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醋糟与不同基质配比对南方红豆杉苗期生长的影响,遴选适宜南方红豆杉容器苗生长的复合基质配比,以南方红豆杉1年生苗为材料,设置10种不同配比的基质处理,测定不同配比复合基质性状特征,分析不同配比下南方红豆杉容器苗生长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醋糟基质可促进南方红豆杉苗株高、地径和总侧枝数的增长,且以醋糟∶锯末体积比为80%∶20%和醋糟∶锯末∶珍珠岩配比为60%∶20%∶20%2个处理的容器苗生长效果较好。醋糟可以替代泥炭作为南方红豆杉容器苗的轻基质;醋糟中添加锯末比例较高的基质不利于南方红豆杉容器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在滇西北须弥红豆杉的主要天然分布区丽江市,结合生产实践中广泛使用的几种育苗基质,开展了腐殖土、腐殖土+圃地土、圃地土、泥炭基质4种育苗基质对须弥红豆杉实生容器苗生长影响的试验.苗木培育586天后对其成苗率、全株长度、苗高、根系长度及1~3级根数目等生长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腐殖土+圃地土的育苗效果最佳,单独使用腐殖土作为育苗基质的效果最差;证明了传统认为的泥炭基质、腐殖土育苗效果最好、圃地土效果最差的观念并不正确.研究结果对滇西北地区开展须弥红豆杉壮苗培育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对其他地区的红豆杉苗木生产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灰木莲容器苗培育基质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松皮粉、黄心土、森林表土、火烧土、泥炭5种基质设置6种配比处理开展灰木莲容器苗培育试验,选用苗高、地径、苗木质量指数、容器基质重量等指标进行苗木质量评定,并依据造林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的苗高、地径和容器基质重量均达到极显著差异,苗木质量指数亦差异显著;处理3(黄心土50%+松皮粉25%+表土25%)的苗木质量和造林效果最好,其次是处理5(黄心土60%+松皮粉25%+火烧土15%)和处理4(黄心土50%+松皮粉50%),处理2(黄心土75%+泥炭25%)最差;建议生产上添加25%.50%的松皮粉作为灰木莲容器育苗基质。  相似文献   

4.
浙江樟(Cinnamomum chekiangense)是重要的珍贵树种,在大力推广珍贵树种造林中,优质容器苗的培育是造林成功的关键,而育苗基质直接决定着苗木质量。本文以浙江樟1年生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的方法,研究5种不同配比基质(黄泥、锯末、泥炭)对苗木株高、地径、生物量的生长和氮磷钾养分积累的影响,旨在筛选出适合浙江樟容器苗培育的基质配比,为优质容器苗的培育提供基础。结果表明A3(黄心土︰泥炭︰锯末=40︰30︰30)基质最有利于浙江樟的生长,株高和地径均显著高于A5(P0.05);A3基质培育的浙江樟叶片、枝干、根系和总生物量均为最大,分别为33.63,39.57,48.43,121.64 g·株~(-1),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浙江樟全株氮、磷、钾积累量以A3基质为佳,分别为3 168.8,137.3,673.1 mg·株~(-1);灰色关联度法评价表明,A3基质是浙江樟容器苗生长的最优基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质配方对紫叶紫薇容器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紫叶紫薇容器苗培育的基质配方,为紫叶紫薇容器育苗提供指导。【方法】以紫叶紫薇优良品种‘丹红紫叶’为研究对象,设计圃地土、泥炭、珍珠岩、蛭石配制成17种基质配方,研究不同基质的理化性质,测定不同处理的紫薇容器苗的生长和生理指标,并利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各处理紫薇容器苗的综合质量。【结果】不同基质对紫薇容器苗的生长及生理影响显著,圃地土30%+泥炭50%+蛭石10%+珍珠岩10%(T11)在生长和生理方面综合表现最佳,圃地土(CK)最差,T11配方的容器苗高、冠幅生长量及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根尖数、生物量积累、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比纯圃地土(CK)高出28.52%、25.10%、159.42%、152.55%、139.94%、225.58%、28.20%、25.08%。苗木质量综合评价排序为:T11> T13> T5> T15> T12> T2> T6> T1> T7>T10> T16> T9> T8> T14> T3> T4&...  相似文献   

6.
利用经发酵消毒后的黑木耳和香菇菌棒废弃物,设计与泥炭、谷壳的不同配比基质处理,研究其对红豆树、木荷和黄连木3种容器苗生长和芽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对废菌棒复合基质的生长反应显著,其芽苗移栽成活差异也很大;当废菌棒量不超过20%、谷壳不低于40%时其容器苗生长量和芽苗移栽成活率较好,接近于生产上常用的60%泥炭+40%谷壳的对照配比基质处理,其中20%废黑木耳菌棒+40%泥炭+40%谷壳为最佳的基质配方,20%废香菇菌棒+40%泥炭+40%谷壳和40%废黑木耳菌棒+30%泥炭+30%谷壳次之;随着配比基质中废菌棒量的增多和谷壳量的减少,3树种容器苗的苗高、地径生长和芽苗上袋成活率呈明显的降低趋势;比较分析表明,配比废黑木耳菌棒的复合基质其容器育苗效果优于配比废香菇菌棒的基质处理,这主要是由于香菇菌棒颗粒小而易吸水,透水透气性差的缘故。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不同基质不同容器对普陀樟Cinnamomum japonicumvar.Chenii苗木生长的影响,在苗木试验基地设置6个育苗处理,即选择圃地土、35%黄心土+35%泥炭+30%猪粪、1/3火烧土+1/3黄心土+1/3圃地土的3种配置基质分别与普通营养钵和控根容器对比处理对普陀樟2a生苗进行试验,1a后测定高度相对生长量、地径相对生长量、高径比、叶绿素、根系鲜重、地上部分鲜重、地上地下部分鲜重比、根系活力、可溶性糖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植物控根栽培的过程中,容器的选用和基质的不同与否是影响苗木生长指标的重要因素;选用35%黄心土+35%泥炭+30%猪粪有机肥和控根容器在普陀樟容器苗栽培中是最适宜的。  相似文献   

8.
舟山新木姜子和普陀樟容器育苗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舟山新木姜子、普陀樟2种海岛特色树种,开展不同基质和不同容器规格的容器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基质中,舟山新木姜子的苗高、地径、株干重,普陀樟的地径、根冠比等指标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其他指标及主根长、≥2 cm侧根数和在不同容器规格中培育的容器苗各项指标差异不显著.根据试验结果和应用实际,培育1 a生容器苗,舟山新木姜子宜选用圃地土,普陀樟宜选用圃地土或2/5泥炭 1/10珍珠岩 1/2圃地土,容器采用12 cm×10 cm规格的软塑料营养体.  相似文献   

9.
容器规格、基质配比对菩提树容器苗生长及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适合菩提树容器苗生长的最佳容器规格及基质配比,为完善我国北方地区菩提树容器育苗技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按照直径和高度设置3种容器规格,以园土、育苗土、珍珠岩、蛭石为基质材料,设置5个水平的基质配比,共15种组合,测定不同处理组合下菩提树容器苗的株高、地径和生物量等生长指标以及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生理指标,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结果】容器规格和基质配比对菩提树容器苗生长规律的影响显著。6—8月为菩提树容器苗株高的速生期,株高以A1B5处理组合(A1:15 cm×20 cm美植袋;B5:20%园土+30%育苗土+10%珍珠岩+40%蛭石)较优;9月为地径增长的速生期,地径生长以A1B4处理组合(B4:40%园土+30%育苗土+10%珍珠岩+20%蛭石)较优。不同容器规格处理中,A1处理下菩提树容器苗的生物量、苗木质量指数极显著高于A2(18 cm×23 cm)、A3(20 cm×30 cm)处理,A2处理下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生理指标显著高于A1和A3处理,小规格的容器明显有利于菩提树容器苗株高、地径的生长及生物量的累积。不同基质配比处理中,B5处理下生物量、苗木质量指数、高径比等生长形态指标以及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生理指标均显著高于其他基质配比处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5个容器规格和基质配比的组合中,A2B5、A1B5组合较优。【结论】随着容器规格的增大,菩提树容器苗的苗木质量指数降低,15 cm×20 cm美植袋最适宜菩提树容器苗生物量的累积,为最佳容器规格。20%园土+30%育苗土+10%珍珠岩+40%蛭石为其最佳基质配比,可以更好地促进菩提树容器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为建立适合川南地区乌桕容器育苗技术体系,本研究通过析因试验设计,分析基质配比、缓释肥量、容器规格对乌桕容器苗生长的影响,并对容器育苗摆放密度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年生乌桕容器苗生长受基质配比、容器规格、缓释肥量三种因素及其两两相互、三者之间作用的影响显著;单因素均值分析来看,基质配比A1(椰糠1:泥炭1:土1)的苗高、地径均值显著高于其他配比;苗高与高径比均随缓释肥量水平的提高而提高;10.0×13.5cm规格容器的苗高、地径、高径比均显著优于其他规格;采用A1基质可以在较低的缓释肥施入量(1 kg·m-3)、中等规格容器(10.0×13.5)cm的情况下获得高质量的苗木,节约育苗成本。当乌桕容器苗摆放密度为6×6(个·m-2)时,苗高、地径、高径比均表现最好,随着容器苗摆放密度增大,地径、高径比均有显著减小的趋势。筛选出最适合四川南部地区进行乌桕容器育苗的因素组合是:基质配比为椰糠1∶泥炭1∶土1、缓释肥量为3 kg/m3、无纺布容器规格为10.0 cm×13.5 cm、容器摆放密度为6×6(个·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