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牙克石林区的人工更新从五十年代开始,三十年来由于认真贯彻以人工更新造林为主的方针,使大面积的采伐迹地和荒山荒地披上了绿装,一代新林茁壮成长。三十年来共完成更新造林面积654万亩,保存面积354万亩,保存率为54.1%。其中:已郁闭成林面积106万亩,占保存面积的29.94%,可望抚育成林面积145万亩,占保存面积的40.96%;经补植可成林的103万亩,占保存面积的29.1%。人工林蓄积为900万立方米,平均每公顷蓄积37.8立方米,20年生落叶松人工林平均每公顷蓄积103立方米,年生长量5.8立方米;30年生落叶松人工林平均每公顷蓄积188.1立方米,年生长量6.3立方米。  相似文献   

2.
关于更新造林模式的探讨李福双师国洪路洪顺(河北林业学校)孟滦林管局桃山林场在70年代以前主要是荒山荒地造林。70年代末开始迹地更新造林,实行新的更新造林模式,共营造人工天然混交林1600多公顷,现已成林近1333.3hm2,使大面积的低质次生林改造成...  相似文献   

3.
《新疆林业》2001,(1):42-44
为了核实新疆山区国有森工企业更新造林成效 ,切实提高营林工作水平 ,根据国家林业局统一部署和安排 ,自治区林业局在全疆森工系统中开展第六次人工更新造林普查工作。我区各林业局、场从 2 0 0 0年 6月开始到2 0 0 0年 11月底 ,共调查了 13733个小班 ,人工更新造林保存面积已达36 596 .56公顷 ,郁闭成林 7913.1公顷 ,人工林蓄积达到 30 0 98.2 1立方米。采伐迹地更新率 99.6 6 % ,实现了更新跟上采伐。一、更新造林普查结果与分析1.森林采伐与迹地更新情况(1)截止到 1999年底 ,新疆山区森林采伐总面积 1586 4 9.93公顷 ,其中皆伐 180 11.0 …  相似文献   

4.
伊春林区1952年开始进行人工更新和造林,截止1984年,人工林成林面积已达199,411公顷,蓄积9005261立方米。其中落叶松人工林面积为91717公顷,蓄积为4702387立方米,分别占人工林面积和蓄积的45.99%和52.22%。目前这些落叶松人工林已有8%进入中龄林。早期营造的林分,已有近30年的经营历史,开始进入近熟林龄组。因此,在人工林的利用和更新中,合理确定主伐龄和经营周期,已成为当前生产中急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建国初期,我们曾把落叶松人工林的经营周期定为41~50年。但通过30多年林业生产实践和落叶松各材种在国民经济中的使用  相似文献   

5.
国家于1998年开始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自治区林业局也在同年出台了有关天然林保护的文件和计划,进行统一部署和安排,各山区林场都按照计划和部署编制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方案。这一宏伟工程为加快林业实现由木材生产向生态建设转变提供了政策保证和一定的资金支持。山区天然林的木材采伐量迅速大幅下调,目的是让山区森林能够休养生息,不断复壮。然而,笔者要特别说明的是,仅有对天然林的保护是不够的,是被动的,还必须进行公益林建设,尤其是人工更新造林,可谓是首选的举措和方式,这样可给天然林注入生机和活力。奇台林场天然林与人工林的关系是相依的。现仅以奇台林场天然林的人工更新造林现状进行分析。奇台林场自建场至2000年,共计完成人工更新造林任务1817.3公顷,其中902.1公顷已郁闭成林,立木总蓄积量达到22330立方米,全年总生长量为1967立方米。这部分人工更新造林地均为20世纪60年代作业,在人工管护25年后即生长稳定,郁闭成林,成为天然林的重要组成。现在已可在其中进行透光伐而获取部分椽材,一定程度地减轻了天然林的压力。每年可进行33.3公顷的人工抚育。新疆山区林场的迹地更新在上世纪90年代已基本完成,除完成过去采伐迹地更新欠...  相似文献   

6.
陕西省宁东林业局自1959年投产30年来,为国家提供商品木材90.4万 m~3,迹地更新1.65万 ha,其中人工更新造林核实保存面积为2510.2ha,已郁闭成林的有1972.1ha,人工林平均每公顷蓄积79.485m~3,1988年曾被林业部评为更新造林先进企业。但由于长期受以原木生产为中心和重采轻育格局的影响,目前对森林的采伐与更新问题,无论在理论认识上,还是在生产技术上都没有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现行的更新造林设计,是采用大密度、全面均匀地人工植苗方法,而且一个小班内多为单一树种的纯林。这种方法从1955年至今已沿用了30余年,在历史上对于营造大面积人工林、恢复森林曾经超过积极的作用。据1983年统计,全伊春林区已有各类人工林48.18万公顷,其中已郁闭成林22.5万公顷,  相似文献   

8.
处于广阔荒漠围绕之中的天山窄带山地森林,是以苍翠而古老的雪岭云杉为主体,它经历了长期大规模掠夺式的采伐,火烧迹地遍及林区。建国以来,在天山林区大力开展迹地更新,进行荒山造林,值以恢复天山森林资源是新疆林业的一个十分迫切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兴安落叶松是大兴安岭林区的乡土树种,也是本区营造林的主要树种。牙克石林区从50年代开始造林,到1985年已完成更新造林面积757万亩,经1985年普查核实为330万亩,保存率43.7%,其中已郁闭成林的面积123万亩,占核实面积的38%。人工林蓄  相似文献   

10.
三十多年来,黑龙江省在林业建设中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营林工作仍然进展缓慢。虽然已经营造起417.56万公顷的人工林,但还有近千万公顷的荒山荒地、采伐迹地、疏林地需要更新造林。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根本措施之一就是扩大造林面积,增加森林资源,以满足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因此,除了积极组织林业事业单位、农村社队进行造林之外,还应该挖掘林业内部潜力,把林区内部闲散的劳动力组织起来更新造林,绿化荒山,为祖国培育后备森林资源。一、劳动储备林的含义在我国人民经济活动中,要把流通货币中的闲置资金转化为银行存款,用于生产建  相似文献   

11.
四川国有林区伐区更新造林检验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建开发*方建刘清龙(四川省甘孜州林业检验处)李国明(四川省林业厅)前言四川是全国重点林区之一。全省国有林业生产单位每年承担着完成400多万立方米商品木材和约1.5万公顷迹地更新,以及近0.6万公顷成片造林的...  相似文献   

12.
天山云杉林区是新疆的水源林区,主要用材基地,但由于伐得多,迹地多,更新跟不上,问题突出.在摸索天山采伐迹地更新的道路上,林业战线的同志们做了许多工作,各场在各种迹地上都搞过人工更新,并取得一定经验.这些是我们讨论按适地适树原则继续提高更新质量,加速恢复森林的良好基础.要做好这一工作,还必须对更新迹地的类型及其特征,更新树种的自然分布和生长(包括混交林)规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然后才能使二者正确结合,这就是更新造林中科学方案的来源.亩更新400—200株,分布基本均匀).火烧迹地的天然更新一般是良好的,它存在三种更新方式:地形好的,小面积的云杉能直接更新;大面积的,当立地处于海拔2200米以下(有些地区略高些),需经阔叶林的演替过程,云杉才能更新良好;但在海拔2200米以上的区域,若种源有保证,云杉也可直接天然更新,如呼图壁的奇尤布尔湖就有一大片.至于大面积皆伐迹地和过伐迹地,实践  相似文献   

13.
东至县东南边陲的马坑乡,与祁门县和江西省交界。13647盐顷山场中,有林地占1006l公顷。60年代封山育林5船4公顷,使活立木蓄积上升到66万立方米,大部分陆续采伐利用。80年代以来,又新封、续封6670公顷,占同期迹地更新,荒山造林面积的80%,现已郁闭成林,成为颇具特色的林业重点山区。  相似文献   

14.
我场引种更新朝鲜落叶松面积有36余公顷,现已成林,生长茁壮,苍翠喜人,实践证明,朝鲜落叶松在天山中部林区范围内作为更新树种,颇有发展前途.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林分的生长规律.采用合理的经营措施,改善和创造有利于林木生长的环境条件促进林木生长,于79年7月底对朝鲜落叶松人工林作了调查,现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鲁朗林区采伐迹地引种云杉人工更新的调查结果表明,该林区引种云杉进行迹地更新现阶段生长良好,为适地适树引种造林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的第一缕曙光,带来了新疆林业的春天。2000年,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我区林业进行了战略调整,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工程相继启动实施,我区林业事业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3年来,全区累计完成平原人工植苗造林41郾3万公顷(不含兵团),平原天然林封育24万公顷,引洪灌溉22万公顷,防治土地荒漠化综合治理44万公顷;山区人工更新造林、封山育林和森林抚育均超额完成计划任务,采伐迹地更新率、人工更新保存率分别达到99郾6%和99%;森林覆盖率由200…  相似文献   

17.
大青杨、香杨是长白山、小兴安岭林区针阔混交林中较好的速生用材树种。在1967年全国杨树普查鉴定会上被定为我省杨树推广良种。我省已开始大面积更新造林。截止1985年森工企业已营造20456.7公顷。其中成林面积为11937.9公顷,成林总蓄积为  相似文献   

18.
在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绿化祖国”、“实行大地园林化”的伟大号召指引下,我局对林区沼泽地进行了改造、利用和恢复森林的一系列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特别是1958年以来,对采伐迹地中的沼泽地进行了大面积落叶松人工更新,到1977年止,已更新落叶松3,307公顷,成林面积占86%,幼林面积14%。幼林成活率90%。目前,林相整齐,生长良好,现已成林的每公顷2,000—4,000株,郁闭度0.60—0.90,林龄11—19年,  相似文献   

19.
瓦山水胡桃(Pterocaryainsignis)又名华西枫杨,系胡桃科枫杨属的高大乔木,性喜温暖低湿环境,稍耐阴。在秦岭林区自然分布于海拔750~2000m的河谷两侧,尤以1200~1600m之间生长最佳,为该区速生用材树种之一[1],也是采伐迹地、火烧迹地的更新先锋树种。为了加快采伐迹地人工更新的步伐,使其尽快成林,我们从1989年开始进行瓦山水胡桃的育苗、造林试验工作。先后育苗4hm2,造林10.5hm2。现将有苗造林技术介绍如下。1育苗技术1.三困地选择圃地位于秦岭南坡中部的宁西林业局马家坪林场、菜子评林场、板房沟林场的河旁。海拔高1350…  相似文献   

20.
伊犁州林业局为做好2005年林业工作,进一步明确了林业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提出2005年林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为:全州直计划完成人工造林2.9万公顷,其中“三北”四期工程造林8440公顷,退耕还林工程造林2.056万公顷(包括预完成经济林面积6037公顷),完成采伐迹地更新1.333公顷,伐根嫁接200公顷,森林病虫害防治率达到85%以上,全年不发生大的森林火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