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3 毫秒
1.
张润生 《现代园艺》2011,(15):26-27
文章简单地介绍了油茶种植的优点和我国促进油茶产业发展的政策。我国油茶种植产业一直是宁化县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发展油茶产业,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帮助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在宁化县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并论述了未来油茶产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油茶属于木本油料植物,具有丰富的食用价值。本文详细地介绍了芽接油茶种植工艺,对促进我国油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油茶作物是制作食用油的主要原材料,用油茶作物制作的食用油,对人类心血管系统等的健康、治疗与防治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油茶作物也是制作化妆品的主要成分,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开始种植油茶作物,并取得了较为可观的经济收益,有效地种植油茶作物,积极创新油茶种植技术,对地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分析了油茶栽培技术与油茶产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油茶产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粮油安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增加农村闲余劳动力就业有着重要意义。鉴于此,重点探讨了我国油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建议,以期为我国油茶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周建湘 《花卉》2016,(18):67-69
油茶是一种我国特有的生产食用油的树种,油茶的种植促进了我国油料行业的发展。一直以来,湖南省都是我国油茶的主要产地之一,油茶的发展有效的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湖南省湘乡市作为全国油茶示范基地建设县市之一,一直以来都是油茶的重要产地。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油茶产业的发展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何在当今形势下更快更好的促进湘乡市油茶产业的发展成为了当地人民及政府所关注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湘乡市油茶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取得的成效,然后详细的分析介绍了湘乡市油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期促进湘乡市油茶产业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6.
油茶种植作为林业产业,具有不错发展前景。果实可榨油,并在其它领域中也有广泛应用。安徽东至县金寺山林场适合油茶种植,该区域种植了大量的油茶树,为提升油茶产量,应加强对油茶栽培关键技术和管理。  相似文献   

7.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在此大背景下,大力发展油茶产业,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江西是我国中部的林业大省,具有良好的油茶种植自然条件,近年来江西省政府将油茶作为保就业、促增长的重点,大力推动油茶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近几年来江西省油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在此大背景下,大力发展油茶产业,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江西是我国中部的林业大省,具有良好的油茶种植自然条件,近年来江西省政府将油茶作为保就业、促增长的重点,大力推动油茶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近几年来江西省油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卢建  王君 《现代园艺》2023,(2):41-43
油茶林不仅是一种以经济效益为目的的资源,而且是“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油茶林的管理,引进先进的油茶种植技术,是保证油茶产业发展的根本性要求,也是维护油茶林生态效益的基本前提。目前,全国各地油茶林种植中最常见的问题——低产,主要是由管理粗放、林木老化、品种混杂、缺乏优质种、造林规划不当等原因造成。基于此,通过提出针对性的丰产改造技术、实施精细化管理、引用高接换冠技术,从而提升油茶林种植效益,促进我国油茶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家之一,虽然在农业方面有着世界先进水平,却也在深受病虫害的困扰。农业始终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基产业,治理病虫害也就成了发展根基的重中之重。油茶产业是农业的一部分,是带动部分山区农民发家致富的理想产业,也是拉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法之一,治理油茶病虫害迫在眉睫。结合我国长久以来丰富的种植经验,以及现有的油茶种植技术,使得农民能够掌握科学的防治虫害的方法,是现今治理油茶病虫害的首要目标。  相似文献   

11.
探析油茶园艺化高产高效栽培集成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西是我国中部重要的农业省份,具备种植油茶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江西的油茶生产在我国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分析了油茶园艺化高产高效栽培集成技术,介绍了油茶园艺化的种植方法。  相似文献   

12.
陈永迪 《花卉》2020,(22):258-259
基于推动油茶产业更好发展的目的,本文提出林下间作模式的应用策略,分析不同间作模式对油茶幼林树体生长的影响,共享给相关人员参考。试验结果表明,作物对油茶幼林树种的影响顺序为大豆、花生、玉米,其原因是大豆、花生属于豆科植物,根系有根瘤菌,可以起到固氮作用,提高土壤肥力,同时在南方夏季炎热天气大豆、花生枝叶可为土壤遮阴、保湿,对油茶幼林营养生长有促进作用。而像玉米等高杆植物,根系深,对土壤覆盖效果也不佳,反而会抑制油茶幼林生长。油茶种植实践中要做好试验分析,制定完善的种植方案,推动油茶产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油茶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一体,对于推进山区综合开发、促进捉民就业增收、维护国家粮油安全、改善人民健康状况、加快国土绿化进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做强做大油茶产业出发,建议种植油茶一定要把提升科学技术放在首位,处理好种植技术、资金投入、低产林改造、油茶加工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食用油进口国,国内食用油供给一直存在较大缺口,提高食用油国内供给水平迫在眉睫。油茶等木本油料产业不与粮争地,是我国保障油料供给的优势产业、潜力产业。因此,大力发展油茶产业能保障我国粮油安全,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助推乡村振兴。近年来,樟树市油茶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油茶产业发展迅速,正在成为全市林业的主导产业。采用实地调研和查阅文献的方法,分析樟树市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发展优势、存在的问题,提出6条针对油茶发展的建议,以期为油茶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油茶(Camelliaoleifera)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其出油率关系到油茶的比较效益,直接影响林农种植的积极性和加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关系到我国油茶产业的健康发展。油茶的出油率不仅与油茶的品种有关,而且与油茶生长的立地因子和气候因子和采收后的油茶果实和种子后熟等有关。从品种选择、环境选择与调控、抚育管理、适时采收、采后处理、改进加工工艺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油茶出油率,对促进林农和企业增效增收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吕志杰 《现代园艺》2023,(10):29-31
油茶是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木本油料树种,种植历史悠久,全国分布广泛,具有适应力强、耐瘠薄、抗燃等特性,同时,还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为了更好地提高油茶产量,促进油茶产业发展,需要不断提高油茶种植、管理技术水平。以湖南永州地区油茶种植现状为例,从油茶造林选址、整地、油茶林抚育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分析了油茶丰产栽培、经营管理等技术要点,以期能为提高油茶种植产量与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陈跃 《现代园艺》2012,(18):16-17,19,20,22
油茶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产业发展的潜力大、前景广。本文在分析松桃县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及优势、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认识,强化组织领导;加强种苗市场管理,规范生产秩序;创新经营模式,大力推进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大力推广科学种植技术,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多渠道投入,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实施品牌战略,加强市场开拓等对策与建议,以促进松桃县油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绥宁县是油茶传统主产区,栽培历史悠久,但目前还存在产量低、效益差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油茶产业的发展。在总结绥宁县油茶种植现状的同时,浅析了该县在油茶种植过程中存在资金投入不足、管理粗放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油茶种植高产栽培技术模式,为促进绥宁县油茶产业的更好发展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油茶是我国最为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之一,油茶修剪技术是保障其高产的重要措施,而对于不同类型的油茶必须有针对性采用相应的修剪技术。本文介绍了油茶的生物学特性和油茶的修剪时间、修剪原则,并分别对油茶的幼林、成林和低产林的修剪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油茶是我国农业中一大重要作物,油茶的产量与质量,与农民的收入及生活水平,与油茶产业链的发展息息相关。所以提高油茶产量势在必行,是油茶种植人员必须攻关和拿下的一个关键点。在油茶种植技术中,病虫害的防治占据很重要的一部分,在种植技术不断完善的现阶段,病虫害依旧是一大主要问题。本文就以油茶种植现状、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这两项的具体措施这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