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向日葵属(Helianthus)的染色体基数为17,类似于小麦属在进化中形成了二倍体(2n=2x=34)、四倍体(2n=4x=68)和六倍体(2n=6x=102)等几个倍性系列的种。在一些自然群体中也偶尔发生极低频率的单倍体。据Gundaev(1971)研究,双胚向日葵可能有介于单倍体和双倍体之间的染色体数目,由这个材料可获得一套连续的非整倍系列。非整倍体也能从种间杂交得到。有关性状的遗传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3.
向日葵冬播     
播种期对向日葵产量的影响很大。苏南地区有“春葵不过清明节,秋葵不过夏至节”的播种习惯,但这只是反映了雨水充沛、肥力较好地区的经验。对干旱、盐碱土地区来说,情况有所不同,春旱严重、春季返盐,迟至清明播种,不利出苗、立苗。北方春旱地区和徐淮沿海地区早有冬播增产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野生向日葵种—向日葵斑螟的抗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6.
向日葵除了由种子的胚根长成的主根及其侧根外,还能够自胚轴处再长出不定根。到开花期不定根总量已超过自主根上发出的侧根的重量,以后还在继续增加。向日葵的主根及其侧根的初生结构为典型的4原型,导管发育较迟,而不定根则为6原型,主要是受到胚轴结构的影响,根与胚轴的结构很协调。从不定根的结构特点导致吸收功能等较主根侧根强盛,表现出结构与功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利用透射电镜,对向日葵真根侧根及3种类型的不定根进行了超微结构的观察。结果表明,向日葵不定根与其真根侧根在导管类型上是一致的,均为网纹导管;菌根现象普遍存在;不定根维管组织细胞出现一定程度的细胞器优势。  相似文献   

8.
9.
向日葵杂种优势的利用虽已成为主要的育种方法,但是关于它的杂种优势的研究报道却较少,尤其是杂种优势与何种特征值有关,至今仍少明确的论证。本研究的任务试图阐明各杂交组合的F_1杂种优势和亲本表现有何关系,以及各性状的杂种优势大小与何种因素有关。这些将有助于向日葵育种特别是亲本选配工作的正确进行。  相似文献   

10.
巴盟黄河灌区盐渍化土壤占耕地面积73.8%,0—40cm土层内可溶性全盐量在0.3%以上的就有155万亩。这部分盐碱地种植粮食作物保苗难、产量低。因此,利用盐碱地种植向日葵,是巴盟灌区发展油料生产的主攻方向。开展向日葵耐盐性的研究,为今后合理利用盐碱地、稳步发展向日葵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美国的向日葵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13.
向日葵霜霉病研究进展张德荣,李晓健(吉林市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向日葵霜霉病(Plasmoparahalstedii)是向日葵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1],可通过种苗、土壤和病残体传播[2,3,12]。在适宜气候条件下,能使70%-80%的植株枯...  相似文献   

14.
15.
《杂粮作物》2010,30(3):F0004-F0004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向日葵研究室成立于1976年,是我国最早开展向日葵遗传育种的科研单位之一。研究室现有职工9名。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2人,助研1人,科辅人员4人。  相似文献   

16.
17.
18.
向日葵抗病育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9.
20.
向日葵品种抗向日葵螟鉴定及抗性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田间自然抗虫鉴定法连续3年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对56个向日葵品种进行了抗向日葵螟鉴定,结果表明,17个油葵品种中除P50表现为中抗(籽粒被害率为6.7%),其余品种全部表现为高抗,籽粒被害率均在0~2.5%;而39个食葵品种中仅新食葵7号表现为高抗(籽粒被害率为1.9%),其余多表现为感虫或高感,籽粒被害率在5.8%~54.1%。进一步利用黑色素鉴定法对所有品种进行了室内检测,其结果与田间抗虫鉴定结果基本吻合。由此认为:在进行田间自然抗虫鉴定时,宜根据田间向日葵螟成虫种群动态选择适宜的播期,使向日葵的开花期与向日葵螟成虫发生盛期尽量吻合,以提高害虫对向日葵的选择压力和鉴定结果的科学性,同时避免出现播期避害现象,干扰鉴定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