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长江上游片区现代水稻产业技术体系研讨会在成都召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8月17~18日,长江上游片区现代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工作研讨会在成都隆重召开。会议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长江上游片区现代水稻产业技术体系牵头人任光俊主持,农业  相似文献   

2.
为切实加强科技对农业重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2010年9月2日由成都市科技局主办,成都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等单位承办的"2010成都食用菌产业发展论坛暨项目对接洽谈会"在蓉成功举办。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四川省林业科学院、四川农业大学、四川中医药科学院、成都市农林科学院、投融资机构代表及食用菌产业龙头企业代表等共150余人参加了本次对接会。  相似文献   

3.
德优492     
<正>审定编号:国审稻2016011品种名称:德优4923申请者: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育种者: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品种来源:德香074A×R4923特征特性: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56.9 d,比对照Ⅱ优838长1.3 d。株高120.1 cm,穗长25.9 cm,每667  相似文献   

4.
水稻新品种一、川香858 1.选育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2.品种来源为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育成的不育系川香29A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育成的恢复系泸恢8258组配而成的中籼  相似文献   

5.
《四川农业科技》2011,(8):60-60
为提升四川省农业科技创新实力,促进粮食生产能力和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四川省于2008年启动了马铃薯、茶叶、水稻等10个产业创新团队试点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著名水稻育种专家,曾任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院长,现任内江市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主任的肖培村研究员,自两南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杂交水稻育种工作。  相似文献   

7.
<正>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任光俊研究员撰写的《新一代优质高产杂交水稻良种"川优6203"主要特点和示范推广建议》,得到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魏宏的圈阅,以及省委常委、副省长钟勉、副省长曲木史哈的批示。该建议刊登在四川省农科院主办的2015年第3期《农业科技动态》上。由任光俊研究员带领的水稻育种专家团队,经过11年的艰苦探索,育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长粒型优质香稻不育  相似文献   

8.
川优6203     
<正>审定编号:国审稻2014016品种名称:川优6203申请者: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育种者: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品种来源:川106A×成恢3203特征特性: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长江上游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56.3天,比对照Ⅱ优838短0.5天。株高111.6cm,穗长25.6cm,每667m2有效穗数15.2万穗,穗粒数169.0粒,结实率80.8%,千粒重29.0g,易  相似文献   

9.
《四川农业科技》2010,(10):37-37
为切实加强科技对农业重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2010年9月2日,成都市科技局举办了"2010成都食用菌产业发展论坛暨项目对接洽谈会"。本次对接会由成都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承办,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四川省农科院及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协办,旨在搭建食用菌成果技术交易平台,发展食用菌高端产业,引领食药用菌走向高端产业,服务成都经济区食用菌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德优4727     
<正>审定编号:国审稻2014019品种名称:德优4727申请者: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育种者: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品种来源:德香074A×成恢727特征特性: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长江上游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58.4天,比对照Ⅱ优838长1.4天。株高113.7cm,穗长24.5cm,每667m2有效穗数14.9万穗,穗粒数160.0粒,结实率82.2%,千粒重32.0g。(1)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5.3,穗瘟损失率最高级7级;褐飞虱7级;感稻瘟病和褐飞虱。抽穗期耐热性中等。(2)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8.0%,长宽比2.8,  相似文献   

11.
2011年11月21日,由成都市科学技术局主办,成都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承办的"2011成都市蔬菜产业科技成果、需求暨项目推介会"成功举行。来自南京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四川农业大学、成都市农林科学院、成都市标准化研究院、德阳市蔬菜办等单位的专家、代表,及我市蔬菜科技信息服务站、蔬菜龙头企业、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专合组织代表等共百余人参加了本次推介会。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上游稻区超级杂交稻育种的思路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长江上游超级稻的穗粒结构、冠层特征、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等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对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在超级杂交稻材料构建和组合选育上的主要进展进行了总结。提出了长江上游超级杂交水稻育种的"偏籼型"、"偏大穗 偏大粒"、"厚秆壁 V-型叶"、"前披后直动态株型结构"、"不育系与恢复系性状合理分工"等超级稻育种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现代农业科学》2008,(3):F0003-F0003
湖北省黄冈市农业科学院位于美丽的鄂东文化名城古城黄州,该院(所)始建于1949年,是湖北省地市级重点科研单位、湖北省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黄冈分中心)、国家小麦原原种生产基地、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鄂东南综合试验站、国家棉花现代产业技术体系鄂东综合试验站、国家油菜现代产业技术体系黄冈试验站、国家农作物品种区试站。现下设有早稻、中稻、晚稻、棉花、旱作、畜牧、成果开发等研究所、室或中心。  相似文献   

14.
《现代农业科学》2008,(4):F0003-F0003
湖北省黄冈市农业科学院位于美丽的鄂东文化名城古城黄州,该院(所)始建于1949年,是湖北省地市级重点科研单位、湖北省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黄冈分中心)、国家小麦原原种生产基地、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鄂尔南综合试验站、国家棉花现代产业技术体系鄂东综合试验站、国家油菜现代产业技术体系黄冈试验站、国家农作物品种区试站。现下设有早稻、中稻、晚稻、棉花、旱作、畜牧、成果开发等研究所、室或中心。  相似文献   

15.
2011年8月15~18日,"国家水稻产业技术研发中心育种与繁育研究室2011年工作交流会"在成都召开。武汉大学朱英国院士、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谢华安院士、江西省农业科学院颜龙安院士、沈阳农业大学陈温福院士出席并全程参加了会议,国家现代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程式华,育种与繁育研究室主任、中国水稻研究所副所长胡培松,以及中国农科院作物研究所所长万建民等育种与繁育研究室岗位专家及其团队成员共计5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四川省农科院任光俊副院长主持,会议就四川育种进展、育种思路、转基因育种以及种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相似文献   

16.
高粱新品种一、川糯粱1号1.选育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泸州金土地种业有限公司。2.品种来源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自选糯不育系0655A与糯恢复系1045R组配育成的酿酒型  相似文献   

17.
泸优727     
正审定编号:国审稻2016024品种名称:泸优727申请者: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育种者: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品种来源:泸06A×成恢727特征特性: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上  相似文献   

18.
文优198     
<正>审定编号:国审稻2016025品种名称:文优198申请者:文山州农业科学院、云南隆瑞种业有限公司育种者:文山州农业科学院、云南隆瑞种业有限公司品种来源:文香28A×兴恢198特征特性: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52.2 d,比对照Ⅱ优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从四川省农业厅获悉,由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水稻栽培岗位专家、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水稻栽培专家熊洪和徐富贤两位研究员共同撰写的"关于冬水(闲)田区大力发展水稻直播技术的建议"获得省委常委李昌平同志"请科技厅、农业厅研究"的批示。两位专家在建议中分析了发展直播稻技术的生产背景,介绍了人工直播技术研究进展与示范成效,分析了直播稻在冬水(闲)田区的应用前景。他们经过多年研究和调研  相似文献   

20.
蕉岭县是世界长寿乡,2018—2019年,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立足于解决区域农业科技和蕉岭水稻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卡脖子"问题,以科技创新为根本,以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乡村振兴为目标,集成学科优势,协同攻关,不断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示范以及推广,有力支撑了蕉岭地区水稻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简要介绍了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在推动蕉岭丝苗米产业园发展中的基本做法及成功经验,并在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区域水稻科技及产业发展的对策,为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促进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