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3 毫秒
1.
以西安市城区不同公园绿化植物为试验材料,采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分析它们对6种重金属元素[锰(Mn)、锌(Zn)、铜(Cu)、镍(Ni)、镉(Cd)、铅(Pb)]的吸收富集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园林植物土壤6种重金属含量的平均值表现为ZnMnPbCuNiCd,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平均值在植物中基本表现为棕榈广玉兰夹竹桃海桐。土壤中Zn、Pb、Cu、Ni含量的平均值均没有超标,但Cd含量的平均值是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的2.17倍。不同园林植物相同器官中重金属含量基本表现为棕榈广玉兰夹竹桃海桐,同一植物中重金属含量的平均值基本表现为ZnMnCuPbNiCd,重金属含量在各器官中基本表现为叶茎根。不同园林植物各器官对重金属元素的富集能力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基本表现为叶茎根;不同园林植物对Mn、Ni、Zn的平均富集系数相近,且均大于1,对Cd的平均富集系数最大,对Cu的平均富集系数接近1,而对Pb的平均富集系数均小于1。不同园林植物对重金属的转移能力表现为CdPbNiCuMnZn,同种植物对不同重金属的转移能力具有较大的差异,海桐、广玉兰对重金属的转移能力普遍较高;不同园林植物对Cd、Ni、Pb的吸收能力高于对Zn、Mn、Cu的吸收能力。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园林植物体内重金属含量主要依赖于土壤重金属含量,而根和茎对Cu、Zn、Cd的吸收起着主要的依赖作用。总体看出,海桐、广玉兰对重金属的吸收和富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选择青岛市城阳区的8种灌木,包括海桐(Pittosporum tobira)、小叶黄杨(Buxus sinica)、珊瑚树(Viburnum awabuki)、枸骨(Ilex cornuta)、紫叶小檗(Berberis thunbergii)、迎春(Jasminum nudiflorum)、珍珠绣线菊(Spiraea thunbergii)、棣棠(Kerria japonica)等,测定其滞尘能力并分析其滞尘量与叶片内重金属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这8种灌木的滞尘能力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小叶黄杨的单位叶面积滞尘量最大,珍珠绣线菊的单位叶面积滞尘量最小,最大值约是最小值的3倍,单株滞尘量最大的是小叶黄杨,为187.364 9 g/株,而最小的是棣棠,仅为12.166 9 g/株。枝叶茂密、叶量多、总叶面积大的树种,其单株滞尘能力就会越强。通过对8种灌木电镜扫描与滞尘量的对比分析得出,叶表面粗糙、具蜡质层、有明显沟槽和瘤状突起、气孔多且开口较大的结构有利于滞尘。8种灌木对于重金属的富集能力由强到弱排序为枸骨海桐珊瑚树小叶黄杨珍珠绣线菊棣棠紫叶小檗迎春。8种灌木叶片中不同重金属含量排序为锌(Zn)铜(Cu)镍(Ni)铅(Pb)铬(Cr)镉(Cd),植物滞尘量与叶片内重金属含量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表明叶片的滞尘量越大,叶片中的重金属含量越高。  相似文献   

3.
以露珠杜鹃和马缨杜鹃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吸收、富集能力。结果表明,杜鹃林下土壤中Pb含量均高于地区土壤背景值,Cd含量超过土壤环境质量Ⅱ级标准。2种高山杜鹃叶片中不同类型金属含量存在差异,露珠杜鹃叶片各金属含量大小依次为MnCuZnNiPbCdCoCr,而马缨杜鹃叶片叶片不同金属含量依次为MnCdNiCuCoCrZnPb。露珠杜鹃叶片对Mn、Zn的吸收量与土壤Mn、Zn含量呈线性相关;马缨杜鹃叶片对Ni、Zn的吸收量分别与土壤Ni、Zn含量呈线性相关。露珠杜鹃和马缨杜鹃对重金属Mn的富集能力最强,富集系数在1.268~3.046之间,具备富集植物基本特征,可作为锰矿废弃地理想的生态恢复备选植物,且露珠杜鹃和马缨杜鹃分别对Cu、Zn和Cd、Ni的富集能力较强,可以作为Cu-Pb-Zn-Ni复合污染土壤修复的备选植物。露珠杜鹃和马缨杜鹃并非是超富集植物,但2者均在Cd污染的林下土壤中长势良好并形成优势植物,高山杜鹃可作为修复Cd污染土壤的潜力树种。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主要路旁绿化灌木中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北京市7种主要路旁绿化灌木的重金属元素质量分数。结果表明:7种优势植物对重金属元素有不同程度的积累,但积累量均未达到超积累植物所规定的临界含量。小叶女贞和紫叶小檗对重金属的转运能力(向地上部分)较强,对重金属污染土壤有一定的修复潜力。植物各器官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受土壤中重金属元素质量分数的影响。从对重金属的富集吸收能力来看,根最强,茎次之,叶最弱,趋势明显。小叶女贞、紫叶小檗、小叶黄杨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都较强,是对抗重金属污染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5.
以贵州凯里市道路园林绿化植物为试材,分析其对Mn、Zn、Cu、Ni、Cd、Pb等6种重金属元素的吸收富集特征。结果发现:(1)不同园林植物土壤6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ZnMnPbCuNiCd,土壤重金属含量均表现为乔木灌木草本。(2)不同园林植物相同器官同种重金属的含量不尽一致,相同器官重金属含量均表现为乔木灌木草本;相同器官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基本表现为ZnMnPbCuNiCd;同种植物重金属含量在不同器官基本表现为叶茎根。(3)3种类型园林植物各器官对6种重金属元素的富集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由大到小依次基本表现出叶茎根,相同器官中重金属含量均表现为乔木灌木草本,局部有所波动。(4)草本植物对6种重金属的转移能力最大,其次是灌木和乔木;同种植物对不同重金属的转移能力具有较大差异,其中3种园林植物对Cd、Ni和Pb的吸收能力高于Zn、Mn和Cu;草本植物对Cd、Pb、Mn和Cu的吸收能力高于灌木和乔木。(5)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重金属Cu、Ni、Cd、Pb元素的来源可能相同,3种类型园林植物体内的重金属含量主要依赖于土壤重金属含量,同时对于土壤重金属的吸收也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6.
以北京道路绿地37种常用园林植物为研究对象,实地取样并测定了植物地上部及其根系周围土壤Cd、Zn、Pb、Cu4种重金属含量,利用富集系数指标和聚类分析法,分析比较37种植物对4种重金属的富集力及其等级水平,对其生态修复价值进行初步评价,以期为北京地区绿化植物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提高绿地系统生态防护效能。结果表明,37种植物对Cd、Zn、Pb、Cu的富集系数范围分别为0.07~0.68、0.25~1.13、0.01~0.30、0.10~0.32;对4种重金属的平均富集力表现为Zn>Cd>Cu>Pb;对Cd富集力强的植物为金叶女贞;对Zn富集力强的植物为紫丁香;对Pb富集力强的植物有栾树、洋白蜡、构树、月季;对Cu富集力强的植物有榆树、桑树、英桐、珍珠梅;对4种重金属综合富集能力最强的植物是紫丁香、金叶女贞、小叶黄杨。  相似文献   

7.
安徽铜陵矿区优势植物的重金属富集特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调查了安徽省铜陵宝山矿区自然植被,记录了11种植物,优势度较高种分别为鸭跖草、酸模、空心泡,并分析了以上3种优势植物和相关土壤中重金属Zn、Mn、Pb、Cd、Cr、Fe、Cu的含量,研究了优势植物体的重金属富集特性。结果表明,3种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有较大差异,鸭跖草是Cu的超富集植物,空心泡和酸模属于Cu耐性植物。Pb在鸭跖草中含量较高,而酸模的地上/根比高达17.2,说明两者对Pb有富集能力。而空心泡中重金属含量较低,另鸭跖草对Zn、Cr,空心泡对Mn及3种优势植物对Cd都有富集趋势,但不是Fe的累集植物。  相似文献   

8.
以南京市道路4种园林绿化植物(合欢、女贞、冬青和杜鹃)为试材,连续2年研究了土壤 植物系统中重金属含量的季相变化。结果表明: 4种园林植物体内及根区土壤重金属和有效态重金属含量均表现出秋季最高、春季最低的季相变化,4种园林植物根区土壤各重金属元素含量依次为Zn>As>Cu>Pb>Cd>Ni。同一季节,不同植物根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基本表现为合欢>女贞>冬青>杜鹃。合欢、女贞、冬青、杜鹃在一年四季对As,Cd,Cu的富集系数均大于1,表明其对As,Cd,Cu的富集能力较强。上述结果可为深入认识园林植物与城市生态环境间的相互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株洲市清水塘工业区的5种优势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植物体内重金属含量,并采用植物重金属有效态富集系数来比较5种植物对土壤重金属Cd、Pb、Cu、Zn的富集特性.结果表明,5种植物对4种重金属的积累量都较高,对Zn的富集能力都很强.其中,何首乌对4种重金属的吸收量具有超富集植物的一般特征,对重金属Pb、Zn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野芋对Cd、Cu的吸收量具有超富集植物的一般特征,且对Cd、Cu的富集能力也较强;蓖麻对Zn的吸收量具有超富集植物的一般特征,黄独和薏米对Zn有一定的积累能力,3种植物对Zn的富集能力都很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揭示土壤-植物体系中重金属的关系,探明植物根、茎、叶对一些重金属的富集迁移能力。[方法]以平顶山一矿煤矸石山和白龟山水库附近的土壤和多年生野艾蒿为试材,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了平顶山矿区与非矿区土壤中Cu、Zn、Mn、Pb和Cr的含量以及这些金属在植物艾蒿根、茎、叶中的含量。[结果]除Cu、Cr外,矿区土壤和非矿区土壤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艾蒿根、茎、叶对这几种金属的富集能力和转运能力的分析表明,它们在该植物体的富集系数为:Cr〉Cu〉Pb〉Zn〉Mn,在根、茎、叶富集情况为:茎〉叶〉根。对重金属转运能力为茎大于叶,其中对Mn的转运能力最强。[结论]艾蒿可用于对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梅花、牡丹、月季、菊花、杜鹃等十大名花的生物学特征和越冬管理技术,以期促使十大名花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黄杨科黄杨属的小叶黄杨、锦熟黄杨、朝鲜黄杨3品种的成熟叶片为研究材料,测定其过氧化物酶(POD)和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的活性,通过其活性与其耐寒性之间的相关关系,来分析确定3个黄杨品种的耐寒性的大小排序.结果表明:3品种过氧化物酶与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从高到低依次均为:朝鲜黄杨>锦熟黄杨>小叶黄杨,因而得出3品种的抗寒性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朝鲜黄杨>锦熟黄杨>小叶黄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药用植物软枣猕猴桃滤液对家兔小肠离体平滑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制作家兔离体肠段标本,记录处理前后肠段的平滑肌收缩强度和静息张力,换算成张力和频率进行比较。[结果]较低浓度(5~15 mg/ml)的软枣猕猴桃滤液可明显兴奋小肠平滑肌的自发收缩活动,并显著减弱氯化乙酰胆碱对小肠平滑肌活动的增强效应;而在高浓度时(30~50 mg/ml)则增加平滑肌的静息张力。[结论]软枣猕猴桃滤液对胃肠运动具有较为复杂的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14.
3种长白山野生猕猴桃营养及功能成分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开发和利用长白山野生猕猴桃资源,以软枣猕猴桃、狗枣猕猴桃及葛枣猕猴桃和美味猕猴桃为材料,分析比较它们的营养及功能成分.结果表明,葛枣猕猴桃中VC、多酚及Mn和Fe等必需微量元素含量最高.狗枣猕猴桃中糖类物质和果胶含量最高,其次为软枣猕猴桃和葛枣猕猴桃.3种野生猕猴桃鲜果中各营养及功能成分含量均高于美味猕猴桃.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分布在长白山区的三种野生猕猴桃的木材做了详细的解剖学研究,其结果表明,三种猕猴桃虽同属猕猴桃属,但在形态及木材结构上存在明显的区别,它们共同的特征是具有丰富的木薄壁组织及木射线,这就为正确解释在野生的自然条件下,能进行营养毓及人工扦插育苗的不定根与不定芽的产生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作物对重金属吸收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集河北省北运河污灌区土壤和小麦、玉米作物样品,对污灌区作物不同时期、不同部位重金属含量分析,采用吸收系数法对作物不同部位对不同重金属吸收能力进行比较,了解作物对重金属的累积效应。结果表明,玉米各部位对Cu、Pb的吸收能力都高于小麦相同部位对这两种重金属的吸收能力,而小麦各部位对Zn的吸收能力都高于玉米相同部位的吸收能力,小麦与玉米各部位对Cd的吸收能力基本接近。  相似文献   

17.
湖北森林防火树种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对湖北省6个生态区45个不同树种的防火特性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不同树种的燃烧特性、生态生物学抗火特性以及经济性状与环境适应性等综合评判,选择出适合湖北省的防火树种26种,其中一级防火树种6种:大叶黄杨、海桐、枇杷柑桔、光叶石楠、臭椿,二级防火树种20种:冬青、柿、石楠、樟、白檀、茶、黄柏、侧柏、麻栎、杨梅、杜仲、木荷、格药柃、枫杨、长叶石栎、广玉兰、马桑、紫玉兰、女贞、刺叶栎等。  相似文献   

18.
土壤Cu~(2+)和Cd~(2+)的吸附解吸特征及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阐明重金属在不同类型土壤中的分布和迁移规律。[方法]用室内模拟法研究了农田、草地和林地不同类型土壤对Cu2+和Cd2+的吸附-解吸特征及差异。[结果]农田、草地和林地土壤对Cu2+的最大缓冲容量分别为833.332、71.43和500,对Cd2+的最大缓冲容量分别为75、12.5和21.43。对Cu2+的解吸率分别为8.25%、7.11%和5.06%,对Cd2+的解吸率分别为13.34%、13.66%和13.16%。[结论]土壤对Cu2+和Cd2+的吸附量随平衡液中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农田土壤的饱和吸附量、吸附作用力、最大缓冲容量和吸附速率最大,但解吸率各类型土壤间差异不大;Cu2+比Cd2+更容易被土壤吸附,这与其本身化学性质有关;农田土壤吸附Cu2+和Cd2+能力比草地和林地土壤强,这与农田土壤的pH值、有机质、CEC和黏粒含量均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