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晚抛秧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南昌县近年来大面积二晚抛秧试验示范资料,分析了不同熟期二晚品种抛秧产量、效益、生育期变化以及二晚抛秧面临的突出矛盾,提出了相应的二晚抛秧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新建县杂交稻二晚直播特点,介绍了二晚直播栽培技术,以为当地二晚直播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南方每年都有水灾淹没农田,为确保南方二晚面积,可在7月15日前退水的田块进行二晚直播,在8月15日前退水田块备秧栽插二晚,本文对二晚抢种直播和育秧技术作出初步介绍,以供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4.
种植业     
二晚抛秧减产原因何在应国勇安福县农技推广中心(343200)二晚推广抛秧技术可以缓解夏收夏种紧张程度,减轻劳动强度,争取农事季节。1997年我县开始进行二晚抛秧试验示范,获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有部分二晚抛秧严重减产,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  相似文献   

5.
通过开展二晚免耕与翻耕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土壤类型为灰黄泥田且排灌条件较好并保水保肥的田块进行二晚免耕栽培能节本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2011年永新县二晚空瘪率偏高,并分析了其结实率偏低原因,同时简述了寒露风对杂交晚稻的影响,提出了预防二晚空瘪率偏高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二晚抛秧的几项关键技术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陈章甫︵330046︶二晚抛秧比早稻抛秧意义更加重大。江西是个双季稻区,夏收夏种时间很短,天气很热,任务很重。推广二晚抛秧,可以缓解夏收夏种紧迫程度,减轻劳动强度,争取农事季节,以及省工节本,增产增收。近两年,...  相似文献   

8.
灰色局势决策在水稻品种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灰色局势决策对2004年万安县二晚杂交稻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综合10个较重要的指标,排出了13个参试二晚杂交稻品种的综合优势的优劣次序。  相似文献   

9.
优质早熟晚粳糯“余粳晚糯”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粳晚糯是由二晚品种鹰优晚一号的一株不同类型的粳稻糯性单株,经多代系统选育而成的粳糯新品种。该品种株叶形态好、熟期早、产量高、结实率高、耐寒性强,最高产量7530kg/hm2,平均产量5707.5kg/hm2。可作二晚种植或作救灾品种种植。此外,还介绍了该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水稻主要病虫害对二晚产量的影响和防治效益,2011年武宁县在“粮食高产万亩示范片”水稻上进行了二晚水稻主要病虫为害损失和防治效益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进行了二晚免耕、少耕、翻耕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免耕栽培较少耕、翻耕栽培增产增效,且确保在"双抢"忙季二晚的播种,缓解劳动力紧张的矛盾,可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2011年永新县二晚水稻叶鞘腐败病的发生特点,分析了其重发原因,并从选择良种与减少虫源、加强田间管理、合理用药等方面,提出了防治二晚水稻叶鞘腐败病的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江西晚季种植巴西陆稻的产量性状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江西引进巴西陆稻晚季种植的试验数据进行了多角度、多方位(标准误、单元回归、多元回归、通径分析、灰色关联)的计算机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易旱二晚田二晚栽培的关键产量性状是基本苗、有效穗、全生育期天数;(2)秋闲田(地)二晚栽培的关键产量性状是结实率、有效穗、播种至始穗天数;(3)不论何种稻作方式,始穗至成熟天数和千粒重受环境影响小,是典型的受基因控制的遗传性状(即种性)。  相似文献   

14.
稻瘿蚊是我县粮食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为减轻其危害,2000年我们从赣南引进的抗稻瘿蚊“青占”品种。在稻瘿蚊重发生的乡(镇)作一晚、二晚对比种植和小面积示范种植,都表现对稻瘿蚊高抗。一晚每667平方米平均产量563千克,二晚平均产量484千克,且适应性广、米质优良。现将近几年来的实践概况介绍于后。  相似文献   

15.
晚播花椰菜(菜花)假植有两大好处,一是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二是花球在蔬菜淡季上市,价格较高。晚播假植花椰菜的上市时间在元旦前后,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二晚几种主要病虫害在防治与不防治的情况下对产量影响的差异性,为指导农户搞好病虫害提供科学依据,武宁县农业局2009年二晚生产期间,在武宁县横路乡儒庄村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进行了水稻主要病虫防治与不防治试验示范,现将试验示范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一、晚播小麦的成因晚播小麦的成因有两种类型:一是由于前茬作物成熟、收获偏晚,腾不出茬口而延期播种,从而形成晚播小麦。在黄淮海麦区主要是棉茬麦,其次是花生茬麦等;二是由于墒情不足等雨播种或降雨过多不得不推迟播期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8.
水稻抛身是水稻载培技术的重大改革与创新,我市通过多年的抓点示范,早稻抛身技术已在全省普及,但二晚抛秧由于气温高,季节紧,育秧技术难度大,为突破二晚抛秧技术,我市经过1998,1999两年的大面积抓点示范,取得圆满成功,2000年全市二晚抛秧1.667hm62,大多数乡,镇抛秧面积都在666.7hm^2,大多数乡,镇抛身面积都在666.7hm^2以上,基本消灭了抛秧空白村,二晚抛秧不仅省工,省力,省秧田,而且具有明显的增产,增值效益,省秧田,而且具有明显的增产,增值效益,每人可抛载0.2-0.27hm^2,比手插快3-4倍,还可大大减轻劳动强度,改变弯腰曲背载禾的劳作之苦,抛身比水育身节省专用秧田70%,现将我们获得二晚抛秧成功所采取的关键技术措施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9.
晚播小麦的成因有两种类型:一是由于前茬作物成熟、收获偏晚,腾不出茬口而延期播种,从而形成晚播小麦。在翼城县主要是玉米茬、棉茬等。例如,回茬小麦的适宜播种期在9月23日至10月8日;而上述前茬作物的收获期是在10月中下旬,由于茬口晚,播期迟,从而形成晚播小麦。二是由于墒情不足等雨播种或降雨过多不得不推迟播期而形成晚播小麦。  相似文献   

20.
:“赣晚籼 2 9号”属中晚熟晚籼水稻新品种 ,该品种产量水平 675 0~ 82 5 0kg/hm2 ,属高产、稳产型品种 ;品质优 ,中抗稻瘟病 ,高抗白叶枯病 ,适合在江西、浙江及湖南部分地区作二晚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