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南充蚕种场土门坝一组桑园地处南充市西桥环子河侧,共有桑园面积52.85亩,其中投产面积50亩,桑树11325株,沙质壤土,栽植型式以7×3尺,7×4尺,为主,树龄结构50年代栽植的7亩,73年栽植的45亩,其余为每年零星栽植,有固定职工3人,常年性临工11人。该组桑园由于历史等多种原因,亩桑产叶量80年前一直徘徊不前,年亩桑产叶量仅800  相似文献   

2.
1适合复合栽植的桑园条件 1.1桑树品种及栽植密度 以树型直立型桑品种为主,如育7-11品种。亩栽1 000株,宽窄行栽植,宽行株行距为0.4m×2m;窄行株行距为0.4m×1.3m,便于管理和间作。  相似文献   

3.
日照市东港区现有桑园1.8万亩,近几年来,通过采取强化桑园的肥水管理,优化桑园的群体结构,适当调整养蚕布局、良桑饱食以及室外上蔟室内挂等技术,实现了成林桑园亩桑产茧150公斤的好成绩,具体配套措施如下:一、高标准建园 选择土壤肥沃,离村较近,水浇条件方便的地块,.行距1.4米,株距0.4米,亩栽1200株,栽植前开深、宽各50厘米的栽植沟、沟内每亩施入4000公斤土杂肥和50公斤桑树专用肥,苗木选择健壮丰产性能好的湖桑32号,定干高度为20厘米.  相似文献   

4.
孙杰 《江苏蚕业》1993,(1):52-52,34
<正> 为了提高桑园单产,探讨 TAKRE 光合蚕桑液在桑园的使用效果,我们于1992年春季在如皋市常青乡进行了 TAKRE 光合蚕桑液叶面喷施试验,该乡是典型的高沙土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仅为0.70—0.84。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一)供试材料:1.桑品种为湖桑32号,两年生桑,亩栽1500株,蚕品种为苏5×苏6。2.TAKRE 光合蚕桑液Ⅰ号、Ⅱ号、Ⅲ号,由江苏省激素研究所提供。(二)试验地点:李洋村5组7亩,3组7亩,使用蚕桑液Ⅰ号;叶庄村8组8亩,使用蚕桑液Ⅱ号、ⅢI号。  相似文献   

5.
<正> 启东市现有桑园面积3800 hm~2,主要桑品种有育71-1、农桑8号、湖桑32号、新一之濑、桐乡青、育151等,其中育71-1的栽植面积1130hm~2,农桑8号930hm~2,湖桑32号1300hm~2,其余品种的面积较少。这些桑品种的丰产性状在生产中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探索和了解各桑品种的有关性状,探讨不同桑品种在当地的适应性,我们对育71-1、农桑8号、湖桑32号等几个主要桑品种的性状进行了比较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 目前苏、浙蚕区栽培的桑品种较多,在经济性状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为此,我们对15个桑品种在产量、叶质和抗病性(黄化型萎缩病)等方面进行了初步鉴定,现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桑品种:早生桑六个,即早青桑、育2号、白皮火桑、乌皮桑、真桑、黄海1号(本场选育)。中晚生桑9个,即新一之濑、湖桑197号、湖桑7号、桐乡青、荷叶桑、湖桑199号、大墨斗、大种桑、荷叶白(湖桑32号)。均于1976年春栽植,低干养成,亩栽600株,株行距2.5×4尺。桑园全年亩施纯氮约64斤,其中化肥占33%,有机肥占67%。按常规施肥时期分次施入。  相似文献   

7.
桑园面积增加 ,桑树品种更新。开春以来 ,陕南蚕区结合退耕还林 ,广植桑树。全省新增桑园面积近 5万亩 ,主要在安康市、汉中市、商洛市。石泉等蚕桑基地县 (区 )大面积栽植了产叶量高的三倍体新桑品种“陕桑 30 5” ,并用该品种接穗嫁接改造老劣桑。“陕桑 30 5”在水肥条件好的地方栽植 ,产叶量比现行湖桑系列品种提高 30 %以上。春蚕发种量下降 ,养蚕时间推迟。截止 5月 12日 ,累计全省已发春蚕种 2 3.2 1万张 ,与去春相比 ,减少 2 .1万张 ,下降 8%。由于今春气温偏低 ,发种时间比往年推迟十天左右。发种量下降的原因 ,一是去年下半年茧价…  相似文献   

8.
<正> 我场近600亩桑园中,有低洼低产的重粘土250亩,占桑园总面积的40%强。栽植形式一般为2×1公尺或2×1.33公尺。该部分桑园分布在南充市近郊的平坝上。因地势低洼,排水困难,造成“十年九涝”,加之本身土质差,土  相似文献   

9.
栽桑养蚕是我县农民增收的主要项目之一。1995年,全县桑园面积高达45000亩。受茧丝市场等因素的冲击,目前桑园面积已回落到4500亩,现有桑园大多数是在1982~1985年前后所栽,树龄已达20年左右。一部分桑园产叶量有所下降,蚕农经济效益受到一定影响。为此,2003年春,在不影响养蚕的情况下,我们在新沟镇开展了间栽新桑、压条培桑的桑园更新试验。通过三年来的工作,取得了一些经验。现将试验情况初报如下: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点试验田位于新沟镇新合村七组养蚕户韩天青桑园,面积2亩。1.2试验材料新栽桑品种为711,压条桑品种为湖桑32,对照桑…  相似文献   

10.
方礼德 《蚕桑通报》1990,21(4):25-27
我市桑园大多是溪滩桑园,亩桑产叶量较低,平均在750kg左右,为了提高亩桑产叶量,1989年对本市亩桑产叶2600~2800kg(产茧150~180kg)的7个农户的施肥情况进行了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调查方法1.桑园面积:对7户的桑园面积全部实地丈量。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适于四川省丘陵非良田栽培的优良桑品种,在江油市进行了强桑1号桑树新品种的栽培鉴定试验,结果表明:强桑1号与对照桑品种湖桑32号相比,不同栽植密度的单位面积桑园的全年产叶量密植桑园区(行株距为1.25 m×0.35 m)增产18.96%,低干桑园区(行株距为1.35 m×0.48 m)增产26.61%,万头茧层量提高2.38%,百公斤桑产茧量提高5.21%,并表现出枝叶生长旺盛、抗旱耐瘠性强和秋叶硬化较迟等特性,适于四川丘陵蚕区作为中熟桑品种栽植.  相似文献   

12.
<正> 近年来,桑树品种资源开发应用和桑苗繁殖、建园方法等都有新的进展。采取合理配置品种,改进建园方法,培养丰产群体结构,实行适宜的剪伐收获技术,充分发挥桑园行间与桑树生长的“时空差”,对提高单位面积经济效益,促进我区蚕业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为此,对目前新建桑园实现快速高产的技术模式,提出如下设想: 一、新建桑园的栽培、剪伐方法,可采用以下两种形式1、三列式:栽植时,两行良桑中间加三行杂交桑,良桑行距3米,株距0.5米  相似文献   

13.
对育71-1品种桑春季枝梢干枯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由于育71-1桑品种良好的丰产性能得到广大蚕农的认可,近几年的种植规模迅速扩大,至2004年底,如皋市已有育71-1品种桑园面积近4000公顷,占桑田总面积的60%,部分镇村的育71-1桑园面积占比甚至达90%以上。随着育71-1栽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育71-1品种桑的一些品种特性逐渐被人们掌握, 也逐步暴露出一些缺陷,例如,春季常能看到育71-1 品种桑园成片、成块的桑树枝条梢部甚至整枝干枯不发芽,影响了桑园产叶量,引起蚕农恐慌。  相似文献   

14.
张正国 《四川蚕业》2003,31(1):47-49
桑叶是蚕的唯一天然饲料 ,故养蚕单产及茧丝质量和亩桑收益的提高 ,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包含桑品种在内的培桑技术的进步 ,促进单位面积桑叶产、质量的提高来实现的。以江油战旗、贯山两乡为例 ,1 987年的桑园面积约 3 0 0 0亩 ,主栽南一号和 60 71等品种 ,产茧 1 2 3t,亩产茧 41kg。 1 997年由于普及川 852良种 ,桑园面积近 2 3 0 0亩 ,产茧 1 79 4t,亩茧量 78kg。同比桑园面积减少 2 3 % ,产茧量却增加 46% ,亩茧量提高90 % ,其中 ,来自养蚕单产提高 1 4kg占3 8% ,桑品种增茧 2 3kg占 62 %。由此表明 ,桑树良种是支撑蚕业生产发…  相似文献   

15.
<正> 1990年冬白蒲镇引进桑树新品种育71—1,栽植0.8公顷(12亩),其中有一块0.74公顷的连片桑园。此桑园1992年全年养蚕36.125张,每公顷平均饲养蚕种45.16张(亩平养种3.3张)、产茧1235.7公斤,产值13086.55元,每公顷产茧1545公斤,产值16358元,(亩平产茧111.6公斤,亩平产值达1181.10元),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通过两年的调查和观察,我们发现育71—1具有高产、优质、抗性强的特点,主要生产指标均优于目前的当家品种湖桑32号。白蒲镇文峰村4组徐汉壁家一块0.033公顷(0.5亩)的桑园,此桑园于1990年冬分别栽植湖桑32号和育71—1各300株,两品  相似文献   

16.
<正> 乾县杨汉公社牛池大队去年春季建了65亩桑园,栽植密度为1×6尺。为了达到当年养蚕的目的,我们给桑树行间间套广秧苗,为了不影响新栽桑树的生长和发育,给桑树行子的左右两边各留1尺宽的距离。这样既提高了单位面绩的产叶量,又能确保新栽桑树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相似文献   

17.
陈伟  赵勇  廖安武 《四川蚕业》2007,35(4):57-58
家住西昌市月华乡新星村一社的全国劳动模范李和湘,2006年养蚕收入达到113486元,成为凉山州养蚕第一大户。李和湘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承包了集体荒山256亩(1亩=667m2,下同),主要栽植桉树、花椒、石榴等,将地势比较平缓的30亩荒山建成高标准桑园,调整10亩承包地,建成密植桑园,在山坡地埂上栽植了部分四边桑,目前已有20亩坡地桑、8亩田桑进入盛产期。修起了一楼一底480平方米的专用蚕房,全部使用省力化蚕台和纸板方格蔟,2006年又投入7·8万元修建了三级提灌站,解决了自家桑园及周围桑园的灌溉问题。2006年李和湘一家养蚕98盒,产茧5158kg,单…  相似文献   

18.
“桑保Ⅰ号、桑保Ⅱ号”对桑疫病防治效果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如皋市6300km2桑园中,育71—1品种桑栽植面积占全市桑园总面积的90%以上。由于该桑品种对桑疫病的抗性较差,加上我市春季多大风,夏秋季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加速了桑疫病的传播蔓延。自2003年至今,桑疫病的发生呈现出逐年加重、逐步扩大的趋势,发病严重的田块,秋季整园的桑树枝条顶端发黑枯萎,停止生长,  相似文献   

19.
<正> 从1981年以来,我县普遍采取“四边桑”和“小桑园”相结合的栽桑形式,积极引导蚕农向蚕桑专业化方向发展,先后有572户蚕农在补齐“四边桑”的同时,选用良桑品种新栽矮干、密植“家庭小桑园”共计834亩。由于加强了肥培管理,栽植当年  相似文献   

20.
张乃达 《蚕桑通报》1992,23(1):54-58
利用杂交桑建立桑园,在广东1985年调查,面积约4万亩。杂交桑品种的利用,是我国栽桑上的一项重大技术革新。由中国农科院蚕研所孙晓霞等育成的丰驰桑,原名中桑5801×育82,具有丰产、优质、早生、发芽率高等特性。与湖桑32号(荷叶白)比较,产叶量提高11.4~15%;叶质以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茧丝长、解舒率、出丝率等衡量,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