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平菇细菌性黄褐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平菇属伞菌目,口蘑科,侧耳属。侧耳属的种很多.我国已发现的有三十几个种,其中人工栽培的就有11种.栽培比较多的有糙皮侧耳、紫孢侧耳、漏斗侧耳和金顶侧耳。平菇比较容易栽培,栽培量比较大,要事先做好充分准备,准备的主要内容有栽培季节的选择、菌种选择、栽培料的处理和出菇场的准备。食用菌在生产过程中,常常会受到病虫害的侵害。近年来,平菇细菌性引起的黄褐斑病又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
通过同时对细胞核编码的核糖体大亚基DNA(nrDNA-LSU)和内转录间隔区(ITS)两个片段序列进行测定,分析了贝盖侧耳的系统发育地位. 结果显示: 贝盖侧耳与幕盖菇属亲缘关系较远,而与侧耳属成员关系密切,担子果侧生和具有菌幕并不能作为与幕盖菇属同源的依据. 在侧耳属中,贝盖侧耳与同样能产生菌幕的栎侧耳和Pleurotus levis亲缘关系并不密切,而与不产生菌幕的红侧耳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3.
侧耳属真菌化学成分及药用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对侧耳属真 化学成分及其在药用活性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化学成分的的研究表明,侧耳属真菌中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和多种脂肪酸属;侧耳属真菌中含有前维生素D2,前维生素D4和γ-麦角甾烯醇,β-谷甾醇等甾体化合物;该属真菌中的挥发性物质主要为八碳化合物;含有抗肿瘤活性的多糖和非多糖抗肿瘤成分;在几种侧耳属具菌中还发现含有降血脂活性成分-Mevinolin。  相似文献   

4.
秀珍菇对生育条件的要求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秀珍菇为商品名,取其秀气珍贵之意,拉丁学名尚无定论(有Pleurotus cornucopiea或Pleurotus pulmonarius之说),亦称黄白侧耳、肺形侧耳”、袖珍菇、姬平菇、小平菇等,分类学上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秀珍菇为侧耳属中新开发的品种,20世纪90年代由台湾农试所通过改进栽培工艺,实行软化小菇体栽培而开发成商品化生产,它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其蛋白质含量接近于肉类,并且富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由于纤维含量少,质地细嫩,口感滑爽柔脆,有鲜美的海鲜口味,加上商品销售性好、易于烹调等特点,成为当前市场上侧耳属中最受欢迎的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5.
11个优良侧耳菌株的同工酶及可溶性蛋白综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采用电泳技术对白灵侧耳、阿魏侧耳、刺芹侧耳、鲍鱼侧耳、糙皮侧耳等侧耳属的5个种11个优选菌株的液体菌种,进行了酯酶同工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漆酶同工酶及可溶性蛋白图谱分析。结果表明单独利用一种同工酶或可溶性蛋白图谱难以区分供试菌株,如将各图谱进行综合聚类分析则可准确区分。综合聚类分析表明,所选菌株均为不重复菌株,在2.8286≤D≤3.000(最短距离法)和3.0006D≤3.317(最长距离法)水平上均可聚为5大类,即侧耳属5个不同种,这与它们各自的形态学特征相一致。  相似文献   

6.
郎霞 《农村科技》2007,(1):45-46
阿魏菇又名阿魏侧耳、阿魏蘑,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由于其子实体脆嫩可口,香味浓郁,有草原牛肝菌的美称.  相似文献   

7.
应用生物化学鉴定分类方法对侧耳属内的28个栽培菌株菌丝24℃恒温培养15天后,提取样品并对电泳后的酯酶同工酶谱带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28个来源不同的侧耳属栽培菌株在相似系数为2.72时分为6大类,为侧耳属的亲缘关系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应用生物化学鉴定分类方法对侧耳属内的28个栽培菌株菌丝24℃恒温培养15天后,提取样品并对电泳后的酯酶同工酶谱带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28个来源不同的侧耳属栽培菌株在相似系数为2.72时分为6大类,为侧耳属的亲缘关系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侧耳属真菌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食药用真菌, 对该属真菌的准确鉴定对菌种的分离纯化和提高 菌株生产潜力有重要意义。 其种类繁多, 种群复杂, 形态差异大, 且常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分类鉴定不易, 常 会引起争议。 首次将 COXIII 基因用于真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侧耳属菌种经 PCR 扩增和测序后得到 13 种侧 耳属真菌的 COXIII 部分序列, 并使用粒子群算法得到 DNA 序列的二维聚类图, 用 PHYLIP 软件构建其系统演 化树, 探讨侧耳属真菌的系统亲缘关系。 结果表明: 金顶侧耳、 桃红侧耳和鲍鱼菇彼此之间以及与其他侧耳属 菌种的亲缘关系较远; 阿魏蘑和白阿魏蘑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 糙皮侧耳、 阿魏蘑、 杏鲍菇关系较近。 结合其 他学者的研究和形态学证据, 说明 COXIII 基因可以很好地对侧耳属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中国侧耳属一个新种和新记录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了中国侧耳属Pleurotus一个新种和新记录种,即中柄侧耳Pleurotus centralis Yu,Chen&Yao,sp.nov.ined,2012(中国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11.
侧耳属蕈菌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食用大型真菌。侧耳属种类繁多,系统发育关系一直不甚明确,给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带来困难。可用于侧耳属蕈菌分子系统发育研究的基因片段很多,核糖体DNA(rDNA)的部分序列已成为国际公认的较为理想的系统发育标记。rDNA的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s,ITS)、大亚基(Large subunite rDNA,LSU rDNA)片段(即28S rDNA)等是在侧耳分子系统发育与分类研究中采用较多的序列,为侧耳属系统发育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标记手段。更深入的分子系统发育研究将为侧耳的分类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元蘑的大棚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蘑即亚侧耳,又叫晚生侧耳、冻菌、冻蘑,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亚侧耳属。元蘑作为一种食用真菌,营养丰富,口味极佳;同时它又是一种草药,有祛风活络、清热燥湿功效,用于治疗癫痫病、风湿、肝腹水等。目前,市场上对元蘑的需求量较大,人工栽培元蘑能够创造很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28SrDNA PCR-RFLP分析在侧耳属系统发育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对侧耳属18个种52个菌株及3个其它属的菌株的28S rDNA 5‘端进行PCR扩增,得到长度约为1.46kb的片段。对该片段分别用7种限制性内切酶AluⅠ、BamHⅠ、HaeⅢ、HhaⅠ、HinfⅠ、MspⅠ、TaqⅠ酶切,结果表明,MspⅠ酶切片段多态性最高,AluⅠ对侧耳属无酶切多态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菌株间的相似系数为0.569-1.000,在92%相似水平可将侧耳分为5大类:Ⅰ、红平菇和桃红侧耳;Ⅱ、鲍鱼菇和囊盖侧耳;Ⅲ、具核侧耳;Ⅳ、金顶侧耳;Ⅴ、其它所有供试侧耳。  相似文献   

14.
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雪茸,属于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它富含多种氨基酸和矿物元素,长期食用具有促进消化和吸收的功能,对润肠胃及美容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侧耳属真菌的营养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明燕  罗霞  郑林用  余梦瑶  许晓燕  江南  王世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206-16207,16209
对侧耳属真菌的营养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率先对江西的野生侧耳属真菌进行了系统的分子和形态学研究。采集到江西野生侧耳标本4份,经鉴定,代表了3个物种,分别为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巨大革耳(P. giganteus)和美味侧耳(P. sapidus),其中巨大革耳为江西新记录种。从野生子实体中分离得到4个菌株并进行了驯化栽培试验,确定了出菇的基本条件。其中,美味侧耳(JAUCC 0916)属于低温种,头茬菇生物学效率为112.8%;糙皮侧耳(JAUCC 0733和JAUCC0917)为广温种,生物学效率为126.62%;巨大革耳(JAUCC 0730)为广温种且覆土栽培产量较高。对江西省报道的共6种侧耳属真菌做了系统的分类学综述,并编制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7.
杀线虫真菌—粗皮侧耳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研究报道了一类高效杀线虫真菌,其分类地位为担子菌亚让,侧耳属,粗皮侧耳。该菌毒力强,见效快,数分钟内可将线虫击倒,其作用主要是真菌毒素。在WA,CMA和PDA平板上,菌丝体均能产生大量毒素球,加线早可刺激毒素球大量增加,但菌体液体培养不产生毒素。  相似文献   

18.
侧耳属真菌系统分类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侧耳属的建立简史及其属内种的传统分类方法和现代分类方法。传统分类方法是根据菌体的外部形态特征对菌体进行分类,其优点在于外部形态特征是由多基因控制,缺点为表观形态往往受环境的影响,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对于这样的菌体则无法确定其种的地位;现代分类方法是利用同工酶谱系分析、RAPD技术、有性亲和测试等手段对菌体进行分类,该方法不受形态可塑性的影响,但对菌体形态及其相似的物种来讲,用现代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又有局限性。侧耳属在分类等级上属于伞菌目、侧耳科。  相似文献   

19.
基于rDNA PCR-RFLP分析的侧耳属分子系统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侧耳属18个种52个菌株以及双孢蘑菇、香菇和亚侧耳各1个菌株的28SrDNA5’端、ITS和IGS1进行PCR扩增,扩增4个属的28SrDNA5’端均得到一长度为1.46kb的片段,侧耳属ITS扩增片段长680bp,亚侧耳700bp,双孢蘑菇和香菇720bp,侧耳属IGSl扩增片段长度发生变异,红平菇和桃红侧耳为1.1kb,其他侧耳为1.0kb,亚侧耳700bp,双孢蘑菇和香菇1.3kb。对扩增片段分别用7种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双孢蘑菇、香菇和亚侧耳可与侧耳分开,18种侧耳分为五大类:具核侧耳,红平菇和桃红侧耳,鲍鱼菇和囊盖侧耳,金顶侧耳,其他侧耳聚为一类,鲍鱼菇和囊盖侧耳,红平菇和桃红侧耳都只代表1个种。  相似文献   

20.
一株野生侧耳菌种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株野生侧耳属菌株为试验材料,采用ITS测序、同源序列比对、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鉴别,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影响其菌丝生长的因素。结果表明:该野生侧耳属菌株为哥伦比亚侧耳(Pleurotus columbinus),其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牛肉膏,最适碳氮比为10∶1,最适pH值为6.0,最适培养温度为25~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