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泽相 《农家科技》2006,(12):23-23
一、蜂群冬管六要领蜂群的冬季管理得当,能大大提高安全越冬蜂群率,要着重抓好以下六要领:1.温湿度。蜂群能否安全越冬,适宜的温湿度是非常关键的。一般蜂箱内的温度保持在1~4℃为宜,过高则蜂群活动量大,食量和粪便都将增加,长期下去,体力消耗过大,形成早衰,甚至会发生死亡;过  相似文献   

2.
张洁  丰雪 《新农村》2014,(1):30-30
冬季气温低且极不稳定,蜂群强群越冬常常容易发生扒皮死蜂,窄飞损蜂,可使强群变弱群,受损严重。若使用强强联合,多群联合的集Ⅲ越冬法,人为组成超强蜂群,呵使越冬效果明屁提高。  相似文献   

3.
蜜蜂在越冬期间,因饲养管理不善,会发生大最死蜂现象,给养蜂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蜜蜂越冬死亡有哪些原因、又怎样进行防治呢? 一是工蜂的正常老死。工蜂的正常老死,约占工蜂总数的20%左右。为了清除这些老死的工蜂,可在蜜蜂人室后的第一和第二两个月内,从蜂箱中各掏一次死蜂。掏时要防止振动蜂群。 二是老鼠将蜜蜂咬死。凡被老鼠咬死的蜜蜂,一般都缺头。如果一发现蜂箱内  相似文献   

4.
1.饲养强壮蜂群蜜蜂是一种群体生活的昆虫,蜂群越强壮,抵抗病虫害的能力越强,调节箱内温湿度的能力也越强,特别是强群越冬,能够节省越冬饲料,也比较安全.要想饲养强壮蜂群,在分群的时候不要一次分得太多,预防分蜂热,及时合并蜂群.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位于祖国的北疆,自然植被覆盖率高,森林面积大,农田作物种类多,构成了由春至秋连绵不断的丰富的蜜源资源,是全国养蜂的重点省份之一。北方高寒地区从每年的十月末到来年三月中下旬,有长达半年的秋冬季管理时间,繁杂的秋季管理直接影响到蜂群的越冬,而冬季管理是蜂群能否安全越冬以及来年群势强弱的荚键,越冬不好,势必引起冬后的春衰,直接影响到来年蜂群的繁殖和产蜜量,影响蜂农的经济收入。因此,做好越冬蜂群的管理,应引起养蜂者的足够重视,本文将着重探讨一下寒地养蜂越冬方式与冬季管理的良好途径,以提高养蜂生产水平,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洪学 《农家科技》2007,(1):25-25
<正>蜂群安全越冬是养蜂技术中的关键环节之一。蜂群越冬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来年养蜂的经济效益,因此,要十分重视蜜蜂安全越冬工作。蜜蜂安全越冬的基本措施是: 1.要培养出健康强壮的越冬适龄蜂群。在培养越冬蜂前期,要抓紧时间治螨和防治白垩病。每年秋天在最后一个蜜源后期,蜂王所产的卵都是越冬蜂。这个期间,要根据气  相似文献   

7.
三、设施作物蜜蜂授粉技术蜂群组织蜜蜂蜂群组织在秋末,通过培育蜂王,将大蜂群扩繁成1只蜂王、3脾蜂的授粉标准群,蜂箱内保持充足的蜂蜜和适量的花粉,  相似文献   

8.
蜂群冬春期间的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春两季气温多变,是蜂群生存的困难阶段,如管理不当,就会导致蜜蜂生存困难、死亡增多和春季采蜜减少等后果,直接影响养蜂的经济效益。1.温湿度控制要想让蜂群安全越冬,冬季和早春控制适宜的温湿度非常关键。蜂群越冬室必须设在安静、较暗的地方。如果阳光照射时间过长,容易引起工蜂出  相似文献   

9.
吴桂英 《农家科技》1997,(11):16-16
<正> 越冬准备期的蜂群管理,其主要任务是:培育适龄越冬蜂、备足越冬饲料、适时断子治螨、预防盗蜂及布置越冬蜂巢等,从而为蜂群安全越冬创造适宜的良好条件。1.培育大批适龄越冬蜂。幼蜂出房后,经过试飞排泄而又没有参加过采集花蜜与哺育工作的蜜蜂,为适龄越冬蜂。这些幼蜂具  相似文献   

10.
阳新 《农技服务》1996,(9):33-35
<正> 加强蜂群秋冬管理,促进蜂群安全越冬,为来年多产蜜打基础十分重要。管理措施是: (一)培育越冬蜂群:越冬蜂群应是没有经过采集和哺育工作而又进行过飞翔排泄的健壮新蜂。 1、更换蜂王:在初秋期间培育一批优良善产的蜂王,以便更换老劣蜂  相似文献   

11.
蜂群安全越冬,科学饲养管理是关键。笔者1980年初以来,年均饲养中华蜂10群,获纯收入3.5万余元,具体作法是: 1.培育越冬蜂 幼蜂出房后,经过试飞排泄而又没有参加过采集花蜜与哺育工作的蜜蜂,为适龄越冬蜂。  相似文献   

12.
我国养蜂用的蜂箱,主要有“郎式”和“苏式”两种。它们皆属“低宽式”蜂箱。用这类蜂箱养蜂,在寒冷地区,蜂群越冬成绩不够理想。主要是蜂箱内湿度大,巢脾生霉,蜂蜜结晶,蜂群饲料消耗量大,蜜蜂死亡率高,甚至蜂群发生痢疾和大量死亡等现象。“一冬抵三秋”这种苦恼人心的养蜂谚语是有它事实根据的。研究蜂群安全越冬和生产问题,从蜂箱本身着手,可能是最有效的。故先谈谈蜂箱  相似文献   

13.
七台河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蜂群从每年的10月末到翌年3月中下旬,有长达半年的秋冬季管理时间,繁杂的秋季管理直接影响到蜂群的越冬,而冬季管理是蜂群能否安全越冬以及翌年群势强弱的关键,越冬不好,势必引起冬后的春衰,直接影响到翌年蜂群的繁殖和产蜜量,影响蜂农的经济收入。笔者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几点蜂群越冬管理技术措施,以提高养蜂者技术水平和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4.
蜂群秋冬时节的管理,关系到蜂群能否安全越冬的问题。俗话说:“越冬蜂群要适龄,蜜足群强场地静。”这话既概括了蜂群对越冬的要求,也指出了蜂群安全越冬的条件。1.培育越冬适龄蜂适龄蜂群是指10月上中旬最后一批出房的幼蜂,这批蜂没有经过采集的劳累,身体健壮,所以称为适龄幼蜂群。为了保证适龄蜂群  相似文献   

15.
越冬蜂群的管理,概括起来为:“蜂强蜜足,加强保温,向阳背风,空气流通”十六字方针,也是蜂群安全越冬的基本条件。 一、越冬前的准备 蜂群进入越冬期之前,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6.
长白山区定地饲养的蜂群,一年中繁殖和采集的时间仅有5~7个月,其余时间则为越冬前期和越冬期(10月底~次年3月中旬).这期间,蜂群失去了新老蜂交替保持平衡的条件,完全生活在消耗个体数量和质量的环境中.因此,要加强管理,使蜂群具备安全越冬所需的条件,以较小的消耗保存实力,安全越冬,一般需具备五个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7.
蜜蜂有自己独特的越冬方式--全群结成一个椭圆形的大蜂团,以度过漫长的冬天.蜂群越冬期在全国各地因地理位置和气温不同有早有迟,黄河流域至东北地区为9月至翌年3~4月,长江流域从10月开始到翌年1~2月,而华南两广地区几乎没有越冬期.对蜂群越冬期间的管理关系着蜂群能否安全越冬,明春是否实现强群春繁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必须认真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越冬准备期蜂群管理的任务是培育适龄越冬蜂,备足越冬饲料,适时断子治螨,预防盗蜂及布置越冬蜂巢等,从而为蜂群安全越冬创造适宜条件。为此,应做好以下工作。1.培育大批适龄越冬蜂幼蜂出房后经过试飞排泄而又没有参加过采集与哺育工作的蜜蜂为适龄越冬蜂。这些幼蜂具有越冬性能好、寿命长、越冬后哺育力强等优点。为保证越冬蜂的数量和质量,在当地最后一个蜜源期,要及时抽出蜂群内多余的巢脾,保持蜂脾相称,并取出子脾上的贮蜜,以扩大产卵圈,注意保温,进行奖励饲喂,促进蜂王多产卵。  相似文献   

19.
秋季是养蜂年的开端,蜂群的秋季管理,实际是做好蜂群越冬的一切准备工作,主要任务是:育足健壮的越冬适龄峰和备足优质的越冬饲料.秋季管理的好坏是蜂群越冬成败的关键,并影响来年春繁,故称“一年之际在于秋”.根据本区气候:秋季短,气温下降快,昼夜温差大,气温低及蜂群越冬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蜂群势弱、素质差;密不足、质量差和蜂螨危害等,本文讨论如何作好本区蜂群的秋季管理.1 育足健壮的越冬适龄蜂1.1 培育越冬峰时期及需要达到的群势根据本区的气侯和蜜粉源条件,培育越冬蜂宜在8月20日至9月20日左右进行.使越冬定群时每群有5——6脾蜂,每脾2000——2500只蜂.总蜂数不少于10000只.越冬适龄蜂占70——80%,越冬蜂中未参加过采集、酿制和哺育工作的就是越冬适龄蜂,它生理年青、寿命长,在蜂群中比例越大,蜂群在越冬期死亡就越少,消耗饲料也越少,来春繁殖也越快.1.2 选择好蜜粉源场地,外界蜜粉源良好,蜂群产育积极性高,培育的越冬蜂生理发育健壮转地养蜂新和县、库车县有大面积晚油菜,对秋繁很重要,凡是8月中下旬到该地的蜂群,繁殖越冬蜂都较好,并能贮备足够的越冬饲料.同期到拜城县晚葵花场的蜂群进蜜涌,可取1—3次蜜,葵花蜜对蜜蜂有麻醉作用,最好喂些“蜜蜂解毒营养冲剂”以减少死亡.葵花花冠深,采集  相似文献   

20.
胡福良 《油气储运》2006,(10):19-19
秋季管理是指为蜂群安全越冬和翌年早春繁殖做准备的饲养管理措施。主要工作是更换老王,培育适龄越冬蜂,留足越冬饲料,防治蜂螨,控制蜂王产卵和防止盗蜂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