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工阔叶红松林的结构与生产力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两种除组成和垂直结构外,其它条件均相同的人工阔叶红松林内,做了总辐射、反射、透射、生物量、生产力和林分叶面积的测定。证明在红松与阔叶树复层混交,叶面积指数为5.5的林分内,光能利用率,林分的生物量、生产力和叶面积分布等均较二者单层混交,叶面积指数为4.1的林分为高或者合理。其原因在于前者能有效地吸收和利用太阳辐射能,减少能量的散失,该林分较高的叶面积指数也是提高其林分的生长速度和森林生产力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天然红松林下的更新和林分类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天然红松林下的更新进行调查,阐明了天然红松林下的更新好坏和林分类型及立地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今后天然红松林经营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天然红松林结实与林分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天然红松林分的调查,掌握了天然红松的结实量和年龄、林分疏密度及和不同林分类型的关系,同时也掌握了红松果实的质量和不同林分类型的关系,对今后天然红松林经营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甘肃省民勤县干旱荒漠地区,对沙枣林进行了样地调查、标准木全株破坏性采样。研究了沙枣个体和群体的生物量密度。结果表明:1)树冠垂直投影面负载的生物量密度BPA、树冠叶面积负载的生物量密度B_(LA)、树冠空间曲面负载的生物量密度BSA,同单株树木总生物量Wt之间紧密相关;2)生物量密度BD随单株树木总生物量Wt的变化规律,都遵循Logistic方程。3)3种生物量密度随单株树木总生物量而变化曲线的饱和值分别为:B_(PA)=8.164 kg/m~2(DW),B_(LA)=2.729 kg/m~2(DW),B_(SA)=2.44 kg/m~2(DW)。4)年龄相近(22~24年)的不同立地条件的林分,其生物量密度变化在3.1~35.8 t/hm~2之间。5)生物量密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同林分胸径(6.8~19.4 cm)、林分郁闭度(0.05~0.55)、林分叶面积指数(0.20~2.09)之间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相对应。  相似文献   

5.
以3种不同林分类型为对象,研究其降雪截留特征,结果表明:蒙古栎林树冠平均截留最大,为8.3 mm,截留率为28.7%;红松林为7.9 mm,截留率为27.1%;落叶松林为7.2 mm,截留率为24.1%。不同林分类型平均截留量由大到小为蒙古栎林红松林落叶松林;在不同降雪强度下,林分间截留能力有明显差异,蒙古栎林树冠截留能力总体高于红松林,红松林高于落叶松林。  相似文献   

6.
《热带林业》2021,49(1)
为探究保梅岭保护区内不同类型林分林下土壤水文特性,以该区域内5种典型人工纯林及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分土层深度测定及计算各林分土壤容重、孔隙度、贮水量等物理—水分指标。结果表明:(1)各类型林分土壤容重、贮水量、含水量、涵蓄降水量和有效涵蓄量均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孔隙度随土层深度加深的变化规律在各林分间表现不同。(2)6种林分土壤容重大小介于1.16g/cm3~1.52g/cm3,以加勒比松林最大,天然次生林最小。(3)总毛管孔隙大小介于28.61%~52.54%,滞留贮水量大小介于48.24mm~147.96mm,以天然次生林最大,加勒比松林最小。(4)有效涵蓄量大小介于40.87mm~129.18mm,以天然次生林最大,桉树林最小。综合分析表明,天然次生林土壤通气透水性、贮蓄和调节水分能力优于人工纯林,而人工纯林中以枫香林涵养水源能力最佳。  相似文献   

7.
就天然次生林冠下人工更新红松的生长及单株树干、枝、叶、根生物量分布情况进行了测定与分析,旨在为辽东山区现有天然次生林林分结构调整及低产、低质林改造林,冠下人工更新红松诱导阔叶红松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黧蒴等树种在3种人工松林中的生长量和生物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南亚热带3种人工松林中黧蒴、红桂木、灰木莲和竹节树4个树种的生长量和生物量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显示,4个树种生长量在不同林分有很大差异:其中,黧蒴在3种林分中的生长量排序为湿地松林 > 加勒比松林1 > 加勒比松2;红桂木在加勒比松林2和湿地松林中无显著差异,均高于加勒比松林1;灰木莲和竹节树在湿地松林中最高,2个加勒比松林无明显差异。生物量排序与生长量排序相同。同一林分不同树种的生长量存在明显差异,树高和冠幅生长排序为灰木莲 > 黧蒴 > 红桂木 > 竹节树,地径为灰木莲 > 竹节树 > 红桂木 > 黧蒴;总生物量年均增长量排序为竹节树 > 灰木莲 > 黧蒴 > 红桂木。    相似文献   

9.
对东折棱河地区的柞树红松林、枫桦红松林和紫椴红松林等3种典型的阔叶红松林进行了标准地调查,比较了不同类型的天然红松林的林分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之间的差异,分析了出现差异的原因,同时判断了不同红松林的群落稳定性。结果发现:在分层现象明显的阔叶红松林中,主林层的红松为优势种,分布最广,占据最大的生存空间,而阔叶树种则在次林层争夺生存空间。在红松林的不同发育阶段,其林分密度不同,但自然稀疏现象的存在使林分结构趋于优化,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0.
叶子是林木制造有机质的器官,叶面积的大小决定着光合作用的强弱和林木生长的速度。因此,在研究森林生态系统时,叶面积的测定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为了探讨长白山林区阔叶红松林中各树种叶面积的变化特点和规律,我们曾对灌木柞树红松林,蕨类云冷杉红松林、灌木阔叶红松林内同一树种同一年令同一树冠部位的单位叶干重的叶面积(厘米~2/克)进行了分析对比(如表1)。  相似文献   

11.
油松针叶面积估计模型及比叶面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叶面积和比叶面积是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参数.本研究基于河北木兰围场实测油松数据,通过winSEEDLE种子和针叶图像分析系统获得油松522个单个针叶的表面积LA、针叶长度L、针叶宽W、针叶周长P,分别建立了以针叶长、针叶宽、针叶周长等形状属性为自变量的叶面积估计模型和以针叶干质量为自变量的叶面积估计模型.用总相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均方根误差、预估精度5个统计量来检验模型的误差和拟合优度,经检验模型LA=-2.761 +0.464 L +6.608W和LA =1.345 +0.501X分别为这两种模型中最好,X为针叶干质量.通过对算术平均法、比估计法、最小二乘法3种方法的比较,得到油松的比叶面积为7.08 m2 ·kg-1.本研究为油松叶面积的估计提供了一个简单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楸树叶面积与叶形指数的回归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实验采用数码相机拍照,利用CAD.图像处理方法得到楸树叶片的面积,并同时测量叶长、叶宽计算出长宽比、长乘宽,通过逐步回归的方法对与叶面积有关的指标进行筛选。用最后得到的最能反映叶面积的指标长乘宽,建立不同叶形的叶片长乘宽与叶面积的一元线形回归预测模型方程,分别是倒心形Y=0.652x+16.041,决定系数R2=0.7221,水滴形Y=0.5058x+112.47,决定系数R2=0.4994,三裂Y=0.3211x+155.98,决定系数R2=0.6006,分析认为可将叶长乘宽作为重要的叶形指数,进行楸树生长等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3.
通过帽儿山林场24块标准地的白桦天然林的有关数据,研究了白桦天然林叶量、叶面积与林分年龄和密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银杏枝叶生长规律与两次采叶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栽植后两年的银杏嫁接幼树的枝叶生长规律进行了观察,发现银杏新梢具有春梢和夏梢两种;新梢生长有4种方式;短枝亦分春季展叶生长和夏季展叶生长两种,其中春季展叶生长发生于所有短枝顶芽,而夏季展叶生长一般只发生在顶生短枝顶芽。试验证明,采用全采的方式能有效地刺激所有短枝顶芽全部进行夏季展叶生长;采用两次采收方式能使银杏采叶园的产叶量较传统采收方式(一次采收方式)的产叶量提高1倍。  相似文献   

15.
植物功能性状是目前生态学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而比叶面积(Specific Leaf Area,SLA)和叶建成消耗(Leaf Construction Cost,LCC)则是功能性状中研究植物资源收获与支出的首选指标。树冠冠层结构与功能在方向上的不同可导致冠层功能性状空间分布的差异。以东灵山辽东栎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冠层不同方向部位叶片的功能性状以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不同空间上,冠层上部的CC均高于冠层底部的,而SLA则相反;除上部与东向外,各方向叶片的比叶面积均有显著差异;热值则是影响二者的主要因素。冠层CC和SLA的空间异质性研究,对于在冠层水平上揭示植物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叶用银杏栽培密度及采叶方式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幼龄叶用银杏从不同密度、不同采叶方式,综合产叶量和黄酮含量两方面因素,对其药用价值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3 年生幼龄叶用银杏种植密度以 7.5 万株/hm 2 为佳,7.5~11 万株/hm 2 均宜,年2 次采叶包括 1/2 采、全采和 1 次性采叶对照 3 种采叶方式无显著性差异,以 1 次性采叶为宜。  相似文献   

17.
桑叶菊花保健饮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桑叶和菊花为主要原料,研制出色、香、味俱佳的保健饮料。对桑叶和菊花提取液的褐变和护色进行了较详细研究,并确定柠檬酸为护色剂,有效地防止了桑叶和菊花提取液的褐变。  相似文献   

18.
竹子叶片极易卷曲的特性增加了叶面积测量的难度,本研究致力于建立淡竹快速、便捷、准确测量叶片面积的模型。通过对淡竹叶片的形态特点进行分类,将叶面积仪测量面积作为对照,利用叶长、叶宽数据和扫描实际叶面积进行建模,并采用均方根误差、残差平方和、预测精度来检验模型的精度。结果表明:1)根据淡竹叶片的长宽比将叶片分为3类:长宽比≤ 5.770,5.770<长宽比≤ 6.682,长宽比>6.682;2)形态学指标相关性显示,淡竹叶片长宽积与叶面积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为0.990;3)以叶片长宽的积建立了叶形分类拟合模型,模型的预测精度为97.11%,其预测结果优于整体拟合和叶面积仪测量结果。研究提出的淡竹叶片面积分类拟合模型可快速、准确地预测叶片面积,解决了淡竹叶片面积测量难的问题,为淡竹相关的生态学研究和经营生产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金叶女贞叶斑病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制作切片、病组织分离培养及单孢分离、接种试验等,确定引起金叶女贞叶斑病的病原菌为Corynespora sp.。此病在上海始发期为4月下旬,高峰期为7-8月和10月。发病率和株密度在一定程度上呈正比关系。80%大生可湿性粉剂是防治此病较好的药剂。  相似文献   

20.
卢芹  刘晓东  周丹  刘玮 《林业科技》2008,33(3):51-53
以欧洲花楸复叶和复叶轴为外植体,通过直接器官发生途径,在添加了6-BA、NAA、KT不同浓度的MS培养基上直接诱导不定芽,并进行了暗培养处理。综合不定芽的诱导率和生长状况得出,复叶和复叶轴诱导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分别为MS+6-BA2.0mg/L+KT1.5mg/L+NAA0.05mg/L和MS+6-BA1.0mg/L+KT1.5mg/L+NAA0.05mg/L,在这两种培养基上诱导分化的芽生长健壮,芽多而高,经过增殖培养后能诱导根的生成;最佳暗培养时间为3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