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棘球蚴病是由细粒棘球绦虫(Echinoeoceus granulosus)的幼虫棘球蚴(echinocoocus)寄生于哺乳动物脏器所引起的疾病。家畜被棘球蚴侵袭后,幼畜发育迟缓,成畜生产效能急剧减低,严重时可以引起死亡。此病为人畜共患病,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近年来,久治地区牛、羊棘球蚴的感染情况有上升的趋势。为了摸清目前家畜棘球蚴的感染情况和危害程度,我们于2005年9—11月利用县肉联厂和畜产品交易市场收购屠宰牛、羊的便利条件,进行了普查。  相似文献   

2.
犬、狐狸和狼是剌球蚴属(Genus Echinococcus和Genus Alveococcus)绦虫的主要终末寄生宿主,在其体内排出的虫卵,污染草地和水源等,人和家畜在进食和饮水时,使其感染,引起人畜的棘球蚴病。检查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状况时,由于犬粪便中其它种类绦虫的混合感染,进行绦虫和虫卵的形态区别比较困难,检查速度慢,方法较繁琐,影响检出结果。由于以上等原因,经改进应用夹心ELISA法对青海省互助县和海晏县的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状况进行了调查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棘球蚴病是由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寄生于哺乳动物脏器所引起的疾病。家畜被棘球蚴侵袭后,幼畜发育迟缓,成畜生产效能急剧降低,严重时可以引起死亡。此病又为人畜共患病,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对于目前久治县白玉乡家畜棘球蚴的感染情况和危害程度。我们于2007年8~12月对白玉乡的定点屠宰场的牦牛屠宰时,用随机抽取515头牦牛进行棘球蚴病的调查,结果检查出阳性牛165头,感染率32.03%,此次调查为久治县今后更好的搞好牦牛棘球病防治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掌握甘肃省临夏州家畜棘球蚴病(包虫病)感染情况,于2018年对康乐县、临夏市、广河县、和政县、积石山县、永靖县、临夏县7个县(市)的羊进行了棘球蚴病感染调查。结果显示:在观察的4349份羊内脏中,有214份感染了包虫病,感染率4.92%;通过血清学检查,在1260份羊血清样品中,阳性样品22份,阳性率1.75%。说明棘球蚴病在临夏州家畜中流行较广,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玛沁县牛、羊棘球蚴病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棘球蚴病是由细粒棘球绦虫的蚴虫所引起的,主要寄生在牛、羊的肝脏中,所有的哺乳动物均可感染。它的成虫——细粒棘球绦虫,寄生于肉食动物(犬、狼、狐狸)的小肠里。为了掌握玛沁县棘球蚴病的感染情况,为畜防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5年7~11月在玛沁县屠宰场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6.
羊棘球蚴病又称包虫病,是一种严重的寄生虫病,由细粒棘球绦虫的中绦期——棘球蚴寄生于绵羊、山羊和牛等家畜的肝脏、肺脏和心脏等组织中所引起。人和各种野生的啮齿类也可感染。棘球蚴体积大,生长力强,并可寄生于人畜体内任何部位,不仅压迫周围组织使之萎缩和功能障碍,还易造成继发感染,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的寄生虫病。病原体棘球蚴是棘球绦虫的中绦期。我国常见的棘球绦虫有: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成虫寄生于犬科动物的小肠中。  相似文献   

7.
<正>青海省互助县北山地区是白牦牛的主产区,白牦牛是牦牛中的一个经济类型。棘球蚴病(包虫病)是由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寄生在牛、羊、猪、人及其他动物的肝脏、肺脏及其他器官中引起的。家畜被棘球蚴侵袭后,幼畜发育迟缓,成畜生产  相似文献   

8.
羊棘球蚴病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棘球蚴病又称包虫病,是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由细粒棘球绦虫的中绦期——棘球蚴寄生于绵羊、山羊和牛等家畜的肝脏、肺脏和心脏等组织中所引起。人和各种野生的啮齿类动物也可感染。棘球绦虫种类较多,在我国以细粒棘球绦虫为多见。1病原体  相似文献   

9.
采用常规方法对青海省湟源县人与家畜棘球蚴病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人、牛、羊、犬棘球蚴病感染率分别为0.14%、20.30%、28.60%、10.00%,棘球蚴病常识知识知晓率为45.0%。调查结果表明当地畜间棘球蚴病流行严重,终末宿主犬的感染率较高,应当引起当地有关部门的重视,加强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0.
青海高原地区棘球绦虫/棘球蚴病的流行概况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青海高原地区犬棘球绦虫感染率和人、动物棘球拗的感染情况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犬的棘球绦虫感染率为19.3%-82.3%;家畜棘球蚴感染率在80.0%以上者占全省40个县、市的52.5%;人体因包虫病住院接受手术治疗者占人群均数的0.2‰-1‰,感染率平均为1%-5%。结果表明该地区为棘球蚴病的高度流行区,并就防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00年5月-12月在果洛甘德县进行了家畜棘球蚴病感染情况调查。共检查羊1700只,阳性818只,感染率为48.12%;牛96头,阳性54头,感染率56.25%;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调查犬63只,阳性22只,感染率34.92%;对人包虫的感染情况进行了回顾性调查表明,甘德地区属棘球蚴病高发流行区。  相似文献   

12.
对格尔木市清真冷库和清真定点屠宰场牛、羊棘球蚴的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牦牛、黄牛、绵羊和山羊的平均感染率分别为19.51%。9.72%、25.50%和30.08%。调查还发现,母牛、羊和犍(羯)牛、羊、成年牛、羊和幼年牛、羊(1-2岁)的感染率有着明显的差异,同一畜种在不同的饲养方式下对棘球蚴的感染率也明显不同。 棘球蚴在放牧家畜的感染率较高,轻度感染可引起消瘦、发育不良,乳、肉、毛的质量下降(徐定人等,1998);严重感染可引起家畜消瘦、衰弱和死亡(康克仁, 1987)。因此,污染的肉品和脏器对人…  相似文献   

13.
羊包虫病包括多头蚴和棘球蚴。多头蚴俗称脑包虫,是多头绦虫的幼虫,寄生于羊脑内;棘球蚴是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包括无头棘球蚴、人型棘球蚴及多房棘球蚴,主要寄生于羊的肝脏、肺脏,人亦可感染。多头蚴与棘球蚴的成虫寄生于犬、狼、狐狸等终未宿主的小肠内,其孕卵体节脱落后,随粪便到体外。  相似文献   

14.
德令哈地区家畜包虫(棘球蚴)病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0年4~10月在海西州德令哈地区进行了家畜棘球蚴病感染情况调查,共检查羊1176只,阳性769只,感染率65.39%;共检牛115头,阳性64只,感染率55.65%;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调查犬59条,阳性14条,感染率23.7%;对人包虫感染情况进行了回顾性调查。调查表明,德令哈地区属棘球蚴病高发流行区。  相似文献   

15.
海晏县棘球蚴病流行病学调查及综合防治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991年9一11月在海晏县进行棘球蚴病流行病学调查,剖检绵羊2230只,感染率平均87.04%,剖检牦牛1040头,感染率平均80.58%,剖检犬11条,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率为63.64%,确认海晏县是犬棘球绦虫感染和家畜棘球蚴病的高发区。并于1991年11月至1993年11月在全县境内进行了棘球蚴病综合防治。采取“犬犬投药,月月驱虫”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后,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率下降到零,2岁羊棘球蚴感染率由防治前的56.93%下降到21.62%,1岁羔羊由防治前的47.50%下降到13.28%,两年来的综合防治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6.
棘球蚴病是由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寄生在哺乳动物的脏器内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细粒棘球绦虫寄生在犬、狼的小肠内,棘球蚴则寄生在牛、羊和人的肝、肺内。由于蚴体生长力强、体积大,对人畜危害严重。我们于2007年7月,对尖扎县坎布拉镇部分自然村、牧羊犬细粒棘球绦虫的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8月借当地牛、羊大量上市,屠宰人库、外运的机遇,对我县各定点屠宰场内牦牛和绵羊棘球蚴的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同时采取回顾性的方法,对尖扎县人棘球蚴的感染情况也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为调查西藏部分地区羊棘球蚴感染情况并分析其感染的危险因素,本研究利用剖检法和PCR法对西藏部分地区的281只羊的各组织样品进行羊棘球蚴检测,通过SPSS 27软件对281只羊组织样品的检测结果进行卡方检验分析,将有统计学意义(P<0.1)的因素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羊棘球蚴感染的危险因素,并以优势比(OR值)判定这些因素引发感染的危险性。结果显示,本次调查区域内羊棘球蚴均为细粒棘球蚴(Echinococcus granulosus),其感染率为37.01%(104/281),其中仲巴县感染率最高,达62.26%(66/106),其中4个县区感染率均在20%~30%。年龄差异和海拔因素与羊棘球蚴感染率均呈正相关,不同采样地点和不同羊的(绵羊、山羊)棘球蚴感染率均差异显著,不同采样时间羊感染率差异不显著。其中,羊年龄差异是西藏部分地区棘球蚴感染的危险因素。应当针对危险因素进行合理干预,以降低感染风险。本研究对西藏部分地区羊棘球蚴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为家畜包虫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棘球蚴病(包虫病)是由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寄生在牛、羊、猪、人及其他动物的肝肺及其他器官中引起的。家畜被棘球蚴侵袭后,幼畜发育迟缓,成畜生产性能急剧减低,严重时可引起死亡。  相似文献   

19.
青海省家畜棘球蚴病感染和危害情况调查及防治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年青海省畜牧兽医总站组织各县畜牧兽医站,利用秋季屠宰家畜的机会,在25个县的屠宰场对牛羊棘球蚴的感染和危害进行了调查,并在部分州县对犬细粒棘球绦虫的感染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①剖解狗168只,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率47.02%,感染强度的范围0—31295;②调查牛23732头,感染率54.44%,强度3.12,感染强度的范围0—1008;③调查羊44438只,感染率53.72%,强度2.64,感染强度的范围O—218;④牛羊的年龄和棘球蚴的感染率及感染强度呈直线相关,说明我省棘球蚴病处于区域性流行状态,并非超发性流行状态;⑤平均每头棘球蚴病牛少产肉7.21kg,每只病羊少产肉1.15kg,因棘球蚴病的危害,我省每年屠宰牛羊仅少产肉和废弃肝肺损失2625万元。最后,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综合性防治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棘球蚴病是由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 (棘球蚴 )寄生在一些哺乳动物 (中间宿主 )体内而引起。本病遍布全球 ,在单峰驼中呈高水平的地方性流行 ,在流行地区 ,单峰驼是中间宿主。据报道 ,本病在单峰驼中的感染率为 1 7%~ 80 % ,在绵羊中的感染率为 1 .3%~ 2 0 %。细粒棘球绦虫在家畜体内一般有一个完整的生活周期 ,但在单峰驼体内这样一个周期却很少能够维持 ,因为 EIBiharl( 1 985 )证实 ,从感染的骆驼体内分离到的大部分是不育囊 (无原头蚴的囊 )。中间宿主可在出生后 ,采食或饮用含有细粒棘球绦虫虫卵的食肉目动物(终末宿主 )粪便污染的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