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云南是全国主要的蔗糖基地,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是云南甘蔗主产区,自然生产条件十分有利于甘蔗产业的发展。笔者作为耿马县甘蔗技术推广站的一名农艺师,在不断的工作探索和积累中,总结到围绕延长甘蔗产业链、做强做大甘蔗产业,实行"甘蔗—蔗稍青贮氨化—养牛—沼气池—沼渣(液)还蔗"模式的农业循环经济产生良好的生态与环境效益,极大的推动了当地甘蔗产业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和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2.
《农村实用技术》2014,(8):52-52
<正>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始建于1956年,全所占地350亩(其中开远300亩,瑞丽50亩),是云南甘蔗产业中心科研单位,国家甘蔗产业主要科研机构,国家农业科研百强所之一。全所任务:根据云南和全国蔗糖生产发展对甘蔗科技的要求,以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为主,积极开展相关的应用基础和高新技术应用研究,重点解决不同发展时期云南  相似文献   

3.
蔗糖产业是云南重要的区域经济支柱产业,在“十五”期间,通过对甘蔗种业的开发利用,已取得明显效果,在总结经验,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云南甘蔗种业开发之路,促使甘蔗种业开发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4.
"十五"甘蔗种业开发成效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蔗糖产业是云南重要的区域经济支柱产业,在"十五"期间,通过对甘蔗种业的开发利用,已取得明显效果,在总结经验,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云南甘蔗种业开发之路,促使甘蔗种业开发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5.
蔗糖产业形势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蔗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禾本科植物,分布于我国广西、广东、云南、海南、四川、湖南等省份,是农业部公布的优势农产品之一.甘蔗产业涉及4千多万农民,而2008年以来糖价一直低迷,蔗农收入锐减、蔗糖企业效益较少,造成甘蔗种植面积减少、不少糖企被兼并,人们对蔗糖产业发展前景渐渐模糊.本文抛砖引玉,试图分析当前蔗糖产业形势,提出应对金融危机措施,以增强信心,促进蔗糖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我国甘蔗产业的总体效率和各个主产区的效率,总结我国甘蔗产业各主产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方法】利用2003-2012年我国甘蔗产业的投入产出数据,采用超效率DEA方法,分析我国甘蔗产业总体效率和各个主产区效率。【结果】我国甘蔗产业的总体效率呈现不断下滑的趋势,近年来各个主产区平均效率排名为:海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结论】我国的甘蔗产业的总体发展水平没有提高,各主产区的发展存在低机械化水平、低产量、零散规模化程度、低利润等共同特点。  相似文献   

7.
中国甘蔗生产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2000/2001至2015/2016榨季中国甘蔗生产数据,分析了我国甘蔗生产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6年来,我国甘蔗生产处于快速发展态势,甘蔗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单产明显提高;敏感性分析表明,甘蔗种植面积是造成中国甘蔗总产量出现较大波动的主要因素;比较优势分析表明,广西具有绝对的规模比较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适合大力发展甘蔗产业,但单产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云南、广东和海南也具有明显的甘蔗生产比较优势,应加强甘蔗产业发展;福建甘蔗面积不断缩小,比较优势处于劣势,应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甘蔗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袁丽梅 《农民致富之友》2014,(2):189-189,183
甘蔗产业是耿马县的传统产业,也是耿马县经过30多年来艰苦奋斗建立起来的"龙头"和"支柱产业",据统计,2013年种植面积41.59万亩。随着甘蔗产业链逐年延伸完善,甘蔗已成为耿马县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主要经济来源,全县近一半的财政收入来源于蔗糖产业,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甜蜜事业"。为实现蔗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全力打造"云南一流蔗糖强县",耿马县委、县政府采取了推广良种良法、配方施肥、科技培训、基地建设等措施,建立了综合配套技术,取得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甘蔗作为一种糖料作物,为蔗糖业发展提供了原料保障。广西作为甘蔗的主要生产基地,在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现阶段,蔗糖产业依然是广西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甘蔗种植与生产增加了人们的经济收入。然而,当前广西甘蔗生产技术仍然亟待改进和提高,机械化生产规模有限,影响了甘蔗生产效率,降低了蔗农的收益。因此,必须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甘蔗机械化生产水平。本文分析了广西甘蔗机械化生产现状、问题以及对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0.
甘蔗是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 ,是中国重要的制糖原料。云南作为全国第二大蔗糖基地 ,境内热区资源丰富 ,气温高 ,雨量适中 ,具有甘蔗生产的良好条件。但是 ,长期以来 ,由于生产条件和科技的制约 ,云南的甘蔗产业效益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常年全省平均每公顷产量为 6 0t左右 ,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建国40多年来两次大的品种改良和科学栽培技术的推广对云南甘蔗发展所作的巨大贡献,分述了云南在现阶段甘蔗新品种选育引进以及旱坡地蔗节水抗旱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推广情况,进而从甘蔗种质资源利用和育种技术基础性研究、抗旱抗逆良种选育、病虫防治、适用高新栽培技术及配套开发等领域分析了云南甘蔗科研和推广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甘蔗业是广东省丰收糖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丰收公司")的支柱产业之一,发展甘蔗产业,对提高职工的生活水平,促进丰收公司农业和相关产业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深入剖析了广东甘蔗产业发展现状,包括甘蔗的区域分布、产量和甘蔗糖业发展现状等,并对广东甘蔗 收购价格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广东甘蔗产业亟需解决的共性关键技术,提出了广东甘蔗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甘蔗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是我国甘蔗生产的主产区,是国家三大甘蔗优势区域之一,具有大力发展甘蔗产业的基础和条件。本研究利用SWOT-AHP法,从广东省甘蔗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等4个方面,设置了甘蔗优势区域、国内食糖需求旺盛、生产成本提高、蔗糖体制落后等20个评价指标,对广东省甘蔗产业发展战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甘蔗产业发展应采取依靠自身优势和利用外部有利环境的SO发展战略,以实现其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部分亚热带区域,不仅降水充沛、阳光充足,还有较为独特的生态环境,是甘蔗的最佳种植区域。但是在甘蔗实际种植环节中,机械化程度还有待提升,因配套设施落后,进一步影响了甘蔗生产效率,最终制约甘蔗产业的规模化发展。甘蔗机械化是甘蔗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农户增收的主要途径,因此,相关人员应深度剖析甘蔗机械化发展现状,因地制宜提出发展策略,这对实现甘蔗机械化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普洱市甘蔗产业发展现状,对其发展优势和劣势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稳定甘蔗产业面积、保证蔗农增收、促进甘蔗产业发展的合理对策,以期促进普洱市甘蔗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12年广东甘蔗产业发展形势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广东甘蔗产业分布及产业化经营分析的基础上,主要对广东甘蔗产业科技发展现状、未来发展需求进行分析,并对甘蔗产业科技发展存在的生产机械化、病虫害综合防控、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及信息化等共性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广东甘蔗产业实现科技化发展所应采取的对策,以期为企业和政府决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云南甘蔗新品种的示范与推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五"以来,云南组织了大规模的甘蔗高产高糖新良种推广,2001-2004年,已累计推广51.2万hm2,其中2004年推广种植面积已达20.2万hm2,使全省良种覆盖率由2000年的19.02%提高到85.1%,基本实现了品种的更新换代,取得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有力地提升了云南蔗糖产业的竞争力。从国内外引进甘蔗品种材料126个,初步制定了规范的甘蔗病害检测方法、标准,以及规范的甘蔗进出口检疫和疫情检测程序;通过试验示范筛出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材料23个,为甘蔗新品种的持续发展储备了丰富的种源材料。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近年云南甘蔗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应用面积的统计研究,阐述了当前云南甘蔗品种及栽培技术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云南蔗区品种的发展趋势,并针对云南蔗区自然生态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提出了今后品种栽培发展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20.
针对云南省蒙自市甘蔗发展现状,提出在山区发展甘蔗种植思路,并结合5年来芷村镇甘蔗发展实践,对山区乡镇甘蔗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为蒙自市甘蔗产业向山区转移发展提供技术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