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重庆市全新统冲积物发育土壤的系统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瑾  慈恩  连茂山  肖淘  丁宁宁  孙洪光  王秀 《土壤》2018,50(1):202-210
为明确重庆市第四系全新统(Qh)冲积物发育土壤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本文以该成土母质发育的土壤为研究对象,挖掘9个典型土壤剖面,通过野外观测、分层取样及理化性质分析等,依据现行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对其进行分类和命名,并与发生分类进行参比。结果表明:9个供试土壤剖面分别归属于雏形土和新成土2个土纲,5个亚类,其中5个为石灰淡色潮湿雏形土,1个为铁质简育常湿雏形土,1个为斑纹简育湿润雏形土,1个为潜育潮湿冲积新成土,1个为石灰潮湿冲积新成土;隶属于发生学分类潮土土类的6个供试剖面分别归为系统分类中淡色潮湿雏形土、简育常湿雏形土和简育湿润雏形土3个土类,而隶属于发生学分类新积土土类的3个供试剖面则分别归为系统分类中淡色潮湿雏形土和潮湿冲积新成土2个土类。结合成土环境分析可知,地形、气候和母质是影响重庆市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物发育土壤系统分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对宣郎广岗丘地区40个土壤剖面,按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体系,进行鉴别、检索、分类定名。阐述土壤发生分类体系的11个亚类级土壤类型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归为5个土纲,即人为土、富铁土、淋溶土、雏形土和新成土;5个亚纲,即水耕人为土、湿润富铁土、湿润淋溶土、湿润雏形土和正常新成土;15个土类和23个亚类。参比关系复杂,不是简单的一对一的关系。提出按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该区土壤分类系统;并讨论了该区土壤发生分类与系统分类之间具体土壤类型的对应关系。研究结果对土壤类型的正确参比、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应用与发展、具有很好的参考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川西部分地区的气候和地形不利于有机土壤物质的矿化分解,形成了具有机土壤物质特性的土壤,这类土壤与矿质土壤存在明显的区别。为了研究川西地区具有机土壤物质特性土壤的系统分类归属,选取川西地区6个具有机土壤物质特性的土壤剖面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成土条件、土壤剖面特征和理化性质的分析,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三版)》,顺序检索供试土壤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确定其在系统分类中的地位。结果表明,供试土壤归属于有机土、淋溶土和潜育土3个土纲,细分为3个亚纲,4个土类和6个亚类。依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土族与土系划分标准》,建立了6个土族和6个土系。据此可知,具有机土壤物质特性的土壤并不全是有机土,也可能是淋溶土或潜育土;有机土并不一定具有机表层,如埋藏亚类的有机土。相比于发生分类,系统分类能够更准确地区分同一区域具有近似生物气候条件的土壤类型。  相似文献   

4.
皖南紫红色砂石岩上发育土壤的系统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也萍  刘付程 《土壤学报》2007,44(5):776-783
对皖南不同时期紫红色砂石岩上发育的8个土壤剖面,按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体系,进行鉴别、检索、分类定名。阐述发生分类紫色土的2个亚类级土壤类型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归为3个土纲,即均腐土、雏形土和新成土;3个亚纲,即湿润均腐土、湿润雏形土和正常新成土;4个土类和6个亚类。提出按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紫色土分类系统;并与美国土壤系统分类、国际土壤分类参比基础进行了参比。讨论了皖南紫红色砂石岩上发育为均腐土的成土环境条件,同时对发生分类紫色土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类别检索提出修订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采自三江并流区的26个典型土壤剖面进行了土壤形成条件调查和理化性状分析,依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三版)》,鉴定了诊断层和诊断特性,明确了供试土壤剖面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检索结果共有6个土纲(富铁土、淋溶土、灰土、雏形土、新成土、潜育土)、11个亚纲、18个土类、19个亚类,并与中国土壤发生分类和国际土壤分类参比基础(WRB)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三江并流区土壤发生特性与系统分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采自三江并流区的26个典型土壤剖面进行了土壤形成条件调查和理化性状分析,依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三版)》,鉴定了诊断层和诊断特性,明确了供试土壤剖面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检索结果共有6个土纲(富铁土、淋溶土、灰土、雏形土、新成土、潜育土)、11个亚纲、18个土类、19个亚类,并与中国土壤发生分类和国际土壤分类参比基础(WRB)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曹俏  余展  周清  罗卓  欧阳宁相  盛浩  张杨珠 《土壤》2019,51(1):168-177
选取湘北地区7个发育于2种母质的水稻土剖面样点,通过对其成土环境、剖面形态特征以及土壤理化性质进行野外观测和室内分析,按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方案,检索出诊断层和诊断特性,确定其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并评述土系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供试水稻土归属于水耕人为土亚纲下的简育和铁聚水耕人为土2个土类,底潜简育水耕人为土、普通简育水耕人为土、普通铁聚水耕人为土、漂白铁聚水耕人为土4个亚类;进一步按照土族和土系划分标准,划分出7个土族和7个土系。在相同成土环境下,同种母质发育的水耕人为土,土壤系统分类比土壤发生分类具有更强的划分能力。其划分的基层土壤单元(土族和土系),对农业生产、土地资源利用更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发生分类淋溶土与系统分类参比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利用最新建立的中国 1∶10 0万土壤数据库 ,研究了我国发生分类淋溶土与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参比及其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下的空间分布和数量特征。结果表明 ,我国发生分类淋溶土总面积为10 5 975 7.8km2 ,分布规律明显 ;与系统分类参比 ,发生分类淋溶土分属于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4个土纲 ,即淋溶土、雏形土、新成土和灰土 ,它们分别占发生分类淋溶土总面积的 72 .8%、2 6 .1%、1.0 %、0 .1% ,其中包含系统分类的 2 5个土类和 4 7个亚类 ,参比关系复杂 ,不是简单的一对一的关系。分析发生分类某一类型土壤分属于系统分类不同类型的面积比例及其标准偏差 ,结果表明土壤参比的单元级别越低 ,越易于参比和把握。为了使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更实用、更易于普及 ,深入开展土壤基层分类研究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是必要的 ,也是十分迫切的。研究结果对于土壤类型的正确参比、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应用与发展 ,具有很好的参考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翁昊璐  慈恩  李松  连茂山  陈林 《土壤学报》2020,57(3):579-589
选取重庆市境内4种母质(第四系更新统老冲积物、须家河组砂岩风化物、石灰岩风化物和紫色岩风化物)发育的5个代表性黄壤剖面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成土特点及系统分类归属,并与其他分类体系进行参比。结果表明,各供试土壤中,须家河组砂岩母质发育的黄壤脱硅富铝化最为明显,蓬莱镇组紫色砂、泥岩母质发育的黄壤次之,石灰岩母质和更新统老冲积物发育的黄壤脱硅富铝化程度则相对较低;相比而言,须家河组砂岩母质发育的黄壤较为典型,在海拔350~1 300 m范围内均有分布。依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三版)》,5个供试土壤剖面分别归为淋溶土和雏形土2个土纲、3个亚纲、5个土类、5个亚类和5个土族;与发生分类的参比表明,供试土壤的系统分类与发生分类之间并非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相较于发生分类,系统分类具有更高的区分度;被中国土壤系统分类(CST)归为淋溶土的供试剖面分属活性淋溶土和高活性强酸土2个世界土壤资源参比基础(WRB)一级单元,而被CST归为雏形土的供试剖面则同样也被WRB归为雏形土(一级单元)。  相似文献   

10.
江西红壤在系统分类中的参比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通报》2019,(5):1009-1015
在江西省选取了由花岗岩、泥页岩和红砂岩发育的46个典型红壤剖面,在明确剖面形态特征及理化性质的基础上,依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三版)》确定了其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由此讨论了不同纬度带下,红壤与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单元参比关系以及气候和母质对所划分出的系统分类单元的影响。结果表明,46个典型红壤共划分为3个土纲、3个亚纲、6个土类和14个亚类,其中江西省纬度28°N以北主要归属于湿润淋溶土,26°N以南主要归属于湿润富铁土,26°~28°N赣中地区,花岗岩发育的土壤主要归属于湿润富铁土,发育于泥页岩、红砂岩的典型红壤主要归属于湿润雏形土。  相似文献   

11.
对系统分类有关诊断指标的认识与讨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常庆瑞  安韶山  闫湘  雷梅 《土壤通报》2003,34(3):161-164
在进行陕西土壤系统分类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堆垫表层、粘化层、雏形层、砂质沉积物岩性特征、黄土和黄土状沉积物岩性特征的基本含义与划分标准提出修改意见,供《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修订方案)修改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承德市坝上高原典型土壤的系统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土壤分类尚处于发生分类占主体、系统分类快速发展的并用阶段。为了解承德市坝上高原典型土壤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本文在该区域栗钙土、灰色森林土、黑土等发生分类土壤类型区,挖取8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土壤剖面,进行土壤形成条件调查,并分层取样进行理化性状分析。结果发现:(1)8个土壤剖面具有的诊断表层有:有机表层、暗沃表层、淡薄表层;诊断表下层有:钙积层、雏形层;诊断特性有:半干润土壤水分状况、湿润土壤水分状况、滞水土壤水分状况、潮湿土壤水分状况、冷性土壤温度状况、纤维有机土壤物质、半腐土壤有机物质、潜育特征、氧化还原特征、盐基饱和度。(2)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3版)》,8个土壤剖面归属为3个土纲(雏形土、有机土、新成土)、4个亚纲、5个土类、6个亚类。按照《中国土壤分类系统》,8个土壤剖面归属为5个土纲、6个亚纲、7个土类、8个亚类。(3)8个土壤剖面在发生分类与系统分类中发生分异的分类级别存在明显差异,两种分类体系的不同分类级别之间关系较为复杂,并不呈简单的、一对一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3.
渝东南岩溶区典型土壤的系统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林  慈恩  连茂山  翁昊璐  谢德体 《土壤》2019,51(1):178-184
为明确渝东南岩溶区典型土壤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以该区域石灰岩发育的典型土壤个体为研究对象,挖掘8个典型剖面,通过野外观测、分层取样与分析,依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三版)》进行分类检索,并与发生分类进行参比。结果表明,8个供试剖面分别被划归为3个土纲(淋溶土、雏形土和新成土)、5个亚纲、7个土类和7个亚类等系统分类高级单元;在系统分类基层单元归属上,8个剖面分别被划归为8个土族和8个土系。黄棕壤参比到简育常湿雏形土和酸性常湿雏形土,黄壤参比到简育湿润淋溶土,石灰(岩)土参比到钙质常湿(湿润)淋溶土、钙质湿润雏形土和湿润正常新成土。结合成土环境分析可知,在渝东南岩溶区海拔1 000 m的地区,海拔越高,其水分状况越好,越容易形成黏化层;若海拔大致相同,坡度是影响土壤形成黏化层的首要因素;地形和海拔也与渝东南岩溶区的土壤水分状况、雏形层的形成等密切相关,是影响渝东南土壤系统分类归属划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瓦房店地区石灰岩类土壤系统分类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辽宁省瓦房店地区的10个典型石灰岩类土壤剖面,按《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三版)》中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对供试土壤剖面进行检索,确定它们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诊断层有淡薄表层、黏化层、雏形层,诊断特性有碳酸盐岩岩性特征、温性土壤温度状况、湿润土壤水分状况、铁质特性。10个供试剖面分属于雏形土、淋溶土、新成土3个土纲。1、3号剖面属壤质温性棕色钙质湿润雏形土4,、6、8、9号剖面属壤质温性普通钙质湿润淋溶土,5号剖面属黏壤质温性普通钙质湿润淋溶土,2、10号剖面属粗骨壤质温性石灰扰动人为新成土7,号剖面属壤质温性石灰扰动人为新成土。对30个土壤剖面进行采样、分析和比较,根据基层分类划分的原则和依据,在样区建立了10个土系。探讨供试土壤的系统分类结果与土壤发生分类结果的参比,表明两种分类制对同一土壤的命名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5.
长白山山脉火山喷出物发育土壤的特性及系统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长白山、龙岗、宽甸火山喷出物发育土壤为研究对象,对供试土壤形态特征进行描述,并对其pH、有机碳、磷酸盐吸持量、铁铝氧化物、火山玻璃等性质进行测定,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三版)》的原则和方法并结合美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11版,讨论了土壤的诊断层、诊断特性,并进行了分类检索。结果表明:火山喷出物发育的土壤未必就是火山灰土。长白山天池火山锥顶部的土壤发育程度极弱,属于新成土;天池火山锥底部的土壤已经形成土壤结构体,且具有火山灰特性,属于火山灰土;宽甸青椅山顶部土壤以及龙岗金龙顶子底部土壤均具有火山灰特性,检索为火山灰土;宽甸大川头底部土壤0.02 ~ 2 mm粒级含量未达到火山灰特性的要求,但具有雏形层,检索为雏形土。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沿淮地区几种主要土壤诊断特性和系统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慈恩  高明  于群英 《土壤通报》2005,36(1):19-22
本文对安徽省沿淮地区的黄棕壤、黄褐土、水稻土、砂姜黑土、潮土和石灰土等六种主要土壤的典型剖面进行系统研究,按《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修订方案)》确定了各土壤剖面具有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进行了分类检索,得出了这六种典型土壤剖面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所属的分类单元,并与现有发生学分类进行了参比。典型剖面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土壤分别被划归铁质湿润淋溶土土类、粘磐湿润淋溶土土类、简育水耕人为土土类、淡色潮湿雏形土土类、简育潮湿变性土土类、钙质湿润淋溶土土类。  相似文献   

17.
闽浙两省水耕人为土的优势类型及其分布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调查采样分析了福建和浙江两省92个典型水耕人为土剖面,探讨了两省水耕人为土的优势类型及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铁聚水耕人为土和简育水耕人为土是主要类型,潜育水耕人为土和铁渗水耕人为土分布相对较少。调查共检出9个水耕人为土亚类,主要属于"普通"、"铁聚"、"漂白"和"底潜"类别的亚类。潜育水耕人为土主要分布在山垅、水网平原和河谷平原;铁渗水耕人为土集中分布在河谷平原和丘陵山地;铁聚水耕人为土主要分布在河谷平原和丘陵山地;简育水耕人为土在丘陵山地分布较多,在水网平原、滨海平原和河谷平原也均有分布。各类水耕人为土的"漂白"亚类则主要分布在丘陵坡地或河谷与丘陵的过渡区域。  相似文献   

18.
新疆天山南麓土壤系统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梦  吴克宁  鞠兵  武红旗 《土壤学报》2021,58(3):588-598
为了解新疆天山南麓土壤的成土特点和系统分类归属,研究区共挖掘出8个典型土壤剖面,通过剖面形态观测和分层取样分析,发现新疆天山南麓的主要成土过程符合海拔变化且变化过程为原始成土过程-有机质聚积过程-潜育化过程-熟化过程-盐积过程.根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三版)》检索发现8个典型剖面随海拔变化在天山南麓至塔里木盆地边...  相似文献   

19.
皖南山地土壤系统分类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选取皖南四座山地土壤垂直带中 1 9个土壤剖面 ,研究了土壤成土环境和形成特点。根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修订方案 )》和《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理论·方法·实践》 ,鉴定了诊断层和诊断特性 ,确定供试剖面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自山下到山上依次为湿润淋溶土 (伴有湿润雏形土 )———常湿淋溶土 (伴有常湿雏形土 )———正常新成土亚纲。与不同分类系统中土壤类别归属作了参比 ,同时也与福建、江西山地土壤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