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生命周期评价认为沿用微藻生物质干燥、破壁、提油、转酯化工艺制备的生物柴油,其能量净产出为负值。把高含水率的微藻生物质通过厌氧发酵制备甲烷、制氢或者用于燃料乙醇的生产,被认为是目前可以获得正能量输出的可行方法,其中包含沼液中营养物质的循环利用。通过超临界水热裂解方法制备合成气、生物燃油或微藻生物质经过干燥后采用常规热裂解、微波辅助热裂解等方法制备生物燃油均被广泛试验,尽管所收集得到的藻类生物燃油高热值高于木质纤维素类裂解所生产的生物燃油,但是其含氮量、含氧量、稳定性都仍不符合液态燃料的要求。亚临界水处理高含水率微藻生物质可以实现低能耗脱水、提油、脱氮、多糖分离提取、藻油原位转化生物柴油等多重目的,是近期内最可能取得突破的微藻生物燃油下游加工技术。微藻生物质湿法酶解提油的反应条件比亚临界水处理方法更温和,可以很好地分离油脂、细胞色素、蛋白质以及多糖等微藻组分,实现高附加值的综合利用,是未来微藻生物质高效综合利用最有前途和最具挑战性的研发方向;而微藻油脂或其脂肪酸皂化物微波极化脱羧成烃技术产业化研究是微藻生物燃油开发迈向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生物柴油的原料来源及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晓娟 《农业机械》2011,(14):93-95
能源危机是一个全球化的问题,开发新能源是我国新兴产业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规划。来源于动植物油脂的生物柴油具有易于被生物降解、可再生以及类似于石化柴油的动力和燃烧等特性受到专家的关注。本文从生物柴油的生产原料、国内外应用现状、我国生物柴油的发展状况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化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以间歇式酯交换反应釜为对象,探讨了本底压力和温度等参数对釜内水热平衡状态的影响.通过建立三维温度-压力场分析模型,确定了釜内高压水热状态控制方程并实现超临界状态反应条件优化.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以规模化养殖微藻为原料制备生物柴油的实验研究和油品分析.结果表明,以小球藻为原料的生物柴油产出率明显高于其他藻种.超临界反应条件的引入可使直接酯交换反应生物柴油产率提高近一倍.油品具有与0号柴油几乎相同的碳氢质量比、热值和密度等理化性能.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生物柴油的转化率,以大豆油为原料,研究在KOH催化剂作用下与甲醇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甲醇与菜籽油的摩尔比等操作条件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最适宜工艺条件为:醇油摩尔比6:1、催化剂加入量为油脂质量的1.2%、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60min,在此工艺条件下生物柴油最高转化率为96.87%。  相似文献   

5.
研究在高压反应釜中,利用Zr O2/Al2O3/Ti O2多晶泡沫陶瓷催化剂,催化废植物油脂与废聚乙烯塑料共裂解制备燃油。考察了温度、时间、催化剂添加比例、物料质量比等因素对废植物油脂与废聚乙烯塑料共裂解制备燃油的影响。得到适宜的制备条件为反应温度430℃、反应时间40 min、催化剂质量分数15%、物料质量比1∶1,在此条件下,液体产物产率为65.9%。GC-MS分析表明,裂解液体中饱和烃类产物峰面积比例接近100%,其中97.85%为直链烷烃,并初步推断了废植物油脂与废聚乙烯塑料共裂解机理。产物的部分燃料油性能测定结果表明,裂解燃油热值明显高于生物柴油与0号柴油,密度和运动黏度符合0号柴油的标准,冷凝点和冷滤点均优于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好。  相似文献   

6.
酯交换法生产生物柴油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柴油是以动植物油脂为原料制备的石油替代燃料,由一系列长链脂肪酸甲酯组成,具有环保、可再生等优点。酯交换法制备生物柴油研究的最多,包括酸碱、固体碱、生物酶、有机碱、离子液体作催化剂的酯交换以及无催化剂的超临界甲醇法酯交换。介绍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微藻能源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藻能源产业的发展,有望同时缓解我国所面临的能源紧缺、环境保护和CO2减排等方面的压力,对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介绍了微藻能源的优势,综述了能源微藻藻种的筛选、微藻规模化培养与收获、微藻能源的转化利用以及微藻生物炼制等微藻能源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探索了适合我国当前形势的微藻能源产业化模式。  相似文献   

8.
生物柴油是近年来在国际上引起人们特别关注的一种绿色油品。发展生物柴油对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减轻环境压力,控制由汽车尾气引起的大气污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阐述了燃用生物柴油;二甲醚——生物柴油混合;柴油——生物柴油混合燃料对汽车尾气中CO、HC、NOX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棉籽油甲酯、乙酯生物柴油及其与石化柴油形成的调和油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的Sturm试验方法,考察了生物柴油及其调和油的生物降解特点。研究表明:在有氧的水环境中生物降解28 d,棉籽乙酯生物柴油与甲酯生物柴油生物降解率分别达99.7%和99.1%;对甲酯生物柴油而言,生物柴油体积分数为50%和20%的调和油的28 d生物降解率分别为93.8%和80.8%,而乙酯生物柴油体积分数为50%和20%的调和油的28 d生物降解率分别95.7%和81.9%,但在相同条件下,0#柴油生物降解率仅49.9%;生物柴油在调和油中体积比越大,调和油的生物降解速度越快,生物柴油对石化柴油的生物降解具有促进作用。该文对认识棉籽油生物柴油在环境中的消解规律,控制环境污染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乙二醇乙醚和精制大豆油在金属钠催化下合成出了豆油乙二醇乙醚酯生物柴油,考察了该生物柴油作为替代燃料在性能方面与柴油的差别;研究了作为柴油添加剂,其加入量对混合燃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豆油乙二醇乙醚酯生物柴油的燃料特性达到了国外生物柴油生产标准,可以直接作为柴油使用,也可与矿物柴油掺合使用,提高了柴油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能源危机加剧,矿物质能源日益短缺,开发新的能源产品替代石油已迫在眉睫.生物柴油作为内燃机代用燃料,以其优异的环保性和可再生性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生物柴油是指以动植物油脂、废餐饮油等为原料,经酯化反应得到的脂肪酸酯类燃料.为此,以橄榄油为原料,以CaO为催化剂,采用异相碱催化法,研究了橄榄油在碱性催化剂的作用下与甲醇经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条件.实验得出:醇油摩尔比为6:1,催化剂用量为油重的2%,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4h,酯交换反应转化率可达95.49%.  相似文献   

12.
采用自主研制的双室光电化学池。首次选用绿藻——亚心型扁藻作为光电化学池的阳极生物催化剂,进行了微藻太阳能电池初步研究。运用电流-时间(amperometric i-t)曲线测定方法,通过空白对比实验,证实研制的微藻太阳能电池具有光电转换功能,实现了光能一电能转换,同时证实了所研制的微藻太阳能电池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证明了利用微藻细胞光合作用进行光电转换的可行性,从而为新型生物太阳能电池研究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文冠果种仁油与棉籽油制备生物柴油对比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酯交换实验制备了以新疆产的文冠果种仁油和棉籽油为原料的两种生物柴油。采用气相色谱方法对其脂肪酸甲酯组分进行了分析;考察了两种生物柴油的部分理化性质,并与0号柴油和国外生物柴油的标准进行对比。重点分析了生物柴油中脂肪酸甲酯组分分布对其理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文冠果种仁油无需进行脱酸预处理,而各项理化指标均达到要求,更适合制备生物柴油。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大豆油脚的产生、主要成分,概述了国内对大豆油脚的综合利用途径。以大豆油脚为原料,可以用于生产脂肪酸,制备复合肥、饲料、天然皂粉、生物柴油、表面活性剂、铸造胶粘剂和松香改性醇酸树脂,分离和提取系列大豆磷脂、中性油脂、VE及辅酶Q10等。并对其综合利用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生物柴油的燃料性能和排放性能,介绍了国内外生物柴油的开发应用现状和生产方法,并对发展生物柴油的原料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利用生物柴油制取甲醇柴油微乳液及其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油酸-生物柴油作为助溶剂配制了甲醇柴油微乳化燃油,绘制了三元相图,根据试验,建立了热力学分析模型,通过动力粘度,计算了微乳液的自由能,并讨论甲醇含量、生物柴油含量、温度对甲醇柴油微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形成甲醇柴油微乳液中,加入生物柴油可以大大降低油酸的使用量,其原因是生物柴油增加了混合溶液的熵值。  相似文献   

17.
生物柴油技术发展现状及其产业化方向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生物柴油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重点阐述生物柴油制取技术的突破和最新进展,生物柴油自身理化特性的研究和国家标准的制定,生物柴油对汽车动力性、经济性及排放性能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另外,对生物柴油在中国的产业化发展方向上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生物柴油来源于动、植物等生物资源,具有较好的燃料性能和可再生性,是一种优良的发动机替代能源.为此,针对国内外生物柴油研究出现的一些新对象和新方法进行了综述,主要介绍了生物柴油含量对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物性参数的影响规律、采用数值模拟和高速摄影研究生物柴油的喷雾特性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内窥镜高速摄影研究生物柴油的燃烧过程、生物柴油发动机尾气中颗粒物质的特性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生物柴油的非常规排放污染物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9.
生物柴油的制取及其在柴油机上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以地沟油为原料,硫酸为催化剂,采用脂交换法进行生物柴油的实验室制取试验,所得产品性能指标接近矿物柴油,符合国内外相关标准。并研究了生物柴油对柴油机燃油消耗率和烟度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掺烧含有生物柴油的柴油-生物柴油混合燃料使得燃油消耗率略有增加但烟度排放大幅减少。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生物柴油的优点,介绍了生物柴油在石化柴油机上的应用现状,分析了生物柴油的喷雾特性,为生物柴油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