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摘要:新化县稻田养鱼的传统养殖模式,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稻田养鱼农耕方式为新化的社会经济作出了贡献,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新化县的稻田养鱼面临许多新问题,[2]。本文在分析该县稻田养鱼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稻田养鱼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说起稻田养鱼,大多数搞水产的都知道,但真正养起来的可能没多少。我县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推广稻田养鱼,到九十年代得到发展,曾一度在全省有领先地位。现在水产养殖也在从“量”向“质”的转变,绿色食品终将赢得更多市场,所有稻田养殖必将成为新宠。下面向广大渔民朋友谈一谈稻田养鱼的几个细节,以供大家参考。 一、稻田选择 稻田要想养好鱼,应该选择排灌方便,地质肥泥性朝阳为佳,面积宜控制在10亩以内,以利于操作方便。 二、稻种及稻田种植要点 稻田养鱼一般种植一季稻。目前多为杂交水稻,在每年五中下旬、六月初插苗。插苗前必须对稻田进行相应处理,以利于鱼苗投放后能自由活动。首先是下足有机肥,适量化肥,将稻田整平,沿田埂四周起50—70公分深沟,在田的排水处留一块5至10平方米深水藏鱼氹,放置一至二天后,用犁将稻田块以稻田形状,长形每隔20—30公分犁出沟来,整理好沟间泥土,以利于插秧苗。整理沟完成后,还必须将稻田划出“井”字沟,“井”字沟比犁划沟宽2倍,并与稻田四周田埂主沟相连。稻田整理完毕后,沿犁划沟间凸起两边,每隔15—25公分插上秧苗。 三、放鱼苗要点 稻田养鱼可选择鲫鱼、鲤鱼、泥鳅为主,加适量的草、鲂、鲢、鳙。每亩放8至15公分鱼苗80—150尾。鱼苗下田前,进行盐水或高锰酸钾液消毒5至8分钟。然后分散放入稻田。 四、日常管理及收获要点 鱼苗投放后,要勤巡田,做好晴雨天田间排灌,防止晒田或是逃鱼。稻谷在9至10月份成熟,收割前半个月可慢慢排出田间水,使鱼顺水流慢慢进入藏鱼氹,达到既好收割又好收鱼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稻田生态种养起源于传统的稻田养鱼,现行的稻田生态种养模式比过去单纯的稻田养鱼不仅仅是增加了鱼产量,多种“稻田+”生态种养模式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生态种养产品,如生态米、生态鱼、生态虾、生态鳖、生态蛙…在物产丰富的时代,质优就是效益,在达到“稳粮增效”目的的同时还可帮助恢复稻田生态灶,每一个生态种养周期都相当于给疲惫的田地来一次深层的调理保健,对当前治理稻田环境的面源污染意义深远,内涵丰富。  相似文献   

4.
模式化稻田养鱼是在传统稻田养鱼基础上形成的水产养殖新技术。该模式投资少,见效快,既能稳定粮食生产,又能多产鱼,增收农民收入,而且可以辐射到千家万户,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精准扶贫,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稻田养鱼的历史及意义,剖析了传统稻田养鱼模式在现代农业生产中面临的新问题,提出了现代稻田养鱼的新模式和无公害稻田养鱼技术。  相似文献   

6.
《新农业》2019,(23)
为能够了解大面积的稻田养鱼对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和作用,本文对广西各个稻田养鱼区进行调查。其中稻田养鱼较多的村镇有5个,以及1个非稻田养鱼村镇。调查对象共135户农户,稻田养鱼面积30.36公顷。调查结果:稻田养鱼村镇的产量明显高于非稻田养鱼村镇;稻田养鱼村镇的年均化肥用量明显低于非稻田养鱼村镇;稻田养鱼村镇农药投入成本明显低于非稻田养鱼村镇,同时经济效益却高于非稻田养鱼村镇。  相似文献   

7.
陈斓 《云南农业》2005,(11):2-3
9月4日.2005年全省稻田养鱼示范工程项目现场经验交流会在保山市隆阳区召开。省农业厅副厅长张泽军在会上作了题为“总结经验突出特点全面推进稻田养鱼工作”的讲话.对今年开展稻鱼工程和稻田养鱼的做法和经验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今后稻田养鱼的发展思路。他在讲话中强调要加强领导.增加投入.扩大面积,积极组建渔业协会.推动稻田养鱼工作不断发展.充分发挥稻田养鱼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我国稻田养鱼发展很快,不仅在山区、平原而且在南北方都得到很大发展,1986年,全国稻田养鱼已发展到1038.48万亩,但是传统的稻田养鱼,一般只养食用鱼,产量低,出田鱼的规格也小。  相似文献   

9.
本文尝试使用环境经济学费用效益分析手段,对稻田养鱼生态农业模式进行分析解剖,力图从财务分析和经济分析对比的角度,阐明稻田养鱼模式的优劣。进一步分析稻田养鱼模式推广中遇到的阻力,提出相应的促进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养鱼技术的不断提高,使用鱼用精料较为普遍,导致此类鱼病呈高发势态,如为采取必要的方法的措施,将给养鱼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采食鱼类的发生此病后主要是要及时采取早防最治的方法,更不要追求过快的生长速度,要多补充一定量的青饲料,既能减少成本,又能防止鱼发病,要根据天气、温度、养鱼密度、观察鱼池水质等多种因素,否则失得其反。  相似文献   

11.
为完善稻田套播油菜种植技术,2014-2015年度安福县在前几年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在二季晚稻田开展了不同播种期和不同播种量套播油菜对比试验,旨在寻求二季晚稻套播油菜的最佳播种期和最适播种量,以及对套播油菜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试验表明,稻田套播油菜是一项集轻型、简化、高产、高效、环保于一体的油菜适用技术。  相似文献   

12.
“烟后稻田养鱼”,是指在稻田中早季种烟、晚季种稻兼养鱼的一种稻鱼兼作经营模式。我县烤烟种植面积大,利用烟后稻田养鱼,提高水产品总量,对于内陆山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其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3.
由于稻田养鱼的迅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革新,稻田养殖养鱼的方式也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14.
根据勐海县稻田养鱼发展历程,将稻田养鱼分为冬闲田养鱼和稻鱼轮养两种模式,着重阐述了勐海县稻田养鱼的主要技术措施,并对今后提升勐海县稻田养鱼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稻田养殖,适合广大农村水产养殖,能够形成规模,且产量能够迅速提高。该文阐述稻田养鱼的理论依据及好处,介绍养鱼稻田的条件、稻田适宜养殖的鱼类、养鱼稻田的准备、养鱼稻田的管理、晒田、捕捞收获等内容,以供稻田养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国稻田养鱼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田养鱼是将稻田种稻和养鱼结合起来,把两个生产场所重叠在一起,充分利用稻田生态环境,发挥水稻和鱼互利共生的作用,获得有机水稻和有机鱼的双丰收。稻田养鱼技术在我国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以时间为轴,以生物多样性为主线,将我国稻田养鱼分为三个阶段:传统稻田养鱼阶段(东汉末年至新中国建立前)、探索发展阶段(新中国建立后至20世纪80年代末)、现代稻田养鱼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回顾了我国稻田养鱼技术的研究进程,总结分析了我国稻田养鱼技术的发展现状与特点,重点突出稻田养鱼技术的进步与创新。  相似文献   

17.
淮北地区稻田养鱼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淮北地区稻田养鱼技术,包括养鱼的条件和设施、水稻品种选择、稻田养殖鱼种选择、鱼种放养、稻田养鱼管理、日常管理、鱼病防治和稻田捕鱼等方面内容,以指导稻田养鱼。  相似文献   

18.
稻田养鱼有很多好处,但也存在一些矛盾,主要表现在稻田施肥、农药施用、浅灌、晒田等几方而。解决好这些矛盾是稻田养鱼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科学的稻田养鱼不仅能够有效利用耕地资源、大幅度提高稻田产值,还能够降低种稻成本、节约养鱼资金。稻田养鱼技术的成功推广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稻田的经济效益,还兼顾了生态效益,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短、平、快"项目。结合鲁甸县的自然条件,分析鲁甸县江边河谷区稻田养鱼优势,阐述稻田养鱼技术措施,以期推进稻田养鱼示范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20.
为黔东南州稻田养鱼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针对黔东南州稻田养鱼现状,分析了稻田鱼商品率不高、本地苗种产能不足、缺乏长效资金支持等黔东南州稻田养鱼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配套规划建设多功能鱼种生产基地、构建稻田养鱼全产业链、强化科技支撑服务体系、加强资金保障等促进黔东南州稻田养鱼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