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杨学武 《茶业通报》2009,(4):164-165
宣城市下辖7个县(市、区)都是我省茶叶传统主产区,山区茶区主要生产内销名优茶,丘陵茶区是我国外销绿茶的重点产区,机采率已达95%以上。2008年我市茶园采摘面积2.11万hm2(其中省属农垦茶场和上海市劳改农场茶园0.35万hm2,已与地方茶业经济融为一体,部分茶园已由地方茶人承包、租赁),产茶2.09万t,产值4.09亿元,出口1.21万t。当前我市茶产业现状可归纳为:  相似文献   

2.
信息四则     
安庆市加快茶叶产业化推进步伐安庆市主产茶区位于大别山腹地,生态环境优越,茶叶品质优良,是全国名优绿茶优势发展区域。为全市茶叶产业化进程,安庆市政府于2007年4月9日至10日在岳西县召开了全市茶叶产业化工作推  相似文献   

3.
查道生 《茶业通报》2007,29(2):53-53
安庆市主产茶区位于大别山腹地,生态环境优越,茶叶品质优良,是全国名优绿茶优势发展区域。为加快全市茶叶产业化进程,安庆市政府于2007年4月9日至10日在岳西县召开了全市茶叶产业化工作推进会。会议确定了今后4年茶叶产业化发展的目标:建成30万亩高品质茶生产基地,其中高标准无性系良种茶园10万亩;500座标准化、清洁化茶叶加工厂;打造1个年销售额过亿元的龙头企业、2至3个年销售额5000万元的龙头企业;创1至2个省内外知名茶叶品牌。到“十一五”末,全市茶叶总产量达到6500吨,初级产品产值5亿元,带动相关产业收入1、5亿元。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日照市是我国江北茶区最北部的集中分布区,近几年,始终把茶叶列入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点项目来抓,茶树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据统计,到2009年,茶园面积已达到1万hm2,其中投产茶园面积0.87万hm2,茶叶总产量7200t,总产值5.3亿元。但茶树鲜叶采摘有粗有细,  相似文献   

5.
张美仙  胡杨芳 《茶业通报》2003,25(3):102-102
泰顺县地处浙南山区,是“温绿”的主产区;1978年列为全国重点产茶县,1987年列入眉茶出口基地县,1996年命名“中国茶叶之乡”。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茶叶经营的放开,茶农得到实惠,极大激发了茶农的种茶积极性。但是,自1994年以来,我县茶叶陷入了徘徊乃至滑坡的境地。1茶叶生产的基本现状泰顺县是老茶区,在明代修篡的《泰顺县志》中就有“茶近山多有,惟六都泗溪,三都南窍独佳”的记载,抗战前茶叶产量曾达390t,但在抗战时期,茶叶生产遭到了破坏,大批茶园荒芜,产量下降。1948年只有零星茶园近万亩,产量150t。建国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广大茶区…  相似文献   

6.
任长根 《茶业通报》1998,20(2):30-31
皖南山区的泾县汀溪乡,以荣林生产为主,茶园总面积260余Km2,茶叶收人占农民总收入的一半以上,为任县重点产茶乡之一。该乡一直以生产条茶和尖茶为主,但因近几年来生产成本上升,条茶售价低、呈亏本性生产,生产的尖茶,虽以其优良的内质深受消费者喜爱,但因产品结构单一,难以适应多层次消费需求,且受山区地理、气候影响,使得茶叶开采迟、上市晚,市场抢新乏力,价格难以提高,茶农收入低,种茶积极性不高,以致制约着山区经济的整体发展。1"汀溪兰香"茶的研制过程为尽早改变上述状况,发挥山区茶叶优势,振兴农村经济,在深入茶区…  相似文献   

7.
茶叶区划是茶叶区域划分的简称。就是在茶叶资源调查全面摸清不同地区茶叶生产条件、资源、生产历史和现状特点的基础上,综合分析、评价这些条件、特点及其差异,按照农业地域分异规律科学地划分茶区,近而研究不同类型茶区的发展方向、生产结构、布局以及对生产条件的利用、改造和增产途径。是用严格的科学态度领导茶叶生产,研究茶叶现代化过程中的问题,提供科学依据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8.
安徽是农业资源大省,同时也是全国产茶大省,茶业是安徽省确定重点发展的农业产业化十大主导产业之一。安徽茶区主要分布在地处长江南北的皖南山区和皖西大别山区,隶属于中国茶树适生区域的东北部,是国内少有的兼具南北气候带特点的产茶省,茶区主要分布于山区和丘陵地带,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山区云雾缭绕,昼夜温差大,茶树生长平稳,有利于有效品质成分的积累,茶叶品质优异。现拥有国家级良种10个,省级良种18个。全省共有12个市的58个县(市、区)产茶,涉茶农业人员300多万,生产经营者100余万。  相似文献   

9.
机采名优茶鲜叶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实明 《茶业通报》2014,(3):114-116
茶叶是我国传统出口优势农产品,也是山区农民收入主要来源和地方经济重要支柱.茶产业是安徽省确定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农业产业化十大主导产业之一,已经成为我省重要的传统优势特色产业.茶产业结构中名优茶为重中之重,名优茶年产量占总量40%,而年产值占总值70%以上.名优茶生产具有特殊性,鲜叶原料采摘质量标准高,采摘期高度集中,季节性强,采摘生产时间短,目前都是人工采摘.  相似文献   

10.
正山东省自1966年南茶北引以来,经过近50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了鲁东南沿海、鲁中南山区和胶东半岛三大茶叶产区,截止2012年,全省现有茶园总面积2.07万hm2,其中投产茶园1.8万hm2,茶叶总产量1.3万t,干毛茶总产值达到20多亿元,已成为江北茶区最北部集中分布区。由于山东种茶历史较南方茶区短,气候条件特殊,病虫害发生的种类相对较少。但在茶树种苗的引进过程中,一些  相似文献   

11.
茶叶是益阳地区的一大传统优势,种植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据史载:早在宋神熙宁五年安化县就有种植,现在全区山丘区几乎乡乡有茶场,组组有茶园。1988年全区采摘茶园仍达2e8.9万亩,比建国初期翻了两番。茶叶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平均每年向国家提供税收1000多万元;年出口创汇金额1400多万元,占全区外贸出口创汇总额的10%以上,其产量与产值占到全省的1/3和全国的1/5。由此可见,茶叶不仅是益阳地区的传统产品,而且是山区农村经济的一大拳头、本文试从分析茶叶生产萎缩的原因入手,进一步探求发挥茶叶传统优势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顾轩强 《茶业通报》1999,21(1):8-10
茶业是我市山区经济协调发展的一项基础事业,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提高茶叶生产水平,对发展山区经济、改善生态环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一轮的创业历程中,我们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走发展茶业产业化、建设“二高一...  相似文献   

13.
滕德文  陈运久 《茶业通报》2003,25(3):133-134
为促进我市茶叶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进一步整合皖西茶叶资源,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增加茶农及茶商收入,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大提出的加快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加快我市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全面建设小康六安,我市于2002年底建成了集茶叶生产基地、加工、销售、茶叶包装、冷藏保鲜、音乐文化茶座为一体的大型茶叶市场———六安瓜片茶叶市场。毋庸置疑,此举对突出区域经济,发展老区特色农业,促进交流,搞活流通,弘扬中华茶文化,拉动农业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鉴于此,本文就如何完善茶叶市场功能略作研究,以供参考。1六安茶叶市场基本情况茶叶市…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现有茶园面积15334hm2,其中投产茶园11334hm2,茶叶总产量752.10万kg,茶叶总产值6.90亿元,名优茶产量占茶叶总产量的35﹪,名优茶产值占茶叶总产值的65﹪,已成为中国江北茶区最北部的集中分布区。  相似文献   

15.
蔡如桂 《茶业通报》2010,(3):107-109
<正>茶业,是汉中传统的多种经营项目。汉中的茶叶生产有3300余年的悠久历史;茶区具有纬度高、海拔高、云雾几率高、富含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锌和硒,远离污染的先天优势;汉中又是西北五省(区)的降水中心,年降水1000mm左  相似文献   

16.
黄山市发展有机茶的优势及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文忠 《茶业通报》2002,24(2):10-10
面临世界茶叶消费新趋势,黄山市政府提出把我市建成全国最大的有机茶生产基地,为此笔者就我市生产有机茶问题谈几点认识。1我市发展有机茶优势1.1具有得天独厚发展有机茶的生态环境我市地处皖南山区,森林覆盖率高,约有70%左右茶园位于深山老林之中,且气候湿润,降雨量达1700多mm,空气清新,水质纯净,茶园土壤肥沃,十分有利于茶叶品质的提高。这些分布于山区的茶树,基本上不受工业和人为污染,属于无公害自然茶。只要在茶园管理上实行无污染科学管理,无须进行全封闭式的管理方式,均可能成为有机茶,这样就为我市大规模…  相似文献   

17.
李燕 《茶业通报》1998,20(3):43-44
农业产业化是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效益为中心,以发展生产和增加农民收人为目的,是把农业建成集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内外贸和农科教紧密结合为一体的现代化高效农业。茶叶产业化也不例外,就是在生产的基础上,发展加工业,直接进人市场,使其成为高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的商品,是茶叶综合开发向纵深发展的客观要求。霍山地处皖西,大别山北坡,是典型山区县。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山高云雾大,具有茶叶生产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霍山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是我国最老的北方茶区。茶叶历来是全县主要…  相似文献   

18.
张新民  张弩 《茶业通报》2000,22(1):13-15
“春秋楚国西偏境,陆羽茶经第一州。”宜昌三峡茶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突破性发展多种经济的优惠政策,使茶业逐步成为宜昌市农业支柱产业之一。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实施茶叶“562”工程,(即亩产茶50kg,名优茶总量达到6000t,实现税收2000万元),印发“宜昌市茶叶产业化实施意见”,有力地促进了茶叶的大发展、大提高。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又把依靠科技进步,优化产业结构,实施名牌精品战略,全面推进茶叶“七化”建设,加快实现“七增”目标作为农业产业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以致推动我市茶叶产业再上新台阶。1 宜昌市茶叶产…  相似文献   

19.
李尚庆  杨庆 《茶业通报》2005,27(3):99-101
2005年2月21日至3月2日,我们随安徽省农业委员会组织的赴台考察团,对台湾茶区进行了专业考察。期间,从北到南,走访了台湾大部分茶区,并重点考察了台东县鹿野茶叶旅游观光示范园茶叶加工厂、南投县鱼池乡日月红茶制造厂、南投县梅山制茶总厂、南投县竹山镇金原机工社、南投县竹山镇富山制茶厂、彰化县社头乡太华山机械厂、台中县大甲镇崴棋机械有限公司、苗栗县头份镇展传机械厂。对台湾茶叶的生产加工和加工机械制造业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1台湾地区茶叶生产基本情况相对大陆茶叶生产历史而言,台湾发展茶叶生产历史较短。据史书记载,300余a…  相似文献   

20.
熊承家 《茶业通报》2001,23(1):14-16
英山位于大别山主峰天堂寨南麓。古为皋陶部落 ,汉为英布封疆 ,宋为毕升故里。全县版图面积 1 44 9 ,人口 40万 ,辖 1 0乡 8镇。 1 987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县。改革开放和扶贫开发以来 ,县委、县政府始终把茶叶产业作为龙头产业来抓 ,特别是近几年来 ,全县围绕实施“特色富县”战略 ,不断加快茶叶产业化进程 ,茶叶已成为全县经济和山区群众脱贫奔小康的支柱产业 ,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1 立足山区资源优势 ,选准特色产业之路英山具有得天独厚的茶叶生产优势。第一 ,茶叶生态条件优越。英山北高南低 ,群山起伏 ,沟渠交错 ,北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