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蓝莓是南京市溧水区重要的经济林果“五梅(莓)”之一,人工栽培蓝莓树体低矮,是开展林下经济的理想作物,本文在温室盆栽条件下,对抗逆性较强的兔眼蓝莓品种园蓝(Garden blue)进行了胡桃醌胁迫试验,发现园蓝具有极强的胡桃醌胁迫耐受性,并初步确认种植年限不超过20年的薄壳山核桃林下均可开展该品种蓝莓间作。该结果为探讨薄壳山核桃林下间作蓝莓可行性,为薄壳山核桃林下间作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薄壳山核桃快繁育苗方法:容器育苗结合方块形芽接,快速繁育薄壳山核桃良种苗木技术,有效地将常规育苗从3~4a提前到1~2a,成功地将薄壳山核桃嫁接成活率提高到95%以上,大大缩短了育苗年限,提高了育苗工作效率,实现了薄壳山核桃繁育技术的新突破。通过容器材料的选择和大田常规育苗的比较分析,得出塑料容器育苗须根多、生长量大、移栽成活率高、效果好,更适合在苗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薄壳山核桃马汉果用林早实、高产、稳产、优质栽培,在浙江省建德市莲花镇齐平村、乾潭镇陵上村、乾潭镇安仁村高山坪自然村、三都镇圣江村4个薄壳山核桃果用林种植示范基地开展了薄壳山核桃马汉果用林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土层深厚、水肥充足等立地条件好的三都镇圣江村试验基地,2008年薄壳山核桃马汉产量为623.0 kg/hm2,随着种植时间增长,产量逐年提高,2017年产量达2 375.0 kg/hm2,果实饱满度达87.2%,大小年现象不明显;在山地、灌溉条件不具备或立地条件较差的乾潭镇安仁村高山坪自然村试验基地,2017年薄壳山核桃马汉产量仅107.1 kg/hm2,果实饱满度仅为62.3%,大小年现象明显;薄壳山核桃马汉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极易受黑斑病危害。薄壳山核桃马汉果用林栽培不仅要考虑立地、灌溉等条件及授粉品种配置,还要做好病虫害的综合防控,以确保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薄壳山核桃林下套种铁皮石斛栽培技术,包括薄壳山核桃林地分类经营、林下铁皮石斛设施栽培技术、活树附生铁皮石斛栽培技术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充分利用林地空间、发挥林地综合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发展林下经济是新时代农林结合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薄壳山核桃林下4种作物种植方式,分别是紫山药—紫山药—紫山药(RS1)、紫山药—紫玉米—紫山药(RS2)、紫山药—黑大豆—紫山药(RS3)、紫山药—紫甘薯—紫山药(RS4),并以没有薄壳山核桃的露地栽培为对照,分析林下4种种植模式的产量和效益。结果表明,林下连年套种紫山药的RS1处理,紫山药实际产量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第2年林下套种紫玉米、黑大豆或紫甘薯,收获的作物实际产量以紫甘薯最高,黑大豆最低;第3年再次种植紫山药,除RS1处理外,以第2年种植黑大豆(RS3)处理的紫山药产量最高,并以第2年种植紫甘薯(RS4)处理的紫山药产量最低,并且林下种植的作物产量低于非林地的露地栽培;林下种植作物的经济效益表现为紫山药紫甘薯紫玉米黑大豆,其中紫山药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紫甘薯具有较大的生物积累量;人工成本费在林下种植生产性投入方面占据较大比重,机械化是林下经济绿色发展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正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inensis K.Koch),在中国又称作美国山核桃、长山核桃,原产美国和墨西哥北部。作为世界上最著名干果之一,引入中国地区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目前在中国种植范围比较广阔,但主要集中于安徽、江苏、浙江等地。薄壳山核桃的经济寿命可以达到50~70年,产值较高,具有很高的种植价值。安徽省阜阳市地理位置,天气条件,非常适合薄壳山核桃的种植,并且成立阜阳市林业科学技术推广站薄壳山核桃育种基  相似文献   

7.
薄壳山核桃又称作长山核桃,是由国外引入的优良品种,是世界重要的干果、食用油料、绿化树种。为提升薄壳山核桃扦插成活率,采用4种基质配比探究其对薄壳山核桃生长情况和成活率。研究结果表明,薄壳山核桃扦插生长应合理控制氮肥和土壤的透气性,这种树种光合作用存在季节性差异,为种植薄壳山核桃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总结了薄壳山核桃丰产栽培技术,包括建园方式、肥水管理、整形修剪、中耕除草、林间间作及冻害预防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薄壳山核桃丰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薄壳山核桃引入国内已有百余年,近10年来在种植技术上取得了较快发展。本文就国内薄壳山核桃育苗技术进行概要性介绍,包括苗圃地选择、砧木苗培育、嫁接苗繁育、苗期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薄壳山核桃育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对薄壳山核桃了解的日益深入,薄壳山核桃的栽培工作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充分的重视。云南是种植薄壳山核桃较多的地区之一,种植技术对其生长成熟至关重要。基于此,从苗木定植、整形修剪、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果实采收5个环节对薄壳山核桃在云南种植的技术重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山区美国薄壳山核桃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美国薄壳山核桃又名长山核桃,其果实可供食用,木材质地坚硬具有韧性,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当前江苏省大面积推广美国薄壳山核桃经济林种植,仇集镇属丘陵山区,十分适合种植美国薄壳山核桃,本文主要以笔者对美国薄壳山核桃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以期给广大种植户带来帮助。1栽培前的技术1.1美国薄壳山核桃栽培地区选择方面美国薄壳山核桃对土质的要求不高,但更适合生长于土层较厚、土质疏松且具有腐殖质的地区,以沙壤土及壤土为佳,  相似文献   

12.
江苏薄壳山核桃种植现状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广勤  张俊  张勇  姜惠丽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458-11459
在总结江苏薄壳山核桃种植历史的基础上,分析了薄壳山核桃发展的制约因素,结合近年研究结果,提出了江苏薄壳山核桃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正为了保证薄壳山核桃在栽植以及培育方面有良好的质量,应认识到薄壳山核桃培育技术的重要性以及难点,并能结合薄壳山核桃栽植工作的需要,做好薄壳山核桃栽植以及培育工作,促进薄壳山核桃种植产量的提升。本文就薄壳山核桃的栽植以及培育进行了分析。在薄壳山核桃进入我国市场之后表现出了巨大的经济价值。由于薄壳山核桃的个体较大并且味道鲜美、出仁率较高,所以在作为食品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与欢迎。而其山核桃也有一  相似文献   

14.
薄壳山核桃适应性广泛,耐水湿环境,对土壤要求不高,属于食用和绿化功能兼有的树种之一。薄壳山核桃生产上常发生病害,对其产量及品质的提高极为不利。本文分析了薄壳山核桃上常发的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线虫病害的发生规律,并提出了防控措施,以期为薄壳山核桃的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美国薄壳山核桃林间套种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美国薄壳山核桃林间套种模式,包括套种小麦和接茬套种黄豆,并分析了相关效益,以期为美国薄壳山核桃的推广种植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6.
美国薄壳山核桃种植效果非常好,核桃植株成活率高,核桃产量高,因此在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为了提高各地的核桃种植水平,以美国薄壳山核桃种植技术为依据,分析其种植特点和方法,总结相关的种植经验,提高实际种植效果。  相似文献   

17.
薄壳山核桃是我国一种新型的油料作物,并且也是一种较为高档的干果,在我国发展较为迅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此外,薄壳山核桃生长土壤主要是普通农田,随着我国土地资源越来越紧缺,需要在扩大其种植规模的基础上解决土地资源短缺的问题,这就需要对薄壳山核桃山地嫁接进行有效的探究,以此提高薄壳山核桃产量。  相似文献   

18.
薄壳山核桃主要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控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结红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1):116-118
薄壳山核桃是一种兼具食用和绿化功能的树种,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但病害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山核桃生长.该文介绍了薄壳山核桃种植过程中的主要病害及其发生规律,并结合不同病害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防控策略,为薄壳山核桃的健康生长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江淮丘陵地区薄壳山核桃栽培技术,具体包括圃地育苗、林地选择、造林密度、抚育管理、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薄壳山核桃的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疏植薄壳山核桃+牡丹(RPP)、密植薄壳山核桃+牡丹(DPP)、疏植薄壳山核桃+芍药(RPHP)、密植薄壳山核桃+芍药(DPHP)4种复合经营模式和薄壳山核桃纯林(CK)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模式下土壤理化性质、林下作物的叶片品质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与CK相比,薄壳山核桃复合经营模式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土壤的理化性质,包括提升土壤含水量,降低土壤容重,增大土壤孔隙度,其中DPHP处理条件下土壤的物理性质变化均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DPP处理下土壤电导率变化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相比对照提高14.29%,不同处理条件下土壤pH值没有显著差异(P>0.05)。不同复合模式下的全氮、全磷含量相比对照有明显提升,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复合栽培模式下密度与土壤全钾含量存在正相关,DPP、DPHP处理模式下土壤全钾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相比CK处理分别提高11.58%、12.11%。叶片厚度与叶片面积成反比,叶片厚度越小,叶面积越大。不同处理对林下作物叶片鲜重、干重、含水量没有显著影响。不同密度模式下,林下种植牡丹的叶绿素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