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为了满足辽宁省的杨树栽培需求,在分析辽宁省的自然条件、杨树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基础上,采用田间调查和模糊聚类分析等相结合的方法,将辽宁省划分为4个杨树栽培区、3个杨树组,即慢生杨树组、中生杨树组、速生杨树组;列出4个栽培区适合栽植的杨树品种(无性系)。讨论了山地和盐碱地栽植杨树以及气候变暖对速生杨树栽培的影响等问题。该文为以后辽宁省各地区如何选择杨树品种造林提供了技术支撑,具有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辽宁林业科技》2005,(5):39-39
《杨树栽培实用技术》作者为中国林科院杨树栽培专家陈章水研究员,由原林业部副部长刘于鹤、原国际杨树委员会副主席徐纬英教授作序,台湾台北大学教授丁灌之题书名。该书理论与实用技术相结合,具可操作性。在当前全国营造速生丰产林的形式下,更具有现实意义。全书共55万字,彩照62幅,插图45幅,分上、中、下三篇18章,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上篇中国杨树栽培区的论述对全国13个杨树栽培区的自然地理、气候、土壤、生态条件和杨树生长水平进行系统阐述。从理论上为杨树速生丰产林栽培的适地适树提供科学依据。中篇杨树品种论述对138个杨树品种(无…  相似文献   

3.
杨树种类繁多,人工选育的品种日益增多。为便于生产推广和国际交流,每个杨树品种均应有一个合法的拉丁名。天然杨树,种以下分类单位为变种、变型;栽培杨树,种以下分类单位为栽培变种(品种);杂种杨树的拉丁名,是由属名和种加词(种名)构成,而在种加词的前面要置以乘号(×)。其复形杂种的品种命名,均以栽培变种(品种)对待,其集合加词放在该杂种名称之后。 河北省现在杨树种类,有3个组(派),13个种,6个杂种,7个变种,3个变型,6个栽培变种(品种)。  相似文献   

4.
杨树短轮伐期集约栽培的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介绍了参加18届国际杨树会议的17个会员国的杨树栽培新进展、杨树育种和短轮伐期集约栽培的研究动态和成果,还报道了与会外国专家的观感。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杨树速生丰产用材林栽培区和栽培类型划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树Populus是我国主要速生用材树种之一,尤其是北方农区栽培极为广泛。杨树速生丰产用材林栽培区以栽培类型的划分,对发展我省杨树生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项工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定量分析(气象要素)区划,全省分4个栽培区5个亚区11个栽培类型。本文就划分的依据、方法、分区特征(含发展杨树丰产用材林的重点地区、适用品种、宜林土壤)、立地因素、类型及其技术措施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杨树是内蒙古自治区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全区12个盟市均有栽培。杨树在我国分布广泛,而且在人民的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杨树有2000年栽培史。据联合国上世纪90年代中期粮农组织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杨树人工林面积约140万公顷,不包括中国的杨树面积。据2007年6月1日—3日江苏省中国杨树节公布的数字,全国杨树人工林面积已达700万公顷,大大超过世界其他国家杨树人工林面积的总和。  相似文献   

7.
1987—1990年,中国林科院组织了有5个省市参加的杨树引种栽培协作组,从4个国家引进了25个杨树无性系。通过10多年的实验研究,由从巴基斯坦提供的7个杨树无性系中,优选出3个半常绿-常绿优良的无性系:A-65/27、A-65/31和A-61/186。经5省市栽培实践表明,它们容易繁殖、适应性强、生长快、造林成活率高、材质好,适于营造用材林和"四旁"绿化。其最大特点是:在我国南方,冬季不落叶或半落叶,生长时间长达10个月以上。这在杨树引种史上有所创新,使我国杨树栽培区扩大到福建、广东、云南和四川等省的南部以及长江中下游各省。  相似文献   

8.
从四十多年杨树栽培的经验教训中认识到发展杨树良种,实现杨树栽培良种化对促进林业生产发展,提高林业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挖掘自然资源潜力都具有重要作用,并通过对杨树栽培历史和现存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实现杨树栽培良种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干旱地区杨树速生林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西地区立地条件差,气候干旱,栽培杨树速生丰产林出现许多问题。在几年的栽培实践中,对栽培杨树速生丰产林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为该地区杨树造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杨树栽培生态气候区区划模糊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筛选出8个与杨树生长相关性较强的气候因子作为聚类分析的指标,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黑龙江省杨树栽培气候区进行了区划,区划结果为黑龙江省杨树栽培区划为三江平原湿润、半湿润区,松嫩平原东部半湿润、半干旱区和松嫩平原西部半干旱区,确定了各区划区的主栽杨树品种。为各地区制定丰产林规划、丰产林标准及栽培技术措施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根据同一滩地、不同高程杨树林一个轮伐期的定位观测,杨树造林保存率和材积生长量均随滩地高程降低、淹水时间增加而减小。东南湖滩地根据其杨树宜林性分为3类:①高位滩地,适于建速生丰产林基地;②中位滩地,可作一般用材林、防浪林、抑螺林的造林;③低位滩地,一般不宜直接用于杨树造林。  相似文献   

12.
对洞庭湖区杨树天牛的为害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杨树天牛的发生与立地条件、地被物和树龄等因子之间的关系,为杨树的栽培管理和天牛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对TM、ASTER数据进行多种植被指数生成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48个杨树样地的测树因子数据,分别就杨树单位面积蓄积量、杨树平均高和杨树年龄进行了遥感统计建模研究,通过植被指数及其变形式共65个特征对比结果表明,由ASTER数据派生的植被指数中RVI3(0.5)对于上述3个测树因子的估测性能最好,由TM数据导出的植被指数中则是DVI2对上述3个测树因子回归效果最好,从建模性能上分析,ASTER数据生成的植被指数要优于TM数据生成的植被指数。  相似文献   

14.
人工林场杨木材性质与生长培育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以生长在 3种长江滩地类型 (江滩、洲滩、湖滩 )、3种栽植密度 ( 3m×4m ,4m× 5m ,5m× 6m)下的3个品系速生人工林杨树木材 [欧美杨无性系 72杨 (Populus×euramericacv.I -72 58) ,美洲黑杨无性系 63杨(P .deltiodescv.I-63 51 )和 69杨 (P .deltoidescv.I-69 55) ,以下简称 72杨 ,63杨 ,69杨 ]为对象 ,深入地分析了人工林杨树木材材性与生长培育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 1 )品系对滩地杨树木材材性有较大的影响。安徽新洲洲滩和湖北黄洲江滩上生长的 63杨 ,湖南沅江湖滩上生长的 72杨纤维长度最长 ,微纤丝角最小 ,导管比量最大 ,方差分析表明 :72、63、69杨微纤丝角和主要物理力学性质差异均达显著和极显著。 ( 2 )滩地类型对72、63、69杨木材材性都有或大或小的差异。方差分析表明 :63杨、69杨微纤丝角、基本密度、抗弯强度和干缩率差异显著 ,说明 63杨和 69杨受滩地类型影响较大。 ( 3)栽植密度对 72、63、69杨木材材性的影响因材性指标的不同而不同。对 72、63、69杨来讲 ,栽植密度越大 ,微纤丝角、导管比量增大 ,纤维长度、木纤维比量、木射线比量都减小 ,基本密度、抗弯弹性模量和抗弯强度也越小。方差分析表明 ,72杨和 69杨受栽植密度影响较大 ,63杨受栽植密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用数量分类法讨论杨树栅锈菌的进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6.
耐盐杨树新品种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山海关杨与塔形小叶杨杂交及无性系统选择,选出鲁杨31、鲁杨6、鲁杨70和鲁杨69四个容易繁殖,树冠窄,耐盐性较强,生长量优于八里庄杨的优良无性系,适用于内陆轻度盐碱地建立农田林网及林粮间作。  相似文献   

17.
丹红杨等6个南方型杨树无性系物候期观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笔者对潜江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内丹红杨等6个表现优良的南方型杨树无性系物候期进行观测研究,分析了各无性系萌芽展叶、生长、封顶落叶、开花结实、休眠的时间以及与气温变化的关系,并得出了各无性系的物候表,为丹红杨等优良杨树无性系在江汉平原的繁育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江苏南方型杨树的加工利用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南方型速生杨树的大量种植和加工利用,使江苏已成为人造板生产大省.江苏杨树产业的进一步的发展必须进行市场、原料、产品、技术和管理等诸方面的创新,采取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对策,要研究以杨木种植和加工业为核心、循环经济的小城镇建设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3种杨树木材机械加工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山东省栽植的3种杨树的木材进行了机械加工性能的研究,并同新西兰栽植的杨树、辐射松木材进行了比较。加工项目有刨、车削、成型创削、凿、横锯、钉钉,试验评价采用新西兰林科院沿用的目测评价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各供试树种木材以辐射松的加工性能较好,山东省的杨树次之,新西兰的杨树加工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20.
抗黄斑星天牛杨树品种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黄斑星天牛对杨树人工林造成的严重危害,通过引进46个品(系)的对比筛选,最终选择出了陕林3号等6个抗天牛杨树品种,并在平凉市泾河川区进行了造林示范。为西北地区天牛危害区杨树品种更替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