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张华  毕素梅  纵伟 《农业机械》2011,(20):136-140
以饺子专用粉为原料,研究了以醋酸酯木薯、醋酸酯马铃薯和羟丙基木薯变性淀粉为面皮改良剂,考察了不同添加量的变性淀粉对微波速冻水饺蒸煮损失、质构、冻裂率和食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醋酸酯马铃薯淀粉能明显降低微波速冻水饺的蒸煮损失,而3种变性淀粉加入后均能使水饺皮光亮洁白、口感筋道,同时水饺的冻裂率也有明显的降低,因此,在微波速冻水饺的生产中,添加适量的该3种变性淀粉,有利于改善微波速冻水饺品质。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述了小麦粉中淀粉和蛋白质特性与面条品质关系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蛋白质含量和质量都会影响面条品质,适宜的蛋白质含量和谷蛋白/醇溶蛋白比率能够赋予面条较好的加工特性和口感;淀粉能够填充面筋网络,使口感更加饱满,适宜的淀粉总量和直链淀粉/支链淀粉比率,较高的淀粉糊化峰值黏度也是影响面条品质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本文也探讨了面条行业对研发新的要求和挑战,并对挂面行业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和展望。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小麦加工中的系统粉为原料,研究面粉降落数值及淀粉损伤与糊化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损伤淀粉的含量与糊化特性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降落数值与糊化温度、峰值黏度、最低黏度和最终黏度存在一定的负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r=-0.179、-0.228、-0.274和-0.195;糊化温度与峰值黏度、最低黏度、最终黏度、降落值和回升值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600、-0.557、-0.600、-0.564和-0.549。糊化峰值黏度与最低黏度、最终黏度、降落值和回升值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挤压对荞麦淀粉及其混配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布拉本德双螺杆挤压机对荞麦淀粉及其与玉米、红薯淀粉的混合淀粉进行挤压处理,并对挤压后淀粉的形态、组成、糊化及糊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挤压可较大程度地改变淀粉颗粒的形貌和质地结构,荞麦淀粉比例增大使混配淀粉挤压后的质地有逐渐疏松的趋势。挤压后荞麦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抗性淀粉含量、膨胀势和糊透明度降低,溶解性和冻融稳定性增强,起始糊化温度、峰值黏度、起始恒温糊化阻力、起始降温糊化阻力、降温结束糊化阻力和恒温结束糊化阻力均明显下降,淀粉糊的热稳定性和凝胶形成能力明显变差。混配淀粉挤压后的直链淀粉含量、抗性淀粉含量、溶解度、冻融稳定性和糊透光率均明显高于纯挤压荞麦淀粉;随荞麦淀粉比例的减少,混配淀粉挤压后的起始糊化温度、糊透光率呈上升趋势,峰值黏度、起始恒温糊化阻力、起始降温糊化阻力、降温结束糊化阻力和恒温结束糊化阻力则明显降低,并分别趋向纯玉米淀粉或红薯淀粉挤压后的黏度参数值。  相似文献   

5.
不同添加剂油茶壳炭粉成型性能与燃烧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油茶壳炭粉为原料,纤维素和氧化淀粉为添加剂,采用万能试验机研究成型温度、成型压力、原料含水率对燃料成型品质的影响。研究发现,成型温度在60~100℃时成型燃料的品质较好,提高成型温度对燃料的松弛密度影响不明显,但比能耗增加,对径向抗压强度影响与添加剂种类有关。提高成型压力,成型燃料的松弛密度、比能耗和径向抗压强度都随之增大,成型压力在6~8 k N时成型燃料品质较好。提高原料含水率对降低能耗有显著作用,但原料含水率过大不利于成型,原料含水率在15%~20%时成型燃料品质较好。对成型燃料燃烧特性研究发现,纤维素和氧化淀粉的加入,着火温度能分别降低至362.5℃和324.5℃,添加氧化淀粉后燃料品质和燃烧特性最好;添加纤维素的混合成型燃料热值降低更少,且品质受成型因素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小麦A、B型淀粉比例与面粉糊化特性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玮  薛文通  刘楚怡 《农业机械》2011,(14):115-117
以小麦面粉分离出的A、B型淀粉为材料,研究了A、B型淀粉的理化指标及重组面粉的RVA糊化特性。表明A型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直支比显著高于B型淀粉,且二者之间的RVA糊化特性存在显著差别;B型淀粉与A型淀粉质量比与重组面粉的峰谷黏度、最终黏度和回生值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63*、-0.612*、-0.605*。  相似文献   

7.
以油茶壳炭粉为原料,纤维素和氧化淀粉为添加剂,采用万能试验机研究成型温度、成型压力、原料含水率对燃料成型品质的影响。研究发现成型温度在60~100℃时成型燃料的品质较好,成型温度提高对燃料的松弛密度影响不明显,但比能耗增加,对径向抗压强度影响与添加剂种类有关。提高成型压力,成型燃料的松弛密度、比能耗和径向抗压强度都随之增大,在6~8k N压力下成型后燃料品质较好。提高含水率对降低能耗有显著作用,但含水率过大将不利于成型,控制在15%~20%时成型燃料品质较好。对成型燃料燃烧特性研究,发现纤维素和氧化淀粉的加入能降低着火温度分别至362.5℃和324.5℃,添加氧化淀粉后燃料品质和燃烧特性最好;但添加纤维素的混合成型燃料热值降低更少且品质受成型因素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采用60Co-γ-射线对玉米淀粉进行辐照处理,辐照剂量分别为5、10、15、20和25kGy,然后对不同辐照剂量的玉米淀粉样品测定其淀粉含量、色度和黏度等特性指标。结果表明:通过辐照有效改变了淀粉的性能,淀粉部分结构受到破坏,颜色和黏度发生改变;随着辐照强度的提高,淀粉亮度降低,黄度升高,糊化温度降低,黏度降低。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用我国10个省份的222份小麦样品,测定了小麦面粉的基本理化指标和流变学特性;并对222份小麦样品制成的饺子皮的质构品质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沉淀值与鲜饺子皮和冻后饺子皮的硬度、咀嚼度、回复性、强韧性和Firmness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弱化度、粉质指数和拉伸能量与鲜饺子皮硬度、胶着性、咀嚼度和Firmness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稳定时间、弱化度、粉质指数和拉伸能量与速冻饺子皮胶着性、咀嚼度、回复性、强韧性和Firmness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0.
测定了不同微波条件处理的玉米样品关于种子品质和加工品质的13项品质指标,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各项指标数据进行转换,通过因子分析法对玉米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选择最优的玉米微波灭霉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隶属函数法同时考虑到玉米品质指标对评价体系的正、负影响,采用该方法转换的数据适于因子分析;经因子分析提取出影响玉米品质评价的4个公因子依次是生理生化因子、黏度特性因子、淀粉含量及组成因子和糊化特性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4.45%;玉米品质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玉米品质变化是玉米初始含水率、微波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共同作用的结果,当玉米初始含水率为13.8%、18.4%和22.6%时,宜采用70℃(14 min)、50℃(22 min)和60℃(18 min)的微波灭霉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1.
陈培啸  卞科 《农业机械》2012,(12):58-62
选取小麦粉高筋次粉与中筋次粉进行超微化处理,粉碎粒度依次为80、200、300、400、500和600目,分析超微粉碎对次粉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次粉粒度的减小,降落数值、糊化最终黏度、糊化峰值黏度及衰减值降低;干、湿面筋含量及面团色泽基本不变;白度值、沉淀值和破损淀粉含量提高;而次粉的糊化温度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经过超微粉碎的小麦次粉物理-化学特殊的变化规律,为其有效利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2.
扁豆淀粉理化特性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扁豆淀粉颗粒特性和糊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扁豆淀粉颗粒多为蚕豆形,表面光滑,大小不一,粒径为8~22μm,平均为15μm。大颗粒淀粉的轮纹和偏光十字十分明显,十字多为"X"形。与玉米淀粉、红薯淀粉和绿豆淀粉相比,扁豆淀粉糊透明度高,具有较差的冻融稳定性,易凝沉。扁豆淀粉的起糊温度较低,糊的热稳定性好,但易老化。添加食盐、碱面和明矾,提高了扁豆淀粉的起糊温度、降低热稳定性、减弱老化程度。食盐对糊化特性的影响较小,碱面和明矾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不同品种特种玉米的品质差异性,以糯玉米、爆裂玉米和普通玉米为原料,对其玉米籽粒物理特性和糊化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普通玉米相比,糯玉米具有较低的硬度、糊化温度及回生值,较高的籽粒密度和容重,冷糊稳定性较好,不宜老化;而爆裂玉米的籽粒密度、硬度以及容重高于糯玉米和普通玉米,糊化温度较高,峰值黏度、最低黏度、破损值较低,热糊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4.
3种淀粉黏度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淀粉样品配制成浓度为8%的淀粉乳,然后测定各淀粉糊的黏度曲线,并计算出冷稳定性、热稳定性、老化性等指标。结果表明:玉米淀粉糊化温度高于红薯及马铃薯淀粉,但玉米淀粉糊随着温度的降低极易老化。这3种淀粉相比较,马铃薯淀粉糊化温度低,容易糊化,黏度上升快,在较短的时间内即达到峰值,且峰值黏度最大,具有明显的黏度优势,但马铃薯淀粉糊的热稳定性较差。红薯淀粉在很多性质上与马铃薯淀粉相似。  相似文献   

15.
向小麦粉中添加马铃薯淀粉、绿豆淀粉和玉米淀粉,研究淀粉种类及添加比例对面团流变学特性及馒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马铃薯淀粉和绿豆淀粉,面团吸水率随添加量增大呈下降趋势,添加玉米淀粉则吸水率呈上升趋势;面团拉伸能量随淀粉添加量增大而减弱,延伸度先增大后减小。综合来看,添加淀粉使得面团面筋网络结构不同程度弱化,小麦粉中淀粉添加量不宜超过20%。  相似文献   

16.
选取了两种在我国较为常见且消费量较大的生湿面制品,并模拟现在市场上生湿面制品的物流和销售环境,进行了生湿面制品中丙二醇添加量对其货架期水分含量影响的研究。采用了0、0.15%、0.5%、1%、1.5%、2%、2.5%和3% 8个丙二醇浓度序列,作为试验的变化因素,检测了饺子皮样品和面条样品在两种不同环境下的延展性,进行了感官特性分析,并研究了其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储藏天数下,丙二醇浓度越大,饺子皮和面条的延展性越好,在生湿面团中添加一定量的丙二醇(≥2%)具有良好的改善面团延展性并维持样品稳定性的作用。此外,对于4 ℃和25 ℃储藏条件下的生饺子皮和面条,随着丙二醇添加量的增加,样品表面含水量增加,柔韧性与弹性增大,而且随着丙二醇浓度的增大,饺子皮和面条的生面香程度增大,且对于熟饺子皮和面条,随着丙二醇含量增加,样品硬性和嚼劲增大。   相似文献   

17.
微波辐射对小麦胚芽糊化特性与微观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微波辐射对小麦胚芽(WG)品质的影响,采用连续式微波装备对WG进行稳定化处理,并用扫描电镜、粘度仪分析了微波辐射对其微观结构、淀粉糊化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对WG有很好的稳定化效果,在有效钝酶的前提下经微波处理的WG仍可观察到完整的淀粉颗粒,并伴有清晰的轮廓,但随着微波辐射强度的提高,其中油脂、蛋白质及淀粉之间原有的空间结构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微波处理后WG的糊化温度由原来的58.5℃升至59.3~ 65.4C,根据初始糊化程度的不同,出现具有一定意义的峰值粘度(349~ 466 BU)和破损值(69 ~87 BU).微波处理后的WG中脂肪酸组成和α-维生素E含量无明显改变.研究表明,微波辐射在有效钝酶的同时,对WG的品质也产生了部分影响.但与传统热处理方法相比,微波辐射对WG品质影响程度较小,微波稳定化具有很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为持续提高膜下滴灌水稻的稻米品质,研究测定了4个粳稻品种籽粒大米吸水率、延伸率和米粉的膨胀势与黏度特性。结果表明,品种T-14籽粒淀粉理化特性的综合性状最优,其外观品质、蒸煮品质和食味品质综合评价最高;大米吸水率、大米延伸率和米粉黏度特性这3个理化指标与膜下滴灌水稻的稻米品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品质改良剂对绿豆淀粉凝胶质构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充  张国权  张艳  曹芳 《农业机械》2011,(35):100-103
为研究品质改良剂对绿豆淀粉凝胶质构特性的影响,以硬度为主要指标,选取食用胶、乳化剂、酶制剂及β-环糊精等品质改良剂,系统分析了改良剂对凝胶质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羧甲基纤维素钠、单甘脂、β-淀粉酶和β-环糊精对凝胶质构的影响显著,羧甲基纤维素钠或β-淀粉酶添加量为0.1%、单甘脂或β-环糊精为0.3%时,均可抑制凝胶的硬化,这4种品质改良剂在低添加量时对凝胶已有明显改善作用。瓜尔豆胶、硬脂酰乳酸钠对凝胶硬度影响较小,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究低温对水稻抽穗-灌浆期品质的影响,以龙粳29、龙粳31和龙粳46为试验材料,利用人工气候箱对水稻进行日平均气温17 ℃/3 d和16 ℃/5 d的低温试验。通过对低温处理后水稻品质的研究发现:低温导致水稻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下降,蛋白质含量上升,稻米RVA谱特征参数的最高黏度和热浆黏度降低;2016年低温促进直链淀粉的合成,2017年低温对抽穗-灌浆前期直链淀粉的合成有抑制作用,对灌浆中后期有促进作用;适宜低温会提高强耐冷性品种的食味评分,降低一般耐冷性品种的食味评分;不同低温对不同品种在不同生育期的崩解值、消减值和回复值影响不同,这与水稻RVA谱特征参数的复杂性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