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近年来,貉子养殖呈上升趋势,但由于部分饲养者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致使疫病常发、养殖效益低.现将貉子常见疫病的诊断治疗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广大貉子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东北地区经济动物养殖呈上升趋势,但由于部分饲养者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致使出现养殖效益低、疫病常发等问题.现将貉子常见疫病的诊断治疗技术写出来供广大貉子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消化道疾病是貉子养殖过程中最常见的疾病类型,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细菌、寄生虫、病毒、应激等是导致貉子消化道疾病的主要因素。消化道疾病严重影响貉子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皮张品质,严重时可导致动物死亡。笔者多年来在养殖一线接触了大量貉子腹泻病例,根据一线调查和诊治经验,建议广大毛皮养殖同仁应提高预防意识,合理搭配饲料、做好驱虫保健、正确选择并使用药物、科学合理的免疫疫苗,降低消化道疾病发病率,提升养殖场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市场瞭望     
特种毛皮动物养殖市场前景特种行业本身具有高风险和高回报的特点,养殖的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均很大。只有合理规避风险的养殖者才会成功。根据近年来发展较为成熟的几种特种毛皮动物养殖项目做一些分析,供大家参考。水貂、狐狸、貉子、獭兔是目前毛皮动物养殖的代表。目前,毛皮市场水貂数量很多,价格稳中有升;改良蓝狐销售畅快,银狐产仔率相对较低,但由于近年来存栏减少,银狐的价格也相对稳定;貉子是毛皮动物中较易养殖的动物,饲养成本低,但价格波动相对较大,从近年的貉子养殖发展来看,产品适用范围不断扩大,需求量增加,是适合家庭发展的好…  相似文献   

5.
貉子皮加工新工艺田龙宾(河南技术师范学院)貉子又名上狗,外形如狐,有南貉和北貉之分。长江以北各省区所产的貉子皮称为北貉子皮,其特点是张幅大,板肥、毛长、绒密,呈灰褐色,质量最佳。长江以南各省区所产的貉子皮称为南貉子皮,张幅较小,毛绒稀疏色泽偏黄。貉子...  相似文献   

6.
石有权 《北方牧业》2007,(10):24-24
<正>随着近几年来特种养殖数量的增加,以貉子、狐狸为主的庭院特种养殖有了很大的发展,养殖量增加以后,疾病增多,笔者将用剖宫产手术治疗貉子的难产的一点体会写出来供兽医同行和广大特种养殖场探讨。  相似文献   

7.
貉的养殖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貉在我国分布很广,是一种珍贵的毛皮动物。貉皮毛绒丰厚致密,皮板轻柔耐用,具有很强的御寒保暖性,其制品在国内外市场很畅销。近年来,貉皮很高的市场价值,使得养貉成为当前一项有前途的饲养业。但由于一些养殖户缺乏科学系统的饲养管理技术,致使貉的养殖技术不过关、养殖效益低下。下面将貉子的养殖及管理方法进行简述以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8.
(一)造成规模化蛋鸡养殖风险增加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扶持力度加大以及蛋鸡生产成本的升高,蛋鸡规模养殖发展速度加快,同时由于疫病复杂化、非典型化,健康养殖成本增加,规模养殖风险逐渐加大。目前疫病已成为阻碍规模化养殖进一步发展最大的障碍,破解这个难题,已成为蛋鸡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首要课题。从政府层面来讲,多年来既投入大量资金对重大疫病免费防疫,又加大对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扶持力度。从技术层面来讲,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集中了全国知名院校、  相似文献   

9.
<正>貉属食肉目、犬科、貉属,属杂食动物,由于貉子抗病力强、耐粗饲、对养殖技术要求不高等特点,普遍受到养殖户的欢迎,在我国东三省、山东、河北等地广泛饲养。但自2000年前后,白鼻子病在貉子养殖区域普遍发生,该病病情发展缓慢,病程长,多见于饲料单一、饲养环境条件差的小型养殖户,规模化养殖场发病较少。该病发生无明显季节性,分窝后开始发病,到冬毛期大面积发生,白鼻子、白爪子的症状逐渐明显,造成貉子生长发育迟缓、繁殖力降低、毛皮质量下降,甚至死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内外市场对裘皮需求的增长,国内水貂、狐狸、貉子等毛皮动物的养殖业发展极为迅速,同时使毛皮动物疫病的防控问题日益凸显。犬瘟热是制约毛皮动物发展的首控传染病。文章通过对一起毛皮动物犬瘟热病例的诊治,进而提出具体防控措施,旨在更好地预防毛皮动物犬瘟热的发生,为提高毛皮动物的养殖效率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皮毛市场的逐渐回温,玉田县狐狸、貉子、水貂等皮毛动物的养殖量逐渐增多,尤其是亮甲店、东蒙各庄、三渠庄、张各庄等村镇的存栏量猛增。一方面推动了我县畜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许多养殖户都是刚开始养殖狐貉等皮毛动物,还存在着很多的技术方面的问题,笔者概括以下几点,供养殖户朋友们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黄牛养殖已经逐步开始从散养向规模养殖过度,养殖规模日益扩大对于养殖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疫病防治的矛盾焦点也越来越突出.传统黄牛养殖技术以及疫病防治技术已经不适应当下黄牛的养殖态势,因此,总结黄牛养殖技术以及疫病防治经验,促进黄牛养殖业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散养鸡的养殖中,疫病防治技术十分关键,本文主要分析了散养鸡的疫病原因,阐述了散养鸡疫病防治技术的实践应用,总结了疫病防治技术在散养鸡养殖中的重要性,旨在提高散养鸡疫病防治技术,实现散养鸡养殖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实验调查旨在冀东地区貉子饲料中铜、锌、锰的使用情况,指导貉子科学养殖。从市场上采集貉子饲料样品,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饲料中铜、锌、锰的含量。结果表明,所有饲料均添加了铜、锌、锰元素,大多能满足冬毛期和繁殖期貉子的需要,然而饲料中3种元素的添加量各不相同,部分饲料不能为貉子最佳生产性能提供充足的铜、锌、锰元素。结果提示,饲料生产厂家重视微量元素铜、锌、锰的使用,但貉子营养需要的研究不够充分,缺乏貉子营养需要标准。  相似文献   

15.
正貉子以其产仔率高、发病率低,饲养管理粗放等优点,成为广大家庭养殖场养殖的首选动物,由于成年貉子耐腐食,很多养殖场使用饲料也比较随意,然而貉子经常会发生腹泻,特别是分窝断奶这一段时间,貉子由吃奶到吃食,肠道菌群失调,饲料品质不良或者菌群超标常引起腹泻,腹泻病因多种,不同病因治疗方案不同,诊断失误也会造成貉子的大量死亡,造成  相似文献   

16.
范兵  姚励 《养猪》2023,(5):82-84
针对生猪健康养殖技术和疫病防治技术展开探讨,从疫病对生猪养殖的影响入手,强调了选址、温度与湿度控制、通风与光照、养殖密度与舍内卫生等养殖环境的重要性,加强对于饲料与饮水的选择、配比、安全与消毒等方面的关注。此外,还明确了疫病的早期发现与诊断、疫病的隔离与治疗、开展生猪疫苗接种和健全生猪疫病防治预警系统等疫病多方面的防治措施。通过实施这些技术和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生猪养殖质量,降低疫病风险,推动生猪养殖市场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适度牛养殖要求在有效的控制养殖规模的基础上提高养殖质量和养殖经济效益,因此对于养殖技术水平和疫病防治技术要求较高。本文主要论述了常见的牛疫病类型,并分析了牛适度规模养殖疫病防治的策略,旨在为高效的疫病防治和牛养殖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配种前给貉子增加光照(即人工补光)目的就是促进貉子发情、使发情集中,人为增大运动量(夜晚在有灯光照射的情况下貉子会频繁的在笼子里活动);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确切的临床实验数据支撑增加光照的具体有效措施以及真正的意义,现在貉子养殖场的人工补光都是养殖一线的精英们自己通过临床经验自行实施的。笔者  相似文献   

19.
在实践中,个别养殖户对幼獭兔的养殖技术和疫病综合防治技术认识不足,技术不到位,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现就幼獭兔养殖技术要领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20.
<正>黄牛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和较广阔的市场前景,黄牛养殖技术以及疫病防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伴随时代的发展,黄牛养殖已经逐步开始从散养向规模养殖过度,养殖规模日益扩大对于养殖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疫病防治的矛盾焦点也越来越突出。传统黄牛养殖技术以及疫病防治技术已经不适应当下黄牛的养殖态势,因此,总结黄牛养殖技术以及疫病防治经验,促进黄牛养殖业的不断发展,本文结合当下黄牛养殖的实践,介绍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