南部地区色季拉山林线森林植物群落类型的多样性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色季拉山海拔和坡向决定了林线植物群落分布类型与物种组成,林线群落物种多样性程度为阳坡高于阴坡。②阳坡林线森林群落各层次多样性指数表现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规律;而阴坡则表现出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的规律。③物种替代率为阴坡高于阳坡;在林线过渡带边缘物种替代率高且物种种类变化明显,而在林线过渡带区域内物种替代率变化幅度较小,表现出林线边缘环境对物种具有较强的筛选作用。④林线以下,群落物种多样性变化明显,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大小主要受草本植物种类的影响。林线生态过渡带结束,阴、阳坡的物种组成差异缩小,植被群落类型也相似。   相似文献   

8.
北京山区植物优势种群分布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北京山区为研究区域,采用遥感影像数据和DEM数据结合实地数据采集验证,利用GIS技术作出量化统计分析,研究北京周边山区植物优势种群分布状况,并在此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北京山区植物优势种群分布规律,分析植物优势种群分布与海拔、坡度坡向、降水量、土壤岩性和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北京市山区主要优势种群为乔灌草植物组成的46个种群;随着地形地貌的改变,海拔升高,气温逐步下降,太阳辐射不断增强,平榛、毛榛等因生物特性耐寒成为该区域的优势物种,占据主导地位;阳坡与阴坡,光照时长和光照强度不同,阳坡优势种群为喜光耐旱的植物,阴坡优势种群为耐阴喜水植物;在一定程度上,降雨量的高低决定了一些对水分依赖性大的植物的生长,而且,在水分充足时,同种类的植物生长状况愈加良好,植被的覆盖度增加,叶面积指数更大,枝叶较为茂密;在土壤厚度大、有机质含量高、pH偏小的地区,植物优势物种为较高大的乔木,随着土壤厚度和有机质含量的降低,pH增大,植物优势物种逐步演变为灌木类植物和草本类植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秦岭山地秦岭箭竹(Fargesia qinlingensis)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及影响因子,为进一步了解秦岭箭竹的生长发育和揭示该群落的更新演替规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典型样方法设立18块10m×10m的样地,其中依据坡向(阴坡、阳坡)设置6块,依据海拔(1470,1874,2270,2643m)设置12块,并计算每块样地的物种重要值、丰富度、优势度、多样性、均匀度指数,分析不同坡向和海拔秦岭箭竹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分别选取灌木层和草本层重要值较大的8种植物,利用Levins公式计算并分析其生态位宽度。【结果】秦岭箭竹群落中共有79种植物,其中灌木层23种,占总物种数的29.1%,秦岭箭竹重要值为57.95%,远大于其他物种,是该群落的建群种;草本层有56种,占70.9%,其中披针叶苔草(Carex lanceolata)重要值为15.05%,是草本层的主要优势种;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大于灌木层,说明灌木层物种对草本层物种无明显的抑制作用。灌木层与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均表现为阴坡大于阳坡。随着海拔的升高,物种多样性均呈现减小趋势。群落内重要值较大物种的生态位宽度较大,分布在0.68~0.95,秦岭箭竹在群落中的生态位宽度最大,为0.95;凤毛菊(Saussurea japonica)在草本层中的生态位宽度最大,为0.86。【结论】秦岭箭竹群落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优于灌木层;阴坡有利于群落内物种的生长发育和更新演替;海拔对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有影响,且对灌木层的影响大于草本层。群落内各种植物的生长状况和环境因子都是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对一定区域内生物多样性的合理保护往往需要在景观水平上了解生物多样性分布的总体规律.借助于典型抽样调查和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法来预测物种丰富度是定量研究生物多样性宏观分布规律的重要途径.以阿尔泰山小东沟林区为对象,在外业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主要气象因子、地形因子和植被指数(NDVI)作为预测变量,利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分别提取主要环境信息和构建物种丰富度预测模型,借助ArcGIS9.1的空间分析功能,得到了阿尔泰山小东沟林区乔木物种丰富度空间分布预测图,并利用残差图评价其精度.将小东沟乔木物种丰富度预测图分别与坡度、坡向和海拔图叠加,分析不同地形条件下乔木物种丰富度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占总研究区面积70.28%的区域,其乔木物种丰富度在3到4种之间.坡度0-5°的地形条件下乔木物种丰富度出现频率最高的数值是3,其余坡度条件下,乔木物种丰富度出现频率最高的数值是4;乔木物种丰富度在西坡和西北坡出现频率最高的数值是3,其余坡向乔木物种丰富度出现频率最高的数值均是4;海拔梯度上,乔木物种丰富度出现频率最高的数值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残差类型面积统计表明,较强预测水平面积和中等预测水平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94.62%,表明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163 个样地调查以及线路和补充调查表明, 龙泉市兰花共计7 种2 变种,其中1 种为浙江新记录。兰花的生长分布与地形、气候、土壤和植物等生境因子关系密切。海拔高度变化能影响并限制兰花种类和数量的分布;西坡、中上坡和陡急坡兰花分布多;兰花喜荫, 但需要一定光照强度, 对空气湿度要求较高;兰花最适生长于壤质、团粒、酸性或强酸性、有机质含量高、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兰花与上层乔木树种关系不大, 而与杜鹃、木等酸性灌木树种有一定相关。通过推算, 龙泉市兰花资源蕴藏总量为2592.8 万束。文中对龙泉市兰花资源状况作了分析, 概要地提出了保护意见。  相似文献   

12.
海南五指山野生兰科植物的垂直分布格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毅 《热带农业科学》2011,31(4):28-32,38
在海南五指山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选择海拔高度为700~850 m、850~1 000 m、1 000~1 150 m、1150~1 300 m、1 300~1450 m、1 450~1 600 m、1 600~1 750 m、1 750~1 867 m共8个连续的海拔梯度,分别对植物群落中的野生兰科植物进行普查。结果表明,海南五指山野生兰科植物的垂直分布格局呈"中间膨胀型"或"单峰型",随着海拔升高,各海拔段有野生兰科植物依次为20、30、29、24、12、9、7、2种,其中850~1 300 m海拔段的物种多样性较高。对各海拔样点的聚类结果表明,海南五指山野生兰科植物可分为"高山生态分布"、"温凉潮湿型"、"湿热型"、"半干热或干热型"4种生境类型,海拔850 m为五指山野生兰科植物区系垂直分布的分界,是五指山野生兰科植物由热带向亚热带成分过渡的分界线。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太白山4个不同林带的叶蝉进行了物种组成、多样性和丰富度的研究。应用香农-维纳(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H)、辛普森(Simpson)多样性指数(D)和物种均匀度指数(J)对太白山不同林带叶蝉多样性和物种均匀度进行了分析。运用Jaccard指数计算了不同林带叶蝉组成的相似性,并利用SPSS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海拔高度和林带的变化,叶蝉的分布受到很大影响。在低海拔地带,叶蝉种类、种群数量、生物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较高,相反则偏低。太白山南坡的叶蝉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高于同海拔北坡相应林带。在高海拔地带,同坡向连续的林带叶蝉种类组成相似性较高;但在低海拔地带,同一林带的不同坡向上叶蝉种类组成相似性最大。太白山叶蝉以广布种比例最大,东洋种与古北种比例相近。  相似文献   

14.
贵阳市兰科植物多样性及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10要2013 年野生兰科植物资源调查为背景,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贵阳市野生兰科植物的种类组成、多样性特征、地理区系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该区物种种类组成丰富,共有兰科植物80 种,分属34 属,以兰属种类最多、占16.25%,绶草属、瘦房兰属、短瓣兰属等23 属各占1.25%;(2)分布范围广泛,涉及在黔中6 大植被类型,但多集中分布在海拔800~1 200 m 的生态环境保护较好的地段;(3)生活型组成齐全,以地生兰和附生兰为主,有地生兰48种,占总种数的60%,有附生兰(包括半附生)29 种,占总种数的36.25%,腐生兰仅3 种,占总种数的3.75%;(4)区系组成丰富,可划分为10 个类型和1 个变型,以热带成分为主,温带成分次之;特有种类比例较大,中国特有2 属、24种,占总种数的5.88%、30.00%;(5)受危种类多,近危36 种,易危33种,濒危8种,极危1种,无危仅有2种。  相似文献   

15.
利用农业废弃物栽培花卉和树木,既能有效提高生产量,又能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从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探究农业废弃物对兰花生长的影响,本文以泥炭土、火山石、树皮作为兰花培育的单一基质,以菌渣、水稻秸秆、泥炭土、火山石、松树皮、珍珠岩等制成混合基质,研究不同基质对兰花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基质比单一基质更适合兰花生长。利用农业废弃物中的水稻秸秆和菌渣作为兰花栽培基质,既可以实现环境保护,又可以节约兰花的栽培成本。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不同坡度景观林的叶面积指数及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等生理指标的测定,换算得到不同坡度景观林固碳释氧、吸热释水等生态效益指标。结果表明,若注重绿化覆盖度及三维绿量,则以叶面积指数为主导,在台地及0°~20°坡地选择侧柏(LAI∶0.648)为骨干树种;在20°~40°坡地选择山桃(LAI∶0.488)为骨干树种;在40°以上坡面,选择胶东卫矛(LAI∶0.743)和火棘(LAI∶0.589)为骨干树种。若注重生态效益,则以固碳释氧量为主导,在台地及0°~20°坡地选择侧柏(17.587、12.791g·m-2·d-1)为骨干树种;在20°~40°坡地选择山桃(18.662、13.572g·m-2·d-1)为骨干树种;在40°以上坡面,选择火棘(14.218、10.340g·m-2·d-1)为骨干树种。若注重城市或城镇热岛效应,则以吸热释氧量为主导,在台地及0°~20°坡地选择酸枣(1 149.524kJ·m-2·d-1,1 990.498g·m-2·d-1)为骨干树种;在20°~40°坡地选择山桃(929.407kJ·m-2·d-1,1 609.346g·m-2·d-1)为骨干树种;在40°以上坡面,选择火棘(1481.387kJ·m-2·d-1,2 565.145g·m-2·d-1)为骨干树种。针对不同生态需求选择不同景观林是完成干旱半干旱城镇(郊)陡坡及人工立面景观林配置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土壤种子库直接参与地上植被自然更新,与地上植被关系紧密,研究分析海拔和坡向对陡坡土壤种子库的影响及其与地上植物群落的关系,为高陡边坡植被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本文以伏牛山600、800和1 000 m不同海拔与坡向(阴坡和阳坡)的陡坡自然植物群落为对象,通过植物群落调查、土壤种子库采集、种子萌发试验等研究手段,综合分析了海拔与坡向对伏牛山自然陡坡土壤种子库特征的影响。  结果  (1)地上植物群落植物种共67种,壳斗科植物占优势。土壤种子库有62个物种,以草本植物为主,占82.26%,远高于木本植物,其中菊科物种数最大,占整体24.19%,其次为禾本科和石竹科,分别都占9.68%。(2)土壤种子库密度在1 263 ~ 10 363 粒/m2之间,其中莎草科种子储量最高,其次为菊科和禾本科;土壤种子库具有一定的垂直结构,表现为上层(0 ~ 2 cm)和中层(2 ~ 5 cm)土壤种子库储量高于下层(5 ~ 10 cm)。(3)乔木层、灌木层物种丰富度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P < 0.05),草本层物种丰富度与坡向呈显著负相关(P < 0.05)。土壤种子密度与海拔、坡向呈显著正相关(P < 0.05)。(4)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具有较大差异,共有种仅有17种,物种相似性系数较低,在0.08 ~ 0.21之间,其中草本层与土壤种子库具有较高的物种相似性,乔木层、灌木层结构对种子库特征具有一定的影响。  结论  伏牛山600 ~ 1 000 m自然陡坡土壤种子库和地上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都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大,其中1 000 m阳坡土壤种子库密度和物种多样性最高,具有较强的植被恢复潜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更精准地保护和修复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环境,明晰不同立地环境下金沙江干热河谷各区段植物多样性结构特征与差异。  方法  采用标准样地调查法调查金沙江干热河谷上段、中段和下段共47个样地的植物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等。  结果  ① 金沙江干热河谷植物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从上段到下段有增加趋势,植物丰富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天然林(20.56)、人工林(12.16)、稀树灌草丛(8.00),天然林和人工林之间多样性和均匀度差异均不显著。② 随海拔上升,植物多样性有增加趋势。阴坡植物多样性显著高于阳坡(P<0.05)。③ 在海拔800~1 400 m,上段、中段和下段多样性差异不显著,而在海拔1 400~2 000 m,多样性从大到小依次为下段、中段、上段;同一坡向下段的植物多样性均高于中段和上段,且下段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上段(P<0.05)。  结论  受海拔和坡向等立地环境的影响,金沙江干热河谷各区段植物多样性存在明显差异,局部造林可提高当地的植物多样性。图1表4参27  相似文献   

19.
滇西北怒山西坡蚂蚁群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样地调查法探讨滇西北怒山西坡蚂蚁群落特点与物种多样性。该区域是我国蚂蚁区系比较丰富的地区,亚科和属的丰富度比较明显,其物种丰富度具有随海拔升高而递减、从南向北递减的基本规律。蚂蚁的物种丰富度、个体密度和物种多样性主要受小生境积温和森林结构制约,结构良好、积温较高的小生境拥有更高的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积温较高的阳性小生境拥有更高的蚂蚁个体密度。蚂蚁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均反映出滇西北怒山西坡具有显著的生境多样性特点,同时也反映出该区域的山体中下部已经受到人类活动的’深度干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