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奶牛蹄病是当今世界奶牛业所面临的比较严重的问题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和生殖疾病。患蹄病的奶牛生产性能明显下降,严重者因此而被淘汰,使高产奶牛过早夭亡,给奶牛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Greenough曾报道欧洲奶牛肢蹄病发病率为5.5%,其中88%是蹄病;Beynon和Howe(1974)报道英格兰威尔士1972、1973年因肢蹄病而淘汰的乳牛占总淘汰率的6.48%。1988年蹄病在我场成乳牛群中  相似文献   

2.
乳牛蹄病与矿物元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山西五大牧场的水、土壤以及健康乳牛和蹄病乳牛血液抽样测定了其钠、钾、钙、镁、磷、铁、锌、铜、锰等元素的含量。探讨了矿物元素与乳牛蹄病的关系。结果表明,低锌、低硫、高锰、高镁、高铁可能是乳牛蹄病发生的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3.
蹄跛行是乳牛的常见病之一。据1980年英国乳酪工业的调查,乳牛跛行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500万磅,其中88%是蹄跛行,上海某些奶牛场蹄病占60—70%,北京某些奶牛场蹄病也达50—60%。乳牛的蹄跛行大部分是由于蹄损伤、蹄叶炎、白线部疾病、蹄底溃疡、蹄裂、腐蹄病等引起。蹄跛行直接影响乳牛泌乳量和繁殖性能。为了提高人们对乳牛蹄跛行的认识和重视,本文对乳牛蹄跛行作以概述。病因目前认为乳牛蹄跛行的病因主要有营养不良、管理不善、环境失宜、遗传因素、传染性  相似文献   

4.
由于长期忽视削蹄工作,北京黑白花乳牛的变形蹄相当严重。1974年,我们调查了七个乳牛场1070头成乳牛,其中变形蹄589头占55.05%;1982年,我们又调查了七个乳牛场1781头成乳牛变形蹄有770头,占43.2%,其中变形蹄最多的一个牛场达65.9%。最少的也占30.09%。苏联B,N.Za×apoB(1980)研究了变形蹄  相似文献   

5.
奶牛蹄病是指奶牛的蹄部发生各种急慢性、细菌性或者机械性的损伤,主要包括蹄冠炎、蹄叶炎、蹄皮炎、蹄底腐烂、蹄球炎等。奶牛蹄病多呈慢性经过、不致于引起死亡。但它会引起奶牛泌乳量下降、繁殖力下降或长期卧地不起,成为严重危害奶牛生产性能的一大类疾病,特别是高产奶牛发病率高,据统计,发生蹄病的淘汰率约占成年乳牛淘汰率的15%-18%。  相似文献   

6.
蹄病是危害乳牛生产的常见疾病之一,主要有蹄底刺伤、蹄叉腐烂、蹄叶炎、腐蹄病四种,其中以蹄叉腐烂和腐蹄病为主。在临床上表现的共同症状是跛行,严重时导致乳牛卧地不起,从而造成乳牛淘汰。单纯采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治疗容易产生耐药性。笔者在临床上采用中西兽医结合治疗乳牛蹄病,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随着奶牛产奶量的提高,近年来在生产中发现,奶牛蹄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最后,常因患肢化脓,久治不愈,卧地不起而被迫淘汰,给牧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有资料统计:蹄病淘汰率约占成乳牛淘汰率的15%~18%。福建某牧场1995年办场,1996年就因蹄病卧地不起被迫淘汰30多头成乳牛。因此蹄病作为最大危害奶牛生产的常见四大疾病之一,在目前牧场管理中给予了普遍重视。1 蹄病的发生原因 1.1 恶劣的牛舍条件 传统的水泥建筑,地面年久失修,粗糙不堪,导致蹄角层过度磨损,引起蹄底挫伤、感染、化脓。阴暗潮湿、通风不良等极差的牛舍卫生条件,亦可使蹄…  相似文献   

8.
乳牛肢蹄病是影响乳牛业发展的一大障碍,患畜常因愣病而泌乳量急剧下降导致被迫淘汰,造成经济上的巨大损失,据杭州市四季青乡所属的各村办乳牛场不完全统计,仅1985年因患蹄病而被迫淘汰的乳牛有28头。为了摸索其发病原因和制订出有效的防制措施,我们于1986年始分别对杭州市牛奶公司所属的一牧、三牧,萧山市湘湖农场和市郊四季青乡、彭埠乡、笕桥乡、转塘乡,及临安县的青山乡、三口乡等国营及乡镇乳  相似文献   

9.
王光文 《中国奶牛》2008,(10):63-66
根据日本北海道奶牛诊疗年报资料统计,2004年度奶牛运动器官疾病(包括蹄病、脱臼和关节炎等)约5.6万头,比2000年度的4.4万头增加了1万头以上。其中约60%为蹄病,其经济损失平均每头约5万日元(相当于人民币约3000元)。所以,降低肢蹄疾病的发生对改善乳牛业经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首先就乳牛肢蹄健康管理要点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10.
笔者对我公司2001年乳牛肢蹄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1资料统计本公司常坑牧场共有生产母牛舍5座,2、3号两座牛舍采用管道式挤奶设备,牛床垫有橡胶垫,上面还铺有锯糠;4、6、7号三座牛舍均采用挤奶台挤奶,牛床是水泥地面,也铺有锯糠,其它饲养管理方法均一致。笔者对2001年1月至11月期间上述5座共465头乳牛的肢蹄病发生情况和淘汰的76头乳牛进行统计分析,因肢蹄病而淘汰的共17头占总淘汰牛的22.4%,其中2号、3号两座共188头乳牛中有8头发生肢蹄病,平均发病率为4.3%,共淘汰4…  相似文献   

11.
对宁夏回施自沤吴忠市金积镇6个村乳牛肢蹄病的发病情况调查表明,447头成年乳牛中发生蹄变形的246头,占55.0%;表现各种肢热不正的181头,占40.5%。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乳牛骨质疏松症在临床上比较多见,常表现为四肢运动机能障碍,除了易发骨和关节疾患外,常常引起蹄病。我们在北京和太原都遇到这样的病例,甚至在某些乳牛场成为群发疾病,对生产影响很大。由于骨质疏松症引起的牛只蹄病,临床上常常误诊为腐蹄病或坏死杆菌病,长期治疗不能得到应有的效果。发生与症状:由骨质疏松症引起的蹄病,多发于高产牛群,犊牛、公牛、育成牛群发生较少,如  相似文献   

13.
乳牛肢蹄病主要有四肢疾病、蹄部疾病、骨营养不良疾病。常见的四肢疾病主要有跗关节、腕关节有炎症或者囊肿;蹄部疾病主要有趾蹄糜烂、脚趾间有增生、蹄冠发炎有红肿、蹄角质剪状体、翘尖蹄、翻卷蹄等;骨营养不良疾病主要有趾骨骨折或者出现变形、蹄角质粉化。该文主要分析乳牛肢蹄病的病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奶牛蹄病多呈慢性经过、不致引起死亡而常不引起人们重视;但它引起泌乳量下降、繁殖力下降或长期卧地不起而被淘汰,成为严重危害奶牛生产性能的一大类疾病,据统计蹄病淘汰率约占成年乳牛淘汰率的15%-18%。蹄病的致病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奶牛的遗传性状、营养状况、环境及饲养管理等常是导致奶牛蹄病发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乳牛肢蹄异常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乳牛肢蹄异常是危害乳牛业的疾病之一。随着养牛业迅速发展 ,由该病造成的乳牛生产性能下降 ,产乳年限缩短日趋严重。某国营奶牛场 ,98年因病淘汰牛76头 ,仅因蹄病就淘汰 2 1头 ,占淘汰牛的 2 7.6 %。为查明该病发生的原因 ,了解发病情况 ,为今后开展奶牛“肢蹄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我们于 1999年 3月 15日至 4月 10日对某国营奶牛场奶牛肢蹄异常进行了调查 ,现报告如下 :1 调查方法肢蹄异常检查是按乳牛正肢势正蹄形的标准 ,与奶牛场的牛进行对比检查 ,并按前肢 ,后肢和蹄形进行疾病分类统计。1 .1 前后肢的标准肢势前肢在前望时从肩…  相似文献   

16.
常见奶牛蹄病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蹄病的奶牛生产性能明显下降,严重者被淘汰,使高产奶牛过早夭亡,给奶牛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牛的肢蹄病中95%发生于奶牛;Greenough曾报道欧洲奶牛肢蹄病发病率为5.5%,其中88%是蹄病。1988年蹄病在北京某成乳牛群中的发病率高达31.7...  相似文献   

17.
奶牛腐蹄病是常见病之一,特别是在南方各省,市奶牛场多见,一般发病率在10~20%,个别场可达70%以上。乳牛患病后,不仅病肢负重困难,跛行,而且影响食欲,抵抗力下降,消瘦明显,乳产量则下降12%左右。严重时患蹄蹄壳腐烂、变形、脱落,甚至卧地不起而被迫淘汰或死亡。因此腐蹄病已成为各乳牛场重点防治的疾病之一。以往治疗腐蹄病方法虽有多种,如扩创后用磺胺、硫酸铜、碘仿、10%碘酊、松溜油等  相似文献   

18.
乳牛蹄病是目前危害农村散养户奶牛生产、导致奶牛生产性能下降的重要疾病之一。该病发生后,蹄的真皮和角质层组织发生化脓性病理变化,其特征是真皮坏死与化脓,角质溶解,病牛疼痛,跛行。  相似文献   

19.
乳牛腐蹄病是乳牛生产中的常见病.该病是因感染病菌等多种因素导致乳牛的蹄角质腐烂、趾间皮肤和组织化脓的一种皮肤病.是乳牛常见的一种消耗性疾病,常给乳牛场带来巨大经济损失.该文从乳牛腐蹄病的致病原因和防治措施进行阐述,以期为养牛场预防乳牛腐蹄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腐蹄病是乳牛常见的一种畸病,尤以饲养在粪尿、泥泞和荆棘丛生潮湿草场上放牧的牛群更为多见.笔者从199毛年以来,用液氮治疗乳牛腐统病16例,取得满意的效果.1症状奶牛息后阅病后,临床上以肢被为主.打诊蹄壁有疼痛,蹄底或略叉可发现覆有坏死的溃疡面,有的烂成大小不等的空洞,流黑色恶臭的液体.病牛路行不愿站立,严重者指(趾)骨、华和韧带坏死及蹄间、蹄球与跨冠形成疾管、食欲不振,产乳量明显下降,逐渐消瘦衰弱,最后淘汰.2治疗将牛站立或横卧保定,修平其跨底,彻底清除总部的污物及血脓,按常规严格消毒后,术者用手持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