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国《以菌治虫》座谈会于10月28—31日在浙江省黄岩县召开。会上广泛交流了以菌治虫生物防治的经验,参观了黄岩县应用杀蚜素防治柑桔害虫的万亩样板,並有五位专家作了关于国内外以菌治虫情况的专题报告。 近年来我国以菌治虫的生防工作有所发展。农田抗菌素面积比1978年6000万亩增加了两倍,病毒治虫也有了较大幅度上升,细菌杀虫剂仍维持在1500万亩,真菌农药则由2000万亩下降为1200万亩。可喜的是以菌治虫的品种不断增加,如金龟子乳状菌的研究已由室内进入田间,微孢  相似文献   

2.
田畴  贺答汉 《植物保护》1988,14(5):39-41
我国北方草原面积约47亿亩,是我国的主要畜牧业基地。但由于鼠、虫危害严重,致使草原植被遭到破坏,载畜量降低,水土流失严重。农牧渔业部1985年在内蒙呼和浩特召开了北方10省区草原灭鼠治虫座谈会。据9省区统计,草原鼠、虫为害每年发生面积3.1亿亩,占可利用草原面积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面积1981年达到1.3亿多亩,比1980年增加近3,000万亩。其中,以虫治虫的面积(包括自然保护)约占一半,其余是以菌治虫和以菌治病。我国农业采用生物防治病虫害,收到了保持生态平衡,除害增产,降低生产成本的效果。瓢虫、草蛉、蜘蛛等是棉花前期棉蚜的天敌,我国南北棉区已普遍用这些天敌来防治棉蚜。据湖北省六个县49个大队315个生产队的调查,1980年每亩农药费用仅2.66  相似文献   

4.
一、历史的回顾解放以来,我国的生物防治站,从无到有,从小到大。1972年全国成立生物防治协作组后,生防应用面积为120万亩,1974年全国生防会议统计,生防应用面积为840万亩,1975年为2725万亩,1976年据14个省、市统计,已达一亿零五百亩,1981年达一亿三千多万亩。1975年全国生防以虫治虫会统计,县以上生防站单位有1001个,社队级生  相似文献   

5.
徐州地区烟粉虱发生规律及治理措施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近2a观察表明,徐州地区烟粉虱在田间消长大致分4个阶段,成虫有4个主要迁移期;其喜干热、耐高湿的生活习性、冬季保护地栽培面积的扩大、外来虫源的传入及防治不力是烟粉虱种群数量累积并引起暴发的主要原因;主要寄主有9科20余种栽培作物;寄主植株上虫量垂直分布:棉花上部>中部>下部,温室蔬菜一般中、下部>上部。可采取严格检疫、清洁田园、轮作换茬、黄板诱杀、覆盖防虫网、保护和利用天敌、药剂防治等措施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6.
据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植保站调查监测,木橑尺蠖 Culcula panterinaria(Bremeret Grey)在该县连续两年暴发。1992年全县成灾面积达3万余亩,许多林木、果树和农作物叶片被吃光,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00多万元。1993年再次暴发,发生面积超过8万余亩,使苹果、山楂、核桃、板栗、玉米、豆类、花生、蔬菜等40多种植物严重受害。一般每株苹果树有虫500—800多头,高的达1500多头;玉米等农作物一般每平方米有虫60—  相似文献   

7.
杨扇舟蛾天敌种类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扇舟蛾Clastera anachoreta(Fabricius)是杨树食叶害虫中分布广泛、发生面积大,危害濒繁、蔓延迅速的虫种。常爆发成灾。在短期内吃光叶片,对树木生长影响极大。近年来,在山东发生面积常高达百余万亩。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更好地利用天敌防治该虫,笔者于1998年。2000年对其天敌种类和作用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安徽沿江西部稻区发生逐渐加重,2010年呈爆发性发生。该病害传毒媒介为迁飞性害虫白背飞虱,因无抗病性品种和有效治疗药剂,该病目前的防治策略是治虫防病、治前期保后期。太湖县是一个以单季稻为主的混栽稻区,四(2)代白背飞虱低龄若虫发生期一般在7月上旬,此时正值单季稻返青至分蘖期,是治虫防病的关键期。为筛选出防治白背飞虱效果更好的药剂品种,为大面积示范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特设计本试验。  相似文献   

9.
房县常年种植水稻面积903.5hm^2,二化螟在所有种植稻区均有分布。其中中部平坝稻区发生为害重,发生面积普遍,虫源田常大发生,二高山稻区发生为害较轻,呈现连续10年发生面积和发生程度都为基本稳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防治双季晚稻矮缩病,采用连片种植,改进耕作栽培方法,选用抗(耐)病品种等农业技术措施,再在本田初期及时治虫1—3次,能达到80%以上的防病效果。不用农业防治,单在本田初期及时治虫1—3次防治效果为59.6%。但对小面积晚稻,在本田初期于介体昆虫迁飞高峰期及时治虫2—4次,防病效果也能达到80%以上。欲使晚稻后期的株发病率分别控制在1%、3%和5%以下,其本田初期防病治虫的指标是:当介体昆虫的带毒率为2.5%时,分别为每百株苗虫量4、12和22头;而当介体昆虫的带毒率为5%时,分别为每百株苗虫量2、6和10头。  相似文献   

11.
王思政  黄桔 《植物保护》1981,7(4):22-22
竹舟蛾Bireta goddrica(schaus)亦称纵褶竹舟蛾,幼虫俗称竹蚕,竹青虫等,属鳞翅目舟蛾科。近年来在毛竹产区发生为害较重。据了解,毛竹上舟蛾为害在我国曾小面积发生过三次:第一次是1961年于江苏宜兴县,发生面积2万亩,竹林死亡800余亩;第二次为1967年于湖南,发生面积达4万亩,竹林死亡800余亩;第三次为1973年于浙江省发生面积在千亩以上。在这三次中湖南发生  相似文献   

12.
濮阳市防治泡桐大袋蛾取得经验王永太,刘长书(河南省濮阳市林业局457000)泡桐是河南省濮阳市平原绿化的优势树种。随着栽植面积的扩大,1990年以来大袋蛾在濮阳、清丰、范县、台前老桐区相继暴发成灾,受害面积40余万亩,800余万株,该虫除危害泡桐外,...  相似文献   

13.
由于害虫抗药性的发展和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生物防治日益为全世界所重视。其中以虫治虫、以菌治虫和以其它有益动物治虫等儿个方面,近年来,在我国都做了不少工作。就以虫治虫所用天敌的来源而言,可分两大类。一是引进外来天敌防治外来害虫,二是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发挥当地天敌的治虫作用。至于养益虫治害虫,仅是其中一种  相似文献   

14.
赤眼蜂治虫效果与应用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赤眼蜂的治虫效果 1975年,我们在100亩棉田上释放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 Matsumura防治第三代棉铃虫的试验,取得可喜的效果。当时百株棉铃虫卵量为117粒,每亩放蜂40000头后,百株残留虫量平均为9.3头,蕾铃被害率为1.5%;而药剂防治的田块百株残留虫量为15.6头,蕾铃被害率为3.3%。此后,放蜂面积从1976年的900亩,发展到1980年的14045亩,后由于冷藏设备问题,使放蜂面积有所减少,1981年为6880亩,1982年为1100亩。几年来利用赤跟蜂防治的对象从棉铃虫扩大到玉米螟、黄地老虎、桃蛀螟、稻纵卷叶螟。1975~1982年的试验表明,育蜂洽虫具有比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1984~1986年辽阳有5个乡6个村3条街发生了美国白蛾,累计发生面积5400亩,以弓长岭区汤河乡发生最重,当时受害面积360亩,为害农林作物50余种,树木8000余株,较重的一株糖槭树上捕虫6kg,单株虫量达22620头。美国白蛾发生后,我们采取了综合治理,全面普查,认真防治,加强检疫,仅用一年  相似文献   

16.
赤斑黑沫蝉发生危害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斑黑沫蝉[Callitetix versicolor(Fabricius)]又称稻沫蝉,为同翅目沫蝉科害虫,是河南省近十年来新发生的玉米害虫。1986年在伊川县白沙乡下么村的玉米制种田发现该虫,当时只见到几头成虫,属零星发生。2000年彭婆镇的彭婆村有1.3hm^2玉米田受该虫危害,造成玉米叶片大部分干枯。2001年在各在乡的各在村南岭有10hm。玉米田因赤斑黑沫蝉危害造成玉米叶片干枯,减产严重。我县常年玉米种植面积1.79万hm^2,2001年至今赤斑黑沫蝉危害玉米面积逐年扩大,危害程度逐年加重,已成为我县玉米田新的主要害虫。2008年对该虫进行普查,该虫在我县所有乡镇均有发生,全县发生面积达1753hm^2,发生田一般被害株率18%。25%,百株虫量80~140头,产量损失20%左右;严重田块被害株率达60%~100%,百株虫量400~800头,产量损失50%以上,个别地块甚至绝收。根据近8年的观察和研究,基本摸清了该虫在我县的发生规律,摸索出了一套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7.
稻纵卷叶螟、二化螟是水稻的两种重要害虫,“两虫”在大治市常同时发生。二化螟造成水稻大面积成枯鞘、枯心、虫伤株、死孕穗和白穗,稻纵卷叶螟造成大面积白叶,严重影响水稻产量。为筛选对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均有防治效果的药剂,达到一药多治、省工、省药、高效和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2008年7~8月在大冶市茗山乡屋段村5组段新华家稻田进行药效试验,试验田面积0.1hm^2,  相似文献   

18.
2007年当阳市水稻种植面积3万hm^2,稻飞虱发生继2006年之后又一特大发生年,具有迁入时间早、迁入峰次多、迁入虫量大、田间发生程度重的特点,全市累计发生面积9.1万hm^2,防治面积9.8万hm^2,我们始终采取“压前控后”、“治早治小”的防控策略,将稻飞虱危害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以下。现将稻飞虱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许志讯 《植物保护》1988,14(1):52-52
叶蝉散是继有机氯后的治稻虱特效农药。经连年重复施用,1983年后防效下降,用量剧增,重发因虽经药治仍遭减产。1984年,试用80 敌敌畏乳剂取代叶蝉散,取得良好防效。1984—1986年全县推广37万亩次以上,占应防治面积的61.8%,增产稻谷925万公斤以上,优于叶蝉散。其优点: 1.3虫兼治,增产效益高。对稻飞虱击  相似文献   

20.
以螨治虫的重要类群—绒螨和赤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三十年来,以螨治螨在生物防治中获得了巨大成功。益螨不仅是害螨的天敌,也是许多害虫的寄生者与捕食者。1982年美国生物防治专家和蜱螨学家在加州大学Berke-ley分校召开了“以螨防治有害生物”的讨论会,会上Eickwort等对以螨治虫进行了广泛的论述。同年,在北京中美科学院联合举办的“昆虫生物防治学术讨论会”上,忻介六曾提出以螨治虫,希望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以螨治虫是一个有发展前途的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