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分析当前广西茶树种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指出制约广西茶树种业发展及茶产业转型升级的瓶颈因素,提出用茶树种业创新引领广西茶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及对策。  相似文献   

2.
茶叶生产机械化程度低已严重制约广西茶产业发展,实现广西茶叶生产机械化已迫在眉睫,本文阐述了广西茶叶生产机械化的基本现状,并提出发展广西茶叶生产机械化的建议:加强政府扶持力度;建设茶叶机械化生产的示范区;促进山地丘陵茶叶生产机械化的发展;建立"三位一体"推广茶叶机械化生产应用体系。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即墨市茶产业的现况,分析了发展茶产业的有利因素,提出了保证即墨市茶产业持续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简介了泰安茶产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阐述了泰安种茶的良好生态条件、有机化生产模式和茶叶供不应求的状况。指出了茶产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做大做强泰安茶产业的三大战略,即茶产业高效益、特色茶文化和泰山茶品牌战略。  相似文献   

5.
茶产业是贵州省石阡县出口创汇的主要来源。随着市场竟争的加剧,茶产业呈现出品牌整合、产业化、集约化的发展趋势。本文简要介绍了贵州省石阡县无公害茶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高产高效种植技术,为促进生态茶产业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泰山茶产业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分析了目前茶产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今后泰山茶健康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详细介绍了宜春市茶产业发展现状、有利条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做大做强宜春市茶产业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2012年度江西茶产业发展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1 2012年茶产业发展特点、问题1.1本区域茶产业发展的特点1.1.1政府关注,扶持力度加大。2012年江西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茶产业发展的意见》(赣府厅发[2012]51号)文件,明确了对茶产业的支持政策。为贯彻落实这一文件精神,2012年省财政筹集安排资金专项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茶产业项目建设,按照"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的方式实施,项目建成并经验收合格后按照完成情况给予补贴。标准化生态茶园建设补助标准为500元/667m2,其中:省级专项资  相似文献   

9.
六堡种原产于广西苍梧六堡镇,用其制作的地方特种茶类——六堡茶历史悠久、驰名中外。但该品种属地方有性系群体品种,性状混杂,发芽不一致,产量偏低,在目前国内新形势下继续大面积推广有性系群体品种与国家政策已不相符。为使该品种为当地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促进广西六堡茶产业发展,提出一些改良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山东省茶产业在生产、加工、销售、品牌建设、创新业态等方面的现状;从深化产业多元化发展等方面提出建议,为促进山东省茶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安康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和优势的系统分析,从提高认识,抢抓机遇;坚持良种引进与选育相结合,推广应用早熟高产油茶良种;加快油茶栽培关键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实现标准化生产;培育龙头企业,打遣知名油茶品牌;加强领导,推动油茶产业健康发展等5方面提出打遣北方优质油茶基地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蔬菜产业是临淄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近年来,临淄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蔬菜增效、菜农增收为目标,通过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农业项目的带动,奖励政策的制定,品牌销售的战略布局,以及“互联网+农业服务”新型技术服务模式的实施,使临淄区蔬菜产业顺利完成了产业升级换代。全区绿色蔬菜品牌产品达到44个,“临淄西红柿”“临淄西葫芦”“柳店韭菜”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商标。温室蔬菜平均收入达到30000元/667 m2,农民收入大幅增长。本文对临淄区蔬菜产业上的做法加以总结并对发展中遇到的土地流转、产业链延伸、品牌运作、营销模式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借鉴其他类似区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蔬菜园区基地建设、实施品牌带动战略、规范完善营销模式等发展对策,以期推动临淄区及周边蔬菜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茶叶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横跨江南茶区和江北茶区,茶叶生产历史悠久。介绍了江苏省茶叶生产现状,分析了茶产业的特点与发展优势,提出了未来茶产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十堰市蔬菜产业在逆境中稳定发展,产品总量逐年增加,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基地类型趋于优化,科技应用逐步深入,市场流通相对完善,龙头企业稳步壮大,同时也面临着生产成本高、交易成本高、生产风险大、加工损耗大等挑战,且供求矛盾和价格波动长期存在。对十堰市蔬菜产业建设稳定的现状及主要问题进行剖析,系统性地提出了十堰市蔬菜产业发展对策,即明确责任目标,完善规划布局,强化政策支撑,保增基地面积,完善服务网络,做强龙头企业,整合品牌资源,完善建管机制。  相似文献   

15.
广西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是全国十大中药材产地之一,其中药材资源丰富。该研究以广西81家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相关数据为基础,采用文献调研、数据分析、对比研究、案例剖析等方法对广西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合作社的优势和劣势。结果表明:广西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具有明显区位优势、扶贫作用显著、发展势头良好等优势,但也存在社员文化素质偏低、品牌意识薄弱、自身建设不足、缺乏专业人才、法制与政策不完善等劣势。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推动广西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加快广西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改善农村经济、促进乡村振兴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宋阳  李盛楠 《中国食用菌》2020,(1):237-239,243
推动食用菌农业合作社品牌建设是提升合作社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能够极大促进食用菌合作社资源的高效利用,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步伐,进而有效加快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国际化进程。为进一步引导农业合作社成员积极参与品牌建设,对合作社成员参与品牌建设意向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以下三个方面是食用菌合作社成员对参与标准化生产意向的影响程度最为强烈;影响因素还有以下3个方面:一是对于食用菌销售收益的满意程度;二是借助合作社销售食用菌的占比;三是食用菌合作社决策的民主性。  相似文献   

17.
主要从荸荠新品种推广、种植分布、组培苗应用、产业加工等方面对广西荸荠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广西荸荠产业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8.
许素红 《蔬菜》2022,(9):49-52
摘要:为了培育食用菌品牌产品,完善食用菌产业链,探索食用菌产业品牌创建新路径,分析了和顺 县食用菌发展的基础,总结归纳了和顺县食用菌产业发展优势和现状,表现为品牌建设初见成效、龙头 企业带动提质增效、协同共享优化产业。通过分析现状和不足,探索出食用菌品牌创建新路径,包括培 育乡土人才,优化食用菌品质;强化监督管理,保障食用菌安全;创新运营模式,开辟食用菌新市场; 引进技术团队,增强食用菌竞争力;搭建销售平台,推进食用菌品牌市场化等;此外,要依托扶持政 策,发挥技术团队和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吸纳有技能的知识青年返乡创新创业,促进农民工就地就近 就业,助力食用菌产业向高端化、精品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