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了提高祁连山高寒冷凉区青海云杉的出苗率和幼苗生长量,播种前对苗床土壤湿度进行不同设定,研究了不同苗床土壤湿度对土壤温度、种子出苗率和幼苗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温度随着土壤湿度的提高而降低,出苗率和株高、地径、根长和针叶数随着土壤湿度的提高先升高后降低。苗床土壤湿度为20%时,出苗率、幼苗株高、地径、根长和针叶数均最高,分别为79.3%、7.9 cm、7.0 mm、10.6 cm和6.7个/株,较土壤湿度为10%时分别提高了20.8个百分点、23.44%、29.63%、24.71%和39.58%。苗床土壤湿度为20%的综合效果判定为最佳,建议在高寒冷凉区青海云杉育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从苗圃地选择、土壤处理及施肥、整地与做床、种子处理、播种时间及播种量、抚育管理、留床苗管理等方面介绍青海云杉宽幅密播育苗技术,从而为云杉的育苗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试验采用窄冠福建柏种子进行不同播种密度(8 cm×8 cm、8 cm×10 cm、10 cm×15 cm)和不同遮阴方式的苗木生长量和质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苗木密度以株行距8 cm×10 cm较适宜,合格苗产量最高,达68.30万株/hm2;遮阳网遮阴50%、杉木枝遮阴50%处理的苗木生长量和合格苗产量均较高,合格苗率分别达93.7%、90.5%,分别较对照全光照处理高181.4%、171.8%。  相似文献   

4.
苗床不同覆盖方式与密度对香樟播种育苗试验结果表明:苗床不同覆盖方式以谷皮覆盖+塑料小拱棚的发芽率最高,香樟种子发芽率达84.1%;苗木密度以株行距10 cm×10 cm较适宜,合格苗产量最高,达58.39万株/hm2。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比研究青海云杉机械脱种和人工脱种效果,结果表明:机械脱种提高了单位重量干球果脱种量、促进了种子萌发、增加了幼苗生长量、提高了脱种效率和降低了脱种成本。机械脱种的脱种量、发芽率、产苗量、幼苗苗高、针叶数、主根长和脱种效率分别为30.24g/kg、84.63%、245.35株/m2、7.62cm、5.76个/株、5.24cm和150kg/d·人,较人工脱种分别提高了7.88g/kg、12.58个百分点、40.17株/m2、2.50cm、1.62个/株、1.78cm和138g/d·人;出苗周期和脱种成本分别为20d和0.70元/kg,较人工脱种分别降低了15d和7.63元/kg。建议在有小麦脱粒机设备的地方可替代人工脱种。  相似文献   

6.
青海云杉设施育苗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近几年对青海云杉设施育苗与大田育苗的对比,设施育苗可增加苗木的生长速度,缩短育苗周期,减少育苗成本,增加育苗收入。文中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设施育苗的优势,设施育苗对青海云杉休眠期的影响,设施育苗对苗木出圃时间的影响,设施育苗对苗木产苗量的影响,设施育苗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正>1育苗青花菜种植忌重茬,施优质混配肥45 000kg/hm2作为底肥,深耕30cm,耙平耙细,施30 000kg/hm2畦肥。均匀撒在地面,按照规定的要求作畦肥。苗床施有机肥10kg/m2,每株幼苗营养面积10cm×10cm。春季温室育苗,夜间不低于8℃~10℃,白天15℃~20℃,注意保持湿度;起苗前7d,加强通风,进行低温炼苗。秋季育苗利用遮阳网防高温,多中耕除草,加强肥水、培壮幼苗。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市各县区在黄芪种植上播种季节、株行距常有不同,一般以秋(11月或12月)栽、株行距10 cm×20 cm(株距10 cm,行距20 cm)较多。从本试验应用不同株行距、播期处理种植结果看,株行距三密15 cm×15 cm和一稀15 cm×25 cm的处理收获鲜根茎产量最高;株行距15 cm×20 cm的处理收获一二级成品鲜根茎量最高,经济效益显著,它的一二级鲜重占比和效益分别为78%和2.5万元/hm2,比生产常规效益增加1 995元/hm2。4月播期的处理净增鲜根茎量最高,经济效益非常显著,它的净增产量和效益分别为8 691.3 kg/hm2和5.4万元/hm2。因此,综合分析生产上应用株行距15 cm×20 cm处理,4月播期栽培黄芪较好。  相似文献   

9.
自2012年起,东峡林场连续3年进行了美国蓝云杉引种试验,结果表明:(1)4a生美国蓝云杉引种定植后生长良好,适应性强,保存率高,在东峡林场阿家堡苗圃已引种成功。(2)与当地乡土树种青海云杉相比新梢生长量较高,美国蓝云杉新梢生长量最高为30.50cm,平均为20.29cm,青海云杉新梢生长量最高15.68cm,平均为7.32cm,(3)美国蓝云杉色泽靛蓝,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在海拔2600m域内的青海西宁地区作为绿化树种可以推广引种。  相似文献   

10.
正1精播育壮苗1)苗床地选择。选用地势高爽、排灌方便、无根肿病等病菌的地块作苗床,苗床与大田比1∶(8~10),为培育壮苗打下基础。2)精细整地。2~3 m开墒,要求墒面土细、平实、无杂草,播种前施足底肥。3)扣种稀播。苗床播种量控制在0.5 kg,重点解决播种量大造成的大小苗、高脚苗等问题,以实现壮苗早栽。  相似文献   

11.
青海云杉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适应青海云杉ISSR-PCR反应的最佳反应体系。[方法]以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 kom.)为材料,对影响其ISSR—PCR扩增结果的各因素(Mg^2+、dNTPs、TaqDNA聚合酶、模板DNA、引物、退火温度)进行筛选和优化。[结果]青海云杉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为在20山反应体系中包含1μl 10×buffer,1.5mmol/L的Mg^2+ 0.2mmol/L的dNTPs,TaqDNA聚合酶1.0U,模板DNA 40ng,引物0.6μmol/L。对青海云杉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的退火温度进行梯度试验发现,引物UBC818的最适退火温度为54.2℃,且最适退火温度因引物而异。[结论]该优化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为今后利用ISSR技术进行青海云杉种质资源分类、遗传图谱构建和基因定位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2.
青海云杉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供试材料为祁连山区青海云杉天然分布区内的优良单株,基本能反映出祁连山青海云杉分布区的特点。1.2试剂所用TaqDNA聚合酶、dNTPs等均购于兰州佰澳生物公司;ISSR选择引物来自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Biotechnology Lab(UBCBL)primer set UBC9,由北京赛百盛公司合成。  相似文献   

13.
青海云杉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bjective] The experiment aimed to determine the optimum ISSR-PCR reaction system of Picea crassifolia kom. [Method] Picea crassifolia kom. was used as material to select and optimiz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SSR-PCR such as Mg2+, dNTPs, Taq DNA polymerase, template DNA, primers, annealing temperature. [Result] The optimum ISSR-PCR reaction system in 20 μl reaction system was consisted of 1 μl 10×buffer, 1.5 mmol/L Mg2+, 0.2 mmol/L dNTPs, 1.0 U Taq DNA polymerase, 40 ng template DNA, 0.6 μmol/L primers. According to gradient test of annealing temperature in optimum ISSR-PCR reaction system of Picea crassifolia kom, it was found that the optimum annealing temperature of UBC 818 was 54.2 ℃ and the annealing temperature was different for different primers.[Conclusion]The construction of ISSR-PCR reaction system provided technical basis for classification of germplasm resources, construction of genetic map, gene mapping of Picea crassifolia kom. through using ISSR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生物增温技术在水稻抗低温育苗中的应用效果,以‘空育131’为供试水稻品种,通过田间小区实验(苗床和水田2个部分),研究了酿热物基础上施用不同剂量生物增温剂(一种微生物发酵复合菌群)对水稻苗床温度、秧苗素质以及栽后水稻的生育期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酿热物育苗相比,增施生物增温剂后可显著提高苗床温度,改善秧苗素质,促进水稻早熟,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其中以中等剂量(2.5 kg/100 m2)生物增温剂处理效果最好:增产8.8%,增收2110元/hm2。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扦插密度对生产马铃薯脱毒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探索适合马铃薯脱毒苗扦插密度。[方法]设4 cm×3 cm、6 cm×3 cm、6 cm×5 cm、8 cm×5 cm、8 cm×7 cm、10 cm×7 cm 6种不同密度进行扦插,考察脱毒马铃薯产量、合格薯率及植株性状。[结果]密度4 cm×3 cm、6 cm×3 cm、6 cm×5 cm 3个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但与其他处理存在极显著差异;产量结果通过合格薯率折算后,密度6 cm×5 cm处理小区马铃薯合格薯产量最高,为249.6粒/m2;脱毒苗植株的高度随着密度减小而降低,马铃薯植株的茎粗随着密度减小而变粗,脱毒苗植株的分枝数与密度变化没有关系。[结论]建议在网棚内生产马铃薯原原种,采用密度6 cm×5 cm进行扦插。  相似文献   

16.
青海云杉种子园无性系结实性状遗传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祜  王立  吕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5):155-157
[目的]研究无性系结实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方法]利用青海云杉一代无性系种子园中筛选出的18个优良无性系90个分株材料,研究青海云杉无性系结实性状的遗传变异和不同树冠层的结实量.[结果]青海云杉无性系间的结实能力差异明显,其无性系重复力较高,青海云杉无性系结实母树球果主要集中在树冠中上部的冠层分枝上,青海云杉无性系球果主要分布在树冠上部,各部位的球果量从大到小依次为上部、中部、下部.球果量在树冠中部、上部、下部分别占单株球果总量的86.43%、10.37%和3.20%.通过性状相关分析,青海云杉单株结实量与树冠高呈极显著正相关,下部结实量与冠幅呈极显著负相关,中部结实量、单株球果量和单果鲜重3个结实性状与无性系生长性状间均无显著的相关关系.[结论]该研究可为青海云杉无性系种子园的营建及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常规粳稻连粳9号为供试品种,使用印刷播种技术分别印刷0.8cm×0.8cm、0.7cm×0.7cm、0.7cm×0.6cm、0.6cm×0.6cm的附种纸,考察其种子分布情况,并为其设置同等播种量的手工播种方式,在同等条件下进行大田育苗和栽插比较。结果表明:1)印刷播种附种纸空缺率低于1.0%,双种率17%左右,种子分布均匀一致;2)4个印刷播种处理所育秧苗素质均高于手工播种对照;3)大田每穴栽插苗数均匀一致,栽插质量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8.
不同栽培密度对水稻“吉农大7号”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不同栽培密度条件下,对水稻新品种“吉农大7号”生育指标及产量构成性状因子进行研究分析表明随着栽培密度的降低,“吉农大7号”的分蘖力提高,叶片数增加,生育期延长。不同栽培密度条件下“吉农大7号”的穗数、粒数、叶面积指数差异明显,而株高只有在30cm×13.2cm密度下较其他密度明显变矮,千粒重基本趋于稳定。“吉农大7号”的最适栽培密度为30cm×19.8cm即(17穴/m  相似文献   

19.
[目的]确定甘蔗新品种“桂糖29号”最佳施肥量与种植密度,为生产上推广种植该品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施肥量与种植密度两因素裂区试验,施肥量为主区,设3个施用复合肥水平,分别为2250、3750、5250 kg/ha,种植密度为副区,设7.5、9.0、10.5、12.0万芽/ha 4个水平,调查各处理甘蔗总苗数、有效茎数、株高、茎径、蔗糖分、产量等性状,分析不同施肥量与种植密度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施肥量2250 kg/ha、种植密度9.0万芽/ha处理的产量最高,为95.34 t/ha;施肥量3750 kg/ha、密度7.5万芽/ha处理的株高最高,为209 cm,显著高于施肥量5250 kg/ha、密度10.5万芽/ha处理(193 cm);各处理间产量、分蘖率、茎径、蔗糖分差异均不显著;产量与单位面积内有效茎数呈正相关.[结论]桂糖29号适宜施肥量为N 260 kg/ha、P2O5 130 kg/ha、K2O 150 kg/ha(N∶P2O5∶K2O=12∶6∶7),最适种植密度为9.0万芽/ha.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铜仁地区烟草漂浮育苗不同播期处理的条件下烟苗农艺性状进行系统的研究,以找出该地区烟草漂浮育苗适宜的播期。[方法]播种期以10 d为间隔,设置5个处理(①2009年12月22日;②2010年1月1日;③2010年1月11日;④2010年1月21日;⑤2010年1月31日),3次重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结果]在不同播种期处理的条件下,1月21日播种的烟苗的各项农艺性状以及生理指标优于其他处理的烟苗,因此可以推断该地区适宜的播种期为1月20日左右到1月25日,因为该时期播种的烟苗的平均苗高、茎高、苗重、叶数、苗龄等农艺性状指标均优于其他处理。从当地的栽培制度看,该时段播种,能缓解前后茬争地矛盾,且烟苗成苗期能处在最佳的移栽期的范围。[结论]该研究可为该地区的烟草育苗及烤烟移栽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