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目的]确定海藻酸钠和明胶复合载体协同固定化红茶菌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红茶菌饮料实现标准化工业生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海藻酸钠—明胶协同固定化红茶菌,利用响应面分析法探讨海藻酸钠浓度、明胶浓度、CaCl2浓度对固定化红茶菌的机械强度和总糖利用率的影响.[结果]固定化颗粒的机械强度随着海藻酸钠浓度与CaCh浓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加,随着明胶浓度增加机械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固定化颗粒的总糖利用率随着明胶浓度和CaCl2浓度的增大均先增大后减小,随着海藻酸钠浓度的增加而不断减小.[结论]固定化颗粒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海藻酸钠浓度5.50%、明胶浓度1.50%、氯化钙浓度0.51%,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固定化颗粒的机械性能好总糖利用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确定海藻酸钠和明胶复合载体协同固定化红茶菌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红茶菌饮料实现标准化工业生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海藻酸钠—明胶协同固定化红茶菌,利用响应面分析法探讨海藻酸钠浓度、明胶浓度、CaCl2浓度对固定化红茶菌的机械强度和总糖利用率的影响。【结果】固定化颗粒的机械强度随着海藻酸钠浓度与CaCl2浓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加,随着明胶浓度增加机械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固定化颗粒的总糖利用率随着明胶浓度和CaCl2浓度的增大均先增大后减小,随着海藻酸钠浓度的增加而不断减小。【结论】固定化颗粒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海藻酸钠浓度5.50%、明胶浓度1.50%、氯化钙浓度0.51%,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固定化颗粒的机械性能好总糖利用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采用微胶囊固定化技术,利用聚乙烯醇、海藻酸钠和氯化钙制备汉逊德巴利酵母微胶囊,探讨了聚乙烯醇、海藻酸钠、氯化钙的浓度对汉逊德巴利酵母微胶囊的制备工艺及其产3-羟基丙酸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聚乙烯醇、海藻酸钠和氯化钙浓度的分别增加,3-羟基丙酸含量先增加后减少。聚乙烯醇最佳浓度为10.0%,此时3-羟基丙酸含量为(20.01±0.66)g/L;海藻酸钠为最佳浓度为1.0%,此时3-羟基丙酸含量为(18.71±0.54)g/L;氯化钙最佳浓度为2.1%,此时3-羟基丙酸含量为(18.37±0.45)g/L。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联合固定汉逊德巴利酵母制备微胶囊最佳工艺为10.0%聚乙烯醇,1.0%海藻酸钠和2.1%氯化钙,在此条件下3-羟基丙酸含量为(21.53±1.12)g/L。  相似文献   

4.
陆兵  谌斌  易小畅  李娜  殳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5776-5778
[目的]对红芝LYL263漆酶进行不同溶胶-凝胶体系的固定化研究,以期找到适宜该漆酶的固定化材料。[方法]将海藻酸钠-明胶、海藻酸钠-壳聚糖和海藻酸钠-明胶-壳聚糖3种溶胶-凝胶体系用于红芝LYL263所产漆酶的固定化研究,并初步分析固定化酶的酶学性质。[结果]海藻酸钠-明胶-壳聚糖体系固定后的漆酶酶活分别是海藻酸钠-明胶和海藻酸钠-壳聚糖的2.14倍和2.75倍,该体系最佳材料组成为:海藻酸钠浓度2.0%、明胶浓度1.0%、壳聚糖浓度0.3%、氯化钙浓度36.0%。该试验首次将苯甲酸用于包埋法固定化漆酶,单因素试验结果显示,适宜的苯甲酸浓度能有效提高固定化漆酶酶活;该体系固定化漆酶最佳条件为:苯甲酸浓度2mmol/L、戊二醛浓度0.32%、交联时间50 min、酶浓度10.0%,此时固定化酶活高达635.7 U/g。对固定化漆酶酶学性质的研究表明,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比游离酶高,冻干的固定化酶活是未冻干固定化酶的1.59倍,但冻干的固定化酶操作稳定性较差。[结论]在酶固定化材料中,各个物质的组成对酶固定化有非常大的影响,该研究对红芝LYL263漆酶的固定化材料选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选取包埋剂海藻酸钠浓度为2.0%、3.0%、3.5%、4.0%,固定剂氯化钙浓度为2.0%、3.0%、4.0%、5.0%以及酶液与海藻酸钠溶液包埋比为50%、20%、10%、5%,设计正交实验,将从细菌HB-5中提取到的莠去津降解酶进行固定化,测定不同配比制成的固定化酶对莠去津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莠去津降解酶的最佳固定化条件为海藻酸钠浓度为3.0%,酶液与海藻酸钠的包埋比为5%,氯化钙浓度为4.0%。最佳固定化时间为4h,适宜的保存温度为4℃。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固定化四爿藻去除养殖废水中氨氮(NH_4~+-N)、亚硝酸氮(NO_2~--N)和活性磷酸盐(PO_4~(3-)-P)的效果。[方法]采用海藻酸钠固定化包埋技术开展了四爿藻固定化培养,探究了藻球直径、藻细胞包埋密度、海藻酸钠浓度及氯化钙浓度等条件对四爿藻固定化培养的影响。同时测定了固定化四爿藻去除养殖水体中NH_4~+-N、NO_2~--N、PO_4~(3-)-P的效果。[结果]四爿藻固定化培养的优化条件为藻球直径为4 mm、藻细胞包埋密度为1.82×10~4个/mL、海藻酸钠质量浓度为10 g/L及氯化钙浓度为20 g/L;在石斑鱼养殖废水中引入固定化四爿藻,试验第3天,NH_4~+-N去除率达98.87%、NO_2~--N去除率达98.33%和PO_4~(3-)-P去除率达83.70%。[结论]采用海藻酸钠固定化包埋技术不影响四爿藻的生理活性;固定化四爿藻应用于净化养殖水环境具有很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酶或细胞固定化技术是微生物发酵的主要手段之一,它可使生产速率和效率获得显著提高。为确定微胶囊法固定糖化酶的最佳条件,以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为载体,采用微胶囊法固定糖化酶。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固定化条件为:壳聚糖脱乙酰度为85%、海藻酸钠浓度为3%、戊二醛浓度为1.5%、氯化钙浓度为0.2 mol.L-1。固定化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75℃,比游离酶提高了20℃,最适pH为4.5,比游离酶下降0.5个单位。固定化酶的活力最高达2 013.42 U.g-1干胶,相对活力为89.3%,米氏常数Km为1.28%,半衰期为223 h。采用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为载体微胶囊法固定糖化酶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用环氧氯丙烷活化 2 %的珠状琼脂糖凝胶 ,并与胰蛋白酶进行偶联反应制备固定化酶。实验结果表明 ,固定化胰蛋白酶的活力受环氧氯丙烷量 ,活化反应的碱浓度及给酶量的影响。每 1.0 g的 2 %珠状琼脂糖凝胶 ,当活化剂量为 5 74 2 μmol,NaOH浓度为 0 .5mol·L-1,活化时间 3h ,给酶量为 5mg·ml-1,偶联 12h时 ,固定化酶活力最大  相似文献   

9.
酿酒酵母细胞固定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海藻酸钙固定化技术在酿酒酵母上的应用。分析在不同条件下固定化酵母的发酵性能、机械强度,并对固定化酵母与游离酵母的发酵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酵母细胞固定化后,其使用寿命、发酵周期均有大幅度提高。海藻酸钠的浓度为3.0%,氯化钙浓度为2.0 mol/L,固定化时的温度为20℃,酵母细胞的固定化效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0.
试验采用海藻酸钠包埋法对噬菌蛭弧菌(Bdellovibrio bacteriovorus)进行固定化,制备得到噬菌蛭弧菌颗粒。以噬菌蛭弧菌活菌数为考核指标,优化噬菌蛭弧菌固定化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评价了海藻酸钠浓度、氯化钙浓度、蛭弧菌菌液与海藻酸钠胶体溶液的比例(V/V)、玉米油浓度、包埋温度、搅拌时间、搅拌速度和交联时间对噬菌蛭弧菌固定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作为载体配方优化因素的海藻酸钠浓度和玉米油浓度对活菌数具有显著性影响,而氯化钙浓度和蛭弧菌菌液与海藻酸钠胶体溶液的比例(V/V)影响不显著;作为过程优化因素的温度和搅拌速度对活菌数具有显著性影响,而搅拌时间和交联时间影响不显著。在海藻酸钠浓度1.5%、氯化钙浓度6.5%、蛭弧菌菌液与海藻酸钠胶体溶液的比例(V/V)50%、玉米油浓度4.5%、包埋温度47.5℃、搅拌时间40min、搅拌速度450r/min和交联时间36h的条件下,制得的固定化蛭弧菌颗粒活菌数对数值达到7.51。本方法经济、安全、保存效能好,适合在水产养殖中应用。  相似文献   

11.
草鱼出血病细胞疫苗微囊制备与体外释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藻酸钠、壳聚糖以及草鱼出血病细胞灭活疫苗为原材料,采用复凝聚法制备草鱼出血病口服微囊疫苗。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海藻酸钠浓度、壳聚糖浓度、氯化钙浓度以及加入疫苗体积对微囊疫苗包封率的影响,确定了其最佳制备工艺。结果显示,各因素对草鱼出血病微囊疫苗包封率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海藻酸钠浓度>疫苗加入量>壳聚糖浓度>氯化钙浓度;制备草鱼出血病微囊疫苗的最佳工艺为:海藻酸钠浓度为1.5%,壳聚糖浓度为1%,氯化钙浓度为4%,加入疫苗体积为2 mL。该微囊疫苗平均粒径为(7.02±3.95)μm,平均包封率为60.53%,平均载蛋白量为8.12 mg/g,在pH 7.4的PBS溶液、生理盐水溶液中具有良好的释放性能。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二氢吡啶海藻酸钙凝胶小球的制备工艺和最优处方.以海藻酸钠为基质材料,采用滴制法制备海藻酸钙凝胶小球,以二氢吡啶的包封率和载药量作为制备工艺优化指标,设计正交试验优选最佳处方;测定最佳处方所制制剂的包封率(Encapsulation efficiency,EE)和载药量(Drug loading,LD)并与原料药比较体外释放作用.最优处方为海藻酸钠浓度1.5%,海藻酸钠与二氢吡啶质量比1:2,氯化钙浓度0.10 mol/L;EE和LD值分别为81.16%,48.20%,与原料药相比缓释性较好,且具有良好的溶胀性能.本法工艺简单、可行、稳定,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3.
以海藻酸钠和氯化钙为成球材料,以壳聚糖和PVA为覆膜材料,制备负载阿维菌素的凝胶微球。以载药率、包封率和溶胀率为主要筛选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确定了最优制备工艺条件,各组分质量分数:海藻酸钠1%、氯化钙4%、壳聚糖2%、PVA 2%、戊二醛1.5%。同时,测定了阿维菌素凝胶微球的溶胀率和缓释性能。结果表明,凝胶微球在pH 7时溶胀率最大,温度和pH对载药微球的缓释性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了确定海藻酸钠法固定化酪氨酸酶的最适条件,以海藻酸钠为栽体,研究了海藻酸钠浓度、CaCl2浓度、固定化时间和固定化酶的最适pH、最适温度、最适底物浓度及反复利用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最适固定化条件如下:3%海藻酸钠、2%CaCl2、固定化时间2 h.固定化酶的最适pH 7.0、最适温度30℃、最适底物浓度0.01 mol/L,反应进行5次后一半酶活损失.研究证明海藻酸钠法固定化酪氨酸酶转化邻苯二酚效果好,实用潜力大.  相似文献   

15.
卵黄免疫球蛋白(IgY)是一种高活性的口服抗体,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为最大限度保留IgY的生物活性,提高其稳定性,以海藻酸钠为主要壁材,使用锐孔-凝固浴法包埋IgY制备凝胶珠。以包埋率和载药量为主要指标,利用响应面法探究IgY-海藻酸钙凝胶珠的最佳制备工艺,并利用体外胃肠道消化模型评估凝胶珠释放效果。结果显示:当海藻酸钠为28.30 g·L-1,氯化钙为10.80 g·L-1,芯壁比(质量比)为0.46∶1时,新鲜制备得到的IgY-海藻酸钙凝胶珠成型效果较好,包埋率为(53.30±1.55)%,载药量为(10.90±0.26)%。通过宏观形态观察,凝胶珠颗粒具有较好的圆整性和均一性,粒径约为(2.10±0.05) mm,硬度为(4 396.87±331.62) g。干燥后的凝胶珠在模拟胃液中2 h后溶胀度为0.94±0.39,IgY累积释放率约在(11.10±3.20)%,在模拟肠液中2 h后,溶胀度持续增加至4.81±0.32,IgY累积释放率达(97.10±2.40)%以上。因此,IgY-海藻酸钙凝胶珠在胃液中具有缓慢释放芯材的作用,IgY在肠液中能基本全部释放。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1株高产脲酶的芽孢杆菌菌体的固定化及其固定化细胞的转化条件。[方法]研究不同浓度海藻酸钠溶液、菌体包埋量、戊二醛溶液对固定化细胞脲酶酶活的影响,以及不同pH值、不同温度、几种离子浓度对脲酶活力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固定化细胞转化最适pH值为7.5,最适温度为40℃,最适海藻酸钠溶液浓度为30 g/L,最佳包埋量为40 g/L,最适戊二醛浓度为2%;细胞经过固定化后,细胞脲酶稳定性显著提高,经过戊二醛交联后,稳定性再次提高。固定化细胞的脲酶对Cu2+、Hg2+的抑制作用有一定的抗性。[结论]固定化细胞比游离细胞更适合工业化操作。  相似文献   

17.
以D113离子交换树脂—海藻酸钠混合凝胶为载体,2%CaCl2溶液为固化液,采用包埋法共固定化糖化酶和酵母菌,并用于生料液态法白酒生产中。通过研究影响共固定化颗粒糖化发酵性能的因素,确定了共固定化的最佳条件:载体总量40mL,树脂浓度1.0%、海藻酸钠浓度3.5%、二氧化硅添加量为0.8%,糖化酶包埋量150mg,酵母菌包埋量60mg。将共固定化颗粒接入25%高粱粉发酵培养基中,30℃糖化发酵7d,酒度为15.0%。共固定化颗粒重复使用10次后,活力保存率为66.7%。  相似文献   

18.
以海藻酸钠-琼脂为复合载体,用包埋法对啤酒酵母细胞固定化.将固定化的啤酒酵母发酵液体培养基,以酒精度为指标,对细胞固定化条件进行了单因素试验.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细胞固定化的最佳制备条件.结果表明,固定化的最佳条件为载体浓度1.4g·40mL-1,复合载体之间比例1:1,温度46℃.  相似文献   

19.
固定化微生物处理苯酚废水的包埋材料及条件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优化选择处理苯酚废水的微生物细胞固定化的包埋材料和条件,选用3种常用载体——琼脂、海藻酸钠、聚乙烯醇(PVA),同时采用不包埋微生物的固定化颗粒进行探索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海藻酸钠为最好的包埋材料。采用海藻酸钠包埋微生物的固定化颗粒进行包埋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固定化条件为:载体浓度3%,菌体与载体浓度之比1:10,交联剂浓度3%。  相似文献   

20.
对影响壳聚糖-海藻酸钠液芯微胶囊机械强度的4个因素进行了研究,包括壳聚糖浓度、硬化用氯化钙浓度、成膜用氯化钙浓度、海藻酸钠浓度。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出,壳聚糖-海藻酸钠液芯微胶囊机械强度的最佳浓度条件是:壳聚糖浓度0.30%,硬化用氯化钙浓度6.00%,成膜用氯化钙浓度6.00%,海藻酸钠浓度0.90%。此条件下得到的液芯微胶囊机械强度为3.316 N。影响液芯微胶囊机械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海藻酸钠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