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1 毫秒
1.
红籽瓜主要产量性状的遗传力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籽瓜农家品种及自交系为供试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用方差分析法估算了单株坐瓜数、单瓜重、单瓜种子数、单瓜种子重、种仁重、千粒重、出仁率、产籽率和种子体积的广义遗传力;并对43个红籽瓜品种9个产量性状的遗传力、遗传变异系数和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上述9个产量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12.86%,80.14%,75.96%,74.39%,48.01%,17.12%,24.97%,18.60%和37.07%。单瓜重、单瓜种子数和单瓜种子重的遗传力较高,对其进行早世代单株选择有较好的效果;遗传变异系数以千粒重和出仁率较高,选择潜力大。性状间相关性的研究表明:通过对单瓜重的选择,可实现对单瓜种子数、单瓜种子重、种仁重和种子体积等性状的间接选择。并对红籽瓜产量性状遗传力分析结果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对西瓜单瓜重、单瓜种子重、种子粒数、千粒重、产籽率的相关性分析和自交果实与杂交果实及种子相应性状的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显示,单瓜重与单瓜种子重、种子粒数呈正相关,且相关性较强;单瓜种子重与千粒重、产籽率,种子粒数与产籽率呈正相关,相关性中等;单瓜重与千粒重,千粒重与种子粒数、产籽率呈正相关,相关性较弱;而单瓜重与产籽率呈负相关;异质授粉对果实增大和种子数量的增加无促进作用,而对单瓜种子重和千粒重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125份内蒙古河套地区籽用南瓜种美洲南瓜栽培种为材料,对单瓜种子产量与其它8个主要产量因子(瓜纵径、瓜横径、单瓜重、单瓜种子数、种子长、种子宽、种子厚、百粒重)进行了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及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单瓜种子产量与大部分产量性状间存在着极其密切的相关关系,但经通径分析进一步发现,只有单瓜种子数和百粒重对单瓜种子产量存在直接作用关系,其它产量性状主要通过这2个产量性状对单瓜种子产量构成起间接作用;在其它产量性状保持在平均水平的条件下,提高单瓜种子产量的有效途径是增加单瓜种子数目、百粒重和单瓜重;果形指数与种子产量之间的研究结果表明,单瓜种子产量随着果形指数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少,当果形指数为3.2时,种子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4.
西瓜果实与种子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西瓜单瓜重、单瓜种子量、种子粒数、产籽率的相关性分析和自交果实与杂交果实及种子相应性状的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显示,单瓜重与单瓜种子重、种子粒数呈正相关,且相关性较强;单瓜种子重与千粒重、产籽率,种子粒数与产籽率呈正相关,相关性中等;单瓜重与千粒重,千粒重与种子粒数、产籽率呈正相关,相关性较弱;而单瓜重与产籽率呈负相关;异质授粉对果实增大和种子数量的增加无促进作用,而对单瓜种子重和千粒重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6个四倍体西瓜材料做母本,10个二倍体西瓜材料做父本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统计每个三倍体杂交组合F0的单瓜可育种子数量、着色秕籽数量、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单瓜质量,结合父母本的部分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研究不同父母本组合对三倍体无籽西瓜单瓜可育种子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倍体西瓜F0代单瓜可育种子数量与四倍体西瓜母本可育种子数量、着色秕籽数量和三倍体西瓜F0代单瓜质量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3、-0.32、0.72;三倍体西瓜F0单瓜着色秕籽数量与四倍体西瓜母本单瓜可育种子数量、单瓜着色秕籽数量和三倍体西瓜F0代的单瓜质量、果实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1、0.72、-0.36、0.33。不同杂交组合三倍体西瓜F0代可育种子数差异显著,父、母本的效应均显著。  相似文献   

6.
为合理利用甜瓜种质资源和选配育种亲本,对164份甜瓜种质资源的42个形态学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64份甜瓜种质资源的24个质量性状和18个数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86、1.90,表明数量性状具有更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各数量性状间存在复杂的相互关系,其中单瓜质量与果实发育期、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肉厚、茎粗、叶柄长、叶柄粗、叶片长、叶片宽、种子千粒重、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中心糖含量与单瓜种子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果实发育期、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肉厚、茎粗、叶柄粗、种子千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85.689%,包含了甜瓜果实性状指标的大部分信息,164份种质的综合得分范围为-2.792~5.614分,综合得分较高的5份种质分别为S24(MT010)、新引甜22号(MT112)、PI-315401(MT133)、真正哈密瓜(MT028)、网纹甜瓜(MT048)。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欧式距离为5时可将164份种质分为5个类群,分别包含69、62、7、23、3份种质。综上,参试甜瓜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红籽瓜种质资源形态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1份红籽瓜种质资源形态多样性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红籽瓜种质资源39个形态性状变异系数为5.37%~66.95%,平均变异系数为22.87%,Shannon多样性信息指数平均值为1.55,种子长度Shannon多样性信息指数最高,为2.16;种皮覆纹最低,为0.32,数量性状多样性信息指数大于质量性状。通过主成分分析,第一主成分方差贡献率为19.49%,第二主成分方差贡献率为15.32%;第三主成分方差贡献率为9.55%。基于形态性状的聚类分析将51份红籽瓜种质分为三大类,其中第一类仅1份材料,第二类2份材料,前两类均为野生种材料。第三类48份材料,为栽培种材料。  相似文献   

8.
厚皮甜瓜果实含糖量和单瓜重与其植物学性状的直线相关分析本文对35个厚皮甜瓜材料的果实含糖量和单瓜重与子房纵径、横径、纵径×横径,花柄长、粗、长×粗,叶片纵径、横径、纵径×横径,果实纵径、横径、纵径×横径等12个植物学性状和播种至开花天数、开花至成熟天...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出瓜型大、单瓜籽粒多、籽粒千粒重重的糙点栝楼,我们从野生糙点栝楼籽播苗后代中选出编号为C06、C39和C43的优良单株,其中C43表现最突出,单瓜存籽148粒、种子千粒重328g、单株产量1.62kg。种苗组培快繁试验结果,C39表现最好,污染率为4.3%,炼苗成活率为85.2%;品比试验结果,C43表现最好,667m~2产量141.3kg,较对照高97.9%。  相似文献   

10.
苦瓜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对华南长身型苦瓜 14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及通径分析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前期产量、延续收获期、结果数等 3个性状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初花期、开花期、第 1雌花节位、第 1坐果节位等 4个性状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通径分析结果表明 ,结果数、延续收获期和单瓜质量 3个性状对产量形成的直接作用最大 ,这 3个性状对产量的决定系数总和达 0 .910 8,可以作为长身型苦瓜高产育种的主要选择性状  相似文献   

11.
辣椒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迺妮 《长江蔬菜》2013,(22):16-19
对辣椒10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和通径分析,估测了各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及几个农艺性状对产量的相对重要性。试验结果表明,单株果数与单果质量呈显著负相关,果肉厚与果长、果宽呈显著正相关,株高、果宽、果肉厚、单果质量等性状都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单株果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相当大,直接通径系数为0.9319,平均单瓜质量对产量的直接作用较大,直接通径系数为0.8421,因此,在辣椒育种中,应同时考虑单株结果数和单果质量2个性状。  相似文献   

12.
对7 份子莲材料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子莲11 个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相关性强
弱为:莲蓬数>花托直径>单粒鲜莲子质量>单个鲜花托质量>平均心皮数>鲜果实横径>结实率>叶柄粗>鲜果实纵径>
叶片长半径>叶柄高。其中,莲蓬数、花托直径和单粒鲜莲子质量与产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从通径分析结果来看,莲
蓬数、单个鲜花托质量、结实率、平均心皮数对子莲产量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直接作用;花托直径、鲜果实横径、鲜果实纵径、
叶柄粗对子莲产量的影响主要取决于间接作用;而叶柄高、叶片长半径、单粒鲜莲子质量对子莲产量的影响则通过直接和间
接共同起作用。综合以上分析,提高子莲产量的主攻方向是提高单位面积莲蓬数、单个鲜花托质量、平均心皮数和结实率,
同时兼顾花托直径、单粒鲜莲子质量的增加,并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试验以16份辣椒种质为材料,对其12个植株和果实性状进行相关性及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果长、果宽、果柄长、胎座剖面横径、果肉厚、单果质量相互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始花节位与株高呈显著正相关;植株开展度-2与果宽、胎座剖面横径、果肉厚、单果质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因子分析结果表明:12个性状可以缩减为4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达92.435%;采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进行因子旋转,按各变量载荷值的大小将4个公因子分别命名为果实性状、植株开展度、叶片和熟性因子。在辣椒育种中,可以按照育种目标对上述公因子或其分量进行单独选择。  相似文献   

14.
枇杷种质资源果实若干性状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224份枇杷种质果实11个性状的分布情况及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枇杷种质资源果实的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食率、果实纵经、果实横径、果实侧径、果形指数、萼片长度、萼片基部宽度、萼筒宽度和深度等11个性状存在广泛的分布,变异系数在11.81%~48.92%之间,分布区间以单果重为最大,果形指数为最小;(2)果形指数不能完全反映果实形状;果形指数在0.91~1.10之间的种质果形最为丰富;(3)单果重与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实侧径、萼片长度、萼片基部宽度、萼筒深度、可食率及果形指数等8个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可食率与单果重、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实侧径、萼片长度、萼片基部宽度、萼筒深度及果形指数等8个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果形指数与果实纵经、单果重、萼筒深度、可食率等4个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湖南辣椒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间的相关性,以湖南本地16个辣椒品种为材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田间鉴定,分析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系数及通径分析系数。试验结果表明,湖南的主要辣椒品种间产量、株高等8个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有选育价值;鲜果产量与果宽、单果鲜质量、单株挂果数均呈显著正相关;农艺性状对辣椒鲜果总产量的直接贡献依次为:单株挂果数(0.648)单果鲜质量(0.629)果宽(0.511)果长(0.328)果肉厚(0.304)果柄长(-0.014)株高(-0.105)。  相似文献   

16.
为了筛选出适宜石家庄地区早春塑料大棚栽培的辣椒品种,对来自不同地区的14个辣椒品种的11个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单果质量与果形、商品果纵径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商品果横径呈极显著正相关;单产与熟性呈极显著负相关;商品果纵径与商品果横径、商品果肉厚、辣味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果形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青熟果色呈显著负相关;商品果横径与商品果肉厚、辣味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果形呈极显著负相关,与青熟果色呈显著正相关;商品果肉厚与果形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辣味呈极显著正相关;果形与青熟果色呈显著负相关;熟性与光泽呈显著负相关。经主成分分析,前3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均大于1,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4.865%,能综合辣椒农艺性状的的大部分信息。经聚类分析,在类间距离为10时,14个品种分为五大类。第Ⅰ类为灯笼形黄果,表皮光泽;第Ⅱ类为方灯笼形甜椒;第Ⅲ类为大果型辣椒,单果质量较大;第Ⅳ类为薄果肉的牛角椒,口感好,病毒病抗性强;第Ⅴ类为长果形的薄果肉长羊角椒。经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3项综合分析,确定‘峰冠’单果质量较大,但病毒病抗性较差,建议在石家庄地区早春种植;‘尊虎六号’‘改良大果虎皮椒’为薄果肉的牛角椒,口感好,病毒病抗性强,产量也较高,适宜在石家庄地区种植;其余品种产量较低、病毒病抗性较差及辣度较大(石家庄地区不喜欢太辣的品种),因此均不适宜在石家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辣椒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蔬菜教研室收集的47份辣椒种质为材料,对其16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关性上,果实横径、果肉厚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株结果数与单果质量相互制约。品质育种上应注意对小果型品种的选择,其营养物质含量高,辣椒素含量较高。主成分分析上,前7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大于85%,说明前7个主成分就可以基本表达原16个农艺性状所代表的遗传特征。前7个主成分主要包括产量因子、株型因子、营养品质因子、单株果数因子和熟性因子,大致代表了供试辣椒品种的综合指标。  相似文献   

18.
枇杷种质资源果实单果重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家果树种质福州枇杷圃内222份枇杷种质资源的果实单果重进行了鉴定评价。结果显示:枇杷种质资源平均果实单果重为32.78g,变异系数48.44%,果实单果重大于60.00g的种质有10份;不同来源地的枇杷种质资源果实单果重存在较大差异,野生种质果实单果重低于栽培种质,差异极显著;红肉种质与白肉种质果实单果重差异不显著;枇杷种质资源果实单果重与种子数、种子重、可食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